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惊山月> 惊山月 第9节

惊山月 第9节

  就是不知道这好奇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了。
  秋萱会这么想,是因为很快有不少贵女凑过来,句句离不开问秋蘅。
  “秋六姑娘叫什么呀?”
  “听说秋六姑娘被南边一户山民收养长大,习惯府上生活吗?”
  “秋六姑娘是不是也如几位姐姐一样好看啊?”
  ……
  这些贵女语气都拿捏很好,秋萱却暗暗皱眉。
  再怎么掩饰,也藏不住对六妹妹的轻视,要知道对一个人心存尊重是不会张嘴问这问那的。
  秋萱渐渐沉默下来,接话的换成了三姑娘秋芸。
  冯采星回到姐姐身边,悄悄咬耳朵:“可惜了,没见着秋六姑娘。”
  冯采月睨妹妹一眼:“收一收你的好奇,别让秋家几位姑娘心里有想法。”
  冯采星往秋萱几人所在方向一抬下巴:“姐姐别说我,你看多少好奇的。”
  走丢十年寻回来的,还是被母亲巧遇才寻回来的,怎么可能不好奇啊。
  冯采月看着那闹哄哄的场面微微摇头,抬脚走过去。
  “这么热闹。”
  “冯姐姐。”众贵女向冯采月打招呼。
  冯采月颔首回应,与秋萱姐妹一一见过:“今日来的姐妹有些多,招呼不周。”
  “冯大姑娘太客气了。”秋萱与之寒暄。
  一位贵女问起:“嘉宜县主今日没来吗?”
  嘉宜县主是康郡王之女,冯采月的表妹。
  冯采星抿嘴笑道:“表姐研究一味香正到了关键时候,没空出门。”
  嘉宜县主痴迷香道,在圈子中也是有名的。
  这种痴迷不会被诟病,反而是雅事。
  便是在这摆宴的园中,角角落落的高几上都放置着各式香炉,散发出袅袅香气。
  提到香,冯采月轻轻一嗅,拉起秋萱的手:“我说哪来的香这般清雅隐幽,原来是秋二姑娘带来的。秋二姑娘用的什么香?”
  秋萱随身佩戴的正是秋蘅送的香囊。
  她稀罕这香味特别,没想到竟被冯大姑娘留意到了。
  这似乎是个替六妹妹扬名的机会。
  秋萱心头微动,取下香囊给众女看:“今日只佩戴了六妹妹送的香囊。”
  冯采月面露惊讶:“秋六姑娘做的?”
  “嗯,六妹妹的养父母以采香为生。”
  “能不能给我仔细闻闻?”
  秋萱没有犹豫,把香囊递给冯采月。
  冯采月伸手接过,完全不在意香囊布料的粗糙,凑到鼻端轻嗅。
  片刻后,她把香囊交还,由衷道:“这香调配得极好,秋六姑娘在香道上造诣非凡。”
  “不会吧,寻常人炮制香材不难,制香、调香能出高手?”
  众女难以置信。
  不是她们看不起人,香道高手要熟知各种香料特质,不断尝试才能提升制香水平。而许多香料价格昂贵,岂是普通百姓能拿来练手的。
  “总归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吧。”冯采月身为主人拦下质疑,生出个念头。
  倘若秋六姑娘真有这般造诣,或许能帮表妹解决遇到的难题,省得表妹为香痴狂连门都不出了。
  “哎,秋五姑娘身上的香味也好闻,与秋二姑娘是一样的。”冯采星忽然道。
  秋莹一下子红了脸,支吾道:“我也戴了六妹妹送的香囊。”却悄悄垂下手,衣袖挡住挂在腰间的香囊。
  回府后的路上,窝了一肚子火的秋芙冷笑:“五妹要戴六妹送的香囊,就和二姐一样光明正大带,怎么还给香囊换了一层皮?”
  只见花宴上被秋莹刻意遮挡的香囊以细绸制成,是贵女们惯用的料子。
  秋莹被怼得难堪,忍不住道:“六妹妹送的香囊确实好闻。”
  她舍不得那独特的香味,又觉得那香囊戴出去不好见人,这才换了个香袋装。
  本来这没什么,可在众目睽睽之下与坦然佩戴六妹妹所赠香囊的二姐相比,就显得她做法难看了。
  “一个香囊值当费这么多心思,是没见过好东西吗?”
