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大明话事人> 大明话事人 第845节

大明话事人 第845节

  左右家臣立刻又安慰说:“主公勿慌!三之丸都是以木栅木板为垒,肯定挡不住炮火,但二之丸不会守不住!”
  大阪城最外围的三之丸被打破后,明军就停止了攻势。
  随即小西行长派了信使进城,邀请丰臣秀赖、淀夫人、德川家康到城南三里的天王寺会面,并保证各方安全。
  小西行长还表示,他前来大阪目的就是调节丰臣家内部矛盾。
  及到次日,抱着抓住救命稻草心态的淀夫人、想息事宁人的德川家康都应邀来到天王寺。
  小西行长好奇的对淀夫人问道:“秀赖殿下未到?”
  淀夫人回答说:“殿下年幼体弱,不便出行。”
  对自己的宝贝儿子,淀夫人是十分爱惜的,不会轻易让丰臣秀赖离开大阪城本丸。
  毕竟本丸还是由丰臣家直属武士把守,比较安全。出了本丸就全都是德川军了,不可能放心的。
  反正丰臣秀赖只有八岁,什么也不懂,小西行长也没再说什么,将淀夫人和德川家康请入了内室。
  三人在屏风前坐下,然后奉茶,又寒暄了几句,说了说这茶不错。
  性情比较直的淀夫人最先按捺不住,对小西行长问道:“你是来报答丰臣家恩情的吗?”
  这题有点送命,小西行长偷偷瞥了眼屏风后面,有点苦涩的说:“关于丰臣家的恩情,在下已经在朝鲜报答完了,这次到大阪只为天下安定的大义而来。”
  德川家康没管淀夫人的脸面,直接对小西行长说:
  “石田三成等人勾结大名,挑起战事,为天下祸乱之源。如今首恶已经被诛除,天下自可安定。”
  突然屏风后方有人哈哈大笑道:“德川家康你斩杀石田三成,可曾经过主君同意?”
  而后又义正词严的训斥说:“未经丰臣秀赖允许,亦未经秀吉生前指定的辅政五奉行、五大老共议,就妄杀石田三成,与谋逆有何区别?”
  这个声音让德川家康感到极为耳熟,还不及德川家康多想,就看到从屏风上面冒出一双明亮的眼睛。
  原来刚才在屏风后面坐着两个人,其中一个站了起来,比屏风还高,不用绕过屏风就能看到!
  “林泰来!”德川家康失声叫道。
  自己这辈子所遇到过的能摩擦自己的强人里,唯一还没死的就是这位!
  这位比自己还年轻二十五岁,正常情况下肯定熬不过他。
  小西行长感觉自己像是个拉皮条的,轻声对淀夫人介绍道:“此乃大明的林天帅,十分同情西军,专为主持正义而来。”
  淀夫人仰面看着突然出现的雄伟巨人,双目异彩连连。
  不过林泰来饶有兴趣的瞥了眼淀夫人后,心里却是“咯噔”一下!
  真踏马的见鬼啊!林泰来连忙移开目光,看着德川家康,强行改了口气道:
  “不过主君幼弱无法理事,而石田三成专横擅权,似有莽操之志,已经取死有道!事急从权之下,先行诛杀也可以理解。”
  这些话被屏风后另一个人,也就是通事沈惟敬忠实的翻译了出来。
  小西行长彻底懵逼了,林天帅你到底是哪边的?
  本来正在斥责德川家康,怎么看了眼淀夫人后,就迅速改了态度?
  难道你觉得淀夫人很丑,所以失去了帮她压制德川家康的兴趣?
  可天帅你如此飘忽不定,让他小西行长作为代言人很难说话啊!
  林泰来忽然意兴阑珊,说:“小西你来负责斡旋吧,我先回军营了。”
  见救命稻草反而帮着德川家康说了话,淀夫人情急之下主动开口道:“妾身愿与天帅回军营共商大政。”
  这意思不言而喻,作为男人懂得都懂。
  淀夫人也并非什么贞洁烈女,丰臣秀吉还在世时就有很多绯闻公然流传,比如很多人都认为丰臣秀赖并不是丰臣秀吉亲生的。
  但林泰来头也不回的跑了,同时摆了摆手拒绝道:“啊,不用了,真不用了。”
  纵然是见多识广的德川家康也茫然了,这到底什么状况?自己应该怎么办?
  可是林泰来刚回到军营,就看到小西行长追赶着回来了。
  林泰来问道:“让你在淀夫人和德川家康之间进行调解,逼着他们出让利益,可你跟着我回来干什么?”
  小西行长指责说:“天帅实在太不负责任了!你为什么不要淀夫人侍寝?”
  林泰来很抗拒的道:“我为什么一定要睡她?”
  小西行长不满的说:“先前不是设想过一个最佳预案么?
  如果你睡了淀夫人,就可取得丰臣家信任,然后逼迫德川家康让出你想要的利益!
  未来在一定范围内庇护丰臣家,等待十年后秀赖殿下成人,又可以与德川家康进行内战。
  现在被你拒绝的淀夫人羞愤无比,想要自尽!这严重破坏了我们的策略,下面还怎么进行调解?”
  林泰来不禁又想起淀夫人那张涂了厚粉的大白脸,还有那画在额头上的粗浓假眉,以及小巧的黑嘴。
  据说这是从平安时代开始流传下来的,上流贵妇才能维持的妆容。
  就是这妆容实在太可怕了,林天帅非常诚心的向小西行长道歉说:
  “抱歉!对于贵国的贵妇人实在下不了手啊,本帅无能为力。”
  小西行长感觉国格受到了侮辱,忍无可忍的质问说:“淀夫人哪点不好?年方三十也不老啊?难道还不如朝鲜的金顺嫔?天帅就不能为了大局牺牲一下自我?”
