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喂完狐狸,看着它敏捷地消失在树林里,众人才重新上车。
  谈晨检查了一下车辆,确认无误后,再次出发。
  经历了这个小插曲,车内的气氛更加活跃起来,三个女孩子都在兴奋地讨论着刚才那只充满灵性的白狐。
  车子继续在山谷中穿行,转过几个弯道,眼前的景色豁然开朗。
  一条笔直的、仿佛通向世界尽头的公路旁,那个在无数攻略、视频和照片中出现过的网红路牌,终于清晰地映入众人的眼帘。
  一块古朴而结实的木质牌子,上面是用白色油漆精心书写的清晰而有力的大字:
  禾木乡 hemu village
  终于到了……
  许念一深深吸了一口冰冷却无比纯净的空气。
  看着路牌后方那片被雪山环抱、冒着袅袅炊烟的原始村落。
  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震撼与圆满感。
  历经飞机、火车、汽车的辗转,跨越数千公里的距离,这片她梦想中的雪国秘境,这片被誉为“神的自留地”的净土,终于如此真实、如此壮美地展现在她的眼前。
  那一刻,所有的奔波与等待,都变得无比值得。
  第9章 暗流涌动
  车子缓缓驶入禾木村。
  映入眼帘的,是那些散落在无垠雪原之上、如同积木般可爱的尖顶小木屋。
  它们由粗壮的原木垒砌而成,看着敦实厚重,不见任何精雕细琢,充满了原始而质朴的美感,与这片苍茫天地浑然一体。
  每一栋木屋的屋顶都覆盖着几十厘米厚的积雪,像盖上了一床蓬松的白色巨被。边缘处垂挂着长短不一晶莹的冰凌,在阳光下闪烁着剔透的光芒。
  村落里的道路,应该是被铲雪车硬生生犁出来的通道,两侧堆砌起的雪墙甚至高过成年人的头顶,行走其间,宛如穿梭在一座庞大的白色迷宫之中。
  放眼望去,整个世界只剩下蓝、白、褐三种主色。
  头顶是洗过般湛蓝无暇的天空,脚下是无边无际的白雪,以及点缀其间大大小小木屋的深褐色。
  谈晨按照导航的指引,驾驶着车辆在清理出的道上小心前行,前往今天预订的木屋驿站。这是在来的路上,几人经过一番讨论后最终定下的选择。
  现下虽然避开了春节出游的最高峰,但正值学生寒假,禾木的游客依然络绎不绝。这个深藏在山谷中的村落本就规模有限,住宿资源稀缺,因此房价高昂得令人咋舌。
  那些设施简陋、面积狭小拥挤的木屋,标价也轻易突破了500元大关。
  这样的价格,若放在其他普通城市,几乎可以入住条件相当不错的高档酒店了。
  中了奖的许念一愿意咬咬牙,去体验她心仪已久的、房价1680元的网红民宿。那房间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就能将美丽景色尽收眼底。
  但她还是希望和两个女孩子住在一起,互相有个照应。
  所以她尊重苏晓晓她们的预算和选择,预订了三间“雪乡驿站”的木屋房间,每间568元,面积仅有12平米。
  按照导航七拐八绕,终于找到了“雪乡驿站”。
  车子在木屋前一片被车辆碾得有些泥泞的空地上停下。几人下车,看着眼前的景象,一时都陷入了沉默。
  木屋的实际样貌比平台上那些经过p图的照片显得更加破旧。一股若有若无、混合着牲畜粪便的气味隐隐弥漫,毫不客气地提醒着每一位到访者,这里是贴近原始自然的乡村。
  更让人心生膈应的是,店门口那片被踩踏得发黑、与周围纯净白雪形成鲜明对比的空地上,东一块西一块地分布着被狗尿浸湿后留下的难看的黄色圆形痕迹。
  木屋门口挂着厚重的棉布帘子,掀帘进去,一股更浓重的、混合着尘土、旧木头和某种闷闷的异味扑面而来。
  为了防滑,老板在进门处和通往二楼的木质楼梯上都铺了颜色暗沉的地毯,然而,就在那地毯表面,赫然可见几小坨已经干涸发黑的狗屎!
