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崔丞相看着裴瑾年带着那女子走进大殿的时候面色如常。
  只是看到裴瑾年竟然替这女子承了三十杀威棒。
  这是要与崔家宣战了。
  裴瑾年目不斜视的走到最前面。
  “臣,司农寺少卿裴瑾年参见陛下。”
  皇帝看着跪在地上的二人说道:“不是有人敲了登闻鼓,裴少卿这是怎么了?”
  裴瑾年恭敬的说道:
  “陛下,敲登闻鼓的正是我身后这位姑娘。
  这位姑娘差点遭人灭口,那人家族势力庞大,无法她只能来敲登闻鼓请陛下主持公道。
  但她已有孕在身,若是挨上那三十杀威棒定会一尸两命,倒时天下人定会觉得是陛下在包庇恶人。
  臣食君之禄,愿为民请命,也愿为陛下分忧。”
  皇帝听后脸上露出赞赏的表情,“不愧是裴太傅的孙子,若是朝中官员皆如你这样,我大晋百姓何愁不能安居乐业!既如此,你有何冤屈说与朕听,朕自当为你主持公道!”
  那女子匍匐在地,一脸哀戚的说道:“民女容悦,要状告崔丞相次子,礼部侍郎崔廷,诱拐民女,将民女囚禁长宁巷之中,迫使民女怀有身孕,又在议亲之后想将民女灭口,多亏民女在逃跑之时遇到裴大人,不然民女如今已是一具尸体!”
  殿上哗然,众人脸色各异。
  礼部侍郎一职本来一直空缺,秦金枝属意朗明月的父亲任职。
  只是没想到崔丞相竟然没安排崔廷走中书省的路子。
  而是将他安排在了礼部。
  礼部相较于其他的五部官职并没有那么重要。
  所以崔廷年纪轻轻便就任侍郎倒也没人说什么。
  不过秦金枝倒是明白他这么做的用意。
  崔丞相百官之首,门生众多,但政敌也众多。
  所以他必须保证下一任丞相也出自崔家。
  崔丞相虽然爱护崔廷,但是真正被当成接班人的一直都是他的嫡子崔颢。
  而崔廷的作用是为他大哥铺路。
  巧了,秦金枝也需要这个位置为她铺路。
  皇帝听到此话顿时脸色阴沉,“崔廷,这女子说的话可是真的?”
  崔廷看着那女子的背影恨不得将她拆吃入腹。
  “陛下,此女所言句句虚假。”
  崔廷咬咬牙,“陛下,此女是我在花楼中赎出,并不是良家女子,诱拐一事纯属污蔑!至于杀人灭口更是胡扯,这女子是奴籍,却想私自出逃,大晋律例,奴籍私逃,可杖毙!”
  裴瑾年却厉声说道:“崔侍郎在陛下面前竟然还敢颠倒黑白!若这姑娘真是奴籍,你为何要我杀人灭口!若不是巡城司经过,我早已被你那刁奴害了性命!”
  崔廷顿时说道:“你胡说!我的小厮根本没有碰你一根手指头!”
  裴瑾年忍着后背的疼跪着向前挪动了几下。
  “陛下,您看看我的脸!”
  皇帝看着裴瑾年的脸皱着眉头,“崔廷,你说你没有杀人灭口之意,那裴少卿的脸要怎么解释?难不成是他自己打的?”
  崔廷也纳闷,这容悦忽然出逃,他刚带人追出去,就碰见了裴瑾年,还刚好遇见了巡城司巡逻。
  如今的巡城司编入镇北军之后早已经不是已经能效命崔家的巡城司。
  他还没来得及反应,人就被裴瑾年带走了。
  谁知,今日一上朝就看到裴瑾年鼻青脸肿的带着容悦敲登闻鼓!
  天地良心,裴瑾年脸上的伤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崔廷有些着急的说道:“陛下,我崔家乃百年氏族,我绝不会做此等丧尽天良之事,我与裴少卿同朝为官,怎么杀他灭口,臣也不知裴少卿为何污蔑臣!”
  两人各执一词,皇帝沉着脸。
  “既然你们双方各执一词,可有证据证明自己所言是真?”
  崔廷立即说道:“陛下,臣有这女子的奴籍文书,还请陛下派人去臣家中走一趟。”
  容悦梨花带雨的说道:“陛下,民女乃是良家女,家中双亲也并没有将民女卖为奴,陛下可让人查官府奴籍可有民女。”
  皇帝点头,“即如此,那边查。”
  崔丞相面不改色,像是崔廷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他目光淡淡的看向秦金枝,眼中有着一丝不屑。
  若这就是秦金枝的手段,那未免太过小儿科。
  崔廷至多会按上一个官员狎妓的罪名,顶多停职罚俸。
  她想用这个置崔廷于死地,太天真了。
  秦金枝看着老神在在的崔丞相,嘴边勾起一丝微笑。
  就在这时,大殿之上响起一个声音。
  “陛下,臣有本启奏。”
  众人看去,只见属于翰林院的位置中走出一人上前。
  “臣郎清风要参礼部侍郎崔廷,纵容手下侵占田庄,打杀佃户,屠烧村庄!”