  秋芸听着四妹对五妹的挤兑,默默离秋芙远了些。
  她其实也戴了六妹送的香囊,只不过怕四妹瞧见了不快,贴身放在了最里面,香气这才不明显。
  素来温和的秋萱沉下语气:“六妹妹的香囊连长春侯府的大姑娘都称赞,怎么不是好东西了?外面的人听说六妹妹是乡野来的,正等着看稀奇。四妹不为六妹妹有本事高兴,难道想让那些人瞧了咱们府上笑话去?”
  一番话说得秋芙火往上冒,却无可辩驳。
  “二姐去哪儿?”见秋萱转身往另一个方向走,秋莹问。
  “去冷香居,向六妹妹道声谢。”
  秋莹犹豫了一下,一咬牙:“三姐、四姐,我还没去过冷香居,正好随二姐一起去看看。”
  眼见二人走了,秋芸看向秋芙。
  秋芙面罩寒霜,甩袖就走,去的亦是冷香居的方向。
  第11章 一劳永逸
  冷香居中,众人正在吃胡饼。
  胡饼本是寻常吃食,奈何芳洲手艺太好,把饼子烤得酥脆油香,里面薄薄一层羊肉馅,一口咬下去鲜而不腻,美味至极。
  鱼嬷嬷吃得想掉眼泪:不该提醒六姑娘去讨好老夫人的,她想一辈子留在冷香居教六姑娘“学规矩”!
  “姑娘,四位姑娘来看您了。”冲进来报信的小丫鬟嘴上泛着油光,也是胡饼的“俘虏”。
  “请进来。”
  秋萱四人越往里走,香味越浓。
  这香……和想的不大一样啊。
  等见到桌上一摞油润胡饼,四人皆呆了呆。
  “六妹妹,这个时候你吃肉饼啊?”秋莹不觉咽了咽口水。
  不是她馋,实在是太香了,这饼一看就与香味很般配的样子。
  秋蘅微笑:“学规矩累了,芳洲烤了些胡饼犒劳我。四位姐姐要不要尝尝?”
  “不用了——”
  “好啊!”
  不同的声音响起,场面一静。
  “那我尝尝芳洲的手艺——”秋萱本是为了缓解尴尬,胡饼一入口就震惊了。
  秋莹见素来稳重的二姐露出这般表情,忙拿起一个胡饼:“我也尝尝。”
  这一尝再顾不得说话,一口口吃起来。
  这不可能是平平无奇、随处可见的胡饼!
  秋芸最擅长降低存在感,一声不吭拿起胡饼。
  秋芙死死咬唇。
  又不是饿着肚子回来的,一个个不嫌丢人。
  片刻后——她且尝尝一个乡下丫头的丫鬟做的胡饼有多难吃。
  被饼香、肉香弄得心烦的秋四姑娘拿起胡饼,恨恨咬了一口。
  难吃!
  一时间四姐妹默默吃饼,旁边鱼嬷嬷终于释然。
  苍天可鉴,果然不是她意志力低!
  秋蘅的心情却与享受美味的众人不同。
  本来彼此远着,她可以不去想,现在看一眼二姑娘秋萱——出阁后意外落水溺亡。
  三姑娘秋芸,嫁年过四旬的某侍郎为填房,结局未知。
  四姑娘秋芙,许宰相之孙为妾,不料其孙猝死,伤心殉情而亡。
  五姑娘秋莹,与人私奔下落不明,后来出现在南都林州的烟花柳巷中。
  至于入宫服侍天子的大姑娘,结果不必多言。
  本来这种寻常勋贵家女孩儿们的情况不会被记载,因为永清伯送孙女为妾的壮举连带被记下,最后叹一句秋家女美貌出众,红颜薄命。
  一个孙女如此只怪自己命不好,五个孙女皆如此,恐怕少不了永清伯这位“好”祖父的作用了。
  而今是靖平二十五年,再过五年,也就是隆兴二年,便会京城沦陷,幼帝南逃。到时命运悲惨者不知凡几。
  可盛世浮华时的鲜花凋零与覆巢之下无完卵的悲惨是不同的。
  来自亲人的尖刀,捅在身上总归是更痛一些。
  “不知四位姐姐前来何事?”见四人胡饼吃完,秋蘅问。
  “我们是来向六妹妹道谢的……”秋萱说起秋蘅所送香囊在花宴上引起的关注,“多谢六妹妹用心做了香囊送我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