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那边王志强也是激动的挣扎不已,说是苏瑶在瞎说,总之是一人一套说词。
  大队长脸色阴沉地看着王志强,“如果苏瑶说的这是真的,王志强,你的行为很恶劣,我们会上报公社,等候处理。”
  又看向苏瑶:“苏瑶,如果王知青所言非虚,那么你的行为已然构成诬告,后果也相当严重。”
  言罢,环顾众人说道:“此事我们大队无权处理,需上报公安,你们二人先随我们去大队部,会有民兵看守,待公安同志来了再说。”
  语毕,向民兵队长挥手示意,队长带人将王志强和苏瑶押走。
  等人走后,大队长思忖片刻道:“你们几个目击者也一同前往吧,方便公安同志问询。”
  说完,让他们跟上。
  随后,大队长喊来村里的两个小伙:“你们骑我和会计的自行车去公社,把公安同志请来。”说完,将自己的车钥匙递给其中一人,会计也把钥匙拿了出来。
  待两人走后,大队长看着知青点的众人,神情严肃地说道:“这种事情,我希望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若再有此类乌七八糟的事情发生,我们会直接将人退回知青办。姜家坝庙小,容不下这种大佛。”
  众人纷纷应是,大队长见状,又交代了几句便转身离开。
  姜悦三人对视一眼,李梦琪和柳如烟也跟着回了姜悦的家,回到家三人沉默一会,柳如烟开口说:“你们说他俩谁说的真话啊。”
  姜悦和李梦琪对视一眼说:“我猜王志强说的是真的。” 旁边的李梦琪也跟着点了点头。
  “啊?我一直以为苏瑶说的是真的,毕竟怎么能用自己清白陷害人呢?”
  姜悦从李梦琪扬扬下巴示意她来说,李梦琪也没客气:“王志强看起来流里流气的,其实不过是个怂包,真的坏种不是他这样的,这个不是重点,我不止一次看到苏瑶用满是恶意的眼神看着他。”
  “主要是以前苏瑶留着王志强还有用,指望他帮忙干农活,现在冬天活少了王志强对她的作用也小了,而王志强不用干活以后时间也多了,王志强也是纠缠的越发厉害了,主要是苏瑶又盯上知青点另一个人了。”
  “前些天我去山上遇到苏瑶他们几个说冯知青家庭不太一般,我估计苏瑶是看上冯知青了,所以要迫不及待的想把王志强解决掉。”
  柳如烟听李梦琪说完忙说:“那也不用这么狠吧?直接远离了不就行了?而且解决掉王志强她就一定能傍上冯知青了?”
  李梦琪摇了摇头说:“这点不就不知道了,我也想不明白,说不定有什么把柄在王志强手里,但是这也说不通啊。”
  说完三人也是看不明白这一出到底是为了什么,又聊了一会两人就回家了。
  第二天一大早的时候,大队长喊大家开了个会,因为事情很恶劣,昨天连夜审理的,经过询问和调查,最终认可了苏瑶的说法,尽管王志强很激动一直说不是这样的,但是证人、证据都倾向于苏瑶,最后还是被发配到农场了。
  王志强收拾行李的时候,用一种恶狠狠的眼光看着苏瑶,苏瑶则是低着头不说话,又扫视了周围人一圈,才被人拉走了,姜悦看着王志强的眼神又看了看低着头的苏瑶,摇了摇头心想要是王志强死了还好,不然这件事不会就这样完了的。
  第36章 七十年代下乡文中的路人甲10
  这件事儿过后大队上也就平静下来,知青也不作妖了,而且也快过年了,大家都忙着过年的事儿,也没心思想别的。
  今年姜悦和李梦琪和柳如烟商量好了,今年来她家过年,因为之前吃过几次姜悦做的饭,她俩就赖上她了,柳如烟说菜都由她来准备,李梦琪说锅和碗筷都由她洗,姜悦只要负责炒菜就行,姜悦一看都做到这个程度了,就答应了下来。
  这几天柳如烟也是每天带点东西放到姜悦家里,李梦琪也是偶尔找点东西,姜悦估计都是从空间里面翻出来的,李梦琪也是倒霉空间里面黄金珠宝多的是,就是换不了几口吃的。
  刚开始李梦琪还想着去黑市,结果就这小地方黑市都没有什么东西吃,你要是买点粮食还行,想找点其他的可算是想多了还不如做梦呢,于是姜家坝首富李梦琪整天只能啃窝头度日。
  柳如烟还以为自己藏的挺好,姜悦是一早就知道,而李梦琪呢?末世大佬,她花金子都买不到的东西她是从哪来的,身边两个人早就知道了,只是都默契的没有说,毕竟关系都还不错,李梦琪暗地里都不知给她遮掩多少次了。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今天已经是腊月二十八了,三人蔬菜肉类也准备的差不多了,姜悦还从空间里翻出来两瓶梨子酒,因为这边山上有梨树但也不是那么突兀。
