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开始争吵,其他人乐得看戏。
  最后结果也是以支持推恩令一方胜利为结束, 谁让他们背后有皇帝撑腰。
  主要刘彻是手握重兵的帝王, 这些年又多次取得对匈奴的胜利,优势在刘彻, 他愿意好言好语的给刘氏宗亲面子,是他心情好, 要是不愿意给脸, 直接叫人把他们拿下, 让他们看看什么叫做天威不可犯!
  诸位都是朕的至亲, 今日又是家宴, 朕就不计较诸位的冒犯了,但是没有下回!
  刘彻睥睨的目光略过, 众人安静了下来。
  无论怎么说,皇帝给了他们一个台阶下, 就算明知推恩令是阳谋,大家也圆了体面,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不然回去就起兵造反?
  信不信他们兵还没集齐呢就被皇帝给宰了?
  王太后寿辰结束后,诸侯王们纷纷回归藩地,无人再敢质疑推恩令,刘彻的阳谋行使的光明正大。
  光阴易逝, 时间如白驹过隙,很快来到了元朔六年。
  霍去病也正式满十七岁了, 被刘彻任命为嫖姚校尉,随卫青出征漠南。
  为此,卫家的女人们还专门凑到一块儿开了个座谈会。
  卫子夫道:去病是跟着青弟出征, 有青弟看着,去病必能平安归来。
  刘陵知道历史,自然底气足,笑着道:正是,阿姊们大可放心。
  但卫少儿还是担忧,不放心道:可我总感觉去病还小,没想到一转眼已经到了可以和青弟出征的年纪了。
  卫子夫安抚地拍了拍卫少儿的手,道:阿姊放宽心,我也叮嘱过青弟了,让他看着去病,别离他太远。
  刘陵笑了,霍去病是个自带gps的,肯定不会和李广一样迷路。
  至于别跑太远?
  想到后世网上是如何调侃这对舅甥的,刘陵只能无奈摇头,人与人认知的距离不一样,卫子夫、卫青和霍去病认为的远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
  卫青出征匈奴,她们这些妻子、姐姐不担心。卫青性格稳重,还有出征匈奴胜利的经验,出不了什么问题。
  所以她们更多不放心的是霍去病那小子。
  刘陵发动整个府里的大厨,做了许多肉干,多亏了卫青打胜仗带回来的战利品。
  在古代,马匹是战略物资,缴获回来的马匹几乎全被刘彻用来训练骑兵,牛和羊,刘彻倒是赏赐给了卫青不少。
  刘陵把牛租给了封邑的百姓。她倒是馋那口牛肉,但是这个时代牛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用来耕作都得小心伺候,生怕把牛给累着,刘陵也不好意思说想把一头健健康康的牛给宰杀了,只为了满足口腹之欲。
  因此刘陵在长安郊外开的养殖场,里面只有鸡鸭鹅和羊这些,用现代工艺做成风干肉口感也不差,给卫青和去病的物资准备的满满的。
  又想到霍去病最是粗心,还不讲卫生,从他把皇帝赏赐的酒倒进水里和士兵分享,就能看出来。
  与手下同甘共苦没什么,但是那水不脏吗?好歹找些干净的水啊,最好是煮开的
  当然,这有点难为霍去病了,他上哪儿找锅烧水去?
  为了让霍去病长记性,刘陵还专门把他叫了过来,当着卫青的面,反复叮嘱注意卫生,不许喝生水,烧开了再喝,不许吃不干净的东西,味道有异的食物扔了也不许吃等等
  卫青边听边点头,这些话每次他出征的时候刘陵也会说,他已经耳熟能详了。
  霍去病虽然有些不耐烦,但知道舅母是为自己好,关心自己,害羞道:舅母,我记住了,我已经长大了,可以上战场了,你就不要再拿我当小孩子了。
  刘陵有些无语:你就算娶妻生子了,也是我外甥,舅母我是你的长辈,你就得乖乖听话。
  嘿嘿,用长辈的身份来压制霍去病可真爽。
  霍去病顽皮的吐了吐舌头。
  卫伉和卫俪在门口探头探脑,想进来又不敢进来,眼神在爹娘和表哥身上来来去去。
  刘陵把他们叫进来:躲躲藏藏的干什么?有什么话进来说。
  两个孩子小脸红扑扑的,一进来,卫俪就仆到刘陵怀里,卫伉则是被霍去病叉着腋窝悬空,表兄弟俩又开始玩闹。
  霍去病意气风发道:阿伉,阿俪,等表哥出征回来给你们带礼物。
  两个孩子高兴的咧嘴笑。
  霍去病第一次出征,一开始看什么都新鲜,但是跟着大军走了几天后就开始觉得无聊,坐在马上慢慢走和风驰电掣给人的区别太大了,也不知道他舅舅是怎么坚持的,日日端着,保持威严。
  见过卫青的人谁不赞他稳重?
