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大明话事人> 大明话事人 第473节

大明话事人 第473节

  在积极巡视安抚各兵营的同时,王参政找了个空子,与乱兵首领兼钦差林某人商议奏疏的口径。
  王参政一边抓紧时间吃饭补充体力,一边说:“现在城门都暂时关闭了,三日内严禁一切出入,只有我们的声音能传到朝廷。”
  这就是垄断发声渠道的黄金七十二小时。
  林泰来喝着茶,和蔼可亲的问道:“作为一位长辈,我便考一考你,发给朝廷的兵变奏疏,应该怎样写的?”
  已经四十四岁的王象乾真想扭头就走,怎么这个只有自己一半岁数的年轻人,总是想以长辈口吻说话?
  旁边还有随从呢,能不能给点面子?
  林泰来等了一会儿,便恳切的说:“不会写吧?我来教给你,记着,你将来做巡抚的时候,总要写兵变奏疏的。”
  王象乾:“……”
  巡抚?他和巡抚官职之间,至少还有三年吧?
  王参政心里想着,口中不以为然的答道:“这有什么难的?
  你当众说过许巡抚三大罪,把这三大罪直接写进奏疏里,向朝廷指控许巡抚不就行了?”
  林泰来叹口气说:“我的好侄儿,看来你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兵变奏疏有四样写法,你却选了一种最差的。”
  王参政:“???”
  帮你骂许巡抚都不对吗?难道你还想多捏造一些罪名?那就是过犹不及了。
  林泰来又问道:“我且问伱,如果你这样写奏疏,到了朝廷后,那些言官会不会大肆攻讦你,弹劾你徇私不公、包庇亲长?”
  王象乾点了点头说:“应该会的吧?”
  巡抚许守谦和清流势力核心骨干赵南星有关系,直接弹劾许守谦三大罪肯定会遭到反击。
  而对家最好的攻击角度,就是自己和林泰来的私人关系。
  林泰来总结说:“你何必找这种麻烦?而且你羽翼未丰,又不像我这样能打,未必扛得住言官的攻讦。”
  王象乾做官也快二十年了,第一次被人指出不会写奏疏。如果不这样写,还能怎么写?
  这可是自己晚辈里官职最大的,从三品只差半步就能迈入高层了,林泰来无可奈何,只能手把手的指点说:
  “你这第一封奏疏要向朝廷如实禀报,说钦差林泰来发起兵变,攻进行辕,挟持了巡抚许守谦!别的什么都不要提!”
  王象乾提醒说:“如果奏疏里这么写,小姑丈你就像是一个胡作非为的反面角色。”
  林泰来大义凛然的说:“不打紧!你这样写奏疏,就没人敢说你徇私了!
  为了你的在政治上的安全,我牺牲一下个人形象,又算得了什么?”
  王象乾的能力和智商并不差,瞬间秒懂了。
  奏疏里不写前因后果,只“如实”写林泰来攻打行辕,确实可以避免落人口实被弹劾,化解潜在的非议,但最重要的是能钓鱼啊!
  如果能骗政敌跳出来,然后再反击和打脸,岂不是双倍快乐?
  敌侵、兵变、民变、灾害四大类奏疏,可以用六百里加急传递。
  宣府距离京师三百五十里,王参政的奏疏在第二天早晨就摆在了首辅的案头上。
  申时行看了几眼就暗骂道,又踏马的到了甩锅时间。
  开会!九边之首发生了这么严重的事情,内阁当然要开会!
  “宣府出大事了,右参政王象乾上奏,钦差林泰来带兵挟持了巡抚和总兵。”申大严肃的说,然后将王参政奏疏给许二、王三、王四分别传阅。
  看完了奏疏,众位阁老的内心毫无波动,情绪十分稳定。
  让林泰来去巡边,不出意外的肯定要发生意外,出点事不值得大惊小怪,反正宣府现在也不打仗。
  见其他阁老陷入沉默,申首辅趁机痛心疾首的说:“你们当初原本全都反对林泰来巡边,但却一个个的突然改变态度!这就是立场不坚定的后果!”
  其他阁老:“……”
  这锅甩得简直无懈可击,这就是首辅和普通阁老之间的差距么?
  然后申首辅很大度的说:“往事就休要再提,且说眼下如何应对吧。”
  又对四阁老王家屏说:“你是大同人,先说说你的想法。”
  在大明传统观念里,宣府大同往往是一体的,总督设置都是宣大总督。
  立场决定态度,甘当清流代言人的王四阁老下意识的拍案道:“林泰来简直就是胡作非为!”
  申首辅似笑非笑的鼓励着说:“然后呢?继续说。”
  能进内阁的人,都不是傻子,王四突然感觉到了不对劲。
  自己只是排第四的大学士,为什么要自己先发表意见?
  首辅竟然鼓励自己多说几句,这态度就更诡异了,应该是有坑?
  从这个角度往回反推,王四终于觉察到什么,问道:“奏疏中没有说明林泰来的动机?林泰来发动兵变的动机是什么?”
