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今日房承先去房家老夫人院子里给她请安的时候,老夫人话里话外的都在说房承先理应为了房家,好好相看一门女娘,娶进来,有人照顾体贴房承先,再好好教养大房承先的庶弟的好。
可你要说老夫人不疼爱房承先么?
那倒也不是,毕竟老夫人这里得了什么好的东西,都会给房承先这里送上一份来,就好像今日多寿收到的蜜糖一样。
要房承先自己来说,疼爱定是有的,只是在他们看不到他能继续长长久久的活着的希望,才只能先把他舍弃了吧?
要不然,他一个房家嫡长子,就算身体病弱,谁又敢算计他的饮食,在他的饭食之中长年累月的下药呢?
房承先是十一二岁开始,是先接管了他那早逝的亲阿娘的铺子土地,经营的却是不错,房父才又把房家的一些铺子土地什么的都托给了房承先来打理。
一直到房承先十七八岁,房家绝大部分钱财都是他在打理。
这么偌大个房家,上百号人,全都靠着房承先机智聪明的脑子,打理家产而来的钱财存活着。
就这,要不是房父和房老夫人言语之中带出些,觉得房承先会板上钉钉的早逝,只不过把房承先当作一个赚钱的工具,暗地里不管到底是不是真的就是房父的妾侍连通管家、厨娘给他下毒,房父和房老夫人也是有错的!
房承先,不过用了几日,就已经理清了这其中的原因。
当一个人抛开感情,理智的站在局外去看,谁是既得利益者,谁就有最大的可能下手!
李家,正堂。
以李家三兄妹为主,其余人也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后听了李大兄的话,这酒精有如此重要的作用的话,自家是定不能跟它有直接利益关系的,所以,决定先跟不良人透个底,看看不良人处是否有在太医署里说得上话的人。
比如,上次李三娘就怀疑看着是与高老医师阵营持相反意见的孙成仁医师貌似就是不良人里的自己人。
商讨好了此事,李三娘拿出两页纸,先递给了李母,李母诧异的接过,李三娘才开口:“上次不是说了我想要起立个盟会么?为了帮平康坊中莳花楼里的女娘们入暗册这事,我趁着这两日的功夫写了个计划书,阿娘帮着我看看。”
李母并未直接去看手中的李三娘所说的计划书,而是用疑问的眼神继续看着李三娘。
“阿娘先看看,看过之后,咱们再说话。”
谁也没想到李三娘写了什么计划书竟是让李母先看的,要知道虽然李母在整个儿李家的地位都是顶端的,甚至有时候李父也要退居其次,但是父权制下的社会,就算最高统治者皇帝是女娘,可遵循的还是父权制。
所以,一个家里的事儿,不论大小事儿,都要先秉呈父系长辈,可能是祖父,或者父亲才是对的。
像房承先所在的房家,虽然他的祖母是整个儿房家辈分最高的人,此时也以孝道为先,可如果房父做好了某件事的决定,房老夫人是基本上不会反对的,因为房父才是这个家存在的支柱,是权力的掌控者。
同理,在李家也是一样,李母能得到李父的尊重,当然首先是因为李母陪伴李父度过了最艰苦的日子,又为他生育了一子一女,这是李母对于李父的功,可也是因为李父想要给李母这份尊重,必要充分条件首先是李父自身愿意尊重李母,愿意给予李母这份地位。
说句大白话,李父才是李家的掌权者。
所以,当李三娘先把计划书递给李母,且要李母先看看的时候,其他人才觉得有些奇怪。
按理来说,就算李三娘写的计划书与李父不相关,也该先递给李父看看,等李父看完了在着重给李母看的。
不过,除了李三娘是李家最受宠爱的女娘外,她也是一个有天分的眼看着就要进入医药联盟的有资质的女娘,所以,在这两点之上的加成下,众人也只是意外李三娘的行为,李父不发话,众人也没说什么。
李母看了李父一眼,看着李父轻点头后才拿起这两张纸仔细地看了起来。
只不过两张纸而已,上面也没有写的多满,李三娘在上只是大略写了起立女娘帮扶会,让李母做第一任会长,总理盟会里的大小事宜。
第一是因为李母是李三娘的亲阿娘,自是可以更好实行李三娘的意志的;