  当着外人的面,卫青没教训外甥,私下没什么人的时候,卫青神情严肃,对霍去病道:你给我安分点,老实坐着。出征之前,你舅母和姨母们都嘱咐我了,让我好好看着你,不许乱跑。
  霍去病对卫青这个把他拉扯大的舅舅很尊重,对刘陵这个舅母当然也一样,不过他这人机灵,也喜欢贫嘴。
  当下回嘴道:舅舅,我那有乱跑,就是整日跟着大军慢悠悠的走,太无聊了。
  住口!霍嫖姚!本将军再提醒你最后一次,在军营里应称呼职务。卫青不慌不忙的看行军图,丝毫不理会外甥的撒娇。
  霍去病撇撇嘴,立正身板,恭敬行了个军礼,大声回道:属下遵命!大将军!!!
  说完,扭头就走。
  又过了几日,大军来到了茫茫草原上,霍去病兴奋的跑来找卫青,开口又没长记性。
  舅舅,舅舅,我想带兵去周围探探路
  卫青一愣,拒绝的话刚想脱口而出,就看到霍去病充满期待的眼睛,张口无言。
  眼前的孩子已经十七岁了,不是襁褓里的婴孩儿,自己带他上战场是来历练的,不是随身携带护持的。
  再说了,雄鹰早晚要翱翔于天际,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还能多注意点。
  卫青面色犹豫,霍去病还当舅舅不同意,正准备再次发挥死缠烂打的功夫
  就听舅舅叹了口气,无奈的声音响起:罢了,那你就去吧。但是,嫖姚校尉,记住一点,不许跑的太远。
  霍去病顿时眉开眼笑。
  卫青见他这不稳重的样子,声音变得严肃:还有,记得早些回来。你要是不听话?
  想了想,卫青威胁道:你要是不听话,就没有下次了,以后留在陛下身边继续做侍中吧。
  霍去病打了个哆嗦,想起在宫里的时候,跟在陛下身边,必须整日守规矩,不能联系骑射的日子,立刻收敛了兴奋的表情,郑重应下。
  军帐中只剩下卫青一人时,他面对外甥严肃的表情收起,换上代表着轻松的游刃有余。
  他并不担心外甥会有什么危险,此处离匈奴王庭还远的很,视野开阔,不可能有匈奴人的伏兵。
  再说了,别看他这个外甥面上规规矩矩的,其实最是叛逆,让他安分坐一天比天上掉馅饼还难,这也是为何卫青拿把霍去病送进宫做侍中为威胁的原因。
  捏着小崽子的软肋,不怕他不听话。
  不过,为了怕霍去病跑的太远,卫青还是将军帐外的士兵喊进来吩咐道:给传讯官传话,只许给霍嫖姚带的队伍支取三天的粮食和水。
  是。士兵领命而去。
  出门没有粮食和水,就好比在兜里没钱,自然走不远。
  三天一个来回,就算是骑马,霍去病又能跑多远?
  卫青不像刘陵一样知道历史,当然不可能知道霍去病有多能蹿,他兴高采烈地出发,目光在空旷的草原上四处逡巡,想找合适的东西带回去给舅母和表弟表妹们当礼物,但是却发现并没有很忙合适的东西。
  草原上似乎穷得很?!
  霍去病突然有些觉悟了,如果不是草原本身物产贫瘠,他们怎么会频频南下劫掠大汉百姓呢?
  只有在看到那些奇形怪状的石头时,霍去病在长叹:总不至于出门一趟,让他捡一块儿石头回去送礼给舅母和弟弟妹妹们?
  霍去病有些郁闷了,难得出门,没想到想带个土特产回去这么难。
  不过霍去病不是被打击大的,他立刻又精神起来,带着手下在草原上驰骋,仿佛脱缰的野马,把舅舅的吩咐忘到了脑后。
  他还就不信了,找不到合适做礼物的土特产!
  霍去病带着八百人的队伍跑的飞快,粮食和水吃了一半了也没看到匈奴人的影子,让失望的他有些暴躁。
  他当然不愿意无功而返,虽然没在舅舅面前立下军令状,但这么空手而回,总感觉有些丢脸。
  队伍里有个叫堂邑父的匈奴人凑过来,霍去病知道这是舅舅安排给他向导,是个匈奴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