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嗯刘陵沉吟了下,过左右而言他的嗯了一声,却没有多说,而是问了个毫不相关的问题。
  刚才的栗子糕和肉脯好吃吗?
  嗯?虽然不明所以,但张骞还是诚实的点了点头,回答道:好吃。
  接着他回味了下, 夸赞道:栗子糕香甜软糯、甜而不腻,令人回味无穷。肉脯外宿内软、咸中带甜, 让人难以忘怀。说着,他还舔了舔纯,好似在回味适才自己囫囵吞枣也能感受到的美味。
  刘陵满意极了。
  好吃就好, 好吃就好。
  兄长若是喜欢,今日过后,不妨来小弟府上一叙,不满您说,小弟府上的厨娘深谙美食之道,任何食材只要到了她手中都能做出美味可口的佳肴。
  刘陵把浊娘的厨艺形容的别具一格,果然,不出意外的,她在张骞的脸上看到了犹豫和向往的神色。
  在心里纠结了半天,最后爱好美食的心占据了上风,张骞犹豫了半晌,一咬牙就答应了下来。
  刘陵更满意了。
  没过一会儿,刘彻在侍卫和黄门的簇拥下过来了,众人皆跪拜行礼,刘陵也随大流的低头等着人坐上上首的至尊之位。
  皇帝身边的黄门喊了声免礼后,众人谢了皇帝的恩典,又重新入座。
  刘陵也不说话了,正襟危坐,假装自己是这群泥塑木雕之中的一员。
  听着耳边的辩论,一个个熟悉或不熟悉的名字此起彼伏,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主父偃、徐乐、严安、东方朔、枚皋、胶仓、终军等,有些刘陵熟悉,是前世就耳熟能详的,有些是因为早就跟随刘彻左右,所以她听过一耳朵的,但毋庸置疑的,这些人日后都会是刘彻的股肱之臣。
  匈奴一直对我大汉虎视眈眈,边境之地深受其扰,经常侵占我大汉的领土,骚扰和掠夺大汉百姓,朕亦决心不再忍耐,打算联络大月氏共击匈奴,不知在座可有勇士敢毛遂自荐者?
  刘彻铿锵有力的声音姊上首传来,刘陵顿了一下,转头朝张骞看过去。
  张骞的神色有犹豫还有些跃跃欲试,一看就是很想挺身而出的类型,但是看在座无人回应皇帝的问话,张骞犹豫了下还是没有当出头鸟的打算。
  哎,怎么不站出来了?
  刘陵有些傻眼儿,看了看张骞,见他没有动静,就朝着刘彻看去,莫非是刘彻说的不够清楚?也不对啊,总不会是这些人都怕死或者怕麻烦吧?
  想到历史上张骞出使西域后,一路历尽千难万险,还是落入敌手,最终无数人献出生命,还是一事无成仓皇逃回大汉的结局,刘陵也有些动容。
  不期然的,刘陵对上上首刘彻逡巡的目光,刘彻似是没想到会在这里看到她,刚好他正处于无人回应,下不来台的时候,就给刘陵递了一个眼神,示意刘陵站出来给他个台阶下。
  刘陵脖子一缩,当什么都没有发生,她也什么都没有看到的模样,气的刘彻脸上一黑,帝王威视扫向全场,不高兴的气息笼罩着在场所有人。
  这都叫什么事啊。
  被刘彻重点照顾的刘陵戚戚然。
  他看着刘彻冷冷的目光,无奈的给了他一个明白的眼神。
  哎,皇帝都发话了,她也只能照做了。
  霎时间,笼罩在众人身上的浓重帝王威视被收回,众人都松了一口气,刘彻心满意足的坐直身子,等着刘陵给自己解围,想着接下来自己该如何发挥才能如愿以偿。
  但是刘彻估算错误,刘陵可没有舍己为人的想法。
  她凑到张骞身边轻声问到:张兄,你想不想得陛下青眼?
  张骞眼前一亮,以同样小的声音问道:青弟有何妙计?
