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现在搬出来后,林希领回了寄存的行李和物资,简单收拾整理了一下。
双人间有两张一米左右的单人床,简单的书桌和衣柜,条件类同大学宿舍,只不过房间小,住的人也少。
林希的物资本来就按箱装好了,哪怕房间里储物柜不够也能码放整齐。
向昕领到钥匙后也飞速搬了过来,之前住集体宿舍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向昕也没把行李和物资都摆放出来。
现在有了自己的空间赶紧把行李和东西整理出来,林希看着那一套一套的迷彩色的衣服,知道向昕在军队适应的很好。
向昕一边整理一边细说分开以来的变故,有时眉飞色舞地说着惊险刺激的事,有时沮丧地说着没法拯救出来的人。
提起“熊大”和“熊二”时,语气亲近了许多,更是夸赞那俩人身手和枪法好,也像梁辉一样一口一个“陆哥”叫着。
林希一一听着这些似曾相识的经历,只是队伍里少了她的身影。
向昕变了,前世的向昕也和林希一起应征入伍一起作战,这一世她独自入队虽然有陆未的照顾,但在外作战没有林希一起拿主意,更多的是自己做决定,人也更加独立。
只有当墙上被贴满彩色画报时,林希才恍惚了一下——
向昕还是那个向昕。
向昕叽叽呱呱一阵都把自己说累了,从箱子里拿出一瓶矿泉水拧开猛炫,放肆喝完才喟叹一声:“终于可以放心使用物资不用怕被人惦记了。”
她又掏出自己私藏不多的零食和林希分享,简单庆祝俩人搬家。
“三三,几个月没见,我怎么觉得你有点变了。”向昕终于忍不住发表看法。
“怎么了?”林希微微挑眉,变得明明是向昕。
不过确实是往好的方向变了。
向昕:“一脸苦大仇深,话也变少了。”
林希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可能太累了吧。工作压力实在太大了。”
科研没有进展会有其他实验室无形竞争打压,这边的同事一直处于低气压,一个不慎会被严苛的导师宋恒教训,课外还要和其他实验室摩擦争执。
大家本来都是天之骄子,现在都窝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缺东少西奔波流离,无处释放的压力都通过这些有理无理的争吵体现出来。
还有就是,看不见什么希望。
林希一直一边努力投入工作一边认真学习,现在有了自己的空间可以自由刷电卡挑灯夜读赶上进度。
向昕低声嘟囔了一句:“也不怎么主动联系我们。qaq”
那边林希已经坐在了书桌前查看下载好的文献。
第170章 中秋节
2026年9月1日。
这大半年来普通丧尸几乎清理得差不多了,外面现存的都是硬化丧尸。
而普通的骨骼硬化丧尸也逐渐“进化”出了硬化皮肤,原本打不穿脑壳但能用火烧死的丧尸也烧不灭了,必须上威力强温度更高的炮弹。
这意味着剿灭丧尸的难度大大提升,基地外面的生存环境恶化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普通人就算有水有电也很难在这种破坏力强的丧尸包围下生存。
硬化丧尸一旦出现,炮弹虽然能解决丧尸,但威力大的炮弹爆发范围广,容易伤及友军。
又不能全方位对外面的城市全都投一遍炮弹,耗资大且破坏力强。
人们把消灭丧尸的希望寄托于生物实验室。
实验室始终处于忙碌的低气压状态,基地对实验室寄予厚望,但宋恒依旧没有研制出疫苗,从各个奇行种身上提取到的抗体始终不完整。
黎明基地陆陆续续又接收了几个科研团队,无论是研究疫苗还是研究化学武器都没有突破。
个别实验室虽然研制出了短效抑制丧尸行动的药物,但耗费原料过多且效果不甚明显,没法真正投入生产供军队使用。
这段时间,人类和丧尸的斗争暂时达到了一定的平衡——
人们躲在安全的地下基地里生活,丧尸在外围游荡。
大部分幸存者分别涌入就近的基地,水循环里的病毒浓度已经高到一定程度,外界的幸存者哪怕没有武力自保也基本有电力可以对水进行消毒,有电就能联系上基地,这大半年来也被陆陆续续救到了基地。
经过一年的调整和发展,基地已经开放了16层,工厂和学校逐步启用。
9月1日这个特别的日子,基地里的孩子进入了学校。
工业和农业的发展给基地生产了一批物资,基地开放了小型超市。
等到蔬菜和粮油储备再多一些,就会开放菜场。人们即将结束去食堂吃饭的生活,积分富裕的情况下可以自己买厨具在家里做饭。
但这么做的人不多,哪怕积分富裕如林希也只是住在双人间,在这巴掌大点的地方大操大办地做饭味道很难散出去。
另一个方面,林希实在没有精力去改善生活质量。
-
2026年9月25日。
中秋节。
渐渐走上正轨的基地开始有余力过节,基地给每个人发了一个小月饼,口味虽然不佳,但给奔波逃命又蜗居在基地的大部分难民带来了一丝慰藉。
林希揣着两个小月饼回到宿舍,其中一个是基地每个人都有的份例,另一个则是实验室科员的福利。
月饼发来的时候是以整个实验室为单位发来了几箱,平均不到每个人,于是又上演了一遍鄙视链效应带来的唇枪舌战。
林希对月饼无感,但还是分到了另一个。
拿着这两个月饼回家的时候她自嘲地苦笑了一声——
有什么好抢的!我自己做的比这个好吃多了!
