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 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 第91节

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 第91节

  各方游资机构,你方唱罢,我登场,每天的涨跌幅波动起码十个点起。
  上午盘涨七个点,下午盘跌三个点,或者上午盘跌七八个点,下午盘又翻红。
  只道是寻常。
  入场的散户们也痛并快乐,毕竟游资机构进进出出,总归会留下点残羹剩饭。
  所以也有人戏称:“大a涨到五千点都没赚多少钱,但股灾期却赚了不少。”
  这话得到散户的一致赞同。
  也造了很多新梗,如‘特力a的a,就是大a的a’,‘玩大a只是图一乐,真正玩股票还得玩特力a。’
  特力a之名彻底火出圈,吸引大量圈外人士慕名而来,热度叠加,股价也在每天坐过山车中稳重向上。
  截止今天,成功站稳45元。
  陆良不禁咋舌:“难道后续就行情就是这么来的吗?”
  由于证监会重拳出击,李吴被查,没收4.8亿的利润,罚了共7.2亿罚金。
  如此深刻的教训,发生在不久之前,导致没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这只股票上搞小动作,特力a成为市场近乎唯一的净土。
  无权无势无内幕的散户,他们的期望很低,只是想要一个相对公平的交易市场。
  于是,一股脑涌入特力a。
  浑然没怀疑,他们期望的公平市场,也许是别人故意给他们看的。
  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游资机构,纷纷涌入这只股票,想着分一杯羹。
  毕竟这个市场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岸边还站着钓鱼佬。
  陆良决定了,等功成名就后出本书,名字叫《a股散户如履薄冰的一生》。
  不多时,赵海生办好了交易账户,胸前的铭牌不知什么时候变成副总监。
  陆良惊讶,笑着说道:“海生,什么时候高升的?”
  “托陆总您的福,上周调任的。”赵海生满脸堆笑,真不是在恭维。
  券商从业者,向来都是业绩说话,陆良频繁交易,产生了大量手续费。
  全部都算是他的业绩,得到总部的点名表扬,职务自然是节节高升。
  “怎么都没听伱说过,怎么不应该请客吃饭吗?”陆良笑着打趣。
  “哪能啊,只是不敢因为这点小事,打扰到陆总您。”
  赵海生诚惶诚恐,急忙邀请陆良今晚就餐,以报当初的提携之恩。
  他不会忘记,没有陆良就没有他,也是陆良力排众议,让他继续担任专属经纪人。
  “下次吧,最近实在有点忙,走不开身。”陆良笑笑,拿起资料就走了。
  虽然现在没有用上赵海生的地方,但保不齐以后有机会,只要他没忘本就好。
  当晚,陆良再次来到新国际大厦,有金钱开道,一天可以办成很多事情。
  进门是超大的前台咨询桌,左边是天星资产管理,右边是天星资本投资。
  深色柔软的地毯已经铺满整间公司,两家公司之间,也做了隔断处理。
  比如股票交易室、会议室、办公室、茶水间都已经初具雏形。
  还有源源不断的搬运工人,运送着各种办公设备。
  “天亮之前,能弄好吗?”陆良询问。
  “四点前就能弄好。”唐彩蝶答道。
  魔都最不缺就是奋斗者,他们开出三倍时薪,动用三倍人手。
  假如混凝土不需要冷却时间,就算罗马一晚上也能建成。
  “辛苦了。”陆良看出,唐彩蝶应该是打算在这里,一直待到天亮。
  毕竟她是总统筹,物件该怎么摆,座椅该怎么放,每件事她都要核对。
  “闲了这么久,也该动一动了,总不能一直白拿工资吧。”
  “怎么能算白拿呢,年薪40万请你,感觉是捡了个大便宜。”
  “陆总,您要是想给我加工资,我也不介意。”
  “你想要加多少?”陆良问。
  唐彩蝶笑笑摇头:“现在还是算了吧,起码等有盈利再说。”
  上午陆良又追投1000万,现在是认缴5000万,实缴5000万。
  目前为止,一分钱盈利都没有,五千万资金也只剩下九百多万。
  “毕竟是风投,哪有那么快就见到盈利,不过也快了。”
  陆良笑着说,2+20,明天就会有200万美元到账。
  第100章 私募进行中
  隔日一早,陆良再次来到新国际大厦,32楼已经完全大变样。
