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兜兜转转一天下来选了一处地方,离现在住的地方不远,四间房带院子院里还有一棵枣树一口水井,要价十八两最后还价十六两拿下。
等陪着牙人去府衙办好手续,姜父也拿到了房契,下午的时候一家人就在新房子里面打扫卫生,毕竟已经有段时间没住人了灰特别多,等到天色暗了下来,一家人也只打扫了两间正房。
回到住的地方以后,姜父和母亲柳氏就去找了李大娘说了退租的事儿,李大娘还以为他们涨房租吓着了,扭扭捏捏的说困难的话按照现在的房租也行,母亲柳氏笑了笑说:“李大娘,这几年我们攒了一点钱,今天去买了个院子,所以...”
李大娘没好气的说:“那你早说啊,那你们尽早搬走,给我把房子打扫干净。”说完把二人打发了。
姜父和柳氏对视一眼,这事儿完全也没有影响他们的好心情,两人回家之后一家人就开始收拾东西,还打包的打包该扔...没有该扔的东西。
第二天一早姜父就出门了,今天正好有牛市姜父早早就过去了,不然错过今天还不一定要等多久,有时几个月才有一次牛市,姜悦醒来的时候柳氏自己一个人在那收拾东西呢,姜悦穿好衣服就帮着一起收拾了。
等姜父回来的时候不光是牛,牛车也一起买了,一家人围着牛好一阵稀罕,江父拿出一些草料和黄豆喂了喂牛,等牛吃饱歇息的工夫,家里人都把东西收拾好了,屋子也给打扫干净了。
随后把家当都放到牛车上面,一家人就朝着新家去了,等到了新家把牛车赶进院子,把东西都卸下来,然后把牛解放出来拴在靠墙的地方,放上饲料,又找了个水桶给牛打了水,把牛伺候到位之后才开始收拾东西。
把大包小包都拆开,家里另外三人听着母亲柳氏的指挥,这儿放一个,那儿摆几个,剩下的就是慢慢收拾了。然后又把剩下的两间房打扫出来,一天就这么过去啦。新房子还没火呢,只能出去吃了,奢侈一把。
第二天姜父把弟弟送去了学堂,放两天假又开学了,其他三人还是收拾整理屋子,等到中午的时候都收拾妥当了,母亲柳氏拍了拍手满意的点点头,姜父也是同样的表情,过了一会说道:“明天我就进货了,然后顺便回村一趟,再去老丈人那边一趟,告诉他们咱们搬家的事儿,看看他们有没有时间,咱们在家吃顿饭暖下房子。”
柳氏也是点点头:“这你拿主意就行,你等下找人把水井清理一下,不知道多久没用了。”
“那我现在就去找人吧说不定今天就能清理完,正好认识一人专门做这个的。”说完姜父就出门找人去了。
家里收拾完姜悦也进屋继续绣手帕荷包去了,从空间里找了一个稍微复杂点的样式看了看具体的针法就开始绣了。
柳氏则是把脏衣服都泡上了,这水直接喝不行但是洗个衣服什么还是没问题的,又给牛添了水,反正忙忙碌碌的停不下来,没一会姜父就带着四个人回来了,领头的看了看:“你这看起来挺干净啊,是因为什么要清的?用的时间长了?”
“没有,我们刚搬过来,这个水井也一直没用过,所以想着收拾收拾。”随后谈好价格就开始清理了,四个人的速度很快,没多长时间就收拾好了,随后领头的说:“等蓄一些水,你在把水清理干净,再次蓄上就可以喝了。”
第59章 古代换亲文中的路人甲4
姜父付完钱清理水井的人就走了,母亲陈氏也放下手里的绣活去院里洗衣服了,姜父提着水桶去外边接了一缸水,准备这两天吃喝用。
本来还打算明天早点去进货,但是看了看时间发现还早,和陈氏说了一声套上牛车就出发了。
陈氏洗完衣服就去屋里和姜悦绣手帕荷包了,等到下午陈氏看了看时间让姜悦自己待在家里不要出去,就去接弟弟下学了。
姜悦一个人在家里也挺自在的,从空间里面拿了点零食出来犒劳了一下自己的嘴,要说到古代哪一点最不好恐怕也就是吃食了,菜基本上是水煮,饭基本上是粗粮,还不是干饭,是那种半干的,这样的话泡起来显得多,能欺骗一下眼睛和胃,能省点粮食。
又看了看新家,虽然是新家但还是给人一种家徒四壁的感觉,家里倒是有铁锅也能炒菜,但是没有炒菜这种做法,要等穿书女主受不了之后,炒菜这种做法才会流传出来。
姜悦吃了个辣条叹了口气,现在最主要的就是挣点钱改善改善生活,挣钱的手段还不能太特立独行,只能用润物细无声的方法来,虽然姜悦懂得制糖、制盐,但你要是真弄出来,说不定第二天全家就得瘟疫死球了。
