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工团美人认错随军对象 第233节
孟莺莺回头看了一眼祁东悍,她有些不好意思。祁东悍却很直白,“当时我第一次过来的时候,瞧着这件大衣就觉得很适合她。”
众目睽睽之下,丝毫不掩饰对她的欣赏。
孟莺莺抬手拧了下祁东悍,祁东悍笑了笑,并不反驳,也不还手,反而有一种极为暧昧的感觉。
旁边的高春阳从头看到尾,他一言不发地看着即将离开的莫斯科。
下午六点,火车准时抵达,一行人上了车子,开启了即将八天的车程。
杨洁回去的路上话不多,只是在晚上的时候,特意把孟莺莺,李少青,沈梅兰以及佟佳岚几人召集了起来。
“这次你们拿到赴苏交流学习,拿到了结业证书,就该为回去之后的事情做准备了。”
这话一落,几人都跟着看了过来。
杨洁坐在下铺的床边,柔和的灯光打在她的脸上,很是祥和,“你们应该知道赴苏交流学习会代表着什么。”
孟莺莺没说话。
李少青和沈梅兰迟疑地点了点头。
见孟莺莺和佟佳岚还迷糊着,杨洁这才说道,“想要进中央芭蕾舞团,一般来说都是要首都本地户口,再或者是首都文工团的军.籍,这些莺莺和佟佳都没有,所以从这一条上就把,你们进中央芭蕾舞团的条件给卡死了。”
这也是为什么地方的人,很难走到首都去的原因,因为从一开始就有地区保护主义。
“而莫芭学校的结业证,就是你们进中央芭蕾舞团的一个台阶。”
没有这个台阶,地方的人是永远没有机会进去的。
孟莺莺垂眸,车厢的明明灭灭,最后在她的脸上投放出一片阴影来,“老师,那我们现在需要做什么?”
这才是问出了问题的关键地方。
杨洁赞赏地看了她一眼,“等到这次回去后,你们就会收到中央芭蕾舞团的邀请了。”
“到时候就要进京了。”
“但这不是终点。”杨洁说,“中央芭蕾舞团人才济济,你们作为特殊渠道进去的,可能还需要一个习惯的过程。”
或者说是被打压的过程。
这本身就是一个比地方文工团,更为残酷的地方。
孟莺莺没说话,佟佳岚说,“真想去那个地方看看天才是什么样子。”
这话一落,李少青和沈梅兰同时看向孟莺莺,其实她们都见过天才了。
那是不弱与中央芭蕾舞团的天才。
“简单来说,赴苏交流学习和莫芭附校的结业证,就是你们入中央芭蕾舞团和首都歌舞团的一张门票。”
至于是哪个单位,就看上面怎么安排了。
也是敲打,让她们几人不要骄傲起来。
孟莺莺嗯了一声,“老师我知道的。”
沈梅兰说,“杨老师,我可能不去中央芭蕾舞团。”
这话一落,所有人都跟着看了过来,大家之前的竞争在此刻,在比赛结束后,都变成了对对方的关心。
她们或许曾经有龌龊和斗争,但是起码在此刻,在她们都拿到了自己想要的证书后,暂时的战线是保持一致的。
见大家都看她,沈梅兰有些不自在,她扯了扯自己的头发,这才说道,“我的天赋去不了中央芭蕾舞团,所以就想留着首都歌舞团算了。“
中央芭蕾舞团那是比首都歌舞团,更高级,更神圣的存在。
杨洁想了想,“也能理解,但是那边认可这一张结业证书吗?”她是中央芭蕾舞团出来的,所以对省歌舞团其实没那么了解。
沈梅兰点头,“认的,我妈托人去打听了。”
一句话就能透露出许多信息。
大家默了默,李少青也说,“我有可能也不去中央芭蕾舞团。”
这下,大家都有些惊讶了,不明白这一个二个怎么都不去了。
明明莫芭附校这一章结业证书,大家也都曾拼命了,才取得的成绩。
见大家看过来,李少青说,“我从一开始的目标便是首都歌舞团。”
她爷爷在地方算是个大佬,但是去了首都有些不够看的,不然也不会只能走迂回的路线,再次回到哈市文工团,借着这次东三省联赛夺得奖池,拿到赴苏交流的名额,在拿到莫芭附校的结业证书。
说到底,这里面的每一条路都是李少青,家里人给她规划好的。
但凡是错一步都不行,当然普通人也不知道这条路子是怎么走的。
她们都这样说了。
孟莺莺和佟佳岚交换个眼神,她没急着做出选择,而是去问杨洁,“老师,这一张结业证书就会让中央芭蕾舞团,录取我们吗?”
