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语文呢?”
江忆安有些犹豫道:“文言文我不太会翻译,而且……”
“说。”许一道。
江忆安低下头:“我没有教材……”
对她来说,显然是一件令人难以启齿的事。
许一眉眼微微皱起,这本该是她想到的,既然江忆安没有英语书,那语文书必然也是没有的,至于原因,已经非常明显。
“英语呢?”她问。
江忆安:“英语只读完第一单元……”然后就被陈明给撕了。
这件事许一知道。
“知道了。”
她走过来,弯腰从江忆安面前的抽屉里拿出平板。
两人之间的距离陡然变近,江忆安一愣,随即一股淡淡的香味充盈鼻息,只是这味道不是洗衣液的味道,不是香水味,也不是被太阳暴晒后的味道……她形容不出来,似乎是独属于许一的味道。
这种味道让她感到异常安心,刚刚被冻僵的手好像有发尾扫在上面,像羽毛一样轻轻的,缓缓略过她的手背,仿佛在上面施了一道魔法,片刻间,所有不适感都已消失不见。
“看这个课。”
江忆安被许一突然的声音吓了一跳,不过,幸亏她的反应不是很剧烈。
对方看了她一眼,什么都没说,继续给她介绍平板的基础功能:“双击屏幕是暂停,左滑右滑是后退和快进,如果觉得老师讲得慢可以倍速……”
介绍完后,许一重新坐回床边,留江忆安一个人在那里学习。
……
两个小时后。
视频结束,江忆安意犹未尽地抬起头,无意瞥了一眼桌上的钟表,发现已经晚上八点。
“看完了?”许一的声音有些疲惫。
江忆安说:“看完了。”
许一一只手撑着床站起来,捏了捏指腹:“我今天有些累,明天再检查你的学习成果,先回去吧。”
江忆安看出许一身体不适,忙不迭点头,站起来同她告别。
*
第二天,她依旧六点准时来,这次窗帘虽然拉着,但是许一的房间里开着灯,里面时不时传来说话声。
她走上前轻轻敲了敲门。
“当当当——”
里面的说话声戛然而止,下一秒,房间内的脚步声渐近。
“忆安?”杨梦回见到她,笑容绽开,“快进来,外面冷。”
昨天她来得突然,许一没来得及准备东西,今天再次看,发现桌子上放了纸和笔。
她依旧坐在自己的专属板凳上,今天要学的是文言文翻译,不过是比较简单的《论语》十二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虽然之前没系统学过这篇文章,但是多多少少也知道这里面的一些内容,这节课虽然比数学物理枯燥,但其实静下心来认真听讲,发现也很有意思。
一个半小时后,课听完了,江忆安也恰好把整篇文章背下来。
这次,由杨梦回检查她的学习情况。
她第一次觉得一个小时过得如此充实,学习就像海绵吸水,能吸多少就吸多少,吸了就不能再还回去,而是等自己彻底消化吸收掉。
因为现在学习环境有限,所以她暂时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大门课上:语文、数学和英语。
她在学数学这门课程方面展现了惊人的天赋,本来两天的课程她几个小时就能完成,高效的理解加之做课后练习题很快就把七年级下册的知识又巩固了一遍。
只是,在语文和英语方面她虽然能听懂,但是学得很慢,有很多需要背诵的知识,而且不能加快速度令她有些无奈,毕竟是打基础的阶段。
除了这三门课,还有物理、生物、化学、政治、地理,毫无疑问,她对于理科课程的学习非常顺利,有时会提前完成,甚至会做一两道加试题,而文科的背诵却让她好不容易捡起的信心重新开始受到打击。
在学校的时候她做题能做一天,而同样背一天课文,却让她感觉效率很低。
杨梦回坚持了三天,“不说话,不打扰”,对她来说实在有些为难,于是每天这个时间自觉地很少再来。
而在每天仅有的一个半小时高效率学习中,江忆安几乎不会和许一说话,每天来了之后就会根据她为自己制定的课程表来学习。
每天即将结束时,会检查学习成果,最后巩固一遍昨天的知识,相当于今天的任务就完成了。
江忆安的表现也让许一对她的态度有那么一丝丝转变,从一开始的冷淡到现在看到她做的题会露出欣慰,仿佛她是她养的一朵花,她长得好,开得好,那么也不枉她花费那么多心思,付出那么多精力。
“不错,”许一看着纸上江忆安默写的英文单词,“全对。”
对江忆安来说,要么不学,要么就一百分,既然花了时间,那就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如果既浪费了时间,效果还没有那么好,倒不如不学。
许一指着其中一篇文章:“翻译一下这几句话。”
江忆安看了一眼,开始读:“come and buy your clothes at huaxin’s great sale!”
