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大明话事人> 大明话事人 第209节

大明话事人 第209节

  又听林泰来说:“现在我该考虑的事情是,让谁来当新巡抚了。”
  盛先生:“……”
  麻烦你清醒一点,新巡抚人选大概是要通过钦差海瑞来推荐的,你林泰来有什么资格考虑?
  林泰来叹道:“不是我林某人自私贪权,而是为了大局,为了迅速平定风波,新巡抚人选最好经过我同意。
  我相信海青天一定是个顾全大局的人,他时间不多了。”
  (本章完)
  ------------
  第二百一十六章 法律武器
  海瑞之所以主动去找林泰来,并进行私下里谈话,是因为他知道,不能公开传唤和提审林泰来。
  但与林泰来谈完话,海瑞真的是很堵心,甚至于一夜未眠。
  入仕这么多年,海瑞遇到过不知多少糟烂事情和糟烂人物,跟那些人比起来,林泰来远远称不上烂。
  只从海青天自身角度而言,其实那些糟烂人物和事情不至于堵心,因为他只需要坚持原则,就能问心无愧的去面对。
  唯独这林泰来,让海青天知道了什么叫堵心。
  海青天能看出林泰来有问题,但又不能动林泰来,想坚持原则,但又不能坚持,于是就堵心了。
  而且看出林泰来有问题的,也不只是海青天,比如临淮侯世子李宗城这个传说中的当事人。
  现在全南京城都在说,就是李宗城砸了林泰来的船、打了林泰来的人后,又派官军去苏州把林泰来抓回来的。
  但李宗城自己心里当然清楚,抓林泰来这事绝对不是他干的!
  但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李宗城慌了!当初谁能想到,与林泰来冲突后会有这样的严重后果!
  李世子生长在公侯世家,对政治也是略知一二的,有的时候真相并不重要,只需要有人为了大局牺牲!
  李宗城不想牺牲,他也知道,当前如果不能扭转舆论,就真完了。
  所以他将认识的聪明人全部召集了过来,然后讨教如何才能扭转舆论。
  众人七嘴八舌商议了半个时辰,也没有什么头绪,集体陷入了沉默。
  这时候突然有个门客说:“小侯爷不如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名誉!”
  李宗城:“……”
  堂堂的侯爵世子、南京守备大臣公子什么时候,竟然也需要靠法律来维护自己权益了?那不是普通人才会干的傻事么?
  那门客继续说:“可以去刑部控告林泰来寻衅滋事、捏造事实!”
  李宗城下意识的问道:“这有用?能告的赢?”
  那门客见在场众人理解不了自己的思路,就解释说:
  “第一,能不能告赢没那么重要,关键是表现出一个态度!
  要让别人看到,小侯爷敢于控告林泰来,敢于用法律说话!
  这就能说明,小侯爷身正不怕影子斜,有利于扭转舆论!
  第二,刑部对林泰来并不友好,去刑部告林泰来,应该于小侯爷有利。
  第三,逼着或者诱导林泰来在刑堂上否认自导自演,这样就是当堂说谎。
  这样以后如果找到证据有了反转,就可以直接把林泰来定罪!”
  李宗成不由得陷入了深思,虽然拿起法律武器感觉很丢人,但这位门客说的也不是没道理。
  门客劝道:“请小侯爷再细想,若想扭转舆论,你还能有什么手段可用?”
  李宗城最后下定了决心,咬牙道:“似乎别无他法,丢人就丢人,总比丢命强。虽然很掉价,但也干了!”
  又过了一天,林泰来正在中山王府西园接见侍读兼谕德、国子监掌事赵志皋。
  林大官人质问说:“去当个巡抚有什么不好的?”
  在林大官人心目中,赵老头当然是最合适的下一任江南巡抚人选。
  主要是这人性格不强势,肯听劝,资历也够。
  而且能力应该也够用,毕竟这可是历史上打了万历三大征的首辅,能力再差又能差哪里去?
  赵老学士内心有点纠结,还保留着老资格翰苑词臣的清高。
  虽然巡抚是朝廷直属官员,不属于地方官,但毕竟是在地方工作的。
  词林官迁转去地方干活,那不是从天仙坠落凡尘吗?
  林大官人苦口婆心的说:“巡抚品级最低四品起步,老学士去当巡抚,能直接解决四品待遇!
  等熬过了这份资历,我帮你平定了江南风波,下一步上个三品侍郎也不难!
  你这样词臣出身的人,若能上到三品侍郎,意味着什么,不用我多说吧?”