看了看桌子上的手帕,就这个都不能太出格,靠姜悦自己过上好日子还不知道要猴年马月,还的靠姜父或者姜泽,要么经商赚些钱,就这钱还不能太多,要么就等他弟弟参加科举,不要求太高,能有个举人身份一家人也能过得很好了。
至于科举当官那概率就太低了,姜悦突然想起后世刷某音,你以为的科举:白毛浮—水,红掌—清波,实际上你参加会试,刚打开试卷,上面考题是:请以绿水为上才能养育白色天鹅为题,写一篇三千字的文章,论述地方文化与培养人才的关系,要求字迹工整,论点清晰。
没有阅历、无人教导你连地方政策是什么都不知道,所以说为什么学子都要出去游历,为什么天地君亲师,师能排的上号,真不是说你读完四书五经就能参加科举考试了。
把辣条吃完洗了洗手又漱了漱口,拿起桌子上的手帕又开始绣了起来,用的是基础的一些技法,姜悦选的这个图样已经是基础技法所能做到的极限了。
姜悦专心致志的绣着手帕都没注意陈氏带着弟弟回家了,陈氏看到女儿投入的样子没有打扰她,拍了拍姜泽指了指书桌,姜泽点点头,轻手轻脚的坐那写字去了。
陈氏看了看儿女欣慰的点了点头,拿了粮食就去做饭了,等姜悦放下手帕伸了个懒腰,就看到弟弟在乖乖看书呢,这时弟弟也注意到姜悦了绣完了,跑过来抱住姜悦:“姐姐,我好想你啊!”
“屁,我看你是想吃糖了是吧。”姜悦说完揉了揉弟弟的头,弹了他个脑瓜崩。
“嘿嘿。”
搬新家之后糖是姜悦给他放起来的,放的地方有点高,他自己够不到,又不敢让母亲陈氏给他拿,所以一直等着姜悦呢。
姜悦起身从柜子里面拿出一颗糖递给了他,姜泽把一块糖掰开,一半塞到嘴里一半递给姜悦:“姐姐给你,你也吃。”
姜悦看着可爱的弟弟,少女心都泛滥了,揉了揉弟弟的脸说:“你吃吧,姐姐不吃。”最后姜泽也没吃,姜悦还给他放起来了,他还记得一天吃半块,怕被虫子把牙吃了。
陈氏饭刚做好姜父就回来了,姜悦跑过去把门打开,姜父把牛车赶进了院里,停好车把牛伺候好才开始整理货物,整理好货物,车上又放了一块重金购买的油布,为了防止突然下雨或者下雪,遮盖货物用的,不然很多东西一泡水就变质了。
收拾完毕一家人就去吃饭了,途中姜父询问了一下弟弟的学业,说了明天自己要去远一点的地方出货,可能回家会晚一些,让家里人不要担心,吃饭也不用等他回来,给他留着就好。
吃完饭陈氏一个人收拾,姜悦带着弟弟去周围玩了一会,天刚刚黑一家人就睡觉了,不睡觉能干什么,油灯谁能点的起,紧急的时候才舍得用。
第二天一早姜悦就起来了,陪着陈氏一起给姜父收拾东西,出去一天干粮要带一些水要带够,还给大黑牛脖子上栓了一个铃铛,这样的话走哪响哪,容易吸引别人的注意。
和姜父告别之后,陈氏把弟弟喊醒,时间也不早了,起床收拾完卫生吃完饭把弟弟送去学堂,又拿着锈好的手帕荷包去了店铺,在旁边等老掌柜忙完一单生意后陈氏赶紧提着篮子走过去:“掌柜的,您看看,这是这个月锈好的荷包和手帕。”
“质量还行,还是按照原来的价格,手帕一条2文钱,荷包一个10文,你看还使得?”
手帕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没得说,荷包并不是简单的把两块布缝在一起,还要好多工序,需要缝隙,需要刺绣等等,陈氏绣的荷包因为用的布料相对便宜,样式也不新颖所以这价格也就10文钱左右。
这个月因为搬家收拾家里,陈氏只做了6个,平时一个月大概8个左右,还能做几条手帕,姜悦大概是一月4个的样子,所以荷包一共100文,手帕14文,一共114文钱。
等掌柜的把钱给了陈氏之后,陈氏又从袖口拿出1个荷包和3条手帕,递给掌柜:“掌柜的,您看看这几个怎么样。”
掌柜的皱了皱眉头不知道陈氏什么意思,不过还是接了过去,拿到手看了看:“咦,这针脚,这图样。”
仔细研究了一会,又从刚才的荷包和手帕里面找出来姜悦绣的对比了一下:“这是你女儿绣的?看起来是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