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大明话事人> 大明话事人 第75节

大明话事人 第75节

  但在吃惊之余,林教授又有点沾沾自喜。
  毕竟这是文坛第一次有人认可了自己的天赋,想要接纳自己为学生啊。
  忽而又听到张凤翼详细说:“我这二弟精通易经,听说你想混文坛,那总要学一门经吧?拜我二弟做个经师如何?”
  对于要参加科举的读书人而言,四书是必修,五经是选修一门作为自己本经,
  乡试及以上考试都要考到五经之一了,所以才有诗句说“辛苦遭逢起一经”。
  “为什么是我?”林泰来忍不住就问道。
  张凤翼叹口气,答道:“我这风烛残年也不知还剩几天,怕以后这奇言异行的二弟被人打死啊。
  听闻阁下铁拳金鞭无敌手,手下好汉成群,想必能护得我二弟周全。
  望阁下拜师之后,多多看顾我二弟,使他余生无虑也!”
  林泰来:“……”
  所以说了半天,还是相中了自己的武力?这算不算带艺投师?
  而且这张家老大爷也太神了,预感如此准确!
  历史上的张幼于老变态,还真是莫名其妙被人斩死的。
  于是林泰来不怀好意的看向张幼于,开口道:
  “今布飘零半生,只恨未逢明师,公若不弃”
  张幼于迅速闪身躲到另一边,猛然挥了挥袖子,叫道:“换词!休想妨我!”
  然后又很挑剔的说:“而且要等你中了秀才再正式拜!之前老夫都不承认!”
  林泰来就看向张凤翼,是你二弟现在不承认,那就不怪我了。
  张凤翼却正色对林泰来说:“老夫对二弟亏欠终身,若无当年考试之事,二弟也不至于变成如此。
  无论如何,还望阁下多多看顾二弟,老夫在此承情了。”
  林泰来无所谓,反正就是先想法子考个秀才吧!
  张幼于好歹是苏州城本土一线名士,从文坛角度来看,有机会拜个师不寒碜。
  比如穿越到金庸世界,新手期就有机会拜周伯通为师,谁会嫌弃?
  再说就他林泰来目前这社团坐馆身份,其他哪个名士愿意收自己当弟子啊。
  张凤翼还想留林泰来喝酒,但林泰来今晚非常忙,还有一家至关重要的“客户”需要走动,就婉拒告辞了。
  “在下对城中人生地不熟,老先生可否指点,去申府怎么走?申首辅那个申府。”林泰来临走前对张凤翼问道。
  旁边张幼于是知道林教授和申家那点小恩怨的,又大惊道:
  “你真想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天?千万使不得啊,主要是你不该向我们问路,平白多了两个证人!”
  张凤翼老爷很欣慰,疯疯癫癫的二弟竟然也知道关心人了,这门师生大有希望啊。
  当晚,从太湖观光完毕回到苏州城的戚少保,慢慢的走进了南濠街五龙茶室。
  对守在这里的高长江问道:“你们坐馆在哪里?”
  高长江恭敬的答道:“他进城拜访别人去了,今晚大概出不来,但明日上午肯定回新堂口。”
  戚少保疑惑的说:“新堂口?”
  高长江又答道:“就在旁边支巷里,明天还要招新。”
  戚少保便吩咐说:“招新靠你们几个手下就行了,你们坐馆明日开始学枪!”
  高长江偷偷察言观色,忍不住就问道:“比起上次见面,老人家您心情似乎很不错?”
  其实戚少保刚才回城时,听到消息时,也挺懵逼的。
  一开始也不明白,自己堂堂一个左都督少保,还有几个儿子都恩荫了官位,怎么就“穷困潦倒”了。
  前几天因为怜悯之心,出面替那几个浙江老兵顶罪,等于是用自己身份消罪。
  怎么在市井传言里,就成了自己十分穷困潦倒,乃至于为了区区百来两利润,就甘心从浙江贩运私盐到苏州?
  其后戚少保又觉得,这传言挺有趣的。
  因为在这荒谬的流言里,真正被黑出翔的其实是朝廷,反映出来的又是民心。
  所以戚少保一直抑郁的心情,顿时舒缓了不少。
  (本章完)
  ------------
  第九十二章 林教授学枪
  次日清晨,林坐馆和张家兄弟还有没回来。
  军师高长江和留守的四大金刚按照计划,在堂口开始招新,此时从大门到前院已经来了不少人。
  好为人师的戚少保也过来了,看到高长江正在亲自挑人,有点不明白,问道:“你这个说书先生也需要打手?”