  就在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
  他的身后再次站出来几人。
  “臣等也有本启奏!”
  第243章 壁虎断尾
  裴清身为太傅,才学卓然。
  摆在裴清面前的学子众多。
  这些学子有的背景深厚,按照家族的路子进了官场。
  有些没有背景却学富五车的学子,不少都进了翰林院。
  丞相权力集中,翰林院皆是闲职。
  平常只能注经释文,朝中官员的目光都不会放在这里。
  以至于,这翰林院里八成的学子几乎都是裴清的门生。
  启用翰林院不仅是要从崔丞相的手中分权。
  也是裴家效忠她的见面礼。
  秦金枝看着崔丞相的脸色终于变了心情愉悦。
  两只老狐狸斗法多有趣。
  裴清沉寂多年,可野心谋略可从未沉寂。
  别人只当他是苟延残喘的点点星火。
  殊不知,只要一阵东风,那星火瞬间便可燎原。
  今日之后,裴太傅便可重归朝堂。
  秦金枝非常好奇,百年大族的争斗,到底会将朝堂搅动的如何翻天覆地。
  崔丞相若是以为今日只是针对崔廷那真是大错特错了。
  崔廷一个扬名都要靠窃取妹妹策论的伪君子也配让她秦金枝耍手段。
  崔廷不过就是一个引子。
  那属于翰林院的角落,层出不穷的参着崔氏族人。
  就连陈年旧案都附上了证词跟口供。
  崔丞相脸色逐渐变的面无表情。
  在秦金枝授意启用翰林院之时,她便在谋划今天。
  翰林院若是想要从他的手中分权,第一件事便是不留余地的重创他。
  这样,才能真的从他手中分权,从而在朝中立住脚跟。
  他只是没想到,百年清流的裴家,竟然会成为秦金枝手下的鬃狗!
  别人不清楚,但是崔丞相对朝堂可是一清二楚。
  参他崔家之人,都是裴清的门生学子。
  裴清能摸到权力中心却无人可用。
  翰林院学子空有抱负却投效无门。
  秦金枝的一个契机让这些人跟裴家拧成了一股绳。
  而崔家,则是他们登上青云的通天梯。
  崔丞相看着高位上的两祖孙。
  这位君王竟然真的又教出了一个政治怪物。
  折子一个又一个递到皇帝面前。
  皇帝看向崔丞相,“丞相,你有何话说?”
  崔丞相恭敬的上前,“陛下,都是臣御下不严,竟然不知有这么多的冤情,臣虽然不知情,可族人罪行罄竹难书,臣约束不力也有责任,请陛下严惩崔氏族人,也请陛下降罪于臣。”
  说完,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
  这是折子既然能呈到陛下面前,便是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
  狡辩无疑,他身居百官之首,就算他认下陛下也不会要他姓命。
  翰林院想要权,那便给他们。
  逞凶斗狠无意,暂避锋芒是为了更好吞噬敌人。
  今日之事都是他太过轻敌。
  他从心里便没有真的将秦金枝放在对等的对手位置。
  人总要吃一堑才长一智。
  他身居高位多年,傲慢刻在他的骨子里。
  秦金枝倒是真的给他敲了警钟。
  若不严阵以待,崔家灭亡,搞不好秦金枝还真能做到。
  秦金枝毫不意外崔丞相壁虎断尾,舍掉族人。
  这位政客连亲生女儿都是可以舍弃的棋子跟筹码。
  更何况是一些族人。
  培养多年的武者被他轻易的给崔颢当成长的敲门砖。
  这样的人,凉薄刻在骨子里。
  皇帝冷着脸说道:“崔丞相,你让朕很失望。”
  崔丞相没有一丝辩解,“请陛下治罪!”
  崔廷不敢相信眼前发生之事。
  不是告他,怎么会牵扯出这么多崔家族人之事。
  竟然连累父亲要受罚!
  皇帝声音带着冷意,“奏折之上所有崔氏族人收押天牢,秋后斩首,涉事人员家眷流放,家产充公,崔丞相约束不力,罚俸一年,禁足三月,政事暂由翰林院与杜尚书代为处理,丞相禁足期间,朗清风暂统翰林院处理政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