第二是李三娘以后只想专注的做医师,给人看诊救治,而不是去做一个行政管理者。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你在某方面倾覆了大量心神,就在其他方面分不出心思了,这与李三娘的初衷相违背,所以,李三娘需要李母的帮助;
第三是这个盟会的起立点在于从稳婆入手,走从群众来到群众去的路线,这样才比较好开展帮助女娘的行动来,所以本身就是稳婆的李母最为合适。
有了会长,自然要有理事,李大嫂和李二嫂自然是最好的帮手。
但李三娘也在计划书上写了,最好以后若有机会再请些高门贵女来做个名誉理事的好,这对于盟会的发展是有利的。
李三娘也写了成立这个盟会的初衷,就是为了更好更方便的帮助女娘看诊和生产,希望能让更多的女娘得到医疗救助,让她们更有保证的度过生产期。
李三娘愿意去做,不是为了名利,就只是真的想要助人的。
因为她能做,所以她就做了。
就是这么简单。
盟会的宗旨就是通过盟会让女娘们得到帮助。
之后可以通过良好的调整联合,比如之前李三娘给联盟内医师讲授的外科无菌意识,那口罩、手术外衣、头套和布巾子之类的东西必然是要大量需要的,这不就是可以给女娘们提供工作岗位么,或者后续使用过的外衣等需要清洗熬煮晾晒,这不也是一个岗位。
如此互帮互助,实现可持续发展,让盟会健康的发展,从长安扩大到京畿道甚至再到整个大唐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当然了成立一个盟会,还是一个以助人为主的盟会,自然不仅仅是这么点儿事,之后盟会的聚会地点,经费来源,若有意外该如何处理等等都需要在商议后决定。
并且,为了先不引起全体医师和其他人的反感,对于平康坊女娘们的帮助就只能先转入地下,做一个暗册处理。
这些李三娘先只是简略的写了些原则,后续必然还是要不断增减的,且之前也与不良人里的不可先生打过招呼了,估计也就这几日不可先生那边就该给出莳花楼的女娘们是否可以救助了。
第94章 开始
李母先快速的大致看了一遍,读到中段,她就抬头看了李三娘一眼,李母实在没想到李三娘竟是想让她做这个盟会的掌门人。
然后李母就放慢了速度,从头开始仔细的一字一句地又看了一遍。
要说李母内心中不激动那是不可能的,李母本就是个心中有积极向上的愿景的人,要不然当初她嫁给李父后,她不会愿意和李父学习如何成为一个稳婆,就为了挣那几个喜钱的。
当初李父虽然只是一个小小医师,一开始确实生活不易,可后来李父因着不良人起家了,开了医堂,还是有自己药柜的医堂,李母就是呆在家里料理家务,李父也不会养不起。
但李母有心做事,李父就教了她稳婆行事,要问为什么李父一个男子会给人接生孩子,那很简单,因为他是个医师。
虽然不是每个医师都专职于女娘生产,但基本上每个医师对于这方面还都是知道的。
因此,后来李母才坚持着做了三十年稳婆。
所以,你对一个年过不惑,有着三十年给人接生当稳婆的人一份工作,你说她会不会激动?
很多时候,有的人他们只是缺少一个机会。
而李三娘就是那个给李母机会的人。
反复看了三遍的李母,把心中的激动收一收,抬手把这两张纸递给了李父。
李父和李母夫妻三十多载,他自然看出了李母的激动情绪来了,但李父着实没想到是因着李三娘写了什么东西,才让李母一个平日里并非那么情绪外放的人都无法掩饰自己激动的感情。
李父拿着轻飘飘的两页纸,自己逐字逐句仔细的读了起来,当看到李三娘写的想要第一任盟会会长由李母担任时,他抬头看了一眼李母后又看向李三娘,然后才继续读下去。
在旁的李大兄他们心里也甚是好奇,李三娘到底在这两页纸上写了什么,能让李父李母做出如此行为。
李四郎年龄小,坐不住,就冲着对面的李二郎挤眉弄眼,小小一张脸,硬是让他凹出了各种表情来。
李三娘坐在李大嫂位子旁,自然看到了李四郎的怪样子,她倒不觉是小四郎不看场合不稳重捣乱什么的,毕竟小四郎只不过是一个才不到八岁的孩童罢了。
“大郎,找几个凳子,你们哥四个都坐下,总站着也不嫌累。”
李大郎听了这话,却是先看了李大兄一眼,得了李大兄的点头允许,才指挥兄弟们自去找了凳子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