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她一边说,一边观察着宗政珩煜的神色。他听得很认真,手指无意识地轻叩着膝盖。
待她说完,他沉默了片刻,点头:“可。具体事宜,稍后你可与管事细谈。”
他居然采纳了她的建议?姜晚栀心中一阵雀跃,忍不住追问道:“殿下为何会对慈安堂如此上心?”还特意带她来看。
宗政珩煜转眸看向窗外飞逝的街景,侧脸线条冷硬,声音却似乎低沉了些许:“本王麾下,亦有伤亡兵士,家眷无依。”
短短一句话,姜晚栀却瞬间明白了。
那些在战场上伤残或牺牲的将士,他们的父母妻儿,若无人照料,最终或许也会流落至此。
他做这些,不仅仅是因为慈悲,更是因为他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对那些追随他,为他流血牺牲之人的一份交代。
这一刻,姜晚栀看着他那冷峻的侧影,心中涌起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震动和敬佩。
她忽然觉得,眼前这个男人,或许冷酷,或许不近人情,但他的内心深处,一定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厚重和温度。
马车很快到了西郊慈安堂。
眼前的景象比册子上描述的更加破败凄凉。低矮的土墙多处坍塌,几间瓦房屋顶歪斜,窗户用破布堵着。
几个面黄肌瘦的孩子穿着打满补丁的单薄衣服,怯生生地躲在门后偷看他们。
一位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老者闻讯赶来,见到宗政珩煜,激动得就要下跪行礼:“草民不知珩王殿下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宗政珩煜抬手虚扶:“不必多礼。”他语气依旧平淡,却少了几分在朝堂上的冷厉,“这位是姜丞相千金,听闻慈安堂之事,特来探望。”
老者又连忙向姜晚栀行礼。
姜晚栀看着老人浑浊眼中感激的泪花,看着周围孩子们好奇又畏惧的眼神,看着这破败的环境,鼻子忍不住有些发酸。
她连忙扶住老人:“老人家快请起,我们只是来看看,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
宗政珩煜显然已是第二次来,对这里颇为熟悉。他径直去查看了正在修缮的屋顶和新运来的米粮物资,与负责修缮的工头低声交谈了几句,询问进度。
姜晚栀则被孩子们吸引。她让春桃拿出提前准备的一些普通饴糖分给他们。
孩子们一开始不敢接,后来见她和善,才小心翼翼地上前,拿到糖后立刻塞进嘴里,脸上露出满足又羞涩的笑容。
那纯真的笑容,却让姜晚栀心里更不是滋味。
她蹲下身,和一个胆子稍大些的小女孩聊天,问她几岁了,叫什么名字,平时吃什么,玩什么。
小女孩怯生生地回答着,目光却不时飘向不远处那个高大的玄色身影。
“怕那位大人吗?”姜晚栀轻声问。
小女孩点点头,又摇摇头,小声说:“殿下……是好人。他给我们送吃的,送衣服……还让人修房子。就是……就是不笑。”
姜晚栀闻言,忍不住抬头看向宗政珩煜。他正听工头回话,侧脸线条冷硬,目光锐利,确实没有丝毫笑意,甚至显得有些严厉。
但正是这样一个“不笑”的人,在默默地做着最温暖的事。
之后,她找到那位老管事,详细询问了堂内人员的情况,将她路上想的那些“授人以渔”的点子说了出来。
比如开辟菜园,承接简单手工活等。老管事听得眼睛发亮,连声道谢,说这些法子切实可行。
宗政珩煜不知何时走了过来,站在一旁安静地听着,并未插话。直到她说完,他才对老管事道:“所需一应物料,列个单子,交给晏成。”
“是!是!多谢殿下!多谢姜小姐!”老管事激动得老泪纵横。
离开慈安堂时,已是午后。孩子们和老人们一直送到门口,眼中充满了感激和不舍。
第29章 :涟漪微漾(2)
回程的马车上,姜晚栀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她看着对面闭目养神的宗政珩煜,忍不住轻声道:“殿下,谢谢你。”
宗政珩煜睁开眼,看向她。
“谢谢你帮助那么多百姓。”她真诚地说。
“嗯。”他应了一声,目光在她带着些许疲惫却发着光的脸庞上停留了片刻,复又闭上,“力所能及而已。”
马车依旧不紧不慢地行驶着,车厢内恢复了安静。但这一次的安静,却不再令人尴尬,反而流淌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温和而沉静的气息。
姜晚栀也靠在车壁上,细细回味着今日的所见所感。她忽然觉得,自己似乎又靠近了那座冰山一点点,窥见了他冰冷表面下,那深沉如海的内里。
这种发现,让她心悸,又让她莫名地感到安心和吸引。
就在她思绪纷飞之际,马车突然猛地一顿,随即外面传来马匹嘶鸣和车夫的呵斥声!
