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大明话事人> 大明话事人 第643节

大明话事人 第643节

  更不要说,当初内心深处最期盼老首辅张四维回不来的,可能就是申首辅
  所以林泰来对董一奎说“同仇敌忾”,倒也不是胡编乱造。
  关系这不就拉近了吗?以最高性价比笼络总兵加一!
  董一奎从军将近四十年,不知见过多少文官,总感觉林泰来与其他的文官不太一样。
  虽然这位传说中的九元真仙确实很盛气凌人,但对官军粗人没有半点歧视鄙夷的情绪,打仗也是亲临战阵。
  再想似乎也正常,有哪个文官是以武力出名,一言不合就喜欢兵变和武斗?
  看着略显拘谨的董总兵,林泰来又问道:“现在你算是主将,你来说吧!要不要开始攻城?”
  董一奎连忙说:“不是我不敢亲冒矢石,但确实时机未到!一来兵力仍然不足,围城都难,更不要说攻城。
  二来我二十年不在这边,兵将生疏,我一时间难以指挥,所以还需要时间熟悉。”
  林泰来点了点头,给足情绪价值的赞许道:“看来你很冷静,那就继续守望吧!”
  董一奎松了口气,他最怕林监军年轻气盛,急于立功,脑子发热就督促官军全面进攻。
  听说这位监军在西北军界的最大名声,除了大捷如喝水就是“任性胡来”,郑总督亲口说的。
  骄兵悍将这个本该用在官军身上的词,若用在林监军这文官身上,居然一点都不违和。
  很多武将梦寐以求想干的坏事,林监军全都干过,而且关键是干了后还没被治罪。
  但今天在董一奎眼里,这位年轻监军不是挺稳重的么?看来传言也未必全信啊。
  四月中旬,第六个总兵,也就是原大同和宁夏总兵、去年被弹劾免职、最近被重新起用为副总兵的麻贵,从大同镇赶了过来。
  林泰来心里嘀咕,这些总兵的出场顺序,难道是按照江湖地位来的吗?
  份量轻的在前面出场,越重要的角色越在后面?
  麻贵也算是万历朝名将,同样出身将门世家,麻家和辽东李家并称为“东李西麻”。
  就说麻贵本人,二十来年前就是大同镇总兵官,干了十来年后,调为宁夏镇总兵官,又干了十来年,去年才被免职,这资历要多硬有多硬。
  虽然麻贵资历硬、品级高,但进场后,还是要来拜见林监军。
  没法子,林监军是现场唯一代表朝廷节制武将的文官。
  理论上本该节制一线诸武将的叶总督,人又不在现场,担当更重要的保护后方和筹集粮饷工作。
  “老麻啊,你运气当真不错。”林泰来请麻贵副总兵落座后,开口寒暄说。
  年过半百的麻贵疑惑不已,林监军这句话表面上很容易理解,但深层里到底是什么意思?
  有的文官喜欢当谜语人,说话喜欢云山雾绕,难道林监军也是如此?
  “运气不错”有很多解释,比如说自己去年刚被罢官,今年就发生哱拜之乱,导致自己又被朝廷重新起用,所以说自己运气不错?
  这话可不好回答,一句说错了,显得自己为哱拜之乱而高兴,那就完犊子了。
  正当麻贵反复寻思,这到底是不是语言陷阱时,林监军又道:
  “别胡思乱想了!我的意思是,如果伱去年不被弹劾,那么你还是宁夏镇总兵官。
  如果你还是宁夏镇总兵官,那么今年哱拜突然发动叛乱时,就是你被杀或者自杀了!
  所以我说你运气不错,当了十来年宁夏总兵,偏偏去年被罢官,恰好避开了今年的杀身之祸。
  不然的话,就是我在城外设坛祭奠你这个忠烈了,还要帮你想个谥号!等破了城,找到你的尸骨,墓志铭大概还得是我写。”
  麻贵:“……”
  林监军这是在跟自己说笑吗?就是这个笑话有点冷。
  又与小年轻监军聊了半天,吃了顿饭,稍微喝了几杯酒,感觉有点熟了,麻贵便请求说:“如今兵马齐聚,粮草充足,可以考虑攻城了。”
  林监军答道:“还有援军未至,再等等吧。”
  麻贵继续请求说:“如今围城官军兵力将近四万,可以试试了!”
  林监军盯着麻贵看了一会儿,忽然说:“现在各路总兵官里面,只有李如松还未到。
  你是想抢在李如松到达之前,攻下宁夏城?”
  麻贵登时一个战术性后仰,否认说:“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真是的,自己这番心思,表现的有那么明显吗?竟然被一个小年轻给轻易看出来了。
  ------------
  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就是第八个!
  毕竟是“东李西麻”,林泰来当然看得出来,麻贵想在李如松面前表示表示的意图。
  表示的最好的方式,当然是在李如松到来之前,把宁夏城破了。
  人都有对比心理,大家都是总兵级,资历比你李如松老,年纪也比你李如松大,凭什么你李如松就是提督陕西讨逆军务总兵官?