  对翰苑词臣出身官员来说,只要能升到三品侍郎,就意味着可以觊觎入阁了。
  画大饼不难,难的是路线如此清晰。
  想让一个老官僚被大饼忽悠很难,但如果路线图如此清晰,还不心动就不是人了。
  “如果真能当巡抚,虽然很掉价,但也干了!”赵志皋咬牙说:“反正老夫都年过花甲了,不成就回家养老!”
  没怀疑林大官人是否有这个能力,这可能又是赵老头的一个优点,正所谓“知人善任”。
  刚说服了赵志皋,林泰来正准备休息,忽然又来了几位不速之客。
  一名南京刑部书吏瑟瑟发抖的说:“临淮侯世子赴刑部状告武举人林泰来,明日开堂审理,我等奉命前来传唤。”
  林泰来诧异的反问道:“他居然去打官司,不嫌丢脸么?”
  南京刑部书吏主动说:“林解元可以不去。”
  林泰来答道:“谁说我不去?我林泰来向来尊重法律,当然要去应诉!”
  那刑部来的书吏很意外,林泰来身上或许有很多优点,但从来不包括遵纪守法。
  那席家的人到南京刑部告了这么久,也没见过伱林泰来主动去刑部投案应诉。
  但不管林泰来怎么想的,与他这个书吏无关,传达完毕就回刑部去了。
  又到了次日,林泰来就去了刑部,又被领到西路院落的公堂。
  站在堂前,林大官人就笑了,果然是王世贞来审案。
  按照一般格局,正中间是正堂官尚书的公堂,东路就是左侍郎公堂,西路则是右侍郎公堂。
  这次林大官人被领到了西路这里,说明就是由刑部右侍郎王世贞来审案。
  这倒不是因为王世贞主观上想审这个案件,而是因为刑部其他人都不愿意接手,默认将与林泰来有关的案件都交给王世贞。
  谁让王世贞代表刑部收了席家的上告,给刑部招惹了林泰来这个麻烦?
  等到升堂后,林泰来看了看坐在公案后面的人,果然是阔别了将近一个月的王老盟主!
  上了堂后,林泰来没搭理原告李宗城,只欣喜的主动对王世贞攀谈说:
  “在下本就有意拜访弇州公,但唯恐无缘相见,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来了。”
  李宗城有点气愤,难道林泰来应诉,并不是因为被自己告,而是因为想见王世贞?
  这是有多么目中无人?这是有多么看不起自己?
  但不管怎么样,只要你林泰来今天站在这里,他李宗城就赢了!
  就像门客所说,官司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表达出不心虚的态度!
  王世贞完全不想再见到林泰来,一边心里骂娘,一边拍下惊堂木说:“公堂审案,严禁闲谈!”
  然后就公事公办的说:“现有临淮侯世子李某状告苏州武举人林泰来,寻衅滋事、捏造事实,造谣生事,误导民众!”
  李宗城连忙开口道:“审问之前,在下有一个问题,想要请被告确认!”
  然后又对林泰来说:“请问当日在枫桥外,你被抓捕这件事,是否自导自演?”
  这是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先引诱林泰来做个伪证。
  林泰来稍加思索后,点了点头说:“是!”
  李宗城想也不想的对王世贞说:“先记录下来,林泰来否认了……”
  不过话才说了一半,李宗城突然也意识到有什么不对!
  他愕然的扭头看向林泰来,心里万分不解。
  你林泰来怎么就敢承认了?这跟事先设计好的情景不一样!
  主审官王世贞也很震惊,下意识的反问道:“你确定要这样说?你在公堂上说过的话,都会被记入笔录!”
  林泰来很无所谓的说:“当然确定这么说,有什么关系?
  反正少司寇你也大概也不敢,直接把我的话写进判词。”
  王世贞脸色一黑,至少在目前,他还真不敢直接把“自导自演”写进判词。
  这要传了出去,别人也不会信,只会认为是屈打成招!
  愣了好一会儿,李宗城终于回过神来,然后又有点兴奋了,你林泰来居然承认了作假戏!
  他连忙对着王世贞叫道:“林泰来承认自导自演,罪行确凿!
  请少司寇为在下伸冤,在下相信法律会给在下一个公道!”
  但王世贞对林泰来当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虽然觉得林泰来表现很奇怪,但也不会轻易动手,只是静静的看着林泰来。
  林泰来不屑的说:“一派胡言!在下只是个遵纪守法的良民,能有什么罪行要认?”
  然后才对王世贞说:“首先,在这件事里,我并没有违法犯罪。
  就算在下真的找了几个人假装抓捕自己,那从法理上来说,也并不算犯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