这实验室科员太多了,有时候感觉真像后宫,你有成绩就相当于你得宠,去内务府领物资人家都趾高气昂,你没成绩就像落魄人,物资够也就罢了,不够那肯定是克扣你的份例。
美其名曰匀给更有需要(更有作为)的人。
想到这儿,林希叹了一口气:
都多久多久没摸鱼看《嬛嬛传》了。
摸鱼看剧的生活已经有两辈子那么久远了。
节日不加班,实验室除了宋恒那个研究狂,其他人都回家过节了。
林希看了眼流水线工业化的月饼,突然来了点劲头,揣着积分卡去超市买了面粉和鲜肉,打算自己烤个鲜肉月饼。
很久很久以前她也只是会做饭,这些烘焙手工是从未涉及的,在云乡与世隔绝的那几年她悠闲度日,为了打发时间学会了这个。
向昕回家的时候,小型空气炸锅里正迸发着香味。
“真是好久好久没见到三三的厨艺了。”向昕满满嗅了一鼻子香气,把她领到的一小盒月饼放在一边。
然后围着林希叽叽喳喳地分享了一些最近的新鲜事,比如她现在晋升少尉了工作不再是简单的打仗,比如工作人际关系,间歇提到了陆未和梁辉。
他们都很好,陆未起步高加上后来的战功累积,年纪轻轻已经升为上校成了黎明基地的骨干,在和平年代这个年纪达到这种程度几乎是不可能的。
时代造就英雄。
梁辉一直跟随作战,在陆上避难所时贡献多起步比向昕还早,这一年来已经升到了上尉。
林希真心为他们感到开心。
她搓了两锅月饼,在这个基地里哪怕她几乎不怎么在群里说话,也还是把他们当成了家人。
向昕叽叽呱呱说了一阵,第一锅月饼出炉时迫不及待拿起一个,被烫得一边嗷嗷叫一边啃。
还停不了说话:“话说,今天中秋节庆祝一下,晚上一起去陆哥家吃火锅他们让我回来叫你一起。”
林希往锅里放第二批月饼,心想正好不用找理由约大家聚一聚了。
以前群里组织聚会基本都是陆未,少部分是她组局,来了基地以后大家各自忙碌,已经很久没有好好聚过。
向昕:“我们从食堂订了一些菜,视察菜场的时候顺便买了火锅菜,你不知道基地的菜场菜价有多贵!一盒新鲜蔬菜的价格,我去,和一件衣服一样。”
基地先开放了超市,超市里以食物为主,但生鲜却是最近才开始公开售卖,价格甚至一度比肉还高。
向昕:“不过还好我们积分都很多不愁兑换,那一桌子够很多人吃!”
林希装满一整盒月饼交给向昕:“你带给他们吧,我就不去了。”
“?”向昕只是小小地失望了一下,她已经有些习惯林希游离在人群之外了。
下班后的林希所有时间都在看书、查文献,一定是被她的老师那个地中海研究狂带坏了。
哦不,带好了。
但她仍然试图劝说一下林希:“三三今天就给自己放个假吧,你每天都在看书看书,又没有考试,真不差这一会儿。”
林希举起手机屏幕,上面有一条宋恒在工作群里的怒号。
在工作室里忘我科研的宋恒一回头发现手下一个人都没了,正在紧急号召人去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