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第一儿媳 第927节
“而帝王刀杀人,不单要问因果,也要问利弊。”
大殿内顿时安静了下来,在沉默了许久之后,宇文渊哈哈笑道:“好一个萧元邃,果然有柱国之相。”
听到这四个字,萧元邃消瘦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这四个字,乃是当初大业王朝的文帝对他的评价,也是因为这四个字,让他始终不甘平庸,哪怕一次两次三次的跌倒,也要不断的爬起来继续战斗;可现在听在耳中,却好像已经是前生的箴言了。
他苦笑道:“柱国之相……难为陛下,还记得这句话。”
宇文渊道:“你自己也没忘吧。”
萧元邃摇摇头,道:“没忘,只是,忘与不忘都不重要了。纵然我有柱国之相,不也一战为秦王所擒吗?”
提起这个,宇文渊的眼中闪过了一丝骄傲的神情,但立刻,那骄傲又化作了一双无形的手,将他的眉心攥紧拧成了一个疙瘩。
看到这样的他,萧元邃那隐藏在乱发之下的眼眸微微一闪。
但宇文渊并没失神太久,立刻又低头看向他,只见萧元邃快速的低下头去,仿佛不敢与他对视一般,于是宇文渊淡淡笑道:“这么说,你是很服气秦王了?”
萧元邃沉默了一会儿,时间有些长,才说道:“服。”
听到他说出这个字时显得很沉重的口气,宇文渊的嘴角微微一挑:“你若真的服气,那朕就将你赐给秦王,到他的府上去做个参军,如何?”
萧元邃立刻抬起头来:“陛下不是要杀我吗?”
宇文渊并没有因为被人发现自己的话前后矛盾而感到恼火或者羞愧,反倒哈哈大笑起来,道:“看来,你还是不怎么服气的啊。”
“……”
“否则,你如何会宁死都不愿意去秦王麾下呢?”
“……”
其实在萧元邃到两仪殿之前,宇文渊已经在这里见了不少人,尤其是千牛卫和骁卫军的人前后脚来,几番拉扯让他头疼不已,所以他原本是有些疲惫的;可现在看到萧元邃这样,宇文渊反倒感觉心中十分畅快,换了个姿势用一种好整以暇的神态看着这个“手下败将”,似笑非笑的说道:“你跟朕说说,你为什么不肯去秦王府做事?”
“……”
“要知道,不管是你在王岗寨的兄弟,还是在洛阳的旧部,大部分可都是在秦王麾下。”
“……”
“如果你去的话,那就是故人重逢了。”
“……”
“这样不好吗?”
他的这番话,听起来仿佛很关怀体贴,甚至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宇文渊还是笑眯眯的,原本纠缠他数日的头疼都消退了不少。
可萧元邃却敏锐的从他的笑眼中看到了一丝仿佛猫戏老鼠一般的惬意来。
第1253章 这就很有意思了……
萧元邃没有接这话,只是笔直的跪在那里,低着头,几乎凝固的空气也让他垂落在额前的散发如同屏障一般,遮蔽了他低垂的眼眸。
可宇文渊却将他沉默的反抗看得一清二楚。
他当然知道,萧元邃不愿意去秦王府的最大原因就是这些“故人”,毕竟就在几个月之前,他还是洛阳的无冕之王,甚至横扫河北,率领十万大军列阵虎牢关,当时的他何等威风,现在这些在秦王府给皇帝制造麻烦的人,大多数都还是他的马前卒。
现在,若要让他跟这些人同席——不,甚至不是同席,若他真的只是去做个参军,之前的马前卒们一个个都压在了他的头上。
有“柱国之相”的萧元邃哪能受这样的奇耻大辱?
眼看着他沉默不语的样子,宇文渊又笑了起来,说道:“也罢,既然你不愿意,那朕也不强迫你。”
“……”
“那么,朕应当如何安置你呢?”
直到这个时候,萧元邃才慢慢抬起头来,乱发的间隙中,他的眼睛终于焕发出了一些神采似得,微微闪烁道:“陛下,不是要杀我?”
宇文渊道:“原本,朕是打算要杀你的。”
“……”
“但,朕也没想到,有那么多人都来为你求情——连朕的几个儿子,也都来了。”
萧元邃也明白,为什么他在这个大殿里闻到了那么多人的味道,可殿内却只有寥寥几个人,原来这些人都是在他之前来的,而宇文渊显然也是见了这些人之后,才来见的他。
他说道:“连太子,和齐王都来为我求情?”
宇文渊的目光也是一闪:“是啊。”
萧元邃又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淡淡一笑道:“想不到,我这样一个败军之将,无用之人,竟然还有那么多人来为我求情。”
说完,他又看向宇文渊:“那陛下打算何时杀我呢?”
宇文渊微微眯起了双眼。
他刚刚已经把话透得很明白,并不一定要杀他——事实上,他本就没打算要杀他,可萧元邃却始终纠结在这件事上,仿佛其他的出路对他而言根本毫无意义,他只想要死这一条路似的。
于是道:“你真的这么想死?”
萧元邃道:“是陛下刚刚已经说了,要杀我了。所以我现在,只能以此为念,不再做其他奢望。”
原来,他是已经心灰意冷。
宇文渊悠悠道:“那,若朕不杀你,你能做什么?”
萧元邃道:“陛下,想要我做什么?”
听到这句话,宇文渊才在心里轻叹了一声,然后微笑着说道:“你的能力朕很清楚,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杀了你也实在可惜。既然你不愿意去秦王府上做一个参军,那么,去太子府做洗马如何?”