  红色的地毯,两侧的开业祝贺花篮,从电梯口排到公司的门口。
  前台询问大桌后面的屏风,镶嵌着一串鎏金字体,天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咨询处。
  唐彩蝶从左边走出,面露笑意,神情略有疲惫:“陆总早上好,孟总,天还没亮就让人送来花篮。”
  “潮汕人嘛,最讲意头了。”
  陆良检查了一遍,重点检查是交易室,对于私募基金来说,这就是战场。
  唐彩蝶轻声说:“您交代的安检门下午才送过来,信号屏蔽装置已经全装好了。”
  陆良拿起桌上的信号检测器,大门一关顿时信号丢失,全屋的任何边边角角都寻不到半点信号,不是密室胜似密室。
  中间摆放十几台电脑,每台都是有线,并被唯一一台主机监控。墙上内嵌一块类似交易所的超大屏,可以实时观察行情动向。
  “忙了一晚,你也早点回去休息吧。”陆良满意的不能再满意。
  让唐彩蝶担任公司副总,绝对是本年度做的最正确的决定之一。
  唐彩蝶说:“昨晚有眯了一会,晚点再回去吧,毕竟待会还有人要来。”
  “还有时间,你就再去休息一会吧,接下里我来安排。”陆良也没再劝说,待会来的人有点多,他一个人有点接待不过来。
  唐彩蝶想了想说道:“要不我先回去换身衣服,收拾一下再过来。”
  “嗯,去吧。”
  陆良打电话叫来陈锦纯,让她把公司的人都叫过来冲冲人气。
  虽然做了隔断处理,但资产管理公司的面积还是有1300平左右。
  现在这里是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人,叫过来斟茶倒水负责接待也好。
  十八个人打了几辆的士车,乌泱泱来到新国际大厦的32楼。
  见到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办公区,个个都有种做梦的感觉。这已经不是鸟枪换炮,而是鸟枪直接换成了空天母舰。
  几位非重点的本科生感到庆幸,要是公司搬到这里再招聘人员,他们肯定不会被选上。
  以后公司的招人门槛,估计起步都得是211,要不然都对不起这么好的办公环境。
  陆良看了一眼时间,分配任务:“前台还是负责前台接待,法务和财务的同事校对合同,文员在旁辅助,还有一个小时就会来人,都行动起来。”
  所有人闻言开始熟悉场地与设施,办公区人来人往,来回穿梭,总算多了点人气。
  临近十点,王晓聪过来了,身边跟着两个人,跟老孟的成群结队形成鲜明的对比。
  陆良招呼众人进去会议室,笑着问:“这是被人放鸽子了?”
  “谁敢放我鸽子?”王晓聪瞪了一眼,他妈他舅不方便出面,所以就都授权给他了。
  陆良笑了笑,看向那两人:“不介绍一下吗?”
  “赵耿,做豪车进出口生意的,梁海涛,他爹是梁振文。”
  听到梁振文,陆良愣了一下,绿景集团的董事长,他的前老板。
  “赵先生,梁先生,你们好,晓聪伱接待他们一下,我过去那边打声招呼。”
  虽然是前少东家,但陆良也没有特殊对待,毕竟就算是梁振文来,也就那样。
  相较于小王只能跟富二代玩,老孟带来的人,就有不少是耳闻能详的实力派。
  如东方卫视的主持人王静元,她不算特别出名,但她丈夫是福星集团的郭昌广,很多年前就身家百亿的巨佬,也被称为沪上现金王,华夏巴菲特。
  “陆总,您好,我先生出差去了,就让我过来看看。”王静元面露笑容。
  “王女士您好,今天贵客有点多,招待不周望请见谅。”
  王静元笑笑,看向唐彩蝶:“陆总,您就去忙吧,我跟唐总认识。”
  唐彩蝶面露微笑,惊讶道:“郭夫人,好久不见了,您怎么越来越年轻了。”
  王静元喜笑颜开:“都快五十了。”
  “不会吧!”唐彩蝶瞪大眼睛,这种表情让王静元很是受用。
  陆良松了口气,幸好有唐彩蝶帮忙,他又跟另外一人打招呼。
  韦尔集团的虞世荣,全球第三,华夏第一的传感器公司,身家百亿的实业巨佬。
  郭昌广没有亲自过来,他就是在场最有实力的人,也是一一位认购了三份的人。
  “陆总,久闻大名,一直听孟总说起过你,今日总算如愿所见。”
  年仅49岁的虞世荣,已经是满头银发,但笑起来非常有亲和力。
  “虞总,您太客气了,我才是一直听着您的传奇故事长大的。”陆良面露敬佩。
  日韩两国统治东亚的半导体很多年,韦尔集团几乎硬生生从封锁线撕开一道口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