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皇帝宗政弘也是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复杂,沉声道:“宣。”
只见宗政珩煜一身亲王常服,面容清癯却步伐沉稳,一步步走入大殿。他手中捧着一本厚厚的奏疏,以及一个密封的铜盒。
“儿臣宗政珩煜,叩见父皇。”他跪下行礼,声音平静无波。
“老九,你不在府中静思,何事上朝?”皇帝问道。
宗政珩煜抬起头,目光扫过脸色骤变的昭王,以及龙椅上面无表情的皇帝,朗声道:“儿臣蒙受不白之冤,闭门期间,痛定思痛,深感若非自身有所疏失,亦不至授人以柄。”
“故日夜反省,并侥幸查得构陷儿臣,欺君罔上,祸乱朝纲之元凶首恶及其党羽的确凿证据!今日冒死上殿,恳请父皇明察秋毫,还儿臣清白,正朝纲国法!”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证据何在?”皇帝身体微微前倾。
宗政珩煜将手中奏疏高高举起:“此乃儿臣梳理的案犯名录,伪造文书流程,物证来源及证人口供摘要!所有细节,均已记录在案,人证物证俱在,请父皇御览!”
内侍接过奏疏和铜盒,呈予皇帝。
皇帝快速翻阅着那本字迹工整,条理清晰,证据链完备得令人发指的奏疏,越看脸色越是阴沉,看到最后,已是面沉如水,怒意勃发!
那铜盒中,正是王氏提供的真实文书碎片,以及晏成连夜搜罗到的其他辅证!
“好!好一个欺君罔上!好一个祸乱朝纲!”皇帝猛地一拍龙案,雷霆震怒。
“竟然将手伸到了朕的军队中!构陷皇子,以次充好,贪墨军饷,谋杀军中官员!尔等眼中,还有没有朕!还有没有这大熵的江山!”
皇帝的怒火如同实质,压得所有大臣喘不过气。
“宗政珩煜!”皇帝看向他。
“儿臣在!”
“你所奏之事,牵扯重大!人证现在何处?”
“回父皇,重要人证王氏,儿臣已带来,就在殿外候旨!”
“宣!”皇帝立刻下令。
很快,王氏被带上殿,虽然害怕,但在宗政珩煜鼓励的眼神和准备好的纸笔帮助下,再次陈述了经过,并与奏疏内容相互印证。
铁证如山!
皇帝的目光如同利剑,猛地射向武臣队列中一个已经吓得瘫软在地的官员,兵部武库清吏司郎中郭羿!
“郭羿!你还有何话可说?!”
郭羿面如死灰,磕头如捣蒜:“陛下饶命!陛下饶命!是……是明王殿下逼臣做的!臣若不做,全家性命不保啊!”
此言一出,如同炸雷!虽然早有猜测,但由核心经办官员亲口指认明王,威力截然不同!
“还有谁?!”皇帝的声音冰冷彻骨。
郭羿为了活命,如同竹筒倒豆子,又将几个同党以及如何伪造文书,如何与北境张启明勾结等事和盘托出!
所有人的目光又瞬间聚焦到脸色惨白如纸的昭王身上!张启明可是他的旧部!
昭王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疾声辩解:“父皇明鉴!儿臣对此事一概不知!张启明虽曾为儿臣伴读,但其赴任北境后,儿臣与其并无过多往来!定是有人借机构陷儿臣!请父皇明察!”
他此刻心中已将明王骂了千万遍,却只能拼命撇清关系。
皇帝看着跪在地上的两个儿子,一个证据确凿,一个急于撇清,眼中满是失望和震怒。
他当然知道昭王未必直接参与,但其驭下不严,识人不明是跑不了的!而明王……其心可诛!
“来人!”皇帝的声音带着无尽的疲惫和杀意。
“将一干人犯全部拿下,押入天牢,严加审问!涉事官员,无论品级,一经查实,严惩不贷!”