“来华新店买衣服吧。”
“do you like sweaters?”
“你喜欢毛衣吗?”
“we have sweaters at a very good……”
……
拉着窗帘的房间内倾泻出点点白光,伴随着少女朗朗的读书声,只听声音就能感觉出中气十足,带着莫名的自信与底气,像是学校里向往窗外广阔世界,无知无畏的少年们。
空调外机嗡嗡的声音渐渐放缓,江忆安从许一房间里出来,踏着满夜繁星,脚步轻快地往家里走去。
第22章 浇水(6)
学习的日子过得异常快,天气越来越冷,在最平常的某一天,冬季悄然到来,不知不觉间已经来到十一月中旬。
光秃秃的黄土地上几乎没有什么作物,万物沉寂,河面冰封,闲下来的人们也开始找其它活干。
江忆安每天早上不再去地里,而是在家里系手工网,系一个一毛二,三分钟一个,按照她的手速,一天可以挣将近二十块钱。
这种活计并不比种庄稼轻松,如果不休息,一天下来手腕几乎抬不动。
但是,江忆安每天只比陈明和褚贵芝多做十几个,偏偏一直保持这样的水平,陈明想找事也没有借口,毕竟她从来没有犯过错,甚至比他手速还快。
江忆安很喜欢这样的生活,系手工网唯一的好处就是不用整天面对陈明那张臭脸,而是可以在自己的房间里做,多出来的空闲时间她会偷偷做题,甚至能够“一心两用”。
傍晚,江忆安依旧准时准点出来,这么多年陈明已经习惯,阻止她多少回了,只有这一件事她坚决不会妥协,最后也懒得再管。
*
张博遥从学校里出来的时候,远远的就看到一个脚步轻快的身影往这边走来,昏暗的光线下看不清面容,只能察觉出那身影似乎很警惕,走几步回头瞧一眼,确定没有人发现,才继续往前走。
她已年过五十,这段时间因为处理一些事情导致视力下降得有些快,每天都是最晚离开学校,即使戴着老花镜也没能看出来是谁。
不过,村里难得有长得如此纤细高挑的身影,更何况她是自己看着长大的。
她站在学校路旁稀疏的树影下,以为江忆安是来找自己的,只是,刚打算上前迎住她,那人直接拐弯进了教师宿舍的第一个房间。
看到江忆安敲门的熟练程度和屋里的人看到她毫不惊讶的表情,她似乎并不是第一次去。
想到那天江忆安罕见来学校,许一专门托她打印资料的事,张博遥明白了什么,接着,她看着已经关闭的房门,无奈摇了摇头,双手背在身后,脚下一浅一深地继续往前走。
她家离学校很近,走几步就能到。
然而,前脚还没踏进门,后脚就听到女儿在院子里朝她喊:“妈,我把杂物间里的东西都拿出来了,你看看还有什么不要的,一起扔了吧。”
杂物间里装的都是学校以前的资料,张博遥看着地上一箩筐纸张,攒了这么多年,还是舍不得扔掉。
“妈,”陈馨见自己母亲看得有些出神,指着地上的一堆东西提醒道,“这些卷子是不是不要了,我看都是好几年前的了,说不定现在人家都已经上大学了,早就用不到了。”
张博遥扶了扶老花镜,走上前,坐在一旁的小板凳上开始翻起来,一边找一边给陈馨介绍:“这一捆是前年的卷子和每个学生的成绩单,那一年啊,就属隔壁村的陈白玉学习最好,只是这姑娘贪玩,明明能每年考第一,偏偏沉迷小说,课上被抓了不知多少次……”
“不过,”张博遥欣慰道,“幸好现在上了初中还是第一名。”
之后她又转向另一捆,这一捆与刚刚那一捆相比明显旧了许多,也薄了许多,想是常年被压在最下面,纸张受潮,再次重见天日,散发着淡淡的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