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大明话事人> 大明话事人 第202节

大明话事人 第202节

  “可是林解元当面?”那中年文士站在船头对着林泰来行了个礼,高声问道。
  林泰来问道:“阁下何人?”
  那中年文士答道:“在下姓盛,在南京魏国公府上当个门客。”
  林泰来顿时明白了,原来这人是南京城第一勋贵魏国公的人,难怪有这么多官军跟随左右。
  魏国公徐家在南京城,也是非常特殊的存在。
  这么说吧,南京守备大臣这个官职,大部分时候都是魏国公来担任的。
  但魏国公影响力也只限于南京城,林泰来并不在魏国公势力范围内。
  所以林大官人可以不鸟魏国公,当即指着神威烈水号,狠狠的问道:“原来是盛先生,这船可是你们送来的?”
  把船砸了再送回来,那就是羞辱人了。
  如果真是这样,林大官人不介意让盛先生留下一些零件。
  盛先生连忙答道:“但请林解元不要误会!等我下了船细说。”
  随后盛先生似乎为表示诚意,让官军不要跟着自己,然后单独下船,走到林泰来身边。
  又详细解释说:“你这座船,是被临淮侯世子李宗城带人砸毁的。
  然后船上那几个伙计,也都被李宗城打成了重伤。”
  被李宗城砸了倒也在预料中,林泰来轻轻叹了口气,发生这样的事,确实也怪自己。
  随即盛先生又说:“我们徐魏公派世子赶到现场,稍稍重新收拾了林解元的座船。
  又将重伤的伙计都送去医治,林解元不必为此担忧。
  其后又派我带着军士,将林解元的座船送回苏州。”
  听到这里,林大官人的脸色稍稍缓和下来。
  如果是这样的话,盛先生的来意就没有羞辱意味了,反而是示好。
  便客套了一句说:“徐魏公深明大义,先行谢过了!”
  然后又直白的问道:“但不知徐魏公有何深意,还请见教。”
  林大官人可不相信,堂堂魏国公会无缘无故的对自己示好。
  盛先生答道:“林解元果然是痛快人,那我也明人不说暗话了。
  徐魏公知道林解元是个能干大事的人,正好徐魏公也有大事想干,就邀请林解元合作。”
  林泰来稍加思索后,就猜出来了。“如果不是造反的话,徐魏公最大的理想也就是当南京守备大臣了。”
  盛先生称赞说:“林解元果然聪明,一点就透。”
  林泰来还是奇怪:“但我人在苏州,又怎么帮助南京城的徐魏公?”
  盛先生说:“你能,肯定能。”
  然后又进一步靠近林泰来,低声说:“南京城军户有三十五个卫仓,每年需要输入粮米百万石。
  其中来自苏州府的粮米比重最大,每年都在三四十万石左右。
  如果这里出了问题,后果就很严重啊,林解元怎么就影响不到南京城的形势?”
  “合作愉快。”林大官人说。
  盛先生笑道:“如果做不成,你也没有损失,何乐而不为。”
  离六千还差三百多字,思路断了,实在困得写不动了,先睡了,明天早起继续。
  请诸君继续投月票,一定要维持住榜单啊!不然睡觉都睡不安稳了。
  (本章完)
  ------------
  第二百一十章 都还不服气(求月票!)
  这天晚上,林氏社团为数不多的智力型人才高长江秘密来到浒墅关城隍庙,拜见林泰来。
  林泰来先问道:“这两个多月,社团没有什么大事吧?”
  高长江答道:“除了日常内讧,倒也没有什么大事。”
  当初临走前,林泰来暂时进行了战略收缩,将大部分社团力量都聚集在了木渎镇。
  几百号经历过大规模实战的人马把木渎镇变成了堡垒,外敌想打也打不动。
  依托木渎镇和胥江,控制周边方圆数十里,还是勉强能做到的。
  至于说日常内讧,林大官人就不想细问了,问了只会头疼。
  高长江便进谏说:“不如早点让两位娘娘生儿育女,不然她们消停不下来。
  以后坐馆如果长期去外地,若无世子在苏州坐镇,军心民心就稳不住。
  就是皇帝出征,那还必须要有太子留守监国呢!”
  林泰来轻喝道:“你这都什么虎狼之词!还是先说欢迎我归来的仪式,可曾安排妥当了?”
  高长江叹口气道:“还是有点问题。”
  林泰来不满的说:“这么简单的事务,都还能有问题?”