这话问的杨洁也不确定了。
她离开中央芭蕾舞团有十年了,也有十年没回去过了,以至于现在中央芭蕾舞团到底是个什么收取条件。
她也不是很清楚。
杨洁没有给出直接的推断,而是想了想说道,“这个回去后,我要和何处长商量一番。”
“才能在做决定。”
哈市驻队,赵月如在家属院安定下来后,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去文工团。
看一看,孟莺莺回来了没有。
这一去就是二十多天,几乎是风雨无阻。说实话,每次看到赵月如挺着一个大肚子,健步如飞的样子。
大家都觉得害怕。
在赵月如连续来的第二十二天,叶樱桃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连舞都不练了跑了出来,冲着赵月如说,“这天气一天冷一天,你挺着大肚子别来文工团了。”
“如果莺莺回来了,我发誓,我第一个去通知你成不成?”
赵月如笑了笑,她摇头,“不了,我就想第一个见到她。”
“那你还不如去火车站呢。”
叶樱桃嘀咕了一句,这话却给了赵月如灵感,“你说的对。”
“我怎么这么笨呢,没想到莺莺第一时间是从火车站出来的,而不是第一时间抵达驻队。”
她拔腿就要走。
叶樱桃一看就知道坏了,自己随口的一句话,赵月如竟然当真了,她当即跑上前去,拽着赵月如的手,“你可别去,你知道孟莺莺什么时候回国吗?你知道她几号几点到火车站吗?”
“你看你都不知道。”
叶樱桃的声音都跟着急了几分,“你啥都不知道,你去火车站做什么啊?”
“我们文工团离火车站二十多里路呢,你一个孕妇,你瞎跑什么?”
眼看着都急红眼了。
赵月如才说,“我会问,我会问。”她倒是不慌不忙,“我去之前肯定会问。”
“而且我还会打听清楚过去的路线。”
说到这里,她已经眉飞色舞起来,“樱桃,你不用担心我肚子,我才去医院检查过,孩子发育的很好,我也很好,完全不影响我出门。”
这话一落,叶樱桃抓都抓不住,赵月如跑到赵教练那,打听清楚了孟莺莺大概回国的时间。
她又跑到火车站去问了,从满洲里回来的车程时间,便开始每天提前一个小时去火车站等着了。
就是周劲松自己都拦不住,他又不放心赵月如自己一个人去,每天只能拜托休息的战友,送赵月如去火车站。
这一坚持就是一周。
终于在十月九号这天,一大早赵月如的左眼皮就开始狂跳,她在家里拾掇好了,便匆忙要出门,“周劲松,我有直觉莺莺今天要回来了。”
她抱了一个吊水瓶,揣在兜里面,转头就出去了,“你在家多做点饭啊。”
“我有可能带莺莺回来吃饭。”
挺着一个大肚子,健步如飞,就往火车站赶过去。
十月九号下午三点。
孟莺莺她们在坐了一周多的火车后,终于抵达到了哈市火车站。十月的哈市也很冷,刚一下火车,一股凉气就往脸上扑面而来。
孟莺莺下意识地拢了拢大衣,祁东悍走在她的前面,一手提着行李,一手阻隔了大部分的行人,避免她被人冲撞了。
再次看到熟悉的房子,熟悉的黑发黑眼睛,孟莺莺有些感慨,“终于回来了。”
甚至,连带着周围熟悉的声音,她都带着几分亲切。
一直紧绷着的祁东悍,浑身也跟着放松了几分。
这是回到国内给的安全感。
“马上就回到驻队了。”
他冲着孟莺莺说,“在坚持一会。”他知道在场的人都很疲惫,那是长途跋涉后的辛苦。
孟莺莺点头,“我晓得。”她想着行李里面的礼物,所有的人都能到驻队就能给出去。
唯独月如的不行。
因为两人离的太远。
火车站外面。
赵月如已经习惯了三点一十左右的巨大的客流了,她挺着大肚子踮起脚尖看着出站口的行人。
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到最后她都觉得是不是,今天也不是对的日子啊。
正当赵月如准备离开的时候,她突然看到了提着行李出来的众人。
最出挑的是祁东悍,他个头极高,比正常人高出半个头来,鹤立鸡群,面容俊朗,以至于想让人忽视都难。
在他旁边跟着的孟莺莺,穿着白色羊绒大衣,脸色苍白,唯独那一双眼睛却分外明亮。
赵月如以为自己看错了,她揉了揉眼睛又揉了揉眼睛。
真的是莺莺啊。
在这一刻,赵月如甚至忘记了自己是个孕妇,她跳起来招手,声音欢快,“莺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