  这几天三人也跟着村里人去了一趟公社,过年的时候公社也提供一些肉类,不过一人也就能买一斤,还不一定没买到,买了一些糖果和红纸,小孩子拜年的时候发给他们,红纸则是准备贴对联用。
  现在都买不到现成的对联,得自己裁剪红纸,写上对联,于是又去买了一瓶墨水和红纸。
  东西差不多都买完就回家了,第二天的时候姜悦把对联拿了出来,思索了一下写了一副就贴到门口了。
  大年三十上午,李梦琪和柳如烟就来姜悦家了,看到对联两人眼前一亮。
  “没看出来啊,悦悦,这字写得真好看。”李梦琪毫不吝啬地夸赞道。
  “那可不,也不看看是谁。”姜悦一脸骄傲地说道。
  “行了行了,你俩就别商业互吹了。赶紧准备中午的饭菜吧。”柳如烟笑着打断她们。
  三人一起动手,洗菜、切菜、炒菜,忙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一桌丰盛的晚餐就准备好了。
  “哇,好香啊!”李梦琪忍不住赞叹道。
  “快来尝尝我做的红烧肉。”姜悦热情地招呼着。
  三人围坐在桌前,一边享受着美味的食物,一边聊着天,气氛温馨而融洽。
  饭后,她们一起躺在炕上,久违的放松一下,什么都没有做也没有聊天,之后姜悦听到了柳如烟的哭声,想必是想念家人了吧。
  晚上的时候柳如烟已经恢复正常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了,三人把中午的饭热了一下,吃过饭柳如烟和李梦琪把碗洗完,就回家了。
  大年初一。
  早上,姜悦起得很早,穿上了新衣服,姜悦也得去拜年了,一圈走下来一些年纪大的老人还给了姜悦一些红包。
  姜悦回到家一会,就把门打开了这就表示家里有人了,可以来拜年了,过了村里的孩子们也陆陆续续的来了。
  姜悦微笑着给每个孩子都发了红包和糖块。红包也不多里面放了一分钱,孩子们看到开心地欢呼起来,又有零花钱了。
  等晚一点的时候柳如烟和李梦琪也过来了,三人互相拜了拜年,问了句过年好,又一起去街上转了转。
  一路上,她们看到家家户户都贴上了鲜艳的春联,挂上了红灯笼,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村民们也都热情地打招呼,送上新年祝福,等天气冷的厉害了就回家睡觉去了。
  第二天的时候有些小孩子也拜年回来了,又多了一些来问好的孩子,姜悦也算吧糖块送完了,正要吃饭的时候两人又跑过来蹭饭了,姜悦心想这两家伙不会把自己当厨师了吧。
  等到初四初五的时候,有些回家过年的知青也回来了,他们还打算一起吃个饭,后来根据柳如烟说,这顿饭吃的还算可以,起码没有找事儿的人了。
  自从上次苏瑶王志强事件之后,知青院的人也安分了很多,想来很多人也被吓到了。
  过了初五公社就组织一些文艺骨干,还有一些有才艺的知青开始为乡亲们表演节目了,每天上午一场,下午一场,姜家坝大队还出了一个知青去表演节目,等到过了十五回来之后,大队长特意去了知青点表扬了,他还给他加了每天记五个工分。
  又过了一些日子,当春风刮起的时候农村又开始了一年最初的忙活。
  春播前,首先要往地里施农家肥。那时候化肥很少,农民要把河淤土(晒干的池塘淤泥)和沤熟了的农家粪,用马车拉到地里一堆一堆地散放在农田。然后,将这些散放的粪堆均匀地扬撒开来,便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农活——“扬粪”。
  “扬粪”没有技巧,只需有蛮力气,对于年轻力壮的劳力算不上什么,一些知青也不管风向如何,一阵狂撅,结果个个满脸粪土。
  好的是姜悦的工作不必让她去地里劳作,春播的时候姜悦的工作也出现变动了,去检查一下播种的情况,防止万一把那块地漏掉了,或者说重复播种了,这一春天下来姜悦也没有发现一个漏种的或者多种的。
  和大队长沟通的时候说起这事,大队长抽着烟对姜悦说:“小悦啊,你要知道每一条规定都是有原因的,不是因为我或者上面增加这种看上去毫无作用的规定,而是在现实生活中发生过很大的失误,这才会有了这种看起来不合理的规定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