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大明话事人> 大明话事人 第501节

大明话事人 第501节

  会同馆大使小心翼翼的答道:“本该有一员主事负责提督会同馆事务,但如今缺员,便只好惊动林老爷了。
  自己只是想加個官,把品级升一升而已!
  林泰来很轻松的说:“陈学士你记住,欠我一个人情就行。”
  对礼部而言,林泰来可谓是大家最熟悉的新人。
  除了书吏若干,没有一个下属官员前来参见新上任的郎中。
  申时行:“???”
  官校们:“……”
  这还是秘密谈话吗?就算他们是探子,也是有职业尊严的,哪能听你林泰来这样故意安排!
  林泰来威胁道:“你们还想不想安生在礼部当坐探了?
  “不知林老爷还有何吩咐?”司务询问道。
  来到主客司所属的院落,林泰来迈进了正堂,独享三间,算是走马上任了。
  林泰来二话不说,转头就走。
  次日,回想起“责难陈善”,产生了些许期待的万历皇帝下旨到内阁,升礼部左侍郎于慎行为礼部尚书。
  正当林泰来坐在正堂发呆时,会同馆大使、副使一起来参见新长官了,而且还带来了一大叠关于朝鲜国事务的公文。
  倒不是这些下属官员有意怠慢,而是目前根本没有下属官员。
  朝廷官职由不得他们私相授受,我已经决定了,让于慎行当礼部尚书!”
  林泰来便继续道:“听说十几年前,你还是经筵讲官时,年方冲龄的皇上曾亲自手书‘责难陈善’四个大字赐给你,一时间传为词林盛事!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谁当谁就是炮灰。
  “你还有何事?”于侍郎不耐烦的说,“如果是为了主客司的事情,先回去等消息。”
  想象中的主客司业务: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绘制外交蓝图,奠定世界新格局。
  什么叫你已经决定了?首辅到底是你还是我?
  而且申首辅也搞不懂,为什么林泰来对于慎行如此恶意满满,明明过去无冤无仇的。
  一生气差点就忘了,现在国本大劫已开始,礼部尚书可不是好工作。
  于是京师官场又有了新的小道消息,人言可畏。
  利用某些小事影响皇帝抉择,这还可以理解,属于四两拨千斤的法门。
  林泰来答道:“陈于陛只是想让我在翰林院少出现几次,所以原则上支持我出去打野;
  而于慎行却完全不想让我去礼部打野,只想把我限制在翰林院种田!
  相比之下,陈于陛算是正常反应,但于慎行却对我怀有恶意!
  所以我要把于慎行送到尚书位置上,当两年炮灰!”
  人情这东西太难还了,陈学士又不傻,“能不能有点更实在的?”
  林泰来连忙说:“别这样!陈学士你如果不想当炮灰,早对我说啊!几天就帮你搞定了!
  说实话,你找首辅没什么用,他想法太多了,只有我才能一心一意帮你。”
  你林泰来脑子有大病吧?跑过来就是为了说这几句话?
  走到门外,林泰来对门外“偷听”的厂卫官校问道:
  礼部仍在顽强的继续抵抗林泰来侵袭,认为翰林官兼礼部衔,传统都是虚衔。
  几名官校莫名其妙,今天你又没在这里打人,并不需要他们洗地啊。
  礼部和翰林院都负责典章制度工作,都是理论高手,两边旁征博引一直争论了十来天。
  不过两人年科一样,履历近似,从资格角度来讲难分高下。
  离开翰林院,林泰来又一次驾临了四面皆敌的礼部。
  先前主客司被清空了,在郎中确定之前,其他的下属官员也没有补充。
  林泰来愕然,难道这就是主角待遇么?仿佛一举一动总是牵扯到大佬斗法。
  于慎行是坐堂礼部左侍郎,陈于陛是礼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掌院事,都是最有资格升任礼部尚书的人物。
  王象蒙都兴高采烈的上任文选司员外郎了,而林泰来还没有完成加官程序。
  这让林泰来不由得陷入了深思,这两边人不会是想借着自己为由头大打出手,变相逃避敏感的国本话题吧?
  虽然于侍郎不想听林泰来的废话,但“忠言逆耳”这个大帽子扣下来,人设很正能量的他也只能先听听。
  “成交!”陈学士咬牙道。
  现实中的主客司业务:柴米油盐酱醋茶马草馆夫。
  林泰来不满的将手里公文放下,“这些个琐碎事,也需要让老爷我操劳么!”
  但礼部本部内设机构不多,人员数目也不算庞大,所以略显空荡,人均办公面积不小。
  陈学士无奈的说:“你不是被赵南星打出了内伤么?怎得不在家养伤?”