“怎么回事?”宗政珩煜瞬间睁开眼,眸中锐光一闪,第一反应竟是伸手扶住了因惯性向前栽倒的姜晚栀的手臂。
他的手沉稳有力,隔着衣料传来温热的触感。
姜晚栀惊魂未定,下意识地抓住了他的手腕:“殿下……”
姜晚栀心里嘀咕着:怎么每次和他同坐马车,都闹这一出戏码!真是服了这个名场面社死现场!
“无妨。”他声音沉稳,带着令人心安的力量。他松开扶住她的手,撩开车帘一角,冷声问外面的晏成:“何事?”
晏成的声音传来:“殿下,前方有辆马车突然失控横冲直撞,惊了我们的马,已经控制住了。”
宗政珩煜目光冷冽地扫过前方那辆装饰华丽的马车,以及马车旁几个惊慌失措的仆从,眉头微蹙。
就在这时,那辆马车的车帘也被掀开,露出一张俊朗温润的脸庞,带着些许焦急和歉意。
“惊扰诸位,实在抱歉……咦?九弟?姜姑娘?怎么是你们?”
正是昭王,宗政昭然。
姜晚栀的心跳还没完全平复,又撞上这突如其来的相遇,她耳根微微发热,忙低下头:“昭王殿下。”
宗政珩煜的神色没有任何变化,只是淡淡颔首:“昭王兄。”算是打过招呼,语气平淡无波,听不出情绪。
昭王很快恢复了往常的温文尔雅,只是目光在宗政珩煜和姜晚栀之间极快地扫了一个来回,笑容依旧和煦,却似乎多了几分探究。
“真是巧遇。九弟这是……刚从城外回来?与姜姑娘这是……”他语带关切,“方才惊马,没伤着吧?”
“无碍。”宗政珩煜言简意赅,显然没有要多做解释的意思。
姜晚栀觉得气氛有些微妙,尤其是两位皇子同时出现在此,她的存在显得十分突兀,她只好补充道:“多谢昭王殿下关心,臣女无事。”
昭王笑了笑,目光落在姜晚栀素净的衣着和并未过多装饰的发髻上,又瞥了一眼珩王那辆毫不起眼的青篷马车,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没事就好。方才真是惊险,若是冲撞了姜姑娘,本王罪过就大了。回头定要重重惩处那些不当心的奴才。”他这话像是自责,又像是在对珩王解释。
“意外而已,皇兄不必挂怀。”宗政珩煜终于再次开口,语气依旧平淡,“既无事,便就此别过。”
他显然没有要多谈的兴致,直接下了逐客令。
昭王脸上的笑容不变,从善如流地点头:“九弟说的是。”
他又转向姜晚栀,温声道,“姜姑娘受惊了,回去好生歇息。”
“谢殿下关怀。”姜晚栀低头应道。
昭王的马车缓缓让开道路。晏成驾着车,平稳地驶过。交错而过的瞬间,姜晚栀似乎感觉到昭王的目光透过车窗,在她身上停留了一瞬,那目光依旧温和,却让她没来由地感到一丝不自在。
车厢内重新恢复了安静,甚至比之前更加沉寂。
宗政珩煜再次闭目养神,仿佛刚才的小插曲从未发生。但姜晚栀却敏锐地感觉到,周遭的空气似乎比之前更冷了几分。
他虽然没有说话,但那紧抿的薄唇和周身若有若无的低气压,都显示他此刻心情似乎并不佳。
是因为被意外惊扰?还是因为遇到了昭王?甚至,是因为昭王看到了他们同乘一车?
姜晚栀心里七上八下,胡乱猜测着,也不敢再出声,只默默揪着自己的袖口。
直到马车稳稳停在丞相府后门那条僻静的巷子里,宗政珩煜才睁开眼。
“今日之事,不必对外多言。”他看着她,语气平淡地嘱咐。
姜晚栀立刻点头:“臣女明白。”慈安堂之事,想必他不想声张。至于与昭王的巧遇,她更不会到处去说。
“嗯。”他应了一声,算是回应。
姜晚栀下了马车,带着春桃站在门口,目送那辆青篷马车悄无声息地驶离巷口,直至消失不见,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今天这一趟,信息量实在太大。慈安堂的破败凄凉,珩王冷硬下的担当,还有最后那场充满巧合的意外相遇……都让她心绪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