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惊山月> 惊山月 第107节

惊山月 第107节

  “父亲——”
  薛全睨了薛寒一眼,面露不快:“怎么,为父做不了皇城司的主了?”
  “孩儿没有这个意思。”
  “太子居所起火本就引得人心惶惶,若让人知道并非意外,岂不乱了套?”
  “可今上那边——”
  薛全面脸色微沉:“为人臣者要为君分忧,而不是为君添忧。除了这名内侍死因有疑,一场大火烧没了各种痕迹,想要深查下去就要把太子身边的人查个底朝天。寒儿我问你,这样的动静皇城司能担下吗?太子殿下乐意见到吗?到最后要是什么都没查出来呢?”
  薛全一连三问,薛寒沉默着。
  “寒儿啊,很多时候多做多错,不要把本来的功劳最后变成过错。为父就你这么一个儿子,不会害你的。”
  “孩儿知道了。”
  “去吧。”
  薛寒往外走,微不可察扬了扬唇角。
  这个结果他有预料,是养父会做的选择。
  “薛大人。”
  薛寒拱手:“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走过来,神色亲切:“薛大人为何心事重重的样子?”
  薛寒看太子一眼,欲言又止。
  太子走在薛寒身边,温声道:“薛大人的尽心吾看在眼里,不必给自己太大压力。”
  薛寒迟疑了一瞬,压低声音:“守摘星楼的内侍并非死于火烧……”
  太子脚下一顿,看向薛寒的眼神多了几分深意。
  这样的内情,薛寒并不需要向他透漏。而大火不是意外,说明是奔着他来的。
  谁会要他性命?
  这就太难说了,虽然他知道不可能,但观史上,君父要儿子性命的不是没有。这不是说他怀疑父皇,而是薛寒对他说这话的难能可贵。
  “多谢薛大人提醒。”太子正色道。
  害他的人很可能就在身边,无论是皇城司还是其他衙署很难大张旗鼓查下去。但对他来说,从此有了防备是最重要的。
  弟弟们或是早夭,或是年幼,他以为他这个储君当得安稳,原来并不是。
  这大概就是一场历经生死的大火给他带来的收获了。
  太子看一眼身姿笔挺的少年,眼底有着笑意。
  他还年轻,薛寒也还年轻。
  在以前,薛寒对他来说就是薛全的养子,薛全在宫外的耳眼。而对以后,他很期待。
  “见过太子殿下。”一道女声传来。
  太子看过去,笑问:“秋六姑娘又进宫来看望秋美人?”
  “是。”
  “那去吧。”
  秋蘅垂首站在一侧,等太子走过,与薛寒目光相碰,冲他扬扬唇。
  薛寒也不由弯了唇角。
  一直留意秋蘅的内侍见到这一幕,无语望天。
  这个秋六姑娘,真是让人不知说什么好。
  他觉得她对太子殿下有心思,居然又与皇城使薛寒眉来眼去,他最看不惯这样的。
  可要说起来,这丫头还救了他一命。
  这内侍就是刘棋,因为嚼舌秋蘅惹得太子不快,太子去摘星楼时服侍在身边的换了另一人,而那名内侍在火中逃生时失足跌落而亡。
  刘棋眼神复杂看秋蘅一眼,随太子离去。
  “六姑娘来了。”郑玉热情迎上来。
  同样是内侍,看到秋蘅的心情完全不同。
  见到秋美人,秋蘅行礼:“姐姐。”
  秋美人拉秋蘅起来:“还以为六妹今日不过来了。”
  太子居所起火这么大的事,后宫自是传遍了。
  “想着姐姐昨夜或许没睡好,就没有上午过来。”
  每日进宫见秋美人是过了明路的,秋蘅自是不会放弃这样光明正大出门的机会。
  摘星楼这场火,她还想问问薛寒。
  走完见秋美人这个过场,秋蘅出宫去,就看到了薛寒。
  秋蘅走向他,直接问:“薛大人,昨夜那场火有查出什么吗?”
  “是人为……”能及时救出太子离不开秋蘅的提醒,薛寒没打算瞒她。
  “这么说,是有人想要太子性命啊。”秋蘅拨弄着腰间流苏,喃喃低语。
  原来书上所载这场大火不是意外,太子的死不是意外。
  谋害储君的人会是谁?
  “薛大人不会放弃调查吧?”
  “不会,但不一定有结果。”薛寒眼中是葳蕤草木,天高地阔,“这场大火扫了今上兴致,恐怕很快就要回京了。”
  “出来这么久,回去也好。”
  这一场秋猎之行,总算有惊无险,做到了要做的事。
  “薛大人,等回到京城,想拜托你帮我找一个人。”
  “什么人?”
  “一位道长,教我做香佩的人。”
  她曾拜托凌大哥寻找先生,可惜没有找到。论找人,皇城司或许容易些。
  第125章 六姑娘回府
  几日后,秋猎的队伍启程,返回京城。
  离京时还是九月,如今已进了十月。枫红似火,银杏一地金黄,妆点着京城的美丽。
  秋蘅与嘉宜县主同乘一车,一路上二人聊香道,聊将来,少了许多赶路的无聊与疲惫。
  “多谢义母这些日子的照顾,给您添麻烦了。”
  “不麻烦,不麻烦,你离家这么久家人也惦记着,早些回去吧。”康郡王妃吩咐人送秋蘅回永清伯府,暗暗松口气。
  总算把这丫头送走了。
  康郡王府的马车停到永清伯府门前,门人忙去禀报。
  “六姑娘回来了!”
  老夫人矜持端起茶盏:“让她进来。”
  不多时秋蘅走进来,向老夫人行礼:“祖母,孙女回来了。”
  “嗯,回来就好。”仔细打量秋蘅几眼,老夫人问,“没给康郡王府添麻烦吧?”
  “没有。”
  老夫人直觉不信,正要细问,永清伯大步走进来了。
  “蘅儿回来啦,给祖父说说围场那边有意思的事。”
  作为整个永清伯府唯一去了秋猎的,秋蘅现在就是永清伯瞧着最顺眼的人。
  “有意思的事?”秋蘅想了想,“每日都差不多,说不上什么特别。就是太子居所着火了,太子被困高楼——”
  “噗——”永清伯一口茶水喷出,茶叶挂在胡子上,“太子住的地方起火了?”
  这还不叫特别吗!
  “那后来呢?”
  “薛大人把太子救出来了。”
  老夫人忙问:“就是那位皇城使薛寒?”
  秋蘅点头。
  老夫人忍不住笑:“薛大人年纪轻轻,还挺有本事。”
  永清伯纳闷看老夫人一眼,心道姓薛的小子有本事,老婆子乐什么?
  “祖父,祖母,孙女出门这么久,现在回来了,想去给父亲请个安。”
  “去吧。”老夫人点了头,等秋蘅离开后淡淡道,“伯爷总惦记着去秋猎,瞧瞧有什么好,连太子住的地方都走水了,这要是出什么事,还不知道多少人要遭殃……”
  永清伯听着不舒服:“以前什么时候出过事,就让六丫头赶上了。”
  老夫人呆了呆:忘了六丫头的邪门了!
  没过多久,下人进来禀报:“老伯爷、老夫人,福王府来人了。”
  福王府?
  永清伯与老夫人对视一眼,忙去见了福王府的人。
  来的是一位管事,一见到永清伯和老夫人就客气行礼,道明来意:“贵府六姑娘救了我们小郡主,王爷、王妃特命小人送来谢礼。”
  永清伯又是激动又是疑惑,等王府的人放下谢礼离开,立刻把秋蘅喊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