  “我的天......”王悦立刻捂住了鼻子,眉头紧锁。苏晓晓的脸色也瞬间变得难看,眼神里满是嫌弃。
  老板是一位皮肤黝黑、穿着厚实棉服的本地阿姨,她对这一切习以为常,面无表情地迎上来,向几人索要身份证办理入住手续。
  办理后几人强忍着内心的不适,跟着阿姨走上楼梯,找到自己的房间。
  打开房门,内部景象倒是让人稍微松了口气。
  房间果然如预料般极其狭小,除了两张紧紧并排摆放的1米2小创,几乎再也找不到任何落脚空间。
  但万幸的是,床上的被褥枕头看起来干净整洁,墙壁和木地板也没有明显的污渍。
  多的没有,但至少这里提供了一个能遮风挡雪的庇护所。
  许念一是典型的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只要睡觉的地方干净,她就能够接受。反正白天都在外面玩,晚上回来关上门便是自己的小天地。
  然而,在另一间同样狭小的木屋里,情况却截然不同。
  苏晓晓一进门就褪去了在人前那副乖巧可爱的模样,她重重地坐在弹性不佳的床尾,脸上毫不掩饰地流露出浓浓的嫌弃和不满。
  “禾木好看是真的好看,”她抱怨到,声音里带着烦躁,“但是早知道住宿条件这么差,还死贵,我才不来这边呢!成本比我们原计划在将军山滑雪高太多了,真是亏大了!”
  她的眼神中有着与她年龄和外表不相符的算计,压低声音对王悦说,“只能期待这次投资和回报能成正比了,希望在这边能遇到几个真正有钱又大方的,也不枉我们花了这么多钱,受了这份罪。”
  王悦在一旁整理着带来的化妆品,闻言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她们这趟寒假之旅,来滑雪固然是明面上的目的,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她们都听说过“雪圈”里聚集了不少经济优渥、有闲情逸致、追求刺激与格调的男性。
  她们某种程度上是带着“狩猎”的心态来的,希望能在这片冰雪世界里,结识到条件优越的发展对象。
  两人迅速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将内心的真实想法和不满再次小心掩盖好,重新换上轻松愉快的表情,出门与许念一和谈晨汇合,准备去解决午饭问题。
  午餐就近找了一家正有两桌人用餐的小餐馆解决。
  看着墙上的菜单,几人再次被上面的数字所震撼。
  “禾木币”的传说在此刻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一碗白米饭:38元;
  一份清炒油麦菜:58元;
  一份酸辣土豆丝:68元;
  一份大盘鸡:188元......
  每一道菜后面标注的价格,都在挑战着他们对正常物价的认知底线。
  谈晨是个在吃这件事上绝不会委屈自己的主。他仿佛没有看到苏晓晓和王悦对着菜单暗自吸气、面面相觑、纠结犹豫的表情,直接按照四个人的饭量,并结合之前许念一偏好的口味,干脆利落地点了几个菜和一个汤,粗略一算,这顿饭价格直奔600元而去。
  苏晓晓和王悦的脸色眼见着又阴沉了下去。
  许念一察言观色,心里明了。
  她主动开口,试图缓和这略显尴尬的气氛,“那个谈晨他饭量比较大,所以点得多了些。你们两女孩子胃口小,吃得不多。这样吧,这顿饭,你们一人v我50就行,剩下的部分我和谈晨来分担,你们看可以吗?”
  这个金额,相比于总价和她们实际可能吃的部分,显然是非常照顾了。
  果然,听到这话,苏晓晓和王悦的脸色瞬间阴转晴,几乎毫不犹豫地连忙点头,语气也轻快起来,“好啊好啊!谢谢念念姐!你太好啦!”
  看着她们如释重负、甚至带着点占到了便宜的小窃喜的样子,许念一心里却有了别的考量。
  她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和谈晨这两个已经经济独立、消费观念成熟的社会人,与苏晓晓她们尚未踏入社会、预算有限的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尤其是在禾木这样物价畸高的地方,如果接下来几天的餐饮、活动都捆绑在一起,很可能会持续给这两个学生带来不小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甚至可能积累更多潜在的不愉快。
  于是,在饭桌上,趁着气氛还算融洽,许念一提出了一个建议,“我看下午天气挺好,村子也不大,我们不如分开活动吧?反正这里步行都能逛到,大家也能更自由些,去自己更感兴趣的地方转转。除非明天去滑雪场需要开车,我们再一起行动,怎么样?”
  苏晓晓和王悦对视一眼,答应了下来。
  于是,午餐后,四人便在餐馆门口分道扬镳。
  苏晓晓和王悦兴致勃勃地朝着游客密集、看起来更热闹、也更容易邂逅目标的中心方向走去。
  而许念一和谈晨,则迎来了无人打扰的独处时光。
  下午的阳光温和而明亮,他们沿着清理出的蜿蜒小径慢悠悠地散步,刻意避开了主路上的人流,四周变得宁静,只剩下双脚踩在压实雪地上发出的清脆声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