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大明话事人> 大明话事人 第362节

大明话事人 第362节

  钱师爷匆匆从外面进来,禀报道:“今日与陆君弼接触,情况仍然不乐观,他们不给任何准话。”
  自从兵变发生后,为了息事宁人,蔡御史就决心“出卖”盐运司换取平安。之后与林泰来方面的接触情况,就是蔡御史最关心的事情。
  但是今天却有点反常,蔡御史没有对钱师爷的禀报做出任何回应。
  钱师爷有点着急,又提醒说:“盐运司费运使也在与林泰来方面接触,极有可能要反了!
  如果盐运司勾结上林泰来,对我们巡盐察院是非常不利的!”
  蔡御史忽然“哈哈”大笑了几声,积压了数日的焦虑全部一扫而空,对钱师爷说:“林泰来不足为虑了!”
  钱师爷愣了愣,连忙问道:“东主何出此言?”
  蔡御史也想与亲信分享喜悦,“我刚才收到了来信,说申首辅已经上疏请辞,闭门谢客多日了!”
  对朝堂政治有一定了解的钱师爷也大喜。又问道:“这是为何?”
  蔡时鼎答道:“申府在苏州城桃花坞修园子,但申家家奴做事太霸道,误伤了人命。
  苏州知府刚正不阿,逮捕了申家家奴,并追罪申家其他人。
  正在这时候,江南李巡抚突然指控苏州知府贪污了五千两银子。
  朝臣哗然,皆以为是李巡抚受到了指示,故意陷害苏州知府。
  而申首辅为了自证清白,或者是假装接受朝廷调查,不得不闭门谢客。”
  钱师爷终于理解,为什么东主突然如此放松了。
  林泰来最大的依仗就是有首辅撑腰,只要能占住理,朝廷基本都会倾向于林泰来。
  同样一件事,朝中有人和朝中无人会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
  这也是兵变发生后,东主就开始焦虑的原因。
  蔡御史又道:“如果首辅不在内阁,那么就是次辅代替首揆。
  而当今次辅许国乃是徽人,与扬州盐商关系密切,绝对不喜欢林泰来。
  而另一个大学士王锡爵则是文坛盟主王世贞的同乡密友。
  所以在内阁里,现在就没人能帮林泰来说话了。
  应该趁着现在这个时间,速速把一切麻烦都摆平了!”
  钱师爷深以为然,如果没了来自最上层的呼应和背书,以林泰来的所作所为,早就被发配三千里了。
  想了想后,钱师爷还是提醒说:“申首辅只是闭门不出而已,又不是被罢官。
  就算我们现在把事情了结,日后如果申首辅返回内阁,还是会有点麻烦。”
  蔡时鼎没有直接回答,带着强烈暗示说:“先前有人让我尽力在扬州城拖住林泰来,我不解其意,现在终于明白了。”
  这内含的意思就是,我方势力早就针对首辅布局阴谋了。目前这个局势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而且不可逆转。
  能听懂就听懂,听不懂也就算了。
  蔡御史又分析说:“退一万步说,申首辅现在也是自顾不暇,哪有多余精力兼顾林泰来?
  就算回到内阁,短时间内也必定是小心谨慎为上,不敢轻易徇私枉法包庇他人。
  总而言之,至少最近这段时间,林泰来的好日子到头了。”
  钱师爷和蔡御史乃是一损俱损的关系,最近一直在为了平事而奔走,心情还是比较压抑的。
  今天听到这些好消息,顿时也感到轻松了许多,笑道:“事不宜迟,机不可失。如何去做,还请东主吩咐!”
  蔡时鼎便下令说:“当前有两件事,第一,把首辅的消息散出去,动摇所有人对林泰来的信心!
  如果对林泰来缺乏信心,谁还再敢和他合作?
  第二,你去找扬州卫万指挥,劝他好自为之,先给我把乱兵收回来!
  然后把如何与林泰来勾结的事情,全部交待出来,把所有罪名推到林泰来身上也无所谓!
  你还要提醒他,如果朝中没了人罩着,只是纵容兵变的罪名,他这个指挥使就吃不消!”
  钱师爷一一记下,然后询问道:“盐运司那边又该如何?”
  蔡御史冷笑道:“反复无常的小丑,这时候已经无足轻重了!”
  刚从蜀冈下来的林大官人,其实也收到了风声。
  申用嘉申二爷派了个叫申忠的老家奴,到扬州来找林大官人。
  申忠看到林大官人,立刻就请求道:“苏州城出事了,我家二爷请大官人速速回苏州!”
  林大官人问了几句后,长叹道:“怎么没有我就要出事?”
  申忠着急的说:“二爷那边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真需要大官人救急!”