  林泰来无可奈何的说:“如果实在没办法,就请淀夫人洗了妆,素颜过来试试看?”
  小西行长叹口气,“若不上妆,就对天帅太失礼了!但若天帅不介意,我就劝淀夫人素颜来见。”
  林泰来连声道:“不介意,不介意!如果连素颜也不行,天黑吹了灯后总能行!”
  ------------
  第七百七十一章 为了学生的就业
  力劝林天帅答应献身后,小西行长又返回天王寺,邀请淀夫人洗尽铅华后去天帅屋里做客。
  用最原始方式达成初步信任后,淀夫人恳请天帅帮忙除掉德川家,被天帅以实力不足拒绝了。
  突然长途奔袭兵临城下,吓唬吓唬人在大阪的德川家康还行。
  但就凭两万大明官军,再深入德川家大本营也就是倭国关东地方,风险就太大了。
  林天帅目的很纯粹,只是为了求财,不会去做高风险的事情,淀夫人还没到能让林天帅迷失自我的地步。
  三天后,各方重新坐在天王寺会面,德川家康打量了几眼容光焕发的素颜淀姬,便知道自己这次难办了。
  林天帅也懒得兜圈子了,直接对德川家康说:“丰臣家可以暂时将国内大政交给你代管,你去建立幕府,做征夷大将军也可以。”
  沈惟敬在旁边将天帅的意思翻译过去,虽然这就是德川家康的“理想”,但他没有表露出喜色,他知道后面肯定还有附加条件。
  果不其然林天帅又说了个“但是”,然后继续说:“第一,丰臣家的二百万石领地不得削减,依旧维持原样。”
  德川家康皱起了眉头,按照原本计划,他带兵进入大阪城后,会将丰臣氏直属领地削减到原有三分之一左右,从根本上削弱丰臣家的直属实力。
  又听到林天帅说:“第二,长门、石见、周防、安芸这西部四国,划为小西行长的领地。”
  德川家康大吃一惊,他并不是心疼这四国领地——反正这四国领地都是毛利一族的地盘,而是这四国归属小西行长背后的意义。
  如果小西行长又多了这四国,就是二百万石大名了,与丰臣家、德川家成为了一个级别。
  关键是,小西行长能“雇佣”明军,他们别家只能养武士和征发足轻!
  还有就是,石见银山就在石见国,那以后石见银山归谁?
  “容我考虑数日。”德川家康回应说,他不敢现在就正面翻脸,他也不是性格莽撞的人,便下意识的使用“拖”字诀。
  林天帅答话道:“我还要回国过春节,没有多少时间逗留。再给你一天时间考虑,明天必须有个最后结果。”
  而后今天会谈就结束了,德川家康回到大阪城居所西之丸,又召集家臣商讨。
  井伊直政焦急的说:“各家没有人明确答应说,会立刻提兵来大阪支援,多有推脱之词。”
  之前德川家也没闲着,自从得知明军直扑大阪后,就传信给附近有实力的大名求援。
  不过从井伊直政这汇报看,各家大名都在观望,可能是畏惧明军的战斗力。
  从朝鲜战争经验来看,跟明军打的战损太高了。就算支援然后打赢,好处大都是德川家的,损失却都是自己的。
  更别说很多大名和武士都是去过朝鲜的,心里本来就畏战。
  听到这个结果,德川家康满脸苦涩,局势怎就变成了这样?明明关原之战打赢了,却又好像没打赢。
  “你意下如何?”德川家康又对本多忠胜问道。
  本多忠胜答话说:“关原之战除掉石田三成,可以见好就收了。再与明军死战实在不值得,不如以图后计。”
  连号称第一猛将的本多忠胜都这样说,德川家康就再无办法。
  又到次日,各方大阪城外天王寺达成最终约定,史称“天王寺之约”。
  根据约定,在丰臣秀赖十八岁之前,丰臣家二百万石高的领地保持不变。
  德川家康可以建立幕府,就任征夷大将,暂时代替丰臣家执掌大政。
  小西行长去认一个源字头的新爹,换了新苗字后就任副将军。并且新增长门、周放、石见三国领地,成为拥有七国一百五十万石高的大名。
  当世第一大银矿石见银山永久性租给苏州济农仓,但每年向德川家交纳白银二十万两(明制两),向丰臣家交纳白银十万两(明制两)。
  这个约定称得上“皆大欢喜”,在目前局面下各方都能勉强接受。
  不过明眼人都能预感到,这个约定只能维持“十年”的和平。
  等太阁丰臣秀吉的唯一血脉丰臣秀赖成年后,只怕又要风云再起。
  林泰来没费多大代价就拿下了石见银山,非常欣慰,但并不是为了银子。
  而是因为已经建校十几年的横塘学院所培养的那些矿业人才,又有新的就业单位了。
  作为横塘学院的院长,林泰来为学生们的就业也是操碎了心,这次甚至不惜远赴倭国,开发新的就业岗位。
  为了保证“天王寺之约”的执行,林天帅在倭国福冈城多留了一个月,帮着小西行长接收了长门、周防、石见三国。
  看着情况差不多了,林天帅准备回国,将小西行长召来,询问道:“你准备认谁当爹?”
  如果放在纯正的中原文化背景下,这句话等于是极度的侮辱,但在倭国,这就是很寻常的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