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山月 第73节
两个儿媳齐齐称是。
老夫人一一扫过五个如花似玉的孙女,在心里叹气:二丫头这门亲事可不容易。
里子和面子都有当然好,若只能选其一,还是里子实惠。
“二姐说亲了,是不是三姐也快嫁人了?”秋松想到什么就说。
赵氏睨一眼儿子:“小孩子别多嘴。”
秋松撇撇嘴,偷偷看秋蘅一眼。
他才不关心三姐嫁不嫁人,只是姐姐们排着来的话,二姐、三姐、四姐、五姐都嫁了才能把六姐嫁出去。
这要等到什么时候啊,有六姐在,他都不好找秋枫麻烦了。
六姐要是他亲姐姐就好了——抱着打不过就求罩的朴素念头,秋松惋惜想。
秋芸被弟弟点到,悄悄看了看赵氏,却见赵氏面色淡淡,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赵氏其实不是甩手掌柜的性子,但她深知公爹会插手孙女们的亲事,对秋芸、秋莹两个庶女就懒得多事了。
比起二孙女刚刚落定的亲事,永清伯更关心秋蘅:“贵妃娘娘要的香佩,蘅儿做好了吗?”
“还要些时日。”
“要这么久吗?”
“这算极短的,有的香要窖藏数年才能达到最好效果。”秋蘅淡淡解释,看着永清伯,“您不懂。”
永清伯愣了一下。
身为伯府一家之主,别说一众儿孙,就是老夫人也没这么和他说过话。
老夫人捏着筷子也愣了。
她猪油蒙了心,没把朱嬷嬷再派过去!
场面一时静得吓人,永清伯哈哈一笑:“术业有专攻,制香的事祖父确实不懂。蘅儿啊,给贵妃娘娘制香佩你多上心。”
老夫人:?
其他人看看笑得慈爱的永清伯,再看看若无其事的秋蘅,一时心情复杂。
唯有秋三老爷没想太多,高高兴兴赞了一句:“我们蘅儿好厉害。”
秋大老爷和赵氏对视一眼。
一场中秋团圆宴,令伯府众人真正意识到了永清伯对六姑娘的不同。
长街灯火,月圆如盘,各家团圆时薛寒却去了青莲湖。
青莲湖闹鬼的传说越演越烈,已经成了酒肆茶馆的说书人近来最爱讲的故事。白日还好,入夜后的青莲湖就冷清得不见人了。
薛寒沿着湖畔慢慢走,目光投向湖面。
今日月圆,没有见到秋六姑娘。
她的怪疾发作总让他觉得有问题,可眼前仿佛隔了一层纱,一团雾,看不分明。
但他有预感,一旦拨开迷雾,会得到惊人的答案。
他做好揭晓答案的准备了吗?
吹着秋风的少年扪心自问,却发现自己都说不清楚。
八月下时,袁成海的家人被押送到京城,数个衙门一同审理起案子。
到这时,袁成海横死并犯下重罪的消息在京城百姓中才彻底传开。
袁贼的家眷进了大牢见不着,袁宅是跑不了的。
每日袁宅大门都被砸上无数臭鸡蛋烂菜叶子,门前一片狼藉。
丽娘不敢再哭闹了,怕官府想起她这条漏网之鱼,也关进大牢去。
慧娘则在深夜一遍遍打开装着细软的妆奁清点,再仔细藏好。
以后是什么样的她不知道,可蝼蚁尚且偷生,她不敢死,只能等着命运的裁决。
八月底,袁成海的罪行落定,因他已死,家中男丁判了流刑,女眷没入教坊司。
至于袁成海如何中毒,一开始耗费了大量人力都没查出,如今哪还有人用心去查,袁贼之死随着他的罪行落定成了未解的谜题。
百姓们都说是老天开眼,让袁贼遭报应了。
慧娘进入教坊司数日,突然被一名官吏带了出去。
慧娘忐忑不安,却听那官吏小声道:“有人为你赎身脱籍,你的户籍落在了四平坊……你且悄悄去吧。”
慧娘一脸不可置信:“敢问大人,是,是谁为奴赎身?”
