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大明话事人> 大明话事人 第567节

大明话事人 第567节

  陈继儒已经断了科举的想法,但徐光启还想继续挑战功名之路。
  林大官人想了想后,就让徐光启暂时帮自己管理新到手的华亭县五千亩地,顺便读书备考。
  在上海县访问完毕后,林大官人的东巡正式结束,回归忠诚的苏州府。
  沿着水路进入苏州府境的时候,却见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有数百社团伙计和百姓在岸上热烈欢迎林坐馆平安归来。
  几个月前,林大官人刚回苏州并在集团内部视察的时候,就发出了“向东方进军、向水路进军”的指示,积极为控制新吴淞江航道做准备。
  前段时间封锁通往松江府航道,在林大官人眼里相当于练兵,也相当于用实战进行检验。
  对于检验的结果,林大官人还是比较满意的,效果是喜人的。
  当林大官人回到沧浪亭林府的时候,已经是十一月的事情了。
  眼看万历十七年就要过去了,林大官人两世为人,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忙碌过,并经历过如此多的事情。
  在林大官人的事业中,今年可能是最为关键的一年。
  所幸该做的大事都比较顺利的做完了,临近年底终于可以稍微松快些,有精力操心一些小事情了。
  比如林大官人去了趟申府,对申二爷说:“先前你我约定儿女婚姻,但迟迟不能定下是哪个,现在你可以选了!”
  申二爷吐槽说:“是你一直定不下来吧?怎么今天又可以确定了?”
  林大官人答道:“我这人治家有方,讲究的是一碗水端平。
  我那范氏、黄氏两房的儿子,无论谁娶了你们首辅家的孙女,另一个肯定心里不平衡啊,所以不能轻易决定。
  现如今我和隔壁徐太师家谈妥了,他们也是首辅门庭。
  正好两房一边一个首辅,谁也不吃亏,不存在不平衡的事情了!
  看在多年交情的份上,我允许你挑选,我两个儿子里面任选一个!”
  申二爷想着想着,忽然就开始纠结起来,半天也没有回话。
  “怎么了?”林大官人问道。
  申二爷长叹一口气,无奈道:“太难选啊!你这个一碗水端平,实在太可恶了!”
  如果林泰来心有偏私,肯定无脑选林泰来更偏心的那个就是了。
  但现在这两房都很有能量,一个掌控了鱼、盐、水运、走私,未来还有海贸;
  另一个是掌控着诸多堂口,还有税关河快,以及未来的吴淞江黄金航道。
  申二爷看看这边觉得好,看看另一边也不错,深深陷入了选择困难症。
  “要不,我出两个女儿,全都要了?”申二爷试探道。
  林大官人断然拒绝了申二爷的非分之想,“不可能!另一个还要娶徐太师家的女儿!”
  然后又说:“如果你决定不下来,我就让她们两房自己决定了!看她们谁愿意娶申家女!”
  “行!行!我都行!”拿不出决定的申二爷只能说。
  回到家里,林大官人把这件事对正房夫人王十五说了。
  王十五笑道:“夫君真大气,两个庶子都安排了宰相门庭这样的姻亲。
  那对于咱们的双喜,将来又有何打算?”
  面对这道主观题,林大官人很机智的答道:“我们的双喜将来娶妻必定是宰相夫人,或者是宰相母亲!”
  休息消遣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一晃就到了真正的腊月年底。
  万历十七年剩不下几天了,年前的聚会宴饮也进入了一个小高潮。
  林大官人第一场年终宴会是在沧浪亭面水轩办的,把官员、或者官员圈子的亲友都请了过来。
  参会人员有周巡抚、府尊王舅哥、县尊袁宏道、首辅次子申二爷、立过汗马功劳的府衙刘通判、郭推官,还有部分苏州籍在外官员的家属。
  从权力场角度来看,这算是苏州城最高端的聚会了。
  今年过的都不错,大家都很放松,酒过三巡后就闲聊起来了。
  周巡抚对林泰来问道:“九元君假期何时结束?”
  林大官人答道:“现在朝堂不是什么好去处,能在家乡里停留多久,就停留多久吧!”
  这是林大官人的真心话,国本大劫这么激烈,谁想去朝廷渡劫啊?在老家当作威作福的土霸王不爽吗?
  有句戏词里怎么唱的来着?万历皇帝坐京师,俺就是苏州的二朝廷
  这时候,忽然有个申府仆役走了进来,送了封家书给申二爷。
  这很正常,毕竟到年底了,也是收寄家书的高峰期。
  申二爷看完家书后,抬头就对林泰来说:“家父让我转告,我们苏州同乡、礼部侍郎徐显卿没扛住攻讦,被罢官了!”
  “关我屁事?”林泰来疑惑的说。
  在座都是真正自己人,申二爷也不避讳什么,又道:“家父的意思是,现在形势吃紧,让你早点回京师啊!”
  众人:“……”
  忽然又看到个王家仆役,同样塞了一封家书给府尊王之猷。
  王府尊看完后,也抬头对林泰来说:“妹夫!我那司徒二哥说,清流势力的孙鑨被廷推为户部左侍郎,他挡不住!