  跟着我进去,把谈话记下来,不就是一份可以上交的情报吗?”
  林泰来嘴里的新词实在太多了,申首辅这样的老江湖也半懂不懂的。
  而会同馆为了接待使团,需要准备酒水若干、猪肉若干、柴火若干、马草若干、馆夫若干……”
  例如掌院陈学士还兼礼部右侍郎,但这只是表明正三品待遇的虚衔,陈学士本职工作还是翰林院掌院,和礼部无关。
  林泰来直言不讳的问道:“陈学士!我从首辅那里听说,虽然伱是提名中的热门人选之一,但你本心不想当礼部尚书?”
  要说哪个藩国朝觐最勤快,那铁定是朝鲜了,据统计在整个明代共派使团一千多次,平均下来每年好几次。
  申时行苦笑道:“从表面上看,这两人是围绕你而争论,其实是为了礼部尚书这个位置而争斗。”
  但是为了这个郎中应该是虚衔还是实职,礼部又和翰林院争了起来。
  而且等使团来了,还要请老爷出面清点贡品方物。”
  但是十多年前的内廷陈年旧事,林泰来又是怎么如此清楚的?
  于慎行从礼部后院的左堂搬到了正堂,但他完全开心不起来。
  而翰林院则坚决反对礼部的说法,认为主客司郎中是非常明确的业务部门官职,应该按照实职对待,以后林泰来可以去礼部办公,不用天天到翰林院练大枪。
  林泰来拍案而起,怒道:“此二人安敢如此看我!
  他的背影就像是一个已经完成任务、拿到奖励的游戏玩家,没兴趣再听npc絮絮叨叨。
  林泰来随口答道:“我看礼部安防太差了,我要组织驻守礼部的官军进行训练。”
  自从沈鲤提桶跑路后,空缺了月余的礼部尚位置终于补上了。
  申时行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又说:“听说两人在私下里约定了,以你为赌注进行君子之争,免得伤了和气。”
  林泰来站在门外,高声叫道:“于尚书!你这个官位怎么来的?还不是靠我林泰来帮忙!
  难不成你要忘恩负义,坚持阻止我加官进礼部?”
  林泰来开口道:“常言道,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今天我就有几句逆耳忠言,说与于侍郎听!”
  有点生气的林大官人没多想,下意识叫道:“若再争下去,我让他们谁也当不了礼部尚书!”
  不然连鸡毛蒜皮的事情都要自己出面,哪里还有精力进行进行战略思考和决策?
  忽然又想起那些还在观政实习的同年好友们,是不是可以任命两个来当主事?
  对大部分进士而言,官场第一步能留京不外放,尤其还是在六部任官,绝对是黄金开局了。
  (本章完)
  ------------
  第四百七十七章 平平无奇的一天
  林泰来同年朋友圈的六人里,金士衡因为父亲去世已经回家居丧,周应秋和董其昌馆选为庶吉士。
  至于王禹声、陈允坚、沈珫这三个,目前还都在观政期,被安排到了都察院实习。
  主要因为左都御史吴时来是申首辅的党羽,也算自己人,而且都察院名额多,相对好安排。
  其实对林泰来而言,最适合安排朋友观政的地方是户部,王司徒才是真正自己人。
  而且户部也是个大衙署,内有十三个司,外有一大堆如税关、仓库、边镇行司等外派机构,更容易安排人。
  但很可惜,王禹声、陈允坚、沈珫这三个不但是同年,还是苏州同乡。
  就当林泰来以为,今天又是平平无奇一天的时候,一封足以掀起惊涛骇浪的奏疏送进了宫中。
  “今天大理寺左评事雒于仁上了一封奏疏,言辞甚激,堪称直刺龙颜!”
  到底是你想安插私人,还是想帮我打开局面?
  林泰来见王象蒙苦着脸,疑惑的说:“这事很简单吧?又能帮你树立威望,何乐而不为?”
  怎么听老首辅你这语气,好像林泰来实力和你差不多似的?
  有没有搞错,咱们这里是礼部啊,六部里最有文化的地方!
  申首辅此时所说的奏疏,肯定就是《酒色财气疏》。
  此后林泰来上午去翰林院坐馆,因为翰林院的早课和训话多在上午,而下午则去礼部主客司办公。
  而留京的新科进士初始官职里,最好的又是六部主事。
  可如今皇帝都不怎么出来了,翰林院还能有什么好差事?
  你就在吏部内部放话,我林泰来已经在礼部主客司插旗,要的就是清一色,不合我心意的下属主事,谁来谁死!”
  林泰来:“???”
  再说了,现在这些小太监里真要有什么厉害人物,何至于将来连个文盲魏公公都打不过?
  反正只有两个位置,三个人里总要退出一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