官吏摇头:“这你就不要问了,知道多了没好处,过你自己的日子去比什么都强。”
“是,是,是……”慧娘捂着嘴,眼泪止不住流。
大夏风气开明,女子独自谋生的不少。脱离了官妓身份,又有她偷藏的细软在,只要谨慎些不愁没有安稳日子过。
“奴不知道恩人是谁,大人把奴带出来,就是奴的恩公了。”慧娘跪下来,结结实实给官吏磕了个头,迫不及待奔向四平坊,奔向新生活。
官吏笑了笑,心道这娘子真是好运气,竟烦动了康郡王世子为她脱籍使力。
茶楼中,秋蘅以茶当酒:“多谢凌大哥帮忙。”
“阿蘅愿意找我帮忙,我高兴还来不及。”凌云唇边含笑,是发自内心的欢喜。
“那我以后可能还有很多麻烦凌大哥的地方。”
“尽管开口就是。”凌云弯弯眼眸,“阿蘅和嘉宜一样叫我大哥就好。”
秋蘅摇头:“还是叫凌大哥顺口。”
凌云没再强求,问她:“真的不让那位娘子知道是你为她赎身出力么?”
“不用了,原先就因与袁宅女眷打交道惹来许多闲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秋蘅这般说。
闲言无所谓,她只是不想要慧娘的感激。
袁贼已死,无论是她还是慧娘都该继续往前走,不必再有交集。
第85章 二见贵妃
九月初为虞贵妃做的蝴蝶香佩完成,永清伯府往宫中递了话。
秋蘅再次进了宫。
依然是郑玉先带她去见秋美人。
路上秋蘅把一个巴掌大的纸包递过去。
郑玉飞快瞄左右一眼:“咳,秋六姑娘不必如此。”
“是桂花糕。”秋蘅莞尔,“难得进宫见到长姐,带了些家中做的桂花糕,也请郑公公尝尝。”
桂花糕啊——发现自己误会的郑玉尴尬了一瞬,随手接过来揣入怀中。
“其实进宫来最好不要带吃食。”走着走着,郑玉忍不住提点一句。
“多谢郑公公提醒,以后不带了。”
说话间到了芙蓉宫,再见秋美人,秋蘅微微吃惊。
与上一次见仿佛失去水分的干花不同,现在的秋美人有些不一样了。
“六妹香佩做好了?”
“是。”
“那给贵妃娘娘送去吧,谨言慎行。”
秋蘅把带来的食盒递过去。
“这是——”秋美人视线下落。
“家里做了些桂花糕,带给姐姐尝尝。”
“家里?”秋美人挑眉,似笑非笑,显然不信。
“我的婢女擅做点心。我觉得桂花糕很好吃,想让姐姐也尝尝。”
“六妹有心了,放下吧。”
秋蘅随郑玉往外走时,突然被秋美人喊住:“桂花是采的伯府园子中的那株桂树吗?”
“是。”
“那还真是家里的味道了。”秋美人喃喃,摆摆手示意郑玉带秋蘅离开。
等室中安静了,她亲手打开食盒,拿起一块桂花糕仔细端详许久,轻轻咬了一口。
玉宸宫中,靖平帝正与虞贵妃一同赏歌舞。
听闻秋蘅到了,虞贵妃淡淡道:“让她在外等着。”
秋蘅站在殿外,这一等就是个把时辰。
丝竹舞乐声隐隐传来,偶尔还能听到男子的笑声。
在这宫中,能如此笑的男子便只有靖平帝了。
终于乐声歇了,一名内侍走过来:“秋六姑娘进来吧。”
殿中香气弥漫,是欢宴残留的酒香与角落熏炉吐出的香雾混合的气味。
纸醉金迷——秋蘅心中闪过这个词。
她微微抬眸,扫了一眼坐于矮榻上的靖平帝。
没有威严气势,只看到一个因享乐而眉梢眼角尽是愉悦的中年男人。
“臣女见过陛下,见过贵妃娘娘。”
靖平帝笑呵呵道:“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