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大明话事人> 大明话事人 第559节

大明话事人 第559节

  从正常交际来说,胡应麟和林大官人是有仇隙的,而且胡应麟还羞辱过戚继光。
  但是,胡应麟这次拿出了赵志皋的推荐信,胡应麟和赵志皋乃是同县的真老乡。
  考虑到未来两年内政局大灾变,头号马仔赵志皋极有可能进入巅峰期,林大官人不得不在心里掂量了几下胡应麟。
  “文坛大会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你为何直到现在,才将老赵的书信拿出来?”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的林大官人问道。
  胡应麟耿直的答道:“先前担心你不能成事,而现在已成定局。”
  林大官人想了想后,胡应麟在文艺理论方面确实有才华,便又说:“代表你们浙江的副盟主,已经内定沈老先生了。
  至于你……那就再新增一个文学评论研究会吧,给你一个会长做。”
  胡应麟获得了能匹配地位的头衔后,表达了感谢,就告辞了。
  林大官人目送胡应麟离去时,他总算能理解,为何一个组织发展起来后,总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机构膨胀现象了。
  昨天拙政园大会结束时,还只是设置了四个研究会。
  结果才过了一天一夜,研究会数目直接新增五个,翻了一倍还多,而且还不新增不行。
  此刻林大官人感到,一统的文坛的喜悦已经开始消失,他现在只想赶紧把文坛大会结束了。
  十月初七,文坛大会再次召开主会,林大官人为此起了个名字叫闭幕式,迅速为广大文坛人士所接受。
  为了尊重王老盟主不愿意去沧浪亭的意见,闭幕式地点依然在拙政园……里的营帐内。
  在闭幕式上,林大官人公布了所有盟主、第一副盟主、副盟主、理事、正副秘书长、各研究会正副会长的名单。
  反正能坐进大帐内的文坛人士,人人都有收获,最少也是一个理事。
  “盟主……第一副盟主……副盟主沈明臣、公鼐、袁宏道、张凤翼、李维桢。”
  其实大家并不关心盟主、第一副盟主是谁,副盟主的人选才是最值得关注的,每位副盟主的背后因素都值得分析。
  沈明臣、公鼐明显是林大官人的“统战”对象,代表着浙江山东两大重镇。
  而袁宏道和张凤翼属于林大官人的亲友,可以平衡统战对象。
  至于李维桢,肯定是王老盟主提名的,林大官人就给王老盟主一个面子。
  毕竟不少人都知道,李维桢才是王老盟主原先心仪的接班人。
  只是李维桢近些年一直远在陕西做官,总是不能出现在江左这个文坛交流活动的核心地区。
  接下来对于人人有份的理事名单,大帐内众人同样不关注。
  各研究会的正副会长才值得真正关注,内行人都明白,这些正副会长才是综合素质最“过硬”的人。
  林大官人不紧不慢的念着研究会名单,“复古派研究会会长冯时可”
  在别人还没反应过来之前,王老盟主突然站了起来,极为生气的说:“林泰来!你”
  王老盟主事先并不知道设置了这么个复古派研究会,同样是刚听说。
  但是作为复古派掌门人,王老盟主的敏感性远超于别人!
  在新文盟之下,设置复古派研究会,这是几个意思?
  要知道,之前复古派称霸文坛,可以说复古派就是文坛,文坛就是复古派!
  虽然这几年复古派被打击的败落了,但道统还在!就像汉末诸侯打来打去,但天下名义上仍然姓刘!
  而现在,复古成了与神韵、性灵、格调、肌理四大诗论并列的次级研究会?
  这种做法,明显是要把复古派从文坛道统上彻底降级!
  你林泰来连曹操都不想当了,开始准备当曹丕是吧?这次闭幕式,就是禅让仪式演习是吧?
  想到百年复古派道统居然真的终结在自己手里,复古派霸权彻底败亡居然真的在生前成了现实,王老盟主顿时气血翻涌!
  他想骂林泰来几句,但还没骂出口,就两眼发黑,跌倒在座椅上!
  大帐内众人愕然的看着这一幕,难不成第一副盟主林大官人想现场直接转正?
  距离王老盟主最近的林泰来立刻扭头对大帐门口叫道:“冯太医!冯太医!”
  随即冯梦龙他爹提着药匣子冲了进来,一如当年。
  看到昏倒在座椅上的王老盟主,冯医生突然懊恼的说:“我习惯性的只带了治骨折和止血的药品……”
  林泰来没好气的说:“先尽力救人!”
  冯医生很想代表现场所有人问一句,大官人你到底是想救起来,还是救不起来?
  看着冯医生开始上手忙碌,林泰来在旁边对着王老盟主大声叫道:
  “老盟主!醒醒!文坛还离不开你!令郎也离不开你!
