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大明话事人> 大明话事人 第809节

大明话事人 第809节

  在原本历史上,蔚山之战打得很艰苦。由于种种原因,加上倭寇运气奇好,大明天兵两次攻打蔚山,都没能攻克岛山城。
  不过在本时空,倭寇准备没有那么充分,难度应该降低了不少。
  当晚,随军的小西行长听说浅野幸长出现在蔚山,连忙对林天帅提醒说:“情况没这么简单!”
  林天帅不耻下问的说:“你有什么看法?”
  小西行长说:“在下可以确定,浅野父子本来并不在征朝名单上,太阁没有想让浅野父子到朝鲜。
  今年才十八岁的浅野幸长不太可能是独立行动来朝鲜,应该跟随他父亲浅野长政来的。
  而太阁现在派出浅野长政这样的重臣到朝鲜,必定是因为极度不满,故而让浅野长政来督战!
  估计浅野长政也不会只有自己来,肯定还有大批援军和大将跟着一起到朝鲜,只是不知新到的大将是谁。”
  林泰来若有所思:“如此说来,丰臣秀吉还是不死心?故而增派援军,妄图再行一搏?”
  小西行长分析说:“太阁可能是想凭借南海岸地利龟缩死守,给天兵造成巨大杀伤,然后再图后计。”
  林大帅霸气十足的说:“无论来多少,我天兵何惧之有!待我先取蔚山!”
  又休整了两日后,林大帅下令东线全军出动!
  经略标营三千兵马、麻贵部一万四千兵马,李如柏部一万一千兵马、朝鲜仆从兵三千余人,共计三万一千大军离开庆州地界,前往蔚山。
  经略大帅的行辕设在蔚山老城西北的鹤城山下,然后以李如柏部为左路,麻贵部为右路,对蔚山城展开进攻。
  林大帅带着标营,在东、西两路之间督战和支援。
  倭军似乎确实没有死守外围的意思,眼见天兵来攻,射了几排铁炮后,就纷纷的放弃营寨,果断退向城南岛山城。
  当林大帅亲眼看到,被拆得稀烂破碎的蔚山城老城墙,心里当场就凉了一半。
  即便脸皮再厚,也不好意在这里混一个先登啊。
  各路大军齐头并进,追击着退却的倭军,轻而易举的收复了蔚山老城。
  然后进军到城南,来到了倭寇真正的据点岛山城下。
  林大帅也看到了岛山城的样貌,倒吸一口冷气。
  这岛山城确实完全依山而建,采用了倭国传统工艺而筑成。上下分了三层,用倭语来说就是本丸、二之丸、以及最底层的三之丸。
  每层都有一道城墙,依托峭壁再加上垒石修建,比起正常城墙极为高大险峻,目测钩梯似乎够不到城头。
  三层之间的通道也并不是直上直下,而是呈现“之”字形。
  这种格局下,通道旁边就是峭壁城墙,上面的守军可以火力全开的向通道攻击。
  正面都是这样了,侧面更是以峭壁为主,连道路都没有,更没机会攻上去。
  而后面则紧紧濒临太和江,山下都是滩涂地,也无法从这里进攻。
  绕着岛山城转了半圈后,林大帅的心彻底哇凉哇凉了。
  攻城风险实在太大了,根本不可能亲自先登啊,除非自己抱着不惜殉国的念头。
  ------------
  今天请假
  完全写不出来,今天理一理下阶段的思路。
  ------------
  第七百三十五章 多多益善!
  林大帅又望着岛山城后面的太和江,对麻贵问道:“你说山上有水么?”
  麻贵指着一条通往山城里的壕沟答道:“从地貌看,这山也不大,本来应当没有水源。
  所以倭寇才会挖掘了这条壕沟,将太和江水引入山城,又在壕沟上面修建了石垒进行防护。”
  林大帅若有所思的说:“这里地势同样很难攻打,不过可以尽力找一些病死的骡马牲畜,扔到壕沟里!”
  这条污染水源的毒计在短时间内,可能不会有明显效果。
  但谁知道攻城战会不会打成长期围困战?林大帅也算是进行两手准备。
  亲自勘察完岛山城的地形后,林泰来看着还有点时间,便下令拉来一门大将军炮,近距离对岛山城进行尝试性轰击。
  结果效果也不甚理想,因为岛山城地势高,平射打不到城上,打在山体上用处又不大。但若火炮仰角太大,同样很难瞄准打进城里。
  其实山体本身并不算很高,或许也就百十米,甚至还可能不到。
  但这种从山下向山上仰攻的形势,确实对火炮很不利。
  如此林大帅对麻贵叹道:“看来倭寇与我军打了这么多场,也打出经验来了,知道如何尽可能克制我军优势。”
  麻贵提议说:“西北方向就是鹤城山,可以尝试将重炮拉到鹤城山上,朝着岛山城进行轰击。
  大军主营就在鹤城山下,回去的时候正好也可以试试看。”
  于是林大帅便下令鸣金收兵,今天主要军事行动结束,清除了倭寇外围据点,收复了蔚山老城。
  等回到主营后,官军又运了二十门大将军炮上鹤城山。
  而后将这些重炮对准了岛山城方向,凭借炮手经验调整炮口角度后,狠狠轰击了一阵。
  在这个距离,已经看不清楚火炮轰击的效果,只能通过岛山城上倭军的反应来判断。
  林大帅和麻总兵都站在高处,仔细对岛山城观望了一番,却见守城倭军没受影响,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
  麻贵收回了目光,开口道:“应该是没打中岛山城内,还要继续调整炮口。”
  这时代火炮的精确度还是比较感人的,一次测试性的射击,打不中目的地很正常。
  于是在调整炮口角度之后,又对岛山城进行了一轮轰击。
  这次效果就十分明显了,却见岛山城上三之丸和二之丸的倭军像是炸了锅似的,仿佛没头苍蝇慌乱的跑来跑去。
  麻贵满脸喜色的说:“这次打中了!明日将所有大将军炮都运上来,炮口依照这个角度齐轰!”