  适才皇帝的威压在张骞心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老实说,他原本蠢蠢欲动的心现在彻底的偃旗息鼓了。只能说,不愧是我大汉的天子啊,天子之威下他连呼吸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引起了注意。
  刘陵微微一笑,笑容让张骞觉得不对劲儿,怎么有些女气,而且让他心下惴惴的。
  对不住了,死道友不死贫道,而且按照历史这原本就该是属于你的差事,我就不喧宾夺主了。
  在张骞不好的预感中,刘陵冲他点了点头,而后伸手一推,用和张骞适才差点把自己拍在地上的力气把他从位置上推了出去。
  不管站出来的人是谁,只要出来给他解了当下的围,一切都好说。
  在刘彻闪烁的目光中,张骞就以这样毛遂自荐的方式出现在了众目睽睽之下。
  张骞傻了,他愣愣的回头,却发现刘陵的表情和周围的人一样,用异样的,看傻子一样的目光看向他,那眼神,好像刚才把人推出去的不是她似的。
  好。刘彻欣喜,若是站出来的人是刘陵,他只能当没说过适才的话,另找机会寻觅勇士,但没想到真的有人挺身而出。
  你是何人?刘彻的态度特别的和蔼。
  张骞心里打鼓,但站都站出来了,此时也没办法再退回去,他顶着众人灼灼的目光,硬着发麻的头皮道:小民张骞,愿应陛下所募,为陛下出使大月氏,披荆斩棘,死而后已。
  刘彻一听,更是态度为之一变,脸上笑容满步,那叫一个和蔼可亲,他甚至在众目睽睽之下站了起来,从高台上走下,一路来到张骞身前,拉着他的手上下打量,溢美夸赞至此不要钱似的输出。
  好啊,好,我大汉又张卿这样悍不畏死勇士,那还用怕他区区一个匈奴?
  皇帝夸赞张骞的英勇无畏听在周围人耳边都觉得面红耳赤的。
  他们看着眼前被皇帝夸了一通后,就满脸愿为大汉英勇就义,舍生忘死的青年,嘲讽、暗笑、幸灾乐祸之余也不乏佩服其勇敢的。
  其实并不是他们胆子小,不敢反击匈奴。而是自白登之围后,大汉机会每隔几年就会被匈奴当成韭菜收割一回,更是数次屈辱的送公主过去和亲。
  大汉也不是没组织过军队对匈奴进行反攻,然而结果却让所有人失望,接连的战败让大汉伤筋动骨,除了送公主、财物过去和亲,再也提不起反击的念头。
  通俗的说就是跪久了,所以站不起来了。
  哪怕是这些饱读之士都不信以大汉的军队对上匈奴人会赢,只要不全军覆灭就已经是胜利了。匈奴在汉王朝的历史上,是个可怕的存在,他们高效的机动性,曾经深深折磨着刘氏三代帝王。
  然而刘彻却并没有他们那种灰心丧气。
  他任命张骞为郎官,派遣他去西域寻找大月氏,为打击匈奴做准备,并探查西域之地的地理人文情况,好学着秦灭六国之策,做远交近攻的决策。
  与之相比,卫青被刘彻留在上林苑训练新建的期门军的消息就泯然众人了。
  所有人都只当皇帝是在小打小闹,丝毫没有危机意识。这是刘彻改革军制的开始,是由卫青建立起的一支只衷心于皇帝的军队,大汉与匈奴的攻守之势,从今日彻底颠倒了。
  汉匈战争耗战百年之久,一骑绝尘的少年,用自己炽烈的雄心,让烈烈汉旗高扬于北境。
  多年后,那是所有人都想象不到的荣耀辉煌和不羁。
  张骞就这样被刘彻留在了上林苑,大批的赏赐流水一般的赏下去,让这个青年对帝王的恩德如滔滔江水感激涕零。
  刘陵也厚着脸皮在上林苑蹭了一间宫室,今日天色晚了,而且卫青日后怕是要长久的在上林苑给刘彻训练新军,刘陵就把这里打造成了自己第二个家,无视了刘彻这个真正意义上的主人,闲适的就像在自己的地盘似得。
  她想到张骞刚好也在这上林苑中,自己昨日那出格的行为虽然为张骞赢来了刘彻的注目,却也实实在在的给他找了一个危险的差事,想到了他这趟出使西域九死一生的遭遇,刘陵吩咐浊娘准备了好几道美食,准备去慰问一番。
  劝他不要去的话刘陵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说的,不过,她却可以稍稍透露一些自己知道的张骞即将会遇到的危险。无论如何,都要让张骞小心一些,不要让他走向历史上的老路,真的在匈奴的地盘蹉跎十数年,那些跟着他的人,能活着最好,不至于大多数都客死异乡。
  出乎意料的,到了张骞居住的地方,他的态度异常的好,即使见到刘陵一身女装,除了惊讶一翻后,刘陵并未在张骞脸上见到生气的态度。
  第82章 远行西域 刘陵好奇的询问:
  刘陵好奇的询问:我瞒着你我的身份你不生气?
  张骞摇了摇头, 道:不生气。
  刘陵接着问:我昨天就那么把你退出去,你也不生气?
  张骞好脾气的摇了摇头,依旧道:不生气。
  既然不生气, 那你为什么不还叫我青弟呢?这个称呼刘陵觉得自己还可以再带一会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