  高长江解释说:“坐馆你要求的人山人海、旗帜招展、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甚至在枫桥上挂大条幅,那都没有问题。
  唯独一点,重量级嘉宾不好找,坐馆又要求是本地官员加本地顶级名流的嘉宾组合,更是难上加难。
  就说本地官员,无论知府还是知县,跟坐馆你都不对付。与坐馆伱交好的袁县尊,那又是隔壁长洲县的。”
  林泰来不耐烦的说:“你去找本县的邓县尊谈谈,这不是求他出席,而是要求他出席!
  本地名人载誉归来,他不出面像话吗?还是不想干了?”
  高长江苦着脸,他哪有勇气敢跟县尊这样谈话?
  半年前,他还只是一个讨赏钱为生的说书先生而已。
  林泰来教训说:“我一直在前进,你也要不断跟上我的步伐,不要落伍!”
  高长江只能回应说:“坐馆啊请放慢脚步,等一等你的属下!”
  林泰来又问道:“还需要一个顶级的本地名流,也请不到么?”
  高长江答道:“与坐馆交好的人里,张幼于老先生虽然是名士,但他这形象不适合做嘉宾。
  而且张幼于老先生还是你名义上的老师,哪有老师去迎接学生的道理。
  申二爷只是门第强,本身不算什么名士,在文坛圈子里没有多大名望。
  此外苏州城文坛领袖王稚登老先生是马湘兰的情人,当初还被坐馆绿过。
  另外一个顶级名流文家的家主文元发,与坐馆也从无交情,已经婉拒了。
  还有张凤翼老先生,他要经商养家,而坐馆与洞庭商帮交恶,所以他怕得罪洞庭商帮势力,也不愿意出面。”
  这么一罗列下来,想找个本地顶级名流当嘉宾似乎也不容易。
  至于二三流的名士,现在林泰来也看不上。
  主要还是因为林大官人和更新社崛起时间太短,在文坛的人脉确实也有限。
  “不然就别请嘉宾了。”高长江忍不住提议说。
  林泰来反问道:“若不请重量级嘉宾,不就成了我们更新社自娱自乐吗?”
  搞仪式并不只是为了搞仪式,还是为了造神,让全苏州城都形成一种新的认同。
  以前本地人说起林泰来的印象大概就是,社团头目、第一好汉然后还会写很多诗词。
  以后印象就该是领袖地方事务的大佬豪强,有了这个人物形象,很多事比如包揽工程做起来就事半功倍了。
  高长江又说:“如果只是搞仪式还好说,但坐馆这个意图只怕不容易实现,洞庭商帮那边也有动作。”
  林泰来对此不屑一顾,“他们又能干什么?再组织一千大军进攻木渎镇?”
  高长江回答说:“据打探到的消息,洞庭商帮将发动最大规模的罢市。”
  林泰来仍然不在意的说:“能有多大?”
  然后听到高长江说:“坐馆回苏州城那天,城外上塘、山塘、南濠三大商业街区,以及城内东西中市的店铺全部歇业!
  而且当天至少要发动五百名以上的店铺伙计,去枫桥堵住坐馆!”
  这样大规模的行动根本保密不了,走漏风声被高长江打听到再正常不过。
  不过这都是阳谋,即便走漏了风声也无所谓。
  林泰来也有点错愕:“他们有这个能力?”
  高长江答道:“在苏州城各大商业街区,至少四分之一以上店铺是洞庭商帮的人。
  据说在歇业当天,还会组织巡逻队,劝阻别人开门。
  他们商帮人多势众,别人又如何敢惹他们?”
  林泰来怒道:“到底有多大的仇怨,敢这样坏我兴致!”
  高长江无语,如果没仇怨,坐馆您走之前砸了洞庭商帮的会馆,烧了十几家店铺,已经都忘了?
  说白了就是财雄势大的洞庭商人不服气,不肯承认被一个社团打手头目所挫败。
  也不愿意看到林氏社团在各商业街区设立市管所,侵夺商帮会馆的权力。
  更不愿意看到仇家占据了税关和胥江水道,长期受制于人。
  而后林泰来很敏感的问道:“他们这么有组织力,是谁在指挥?”
  对此高长江倒是也有所耳闻,“席家另一个大朝奉叫席思全的,被席家老太公紧急从湖广汉口调了回来,接替了阶下囚席思危原有的位置。”
  林泰来轻笑道:“这些大家族商业版图能够遍布海内,果然也是人才辈出。没了一个,立刻就有另一个替补上。”
  此后林大官人又沉思了片刻,开口道:“既然如此,那么这个在枫桥欢迎我归来的仪式,就需要修改一下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