  一语惊醒梦中人,所有阁老都意识到了这个差点被忽视的最关键点。
  回想林泰来的行事风格,他总是会有一个貌似合理的理由,无论有多离谱但总能逻辑自洽的理由。
  这次林泰来的理由呢?奏疏里完全没有提及,这就很有问题了……差点掉坑!
  申首辅暗叹口气,这次下钩看来失败了,莫非是自己有点操之过急,被看出来了?
  等林九元回了朝,会不会指责自己浪费饵料?
  其实也不能怪自己,你林泰来挖坑次数太多了,大家被坑多了,如今都有抗性了。
  想到这里,申时行连忙对中书舍人吩咐说:“将这份奏疏抄送都察院和吏部!让他们议论!”
  大范围广撒网竭泽而渔,总能捞到几条吧?
  同一日,宣府城,林泰来将王参政喊了过来,吩咐道:“该发第二封奏疏了。”
  王参政答话说:“关于昨日第一封奏疏,朝廷还没有反馈回来。”
  林泰来说:“不要管朝廷怎么想的,先以我为主!”
  王参政问道:“今天这第二封奏疏,可以写许巡抚三大罪了?”
  林泰来恨铁不成钢的道:“我现在怀疑,如果没有我,你十年内能不能当上巡抚,怎么连抢功都不会?
  今天的奏疏要这样写,你王象乾对乱兵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招抚,成功解救了被乱兵裹挟的北虏女首领三娘子,保证了异族亲汉友好人士的安全,维护了大明的国威!”
  王象乾沉默了,原来自己根本不会做官,难怪有人二十年就能位至封疆大吏或者方伯、部院,自己才是个从三品参政。
  也难怪老爹说,活到老学到老,从林泰来身上能学到很多东西。
  王象乾问道:“三娘子本来就没遭到什么挟持,你这样说,你和她的口径能对的上吗?”
  林泰来皱起了眉头,他怀疑好大侄在开车,但没证据。
  随即林泰来对左护法张文说:“将三娘子请来!”
  又对王象乾道:“正好也该与三娘子正式谈谈了,说服她与我们合作就是。”
  在等待的时间里,王象乾有所顿悟,试探着问道:
  “那么明天第三封奏疏就写,我继续对乱兵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招抚,成功解救了宣府总兵官李迎恩?
  第四封奏疏就写,经过艰苦卓绝的勘查,终于从三娘子和李迎恩口中得知了兵变真相?”
  林姑丈欣慰的笑了:“侄儿可教也!现在你终于可以当巡抚了!
  所以说,别小看奏疏。这也是一门技术,甚至是封疆大吏最重要的技术。”
  (本章完)
  ------------
  第四百五十四章 称呼与情趣
  其实三娘子一直是自由的,但她不愿意走,始终住在巡抚行辕馆舍里。
  大明官员之间的内讧影响不到她的地位,她的底气来自于草原上的数万部众,以及继承自老俺答的顺义王“法统”,金印以及虎符。
  能被大明册封为顺义王的人,要么是她儿子,要么成为她的丈夫,没有其他选项。
  所以她在这里所要做的并不是参与,而是冷静的等待和选择。
  不多时,三娘子出现在林泰来和王象乾面前,很敏锐的问道:“你们终于自认为掌握了局势,要和我谈判了?”
  她想让亲儿子当顺义王,不想再按草原习俗再嫁个老头,然后老头变顺义王,自己又又成为顺义王王后。
  这是林泰来近两日第一次有闲心细看三娘子模样,心里默默打了个分,约等于黄五妹。
  但身份加成高啊,她可是顺义王的王后兼王太后兼太王太妃以及两代未亡人。
  林泰来很有腔调的淡淡说:“听说在你们草原上,向来以强者为尊……”
  噗哧!三娘子忽然捂着嘴笑了起来,一对大耳环乱晃,连头上的可汗规制席帽都笑歪了。
  林泰来满脸懵逼,这句话有这么好笑吗?
  等笑够了后,三娘子才解释说:“为什么你们大明官员与我说话时,都喜欢用‘草原上强者为尊’作为开场话?钦差还是换个说辞吧。”
  林泰来:“……”
  卧槽!就算同样台词不知被别人重复过多少遍,但由自己说出来就这么可笑吗?
  既然如此,那就改变一下开场白,让你见识一下语言的威力!
  于是林泰来重新开口道:“夫人,你也不想让草原部落知道,马市因为你而关闭的吧?”
  不知为何,三娘子听完这句话后,忽然感觉浑身一颤!仿佛在这句话里,含有一种独特的魔力。
  “我”三娘子的回复刚说出一个字,就又被林泰来打断了!
  然后林泰来很认真的建议,“我认为,你还是自称为哀家更刺…更有韵味,在我们大明戏曲里,像你这种身份的人都这么自称。”
  “哀家?”三娘子下意识的说了一遍,这词好像很有文化的样子。
  林泰来立刻鼓励道:“对!就是这种感觉!如果实在觉得哀家不吉利,也可以自称为本宫。
  这同样是我们大明戏曲里的词,现在伱不妨学说一声,让小生我听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