“明王宗政明尘,夺去亲王身份,贬为庶人,一生圈禁与府中,没有朕的命令,不得出府!都察院,大理寺,刑部,三司会审,给朕彻查此案!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珩王宗政珩煜……” 皇帝目光复杂地看着依旧跪得笔直的九子。
“你……受委屈了。即日起,恢复你一切爵位职权,以及九珠亲王兵权。望你日后,愈加勤勉,勿负朕望。”
“儿臣,谢父皇隆恩!”宗政珩煜重重叩首。声音沉稳,不见丝毫激动。
一场惊天逆转,就在这朝堂之上完成。
珩王以无可辩驳的铁证,不仅洗清了自己,更将明王党羽连根拔起,重创了昭王的势力,再次向所有人展示了其深不可测的城府和力量。
退朝后,宗政珩煜在百官复杂各异的目光中,大步走出朝政殿。
阳光洒在他身上,亲王常服上的鎏金云纹流转,气势逼人。
这一步,成了。但棋局,还远未结束。
而那个阴差阳错推动了这一切的小女子,却成了他扳倒明王的关键。
他想起暗卫回报中,提及相府外不明势力的窥探,以及姜丞相暗中增加的守卫。
或许,是时候该亲自去一趟丞相府了。
宗政珩煜的嘴角,勾起一抹极淡,却意味深长的弧度。
第22章 :本王欠你一个人情
珩王洗刷冤屈,官复原职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瞬间传遍了京城的每一个角落。
前一秒还门可罗雀的珩王府,顷刻间又变得车水马龙,前来道贺表忠,探听风声的官员络绎不绝,几乎踏破了门槛。
然而,王府的主人却并未沉浸在重获权势的喧嚣中。
宗政珩煜以身体不适,需静心休养为由,闭门谢客,只留下了几位绝对核心的心腹将领和文官,在书房内密议。
“殿下,此次虽扳回一局,重创明王党羽,但根须未除。”一位面容清癯,目光睿智的中年文官,珩王的首席谋士杜如晦。
杜如晦沉声道:“明王虽被坐实罪名,但陛下似乎,仍未下最后决心。”
皇帝只是下令废黜明王爵位,贬为庶人,终身圈禁,却未处以极刑,这其中既有虎毒不食子的犹豫,恐怕也有制衡的考量。
“杜先生所言极是。”一位身着戎装的将领接口,他是京畿大营副将,珩王的坚定支持者赵奔。
赵奔说道:“夜鹰阁主力未损,其背后可能牵扯的前朝余孽,更是心腹大患。此次我们斩其爪牙,却未伤其根本,他们必定会疯狂反扑。”
宗政珩煜坐在主位,指尖缓缓敲击着扶手,面色平静无波:“父皇的犹豫,在意料之中。至于明王及其党羽……”
他眼中寒光一闪,“既然父皇要查,那我们就帮父皇查得更彻底些。杜先生,将我们掌握的,关于夜鹰阁可能与前朝关联的线索,巧妙地送给都察院,那位以刚正不阿著称的李御史。记住,要做得自然,像是他自己查到的。”
“殿下高明!”杜如晦眼中精光一闪,“李御史是块硬石头,油盐不进,只认证据国法。由他出面追查前朝之事,再合适不过,陛下也不会疑心是殿下您穷追不舍。”
“赵将军。”
“末将在!”
“严密监控天牢,尤其是郭羿等要犯。明王的人绝不会让他们活着开口。我们要做的,不是阻止灭口……”
宗政珩煜语气冰冷,“而是要在他们灭口之后,拿到他们灭口的证据!”
赵奔心领神会:“末将明白!定会布下天罗地网,让那些来灭口的,有来无回!”
一条条指令清晰下达,冷静而狠厉。
在场的都是跟随珩王多年的心腹,深知这位主子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是连环杀招,绝不会给敌人喘息之机。
布置完这一切,众人领命而去。
书房内,宗政珩煜独自一人,走到窗边。夕阳的余晖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
这场胜利,并未带来多少喜悦,反而让他更清晰地看到了隐藏在盛世繁华下的巨大危机和步步杀机。
他的脑海中,却不合时宜地闪过一张时而惊慌,时而狡黠。时而故作镇定的小脸。
姜晚栀。
那个莫名其妙的暗中提点,推动他翻身的纸条。
若非她那歪打正着的“小心粮草,账目有疑,北境军旧事”十三个字,他不会如此精准且迅速地锁定调查方向,或许还要在迷雾中多摸索一段时间,届时变数更大。
她是如何知晓这些的?
或者,她背后有人操控,她并非表面那么简单?
想到此处,他沉声道:“晏成。”
晏成如同影子般悄然出现:“殿下。”
“备车,去丞相府。”
晏成微微一怔,但并未多问,立刻应道:“是!”
…………
丞相府,晚栀阁。
姜晚栀正对着一盘桂花糕发呆。
外面珩王翻身,重获恩宠的消息已经传疯了,春桃和秋菊兴奋地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她却有点恍恍惚惚。
他……真的赢了?那么快?那么彻底?
是因为她那个纸条吗?应该……有点功劳吧?他会不会来……感谢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