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姜悦回过神来,看着芳婶焦急的脸庞连忙解释:“芳婶别着急,不是我病了,我开了一个药铺,这不是缺个坐堂大夫,我这不是念叨去哪里找个大夫。”
芳婶被吓了一跳,拍拍胸口长处一口气:“我还以为小姐生病了,不过这个我还真知道一个,我家邻居他儿媳妇的爹从北平来上海了,他哥哥出事儿了,他爹从北平到上海来了找她了,最后留在了上海,这几天正在教她儿子学医呢,听周围邻居说医术很高超。”
“小姐,你可以找人看看他医术到底如何,如果可以看看能不能招揽上。”
姜悦听芳婶说完,真是瞌睡来了枕头啊,吃完饭姜悦带了两份礼物,一份给芳婶家里带的,一份给他邻居家小孩子带的,两人喊了个黄包车就出发了。
到了芳婶家,姜悦把礼物给了她女儿,孩子看起来很拘谨,不怎么敢说话,姜悦也没有追着询问,在家待了一会芳婶就带着姜悦去邻居家了。
去了邻居家就看到一个鹤发童颜的老爷子躺在躺椅上悠哉悠哉的,旁边还有个小孩子在一旁玩耍,芳婶带着姜悦走过去互相介绍了一下,邻居儿媳妇说:“这个我做不了主,你们得问下我父亲愿不愿意了。”
姜悦在旁边尴尬的脚都扣了三室一厅,这玩意咋开口啊,直接说:“我这缺个大夫你愿不愿意来?”,还是铺垫铺垫先夸夸对方医术好,聊聊天在开口?
芳婶在旁边看着都笑了,还真是个小姑娘啊,于是乎芳婶直接就a了上去:“老人家,我们家小姐开了个药铺,店铺也买好了,药材商业敲定了,就差个坐堂大夫了你愿不愿意来。”
姜悦双眼亮晶晶的看着芳婶,真是再生父母啊,亲人啊!然后就看向老人家,不知道他同意不同意,老人家坐起身说:“老夫孙逸凡,七岁学医,21岁辗转各地拜师求学,24岁考入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深造,之后行医30余年,想请老夫可以,但是有几个问题想要问问你。”
姜悦点点头:“您问吧,我一定如实回答。”
听到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的时候姜悦就知道遇到大佬了,这个学校就是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前身了,看看人家这履历,还用想别的吗。
“第一个问题,你为什么想着开医馆。”
“因为我想学中医,最近在看一些中医的入门书籍,报名了一个中医学校,两个月之后入学,我想着等我毕业之后有个学习加实践的地方,毕竟纸上谈兵是不可行的。”
“第二个问题,你这医馆打算挣钱吗?”
这问题一出换个人都扭头走了,还好姜悦本身也没指望能挣钱,保持不亏就行于是就照实说了:
“没,我的打算是尽量收支平衡不亏钱就行,本来我是打算直接卖药材的,但是卖我店铺的老板说还是配一个大夫比较好。”
之后又问了几个问题,姜悦也是实话实说,等姜悦说完孙先生突然一笑说:“那你打算给我开多少工钱。”
姜悦知道人家已经答应下来连忙说:“利润给您两成,就当咱俩合伙了。”
谈好事情之后再生父母芳婶又开口了:“那您看我们小姐能不能跟着您学习?小姐真的很好学,每天都看好几个小时的书。”
芳婶讲完,姜悦心里呜呜呜呜的哭了起来,不愧是再生父母芳婶,加工资!一定要加工资!,随后姜悦也是满眼星星的望向孙先生,但是孙先生没有答应下来,姜悦也是满脸的失望,可能看到姜悦满脸失望的表情有点可怜沉思片刻说:“你不是还有两个月开学吗,这两个月你先跟着我学习吧。”
听到孙先生说完,姜悦有种失而复得的喜悦,孙先生又问了姜悦一些问题,问她看的什么书,又问了几个问题,姜悦回答之后孙先生脸上也没有什么表情,姜悦也不知道回答的对不对,好不好,毕竟才看了几天书啊。
俩人约好姜悦每天早上吃过早饭就来孙先生这边学习,每天学习一上午,等药店装修好姜悦就去店里面学习,说完姜悦就带着芳婶回家了,回家之后姜悦立马就给芳婶的月钱涨了五成,高兴的芳婶合不拢嘴了都。
之后这一个月姜悦每天的生活都特别规律,每天早早起来吃过饭就去找孙先生学习,中午回家睡个午觉,下午就自己看书学习,就这样一个月之后姜悦总算是入了中医的门了。
一个月之后药铺就装修好了,起了个济民药堂的名字,之后每天就是去店里面学习,然后看着孙先生帮别人看病,不懂得问题都记下来,等人少的时候就请教孙先生,姜悦还包了一个黄包车每天接送孙先生,直接包了一年,这两个月的生活就和在现代考研时一模一样。
等离开学还剩几天的时候,孙先生终于开口说要收她为徒了,天知道姜悦有多高兴,眼泪直接就掉了下来,这两个月才知道孙先生知识有多渊博,什么样的病人都是信手拈来,短短两个月药堂就出名了。
姜悦原本以为孙先生在上海不出名,谁知道第二个月的时候就陆陆续续好多人来拜访先生,姜悦真是捡了大漏了,要不是孙先生静极思动想动一动姜悦还想请动人家门都没有。
今天回家的时候姜悦没注意的是自己走路都快飞起来了,芳婶看到姜悦进来就说:“孙先生答应收你为徒了?”