  林大官人让人先将申忠带下去安置,忽然又看到陆君弼急步跨进了书房。
  “外面流传的消息,坐馆听说了么?”陆君弼有点懊恼的说:“早知道就不在察院和运司之间拖延了,没想到上面有这样变化。”
  先前林大官人占据了上风后,巡盐察院和盐运司都有出卖对方保平安的想法。
  陆君弼作为林大官人的代言人,在察院和盐运司之间来回抬价,以拖着来索要更多利益。
  所以这两个衙门最害怕的就是,林大官人一状告到朝廷去。
  如今暂时没了申首辅,他们肯定对坐馆就缺乏畏惧了,甚至还会倒打一耙,那还有什么好谈的?
  林大官人说:“我也确实也没想到,期间出了这样的意外,不过问题不大。”
  陆君弼赶紧问道:“现在这种状况,坐馆有什么指示?”
  林大官人仿佛刚想起来,“我不是上告了么?察院一直也没给个回复,明天你去催催,他们到底怎么判?
  还有,好几天没见到扬州卫的万指挥了,你代替我去看看他!”
  陆君弼愕然的说:“都是我去?那坐馆你做什么去?”
  林大官人说:“扬州城不稳定啊,还是躲进水次仓比较安全,毕竟那边都是苏州来的自己人。”
  靠,又不知道写啥了,感觉没啥可写的
  (本章完)
  ------------
  第三百五十五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
  扬州城是一个非常重要、也非常特殊、不可替代的城市,不然林大官人也不会如此苦心的在扬州进行布局,并且三番两次的亲征。
  本来林大官人计划着,这次要花费两个月时间,让自己在扬州的势力彻底组建成型。
  至少要达到前年六七月时,林氏集团初次整编后在苏州的水平。
  本来形势一片大好,成功抢夺五千引窝,收服扬州卫万指挥,兵围蜀冈,同时拿捏巡盐察院和盐运司,眼看就要大功告成。
  没想到还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在只差最后一个收尾的关键时刻,出现了首辅摆烂这样的意外。
  按照大明朝廷的官场规则,阁部大臣遭到弹劾后,都应该请辞,局势更严峻时,还要闭门谢客,这是很常见的一种政治行为。
  在很多时候,在家闭门谢客就意味着官职不稳固了,往往也是罢官的前奏,当然也可能是被慰留。
  无论林大官人在地方怎么折腾,最后都需要通过朝廷追加认证来“合法化”。
  一旦内阁没有申时行,那谁还能帮林大官人完成这道手续?
  所以林大官人真想质问一下申首辅,您老人家就不能等自己把扬州事情收拾好了,晚几天再摆烂?
  但生活在这时代也没法,隔着两千里无法做到即时通讯沟通。
  其实首辅申时行在京师居家闭门谢客这件事,本来和扬州城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在扬州城却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因为有位依仗首辅撑腰就敢肆意妄为的林大官人,目前就在扬州城活动。
  如果按照标准的反派角色剧本,失去保护伞的恶霸就应该被清算了。
  比如说,林大官人吃下的五千新引窝,是不是该吐出来了?
  所以很多市民重新开始关注林大官人,并且很好奇林大官人会怎么做。
  但文坛大会结束后,林大官人就没有再公开露面,而且从城里的林宅搬到了城外的水次仓,然后就不出来了。
  这种既不甘心又很心虚的表现,实在是太像一位失去保护伞的恶霸了。
  现在另一个最蛋疼的人物,则是扬州卫万指挥。这才跟着林泰来混了几天,好端端的怎么忽然又逆风了?
  现在他手里有个最大的问题,兵变奏疏应该怎么写?
  如今在南京兵部侍郎王世贞和一干文坛大佬的安抚下,兵变已经被“平息”了。
  所以也到了给朝廷写总结奏疏的时候,根据林泰来的吩咐,当然要把兵变责任完全推给盐务衙门。
  但是昨天,巡盐蔡御史的钱师爷过来拜访,并告诉他,不能这么写奏疏。
  万指挥主要是想不明白,连蔡御史都知道,赶紧派师爷过来,拉拢自己这个关键人物。
  但是林泰来为什么完全没有动静?难道在林泰来眼里,自己不值得拉拢?
  如果林泰来不拉拢自己,自己怎么坐地起价?
  这种感觉让万指挥心里有点不爽,但他又不想直接去问林泰来,便找到了林氏盐业的大掌柜陆君弼打听。
  “现在究竟是什么情况?你们林坐馆可曾有什么新的安排?”万指挥问道。
  陆君弼答道:“坐馆他什么也没说,没有任何新的安排。”
  万指挥有点不信:“怎么可能什么也不做?”
  陆君弼很肯定的说:“确实没有任何指示,我也没有必要骗你。”
  万指挥又试探着问:“那我现在该做什么?关于兵变的奏疏,现在又该怎么写?”
  陆君弼还是说:“坐馆仍然没说过。”
  万指挥便顺势抱怨说:“这样对我是不是太轻视了?昨天蔡御史的师爷已经找上我,商讨兵变的事情应该如何定性,坐馆却对我不管不问。”
  陆君弼看了眼万指挥,又道:“我曾经从张文张武兄弟那里,听到过一件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