  在林大帅的刻意调集之下,此时蔚山这边重炮约有四百多门,大部分都是大将军炮,少部分是虎蹲炮,都是车载的,各种弹药二十多万斤。
  不过林大帅没有回应麻总兵的话,依然望着岛山城沉吟不语。
  “还有什么不妥?”麻贵问道。
  林大帅指着远处的岛山城说:“如今倭寇也不是刚刚与天兵交战的倭寇了,对火炮应该已经有所适应,何至于如此惊慌?”
  麻贵茫然,这有什么问题么?大帅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
  林泰来皱着眉头开口道:“倭人素来狡诈,同时也很善于学习和总结,不能始终以老经验来看待。
  有没有可能,刚才重炮第一次试射时,其实已经打中了岛山城。只是倭兵故意不动,用以迷惑我们?
  而第二次试射并没有打中岛山城,倭兵却又故意做出惊慌乱跑的模样,欺骗我们以为打中了?
  如果我们上了当,就会一直以第二次试射的角度进行轰击,其实没有半点杀伤力。”
  麻贵:“……”
  只是简单粗暴的开炮轰击而已,还要玩心眼子玩到这种地步吗?
  林大帅指示说:“正式攻城时,先以第一次试射的角度轰击,看看实际效果再说。
  我就不信到了实战时,倭兵面对精准的炮火轰击时,还能全部做到镇静自若、纹丝不乱动。”
  麻贵先答应了下来,转而又道:“总而言之,重炮从鹤城山这里肯定能打到岛山城,这是好事。
  就是鹤城山上与攻城前线沟通不便,与攻城官军协同起来比较费力,只怕一天也打不了几个轮次。”
  林大帅没有答话,心里默默的盘算着什么。
  从鹤城山下来的时候,林大帅突然对麻贵说:“老麻啊!你做得很好!弥补了我的疏忽之处!”
  麻贵听到这句话,顿时极其受宠若惊!
  向来十分挑剔的林大帅居然这样直截了当的进行表扬,这是积攒了多少功德才能换来的?
  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麻总兵语无伦次的回应说:“如果在下哪里做的错了,下次一定继续!,啊不,如果是哪里做得好,下次一定改正!”
  林大帅又详细补充道:“我是想说,你收留朝鲜义兵这件事,做的非常好!”
  麻总兵发自内心的迷惑不已,前两天大帅还埋怨自己收留了三千多毫无卵用的朝鲜义兵,今天怎么就又开口表扬了?
  大帅这情绪变化,怎么如此反复无常?
  不过作为一个老军头,麻总兵很快就有所猜测,难道想用朝鲜兵当炮灰,去填岛山城的通道。
  不过以朝鲜兵的战斗意志和水平,麻总兵并不觉得他们具备攻城的能力。
  而后又听到林大帅说:“附近还有没有朝鲜义兵?暂时一起收了吧,目前也不差这点军粮。”
  而后两天,大明官军一直在为攻打岛山城进行特别准备,积极在鹤城山上部署火炮阵地,时不时的进行几轮试射。
  同时官军又收留了五百多前来投奔的朝鲜义兵,加起来义兵总人数达到了三千七百多人。
  据说还有很多渴望投奔大明官军的义兵,正在赶过来的路上。
  虽然林天帅在朝鲜国上层中的形象越来越有争议,但架不住林天帅手里有粮。
  在这个青黄不接的春季,只要被大明官军收留,就能保证有口饭吃,不至于被饿死。
  林天帅把三千七百人分成了四支敢死队,每队八百人。
  其余的几百人则组成了督战队,貌似要执行以朝制朝,这反而让不少朝鲜人感到了放心。
  两日后清晨,大军饱食过后,以麻贵部在正面,李如柏部在西面,合围岛山城。
  同时又派标营叶邦荣部,前往太和江上游警戒和监视,防止西生浦倭军乘船亲来支援。
  在规定的时辰,鹤城山上三百门火炮朝着岛山城进行了几轮轰击。
  等炮声停歇后,大明官军就从正面和西面两个方向冲上去,进行试探性的攻城。
  不得不说,这种倭式山城确实远比正常的城池难打。
  一般城池都是平地起城墙,攻打也是从平地上攻城。而岛山城这样的堡垒,只能沿着山道向上进攻,困难可想而知。
  更何况倭军完全根据习惯,在墙垒上设置了大量射击孔,可以用火铳进行密集射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