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大明话事人> 大明话事人 第411节

大明话事人 第411节

  林泰来作为跟着前辈蹭宴会的人,只能坐在赵志皋身后的外圈。
  幸亏他身材高大,所以不影响视野。视线越过赵志皋,就在赵志皋的斜前方看到了赵南星。
  即使从未见过,也非常好辨认。手里拿着一柄铁如意的人,就是未来东林党三巨头之一、现吏部文选司员外郎赵南星了。
  据说赵南星平常铁如意不离手,号称专门用来打击奸邪,这人设一下子就凸出来了。
  林大官人不禁碎碎念,如果能把自己的铁鞭带进来,一定要和铁如意碰碰。
  如果吏部是天下第一部,吏部文选司就是天下第一司,给个侍郎都不太想换。
  那么第二司就是考功司,顾名思义就是负责官员考核的,而另一个未来东林三巨头之一顾宪成如今就在考功司,席位挨着赵南星。
  而赵南星自然也看到了林泰来,毕竟像林泰来这样拉风的男人,想不被注意到都难。
  组织上已经决定了,这次由他赵南星作为主攻手,目标人物就是林泰来。
  按常规道理说,三品以上的大员才值得他赵南星当主攻手,林泰来这样身份的人随便打发个御史来做事就行了。
  但赵南星却不觉得自己这次大材小用,因为眼前这个雄壮大汉,乃是清流势力近三年来最凶恶的敌人。
  在此人手上,清流势力已经失去了一个左都御史、一个正二品南京尚书、一个巡抚、一个掌道御史、一个巡盐御史、一个四品小海瑞。
  这就不是正常的斗争损耗,而是直接砍手砍脚了。
  如果林泰来龟缩在苏州城,可能还一时难以报复,但林泰来却离开老窝到了京城,那就是自寻死路!
  赵南星正想着心事时,突然看到那个巨大的身影朝着自己走了过来。
  对方的身高体格实在太有压迫感了,让赵南星下意识的握紧了铁如意。
  林泰来主要是好奇,想近距离观赏一下未来的东林三巨头之一。
  “听说赵前辈以风骨闻名于庙堂,身负士林之清望?”林大官人好奇的问道。
  赵南星冷淡的回应说:“立身以正,行事以公,这难道不是每个朝廷命官都应该做的?完全不需要些许谬赞。”
  林泰来又问道:“我又听说,当年赵前辈曾经写了一首长诗痛斥张居正,遂名噪一时?”
  赵南星仍然很冷淡,“天下事自有公议,不足挂齿。”
  林大官人眼神里闪烁着清澈的愚蠢,又问道:“只是我还听说,张居正去世了几个月以后,这首诗才公布出来的。
  赵前辈为何不在张居正生前,就把这首痛斥张居正的长诗公布出来?”
  赵南星:“……”
  沉默,只能沉默,只能尴尬的沉默。你林泰来能不能不要总是关注细枝末节?
  林大官人有一肚子“话题”可以聊,不会让场面冷下来的。
  便又换了个角度再次发问:“听说赵前辈编过一本笑话书叫《笑赞》?
  当真是想象不到,赵前辈这样的清流中坚,竟然也会写这种大俗之作。”
  这时候,旁边席位的顾宪成突然开口了,代替赵南星答道:“此乃赵君讽喻时世之作也,非寻常笑话可比。”
  顾宪成与林泰来直接打过好几次交道,知道林泰来特别喜欢挖坑,生怕赵南星着了道儿,所以主动挺身而出代为回答。
  林泰来转头看向顾宪成,“说起来,上次南京辨经没有分出胜负,我找了你快三年了,你却总是避而不见。
  但今天我在与赵前辈说话,伱着什么急出面插话?
  难道你今天不躲了,要与我再续前缘,进行辨经?”
  顾宪成非常从心的答道:“今日赵君要举事,我不能干扰赵君。”
  林泰来还要挖苦几句时,忽然旁边又有别人对林泰来喝道:“这里不是白身说话的地方,宴席即将开始了,滚回自己席位去!”
  循声看去,原来是文选司郎中陈有年。
  这个人资历很深,和申首辅是同年,万历元年就当上文选司郎中了,但是因为公事触怒了张居正,被迫辞官。
  等又过了十年,张居正被清算后,陈有年又被召回朝廷,继续担任文选司郎中。
  在原本历史上,陈有年以后还会官至吏部尚书,为了给顾宪成打抱不平而丢官。
  礼部尚书沈鲤在当尚书之前,当过两年吏部左侍郎。
  非常巧合的是,就是在沈鲤当吏部左侍郎期间,赵南星、顾宪成、陈有年这三个清流骨干被调入了吏部,还都是在最要害的文选司和考功司。
  亲眼看到这个阵容,林泰来算是明白,为什么有首辅撑腰的吏部天官杨巍也不能为所欲为。
  清流势力在吏部中层要害部门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
  等一会儿如果收拾赵南星,那顾宪成和陈有年也会跳出来吧?