  看名字就能知道,李如松这总兵比别的总兵要大一点。
  提督所有讨逆军务的总兵官,总兵里的总兵。
  其实也不只是李如松问题,麻贵这次被起用,只被封了个副总兵,心里肯定不服气。
  对一个当过二十来年总兵的人来说,副总兵显然不够看,必然要尽力立功升回去。
  面对麻贵的请战,林泰来深思熟虑了一番。
  从军事角度说,现在延绥、大同的援军抵达,官军越聚越多,如果还是不敢攻城,似乎也挺丢人的。
  怎么也得打一打,消耗和震慑一下叛军。
  从政治角度来说,若他这监军带着几万大军,一直在城外观望不前,必定会被一堆言官弹劾畏敌怯战、徒费粮饷。
  不要低估清流党人和言官在后方捣乱,以及拿捏自己的决心,也不要太高估万历皇帝的脾气和智商。
  心里琢磨的差不多后,林监军开始深沉的对麻贵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其实我们是自己人。”
  麻贵:“?”
  这是什么意思?又要让人猜谜语了?
  我们有共同的敌人吗?总不能是李如松吧?
  林泰来继续说:“去年皇上派出廷臣,分头巡阅九边,例如我去了宣府。
  我记得去宁夏巡阅,并且弹劾你的人是曾乾亨?”
  麻贵答道:“正是此人。”
  说起来也气人,去年钦差大臣一来,就把自己这宁夏镇总兵官弹劾没了。
  有本事学那个去宣府镇的钦差,直接废了巡抚啊!
  林泰来很直白的说:“曾乾亨是清流党人,跟我乃是政敌,现在你明白了吧?”
  麻贵见监军与自己拉近关系,也很识趣的说:“明白!明白!自己人!”
  傻子才会在这时候,与监军顶着说。看监军这样子,是要同意自己攻城了。
  “但是!”林泰来转了一个折,“在京师时,李都督与我相处宛如异姓兄弟啊!
  我也拿你当自己人,自己人之间不说暗话,我们直爽人之间也不藏着掖着。
  我就想问,若纵容你去抢功,让我如何对得起李老兄?”
  麻贵有点急了,连忙说:“将近四万大军聚在城外,若依然不动手,必然要被叛军嘲笑!
  这样就变相鼓舞叛军士气,消磨官军斗志,故而现在应该攻城!”
  林泰来长叹一声,“你说的也有道理,本监军还是要以大局为重。
  总不能为了私交,就放弃大局,还妨碍伱去立头功啊。”
  麻贵怕林监军反悔,先把道谢的话说了:“多谢监军宽纵!”
  对林监军的好感度猛加四十!
  林泰来无奈的说:“罢罢罢!这次为了给你机会,真是暂时顾不上兄弟之义了!
  关于总督那边,可以由我帮你去请求,不用你费心。但是……”
  麻贵现在就怕听到但是,但只能耐住性子继续听。
  林泰来又道:“但是,老董是现在的宁夏镇总兵官,也是名义上的主将。
  你若要指挥攻城,是不是先要与老董说一说?”
  麻贵拍着胸脯说:“监军放心!我与董老哥父辈曾同在大同做将官,都是自己人!
  我跟他说过了,他说只要监军同意攻城,他就答应放权给我!”
  林泰来本来还想在董一奎这边,向麻贵再卖個好,没想到董一奎已经主动让了。
  林监军还能说什么,只能说董一奎真是个老实人。
  难怪当年一个好端端的大总兵跟升降机一样,被弹劾的反复起起落落,最后被王崇古搞到偏僻地方去当副总兵了。
  当然也有客观原因,麻贵当了十来年宁夏镇总兵,去年才被免职,在宁夏兵将里的威望远比董一奎更高。
  而且麻贵出身大同镇,还当过十来年大同总兵,大同镇援兵也服麻贵。
  所以董一奎也明白,自己这外来户整体影响力肯定不如麻贵,时间太短威望也没有建立起来。
  如果不肯让指挥权的话,最后自己指挥失灵,然后官军还是听麻贵的,那就真搞笑了。
  从林监军这里得到了授权,麻贵兴冲冲的走了,开始制定攻城计划。
  不过借着巡营的机会,林泰来还是去看了看董一奎,安抚了几句。
  毕竟董一奎他弟董一元还是延绥镇总兵官,一门两总兵,后面去朝鲜也用得上,值得继续笼络。
  从董一奎营地里出来后,林泰来又对公费保镖头子……啊不,对标营参将达云说:“拿两瓶酒,去西营访问李昫!”
  达参将愕然道:“军门你竟然又要在军中饮酒!”
  林泰来答道:“小酌几杯而已,只要不贪杯就不碍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