姜悦惊讶的说:“芳婶你怎么知道的?”
“哼哼,我看到的!”
第9章 民国谍战世界里的路人甲9
这年头拜师可是一件严肃的事儿,姜悦直接一个电话打到了陈家,是陈伯母接的电话,这两个月姜悦跟着孙先生学习的事儿她也知道,知道她通过考验之后也是替她开心,直说拜师的事儿交给她了。
挂断电话陈夫人那边就忙碌起来了,订了酒店,请人算了个黄道吉日,又给陈伯父打了电话说了拜师的事儿,让他请一个德高望重的见证人,等那边答应下来又请佣人去买了束脩六礼,还准备了一份孤本医书当拜师礼。
等到拜师的那天,陈伯母早早就接上姜悦去了酒店,陈家直接包下了酒店,请了很多人过来见证,陈天祥也是亲自去接孙先生了,等人到齐时辰到了就开始了。
司仪首先上台:“天地开张,日好时良;拜师学艺,大吉大昌。”
然后就是孙先生上台,就位后整冠、束带、纳履,随后净手、拂尘。
然后执事官:礼成。
然后就是第一个议程的第二步、恭迎祖师灵位,第三步、上供品,第四步、上香,第五步、敬酒,第六步、向先师行祭拜礼。
然后执事官:历程。
第一个议程就算完成了,开始第二个议程:拜师仪式。
首先请尊者长者就位,然后宣读门规,宣读完弟子守则后,姜悦呈献拜师帖,随后司仪就开始宣读拜师帖,之后就是弟子呈献束脩六礼,然后弟子向师傅行礼三跪三叩首,行礼完成后就是弟子敬茶了,姜悦给孙先生敬茶喊了一声:“师傅。”
然后孙师傅告诫了姜悦一些话,姜悦表示都听师傅的,最后师傅回忆发放门牌、脉枕。之后就是签字互换拜帖,最后请见证人签字,拜师仪式就算结束,其他人归位。
然后就是最后一步恭送祖师灵位,执事官将先师灵位交给师傅,师傅跪接灵位,焚于炉中。司仪读完送辞,执事官:礼成。
这之后姜悦就算拜入师门了,也是有师承了人了,这时候宾客也开始交际了,陈伯母和陈伯父过来敬了师傅一杯茶,说道:“以后这孩子就拜托您照顾了,不听话该打该罚我们也是没意见的。”
俩人也是真心把姜悦当自己女儿了,师傅也感慨说:“姜悦遇到你们两个人也算是他的福气。” 师傅也知道了姜悦的身世,毕竟拜师的时候师傅得知道你是什么人吧,姜悦就把自己事儿都和师傅说了。
师傅带着姜悦招待来观礼的杏坛前辈,都给姜悦介绍了一下,今天还来了好几个师兄,挨个给姜悦介绍了一下,姜悦也是介绍一个就问声:“师兄好。”
介绍完师傅又说:“你们师兄都出师了,以后有什么事儿不懂,就咨询一下你师兄们。”
又和师兄们说:“你们小师妹,以后有什么事儿记得搭一把手。”
师兄们也是连连说是,都给姜悦留下了电话号码和地址,最后每人都送了一本脉案,也算是师门传统了,新入门的弟子都会送。
又说了一会话姜悦看师傅累了,就叫司机把师傅送回家了,师傅走后几个杏坛前辈也陆陆续续离开了,姜悦陪师兄们聊了一会,等时间差不多大家就都散场了。
姜悦等散场之后陪着陈家夫妇说了一会话,陈伯父语重心长的对姜悦说:“既然拜师了就好好学习,不要半途而废,现在拜个名师不容易,尤其还是像你师傅这样的名医。”
又勉励了姜悦一番,两人把姜悦送回家之后也回家了,到家之后姜悦也是累的躺在了沙发上,芳婶赶紧递了杯热茶,姜悦接过来喝了几口感觉有了点力气,这时芳婶说:“小姐,房子已经装修完成,通风一段时间了,家具都安排好了,我们什么时候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