  令郎今年刚进入仕途,你也不想让他开局直接守制三年吧!”
  不知道是冯医生的手法起了作用,还是林大官人的喊声生了效果,反正王老盟主片刻后终于悠悠醒来。
  只是双目失去了神采,他的心彻底死了,现在他只是一名为了儿子活着的老父亲。
  林泰来又很关心的问道:“弇州公您还能坚持列席么?”
  王老盟主摆了摆手,有气无力的说:“送我回姑苏驿,闭幕式就由你继续主持吧!”
  随即林泰来就招呼手下伙计,找来马车,将王老盟主送走。
  不过王老盟主的离去,对闭幕式似乎没任何影响。
  最后林泰来高声道:“我提议,文坛大会固定为三年一次,让我们三年后再见!
  现在我宣布,本次文坛大会胜利闭幕!请诸君将文坛大会精神带回各地!”
  话音刚落,就有人站了起来,叫道:“林副盟主!还不能结束,缺少了一些东西!”
  林泰来不满的说:“请称呼我为第一副盟主,不要胡乱另外称呼!
  还有,如此成功的大会,能缺少什么?”
  那人本意是想拍马屁,不想差点拍到马腿上,弱弱的回答说:“两次主会都没有诗词啊,尤其第一副盟主你也没有发表作品。”
  林泰来不禁陷入了沉思,为什么自己会忘了写诗?
  当年的自己曾经多么热爱文学,每次打完人后,都不忘记题诗留名。
  如今已经贵为文坛第一副盟主,竟然能把写诗都给忘了。
  难道自己走上文坛高位后,就已经丢失了文学的初心?
  大帐内众人也纷纷恍然大悟,难怪同样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文坛大会竟然没有诗词,说出去简直匪夷所思,为什么大家先前都没意识到?
  林第一副盟主反思了片刻后,缓缓提笔写诗,字体很大,便于张挂观看。
  众人凝目看去,题目是《论诗五首》,这风格很好很林泰来。
  大家都知道,第一副盟主酷爱写组诗,经常一出手就是一组。
  “其一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其二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其三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其四于今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其五熊鱼自笑贪心甚,既要工诗又怕穷。”
  好!众人发自内心的叫好,这组诗词的内容和思想作为新文盟成立的压阵诗,再合适不过了!
  尤其“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句,更是对新文盟成立最好的解读!
  虽然听到了全部文坛精英的叫好声,但林第一副盟主站在人群外,内心无悲无喜,更谈不上兴奋了。
  恍惚了片刻后,第一副盟主对身边的新文盟理事兼话本研究会会长高长江说:
  “啊!我再也找不回当年发表诗词之后的快乐了,这大概就是人生有得必有失的道理吧!”
  (本章完)
  ------------
  第五百二十五章 九元东巡(求月票!)
  万历十七年的文坛大会终于胜利闭幕,这在大明文学史上必将是是浓墨重彩的一幕!
  但新文盟的盟主法定接班人、第一副盟主林泰来却无法躺平,因为江南地区的秋收也结束了。
  以这时代的惯例,官方工程大都是在秋收后农闲时间启动,以便于征发和募集人力。
  所以在松江府境内,疏浚吴淞江下游故道工程已经在若干地段正式开工。
  为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以及后续相关事务,林大官人有必要东巡,对松江府进行以睦邻友好为目的的访问。
  所以在文坛大会结束后,林大官人就马不停蹄的开始准备出访。
  新文盟秘书长兼复古派研究会会长冯时可作为林大官人和松江府之间友谊的中间人,肯定要全程陪同,并负责具体行程安排。
  另外林大官人还会带上门客顾秉谦,帮着分担应酬压力。
  毕竟顾秉谦是昆山人,邻近松江府,对松江府情况比较熟悉。其本人又是举人功名,门面上也撑得起来。
  收到九元真仙东巡风声的文元发立刻把文震孟送到林府,说“让犬子侍奉九元君左右,早晚听候老师教诲”。
  文元发很清楚,此次林九元出访隔壁松江府,会见的肯定都是顶级乡宦,而且必定会深入结交。
  让儿子在旁边侍奉见证,对培养儿子的人脉绝对大有好处。
  老文家虽然代代科举不中用,三代人坚守出五十次乡试扑街,但仍能维持苏州文坛半壁江山的架子,靠的就是在社交领域的敏锐性和判断力!
  林大官人不由得感慨,用鸡汤文片汤话来说,这就叫眼界决定上限。
  相比之下,冯梦龙同为十六岁“天才少年”,他爹冯医生就没这种意识。
  为什么在原本历史上,冯梦龙和文震孟后来发展道路差别那么大,由此可见一斑了。
  一切准备妥当,冯时可与松江府沟通完毕后,林大官人就坐上神威烈水号出发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