  宴会确实要开始了,林泰来也不好旁若无人的站在赵南星这里哔哔。
  只能暂时停止袭扰,退回了自己的席位上。
  赵志皋忍不住问道:“你这样跑过去挑衅,有什么意义?”
  林大官人露出了神秘的笑容,“走着瞧,再过一会儿,也许我刚才的某句话就会变成射向赵南星的利箭。”
  宴会开始没多大意思,都是例行公事的祝酒词,等酒过三巡,才开始热闹起来。
  赵南星突然站了起来,高声道:“诸君听我一言!”
  登时就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而且人人也都知道,今天的正菜要上了。
  “君子行事光明磊落,不欺暗室!”赵南星不忘自我标榜一句,然后才说:“故而我赵南星也有些事情,要与诸君开诚布公!”
  现场气氛有点平淡,顾宪成赶紧助攻道:“不愧是赵君!大有古人君子之风也!”
  随即赵南星用尽浑身力气,不知道跟谁较劲一样的说:“出现在京城街头的四害揭帖,是我主使的!”
  这下连林泰来都有点诧异了,他也没想到,赵南星居然会主动承认。
  本来还琢磨着,采取什么措施,逼着赵南星不得不承认。
  这下就省心了,为了沽名钓誉,赵南星自己跳出来主动承认了。
  赵南星掏出几份纸稿,“揭帖上只是简单的概述,而真正的四害疏全稿在这里,比揭帖多了几倍字数!”
  只要把文稿内容散发出去,传遍正在举行公宴的各个衙门,今天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一来可以引爆舆论针对林泰来,二来可以扩大声望,为拿下一个会试同考官位置而造势。
  (本章完)
  ------------
  第三百九十九章 是你!就是你!(下)
  这时候,赵南星的好搭档顾宪成站了出来,从赵南星手里接过稿件,然后大声的宣读了起来。
  尚书侍郎都在旁边,直接被他们当成了空气。
  林泰来在后面对赵志皋问道:“你们吏部的郎官,都是比我还这么气盛的吗?”
  赵志皋低声答道:“他们认为自己所作所为都是正确的,而且还有一群志同道合之士可以依靠,所以理直而气壮。”
  林泰来若有所思的说:“我还是挺喜欢这种不讲尊卑、以下凌上的环境。”
  赵志皋:“……”
  随后听到顾宪成诵读说:“其一,原户部尚书毕锵乞休,左侍郎王之垣谋代之,忌南京户部尚书宋纁声望,指使林泰来设计排挤!
  大臣如此,何以责小臣,是谓干进之害!”
  按林大官人的理解,“干进”就是上进鬼的意思。
  “其二,原左都御史辛自修,原南京吏部尚书李世达,不容于大学士申时行,横遭林泰来构陷,相继免官!
  又词林出身之君子如侍郎张位、谕德吴中行等相继自免,独礼部沈鲤、赵用贤在,词臣黄洪宪辈每阴谗之,同党协助诋诬!
  众正不容,宵人得志,是谓倾轧之害!”
  按林大官人的理解,倾轧就是内卷。
  “其三,吏治日污,民生日瘁,是谓州县之害!
  其四,乡豪之权大于守令,横行无忌,莫敢谁何。
  如原任苏州知府朱文科,治行无双,裁抑乡豪林泰来,反而被谗罢官,是谓乡豪之害!
  四害不除,天下不治!”
  当众读完了赵南星这份文稿后,顾宪成只觉得酣畅淋漓。
  其实以顾宪成的性格,他并不喜欢这样锋芒毕露正面攻击的方法,他更喜欢躲在暗处运筹帷幄。
  但即便如此,赵南星这份“四害”文稿,仍然会让顾宪成感到痛快和尽兴。
  大概这就是属于正义的热血吧!顾宪成暗暗扼腕而叹,那些奸邪小人永远体会不到这种感觉!
  文选司郎中陈有年也趁机造势说:“赵君心怀天下,不畏强权,抗声直言,敢于揭批时事,令我等震耳发聩。
  我看应当将此论形成奏稿,进呈宫中,以规谏天子,激浊扬清。”
  其他不相干的官吏听到后,第一反应就是,赵南星为了当会试同考官以及弄死林泰来,真是拼了。
  这样的内容稍加利用,就是一场大风暴的引子啊。
  吏部右侍郎赵志皋轻轻皱起了眉头,这“四害”每项举例都关联到了林泰来。
  猛然听下来,真不知道到底林泰来就是四害,还是四害就是林泰来。
  而林泰来悄悄对赵志皋点评说:“老先生要多学学啊,看看别人的手法。
  就说这篇文案,一是主题极高,着眼于天下大治,先给自己罩上一层道德金身。
  二是点名道姓许多人,可以制造混战,迅速扩大影响力,给自己刷声望。
  当然前提是,自己要有实力扛得住压力,不然就是玩火自焚了。
  三是把我放进去穿针引线,无形之中成了索引人物。
  如果真生出巨大风暴,我就很可能要作为平息事态的牺牲品。
  所以整篇文章下来,堪称公私两便,一举多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