  以后户部的事务就有掣肘了,过完年后,你还是赶紧回京师稳一稳形势!”
  众人:“……”
  厅内沉寂了片刻后,便听到林大官人长长地一声叹息。
  “这朝廷怎么就离不开我林泰来呢?我才离开半年,局势就开始败坏如此!”
  (本章完)
  ------------
  第五百三十二章 怎能说是打白工?
  进入腊月后,京师的公宴和聚会陡然增多,每年都是这样。
  还没到正式封衙的时间,大街上就已经能经常看到醉醺醺的官员或者文士了。
  今天阁部院在京苏州同乡聚会,首辅申时行参加了聚会。
  但今天同乡聚会的主角却不是申首辅,而是刚被罢官的原礼部侍郎徐显卿。
  就在上个月,云南道御史万策、江西道御史林可成等一大批言官,发了疯似的弹劾徐显卿,攻击徐显卿排挤同僚、勾结富商、谄媚太监、行为不端、收受贿赂。
  最后以徐显卿被迫致仕而告终,其实就是罢官了。
  在众人眼里,徐显卿实在太倒霉了,快过年的时候遇上了这种灾难。
  又因为运河封冻的缘故,他又不得不暂时滞留京师过年,要多难堪有多难堪。
  而在申首辅心里,对于同乡徐显卿被废也极为可惜。
  因为徐显卿同样是翰苑出身,当初馆选第一,修过实录,当过讲官,资历非常漂亮。
  好不容易熬到了礼部侍郎位置,距离尚书或者入阁就差一步了,结果二十多年的修炼前功尽弃。
  在申首辅的政治谋划布局中,徐显卿是个很重要的角色。
  申首辅本意是想让徐显卿将来接吏部老天官杨巍的班,但现在只能说白费心思了。
  想到这里,申首辅深深的叹了口气,你徐显卿排挤同僚、勾结富商、行为不端、收受贿赂,也就罢了,怎么还能被抓住谄媚太监呢?
  在今天的聚会上,喝酒最多的是徐显卿。
  看着心情抑郁把自己往死里灌的徐显卿,有苏州同乡人愤愤不平的说:
  “那些言官就是欺软怕硬而已!排挤同僚、勾结富商、行为不端、收受贿赂这样的事情,我们的林九元全都干过,他们敢弹劾林九元吗?”
  醉醺醺的徐显卿听到“林九元”三个字,顿时放下酒杯,抬头叫道:“我被罢官,都怪林九元!”
  大部分不太明白真相的人一脸懵逼,你徐显卿真喝多了?林九元人还在苏州呢,也能给你背锅?
  申首辅立刻轻声呵斥说:“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说!”
  徐显卿破罐子破摔一样的说:“十月初林泰来在苏州主办文坛大会,组建了新文盟,把沈鲤、赵用贤、孙继皋等人打成了“文坛反贼集团”,导致赵用贤和清流势力彻底捆绑在一起!
  所以清流势力必须要要反击,把丢掉的面子找回来!同时又要帮赵用贤谋求礼部侍郎位置,我就成了牺牲品,这是其一!”
  有人打圆场说:“这也不能全怪林九元吧?总不能让林九元什么也不做了吧?”
  徐显卿又说:“我遭受大量攻讦时,阁老们本可以上疏救人。
  即便申、王二公同为苏州人,所以要避嫌不便说话,但按惯例可以委托给次辅许阁老。
  在过去的时候,申公和许阁老经常这样合作和互相掩护。
  但在今年,因为林九元操控扬州盐业的事情,许阁老与申公之间产生了裂痕。
  故而在我遭到攻讦的时候,许阁老袖手旁观,导致内阁无人上疏救我!”
  本来大厅里挺热闹,但大家听到徐显卿说到这里时,出现了短暂的安静,毕竟涉及到了内阁最高层的人际关系,比较敏感。
  稍微了解一些内幕的人都知道,徐显卿说得其实不算错。
  当今扬州盐商大半是徽人,而许阁老就是徽商出身,科举又接受过同乡商人的资助。
  所以扬州盐业向来被默认是许阁老的势力范围,别人不会和许阁老争。
  但近些年来,林泰来不断地对扬州盐业进行渗透,尤其今年确立了窝商制度、组建了盐业公会,让林泰来完成了对扬州盐业的极大掌控。
  但这些行为的性质就等于是,不断侵吞许阁老的势力范围。
  对此许阁老肯定非常不满,肯定对申首辅表达过不满和抗议。
  但申首辅又不能放弃对林泰来的支持,也没有强迫林泰来吐出盐业,裂痕就这样产生了。
  在前些年,申首辅和次辅许阁老还是很合作的,共同对抗“三红人”和清流势力,但今年两人之间明显疏远。
  所以徐显卿被疯狂围攻时,申时行、王锡爵不便说话,王家屏本来就支持清流势力,许次辅再袖手旁观,那徐显卿就没救了。
  申首辅放下酒盅,缓缓的对徐显卿说:“这些话都是别人告诉你的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