  高长江想起马上要开说的“文化大讲坛”,不禁苦从心来。
  说书先生怎么就不需要打手了?没几个打手在旁边保护,他还真不敢上去讲。
  就像是坐馆经常说的,没有武力怎么混文坛?
  戚少保闲着无聊,又看了一会儿,见安乐堂一都分堂招新的标准是:“识几个字、有父母或家室、本地人、健壮。”
  四个条件都具备的,最优先招纳;具备三个条件的,其次优先;具备两个条件的,作为备选。
  于是戚少保更稀奇了,又问道:“你们坐馆到底想招社团打手,还是招商号伙计?”
  高长江答道:“坐馆说了,在繁华城市开堂口,要优先招纳醒目懂分寸的人,不能招无所顾忌的亡命之徒和二愣子。”
  戚少保笑道:“看来你们坐馆想图个稳妥长久之计。”
  不过有些社团机密高长江没说,其实敢玩命的光棍狠角色也不是不招,但都放到横塘鱼市去了。
  高长江挑好了直属小弟,连忙把戚少保请到中院穿堂的会客厅说话。
  又打发新招的小弟去烧水后,高长江对戚少保问道:“老人家来的也真早。”
  戚少保叹道:“如今局面如此,流言纷纷,我在苏州城不宜久待,自然要抓紧这几天时间。”
  然后又想起什么,“我看伱们地方也不小,今日我搬到这里住。”
  高长江有点懵,试探着问:“听说您住在姑苏驿,那边不好么?”
  戚少保长叹道:“闹出了令人难堪的流言,哪还有脸面继续寄住在别人那里啊。”
  先前他和王世贞一起来的,也跟着王世贞一起住在姑苏驿。
  如今自己都被拿来做对比,黑王世贞“团扇才人踞上游”了,哪还有脸继续住在姑苏驿。
  高长江想了想,这处堂口里,也只有预留给林坐馆的内院也就是后院,还有不少房屋了,而且也清静。
  但高长江不能擅自做主,只能说:“等坐馆回来,再请老人家搬进来。”
  正在此时,忽然从穿堂外传来了林坐馆的声音。
  “高军师在里面么!快安排人把后院再打扫出几间!
  我昨晚在城里偶遇了花榜十一的孙美人,为游春方便,她想到城门外住几天!”
  然后林坐馆大踏步走了进来,忽然看到戚少保,不免很意外:“老英雄也在这里?”
  大门和前院的四大金刚不清楚戚少保具体身份,所以看到林坐馆回来,也没说出个所以然。
  高长江连忙禀报:“老英雄说要过来住几日,与坐馆教练枪法!”
  “啊这?”林坐馆有点迟疑。
  戚少保拍案道:“少年!女人只会影响你拔枪的速度!”
  林泰来还想挣扎一下:“这么急?”
  戚少保答话说:“如今苏州城人人都知道,你林教授义薄云天忠义无双!
  如果老夫没点表示,岂不显得我秉性凉薄?
  但如今老夫的人设是穷困潦倒,身无长物,所以只能传你绝学为报了!
  这门唐氏六合枪法,你不学也得学!”
  林泰来:“……”
  也不知道是受谁影响的,这民族英雄也越来越不正经了。
  于是没奈何,林泰来只能从今天开始,跟着戚少保学起枪法。
  幸亏大部分布局都安排的差不多了,求志园雅集之前的这两天,也没有什么要紧事情。
  上午还有点时间,林教授挺着四米长的大枪,站在后院,听着戚少保开始讲授。
  戚少保首先开宗明义的说:“我这门唐氏六合枪法源流自宋代杨家枪。
  说起枪法,不可不提宋代。当时宋人所著的《武经总要》里,记载了十八种形制各异的枪。”
  林泰来嘀咕了一声:“差生文具多。”
  戚少保:“……”
  讲的太心累,直接动手吧。
  正常的大枪大概三到五米长,都是木制枪杆,只有枪头和枪鐏是铁制的。
  林泰来随手挥舞了几下长枪,叫道:“太轻!太轻了!可有更重些的兵器?”
  戚少保怒道:“别以为老夫不读书,没看过西游记!
  去年离世的兴化李文定阁老,曾经赠我全本!”
  林泰来很无辜的说:“真的轻。”
  戚少保无语,如果把整杆长枪都用铁制造,那重量差不多能达到几十斤了,一般人能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