太子洗马,乃是从五品官员,比起秦王府参军当然要高许多。
更重要的是……太子洗马。
虽然萧元邃这几个月都被关在大理寺,外面的风甚至都吹不进那间深幽的牢房里,他也并不知道这些日子外面发生了什么,可只从自己是败给宇文晔,却是宇文呈率先带着他回长安领功,再加上刚刚宇文渊口中的太子和齐王是一起来为他求情的,他就已经把局面琢磨得差不多了。
秦王宇文晔,和太子宇文愆,以及齐王宇文呈的势力在争斗……
不,没那么简单。
从刚刚宇文渊几次言语试探中透露出来的讯息,现在局面应该是宇文晔一个人,在挑战皇帝、太子和齐王三个人的同盟,可即便是这样,他似乎也不落下风,到现在,身为皇帝的宇文渊甚至需要通过拉拢曾经的敌人来为他们增加胜算。
这就很有意思了……
心里这么想着,可萧元邃仍旧低着头,只有微弱的呼吸吹拂着额前散落下来的乱发微微晃动,他沉声道:“萧元邃何德何能,去给太子做洗马。”
宇文渊道:“就凭已经过去这么久了,你的旧部还愿意保你性命。”
“……是吗?”
“没错,之前那些投降了的士兵里,有不少都来向朕请愿,请求饶恕你的罪过,留你一条性命。”
说到这里,宇文渊倾身向他,似笑非笑的道:“有近万人之数。”
“……”
“看来,你在军中的威望也不低。”
萧元邃抬起头来,一直有些茫然的眼睛里浮起了一点感动的神情。
他道:“原来,如此……”
说完,他又低下头去,眼中的情绪也如同脱掉一件衣裳一样,瞬间便褪得一干二净。
他没有天真到会相信宇文渊真的会因为旧部的求情就饶过自己的性命,相反,这种情况对他而言其实是很危险的,毕竟掌权者需要归附自己的部下绝对的忠心,一旦发现这些人的心中还牵系着旧主,就意味着人心不定,而这种时候他当然不会杀降兵,可是让人心不定的人,往往就该“消失”了。
可是,宇文渊之所以没有杀自己,也恰恰是因为这一点。
有那么多的旧部还愿意跟随自己,那么,如果让自己去辅佐太子,也就意味着给太子的势力加码了。
而且,这些来为自己求情人,人数也那么刚刚好,既没有多到让皇帝都感到威胁,也没有少到无法让人动心的程度。有自己,和愿意追随自己的这批人加入到太子的麾下,正好就是对付现在不断扩张势力的秦王的一把尖刀。
他原来是做这个打算的。
“如何?”
就在萧元邃低头沉思的时候,宇文渊的声音再一次在这个空旷的大殿内响起,但这一回,他的声音透出了几分急切,口气也不由自主的加重了,在大殿内如同一记闷雷,震得萧元邃都轻颤了一下。
他抬起头来,尚有些混沌的眼睛对上宇文渊灼灼的目光。
然后,他跪伏下来,沉声道:“罪人萧元邃,领旨!”
一听这话,宇文渊的眼中立刻浮起了笑意,一挥手道:“好,你现在就下去,朕会下旨昭告天下的。”
“谢皇上恩典。”
说完,萧元邃慢慢站起身来,走了出去。
就在迈出两仪殿的一瞬间,一阵热风吹来,拂开了他脸上蓬乱的散发,露出了那双明珠般的眼眸中,闪过了一抹锐利的精光。
第1254章 秦王,真的认输了?
第二天,许久没有上朝的皇帝终于又上早朝了。
虽然几天没有早朝,可朝堂上的风云变幻却是一刻都没有停过,前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经历了千牛卫和骁卫军的内讧,原本要调往洛阳的申屠泰和裴行远留用长安,齐王生日宴上的明争暗斗,以及一场围绕着败军之将萧元邃的生死的“混战”。
参与这场混战的,不止是被编入了十二卫的那些士兵,也有太子和两位亲王,连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也没有置身事外,他们有些赞成,有些反对,各自的奏折雪片似得往两仪殿内送去,几乎堆成了小山。
现在,皇帝总算上朝了,也就是这件事该有个结果了。
一大早,群臣们整衣肃容,手持笏板,伴随着高升的太阳一步一步的走进太极殿内,然后整齐地分列两班,等到宇文渊一登上大殿,所有人齐齐叩拜,山呼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这整齐的呼喊声中,宇文渊一步一步的走到了大殿上方,稳稳地坐在龙椅上,两只手分别抚上了两侧的扶手,这种安稳的感觉让他也更安心了几分。
然后他沉声道:“平身。”
文武百官这才叩谢皇恩,纷纷站起身来。
目光扫过下面一张张神情各异的脸,又看了一眼自己的三个孩子,尤其是最为挺拔矫健的宇文晔,宇文渊的眼神微微一黯,他轻咳了一声,然后说道:“诸位爱卿可有要事启奏?”
大殿上的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说话。
宇文渊转头使了个眼色,玉公公见状立刻上前一步:“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就在这时,人群中那个最为矫健挺拔的身影还是站了出来,只见宇文晔低头拱手,沉声说道:“臣听闻陛下要斩杀败将萧元邃。此人虽系叛军首领,但文武双全,能堪大用,还请皇上宽恕此人。”
宇文渊面无表情的听完他的这番话,闪烁的目光被微微晃动的玉旒所遮掩,安静了片刻,他才缓慢说道:“朕当然知道他文武双全,能堪大用。毕竟,若不是因为他,洛阳之战也不会那么难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