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韩信确实不会去。
他本就无过,是刘邦不敢用他,却想用太子为义子束缚他,他为何要去?
哪怕这么做能让刘邦难堪,也难解心头之恨。
更别说他若是去了,就是贪生怕死、求生心切。
韩信不接受这样的耻辱!
【秦念:你汉室拜义父是让义父上门求拜吗?】
【刘邦:……】
刘邦继续装作很不情愿。
他不能直言不情愿,会被规则判定为谎言。
但此时的沉默,不就是“不情愿”吗?
此时不仅看不到刘邦的人认为他不情愿,就在身前的大部分重臣也认为他很不情愿。
【秦念:应该是刘恒自己去拜义父,韩信不接受就蹲在门口哭,逼着韩信认他。】
【刘邦:秦皇所言极是。朕这就让恒儿前往淮阴侯府,认韩信为义父,并拜他为太子太傅。】
刘邦藏好笑意,让语气尽量平缓。
这是秦念的提议,他千方百计想要救下韩信的性命,韩信就得顾念秦念的这份恩情。
如此这般,韩信才不会为了脸面拒绝太子。
天下人也都会知道汉室为了保下韩信,太子刘恒亲自去淮阴侯府哭着拜义父。
往后韩信若想造反,那就是他不义在先。
刘恒又是声誉榜排名相当靠前的皇帝,就算不能驾驭韩信,也可以一直不给他兵权。
不会像刘盈那般软弱犯蠢。
有韩信在侧,也能稍微制衡皇后。
刘盈的处境,刘邦看见了。
此时七岁的刘恒完全不觉得为难。
十日之前,他还只是个不受重视的皇子,需事事小心时时谨慎。
拜兵仙为义父——倘若日后能以韩信为将,征战匈奴。
未尝不能雪阿父之耻!
甚至有韩信为义父,他或许就不会像兄长那般,连说话都要为……所控。
皇后吕雉不明白另一个自己为何说可。
………
太后吕雉凝视着天幕。
冒顿对她的侮辱,她绝不会忘。
既然有起用韩信报复冒顿的可能,她就替以前的自己做主,试上一试。
………
韩信神色略微缓和。
其实还是极为不情愿……
那就让大汉的太子在门口多哭一会。
【秦念:所以最后还是朕出的主意?要你们这些汉帝有何用?】
刘彻冷眼看天幕。
在他看来,即便是“兵仙”韩信,也不能让他命太子去哭求拜其为义父。
也就只有秦念这种开国君王,才会和高祖共谋这般行事。
【刘邦:能者多劳,能者多劳嘛。】
韩母松了口气。
她极为感激秦皇救她儿性命。
“韩信,以后你要去效忠秦君。”
“诺。”
小韩信认真点头。
【秦念:既然你人在长安,韩信还活着,那陈豨现在就还没造反。】
秦念先谈韩信,自然是因为太惋惜兵仙之死。
如今韩信保下来了,刘邦的剧本里的平乱倒是简单不少。
【刘邦:下一个造反的人是他啊。】
刘邦与秦念交谈的过程中,还安排好了护送刘恒去淮阴侯府的人员。
韩信之事,宜早不宜迟。
此刻他已然发现,秦念先说韩信之事,不只是因为秦皇惜才——
好在这样的始皇后人是生在后世。
若秦念身为秦二世,刘邦不认为天下能起反秦之势!
而此刻陈豨两股战战。
光是韩信重新为刘邦所用,这一点就已足够可怕,更别说天下之民皆可见刘邦位列声誉榜前九。
当韩信确定不会被杀后,刘邦的民心又迎来了一波上涨。
他造反成功的可能性几近于无。
【秦念:他早已与韩王信部下暗中勾结。九月就会自立为代王,次年冬天就兵败而亡。与匈奴勾结劫掠华夏,死不足惜。】
像这种等级的造反,在天幕设定下非常好处理。
谁会追随注定败亡的人造反?
白登之围源于韩王信投降匈奴后联匈攻汉。从刘邦听到陈豨会反时平静的态度来看,秦念判断此时大概率是陈豨称病不肯奉诏入京之后。
【刘邦:燕王、梁王,朕命你们即刻领兵诛杀陈豨。赵代两地军民不随陈豨起兵者无罪,参与平乱可按照功劳予以封赏!】
燕王卢绾恭敬领命,立即召集大臣准备出兵。
梁王彭越原本因为燕王臧荼谋反被诛杀、韩王信投奔匈奴、赵王张敖被废、楚王韩信被削而惶惶不可终日。
见到韩信受诬谋反被诛后,更是确定刘邦有削除异姓王的想法。
但如今见韩信从被软禁转变为太子太傅,甚至还是天下皆知的太子义父之后,彭越反倒不再感到恐惧。
“大王,陛下没有恢复韩信楚王的封号与封地,他还是想要削异姓王啊!”
部将扈辄连忙劝说彭越。
彭越知道扈辄一心想劝他造反,但他就是不想造反。
以前不想反,现在更不敢反。
“如今韩信性命无忧,陛下得天意和万民的认可,如果削除我的王位就可以保全性命,我愿意这么做。”
说完他就开始安排军队将领,准备亲征。
【秦念:刘恒,别装死。】
【刘恒:……】
刘恒头疼,此事着实不好叙说。
权衡再三之后,刘恒才斟酌着开口。
【刘恒:燕王卢绾,诛杀张胜。他将会诱骗你投降匈奴,你被匈奴封为东胡卢王后经常被蛮夷劫掠,最终客死异地。】
张胜脸色剧变,连忙申辩:“臣什么都还没有做,刑不及未罪之人!”
“孤没有后世秦皇的胸怀。”
卢绾下令将张胜斩杀。
天幕禁止谎言,卢绾知道刘恒所言非虚。
既然如此,他当然不会留下张胜的性命!
待诛杀陈豨,他就去长安找陛下请罪。
………
刘邦没想到卢绾也会反。
卢绾与他同年同月同日生,两人一起长大,是最为亲密的好友。
就是萧何、曹参,也不如卢绾与他的亲近。
虽然刘恒说卢绾是被诱骗投降,但也足以让刘邦醒悟:
异姓王皆不可靠。
就连同姓王也会谋反。
此次天幕,是他削平诸异姓王的最好机会。
………
秦念打了一行字又给删了。
在她看来,卢绾这种主动勾结匈奴的人就该死,至少也得公告天下:
卢绾并不无辜。
说是张胜诱骗,那不还是卢绾作的决定吗?
确实,刘邦削王削得如此明目张胆,吕雉杀王杀得毫不手软,异姓王只剩下燕王卢绾和长沙王吴芮,他想要自保是情理之中。
但因此与匈奴合谋,还纵容劫掠赵代的陈豨袭扰边境,想要以此养寇自重,最终消息败露逃亡——
这就极为令人不耻。
后来卢绾带着亲信在长城外等候,想要亲自找刘邦请罪。
可刘邦死了,卢绾只能投降匈奴,然后在匈奴饱受欺凌。
这才是一切的原委。
秦念最终还是没有将事实说出来。
汉高祖的意难平,可能就是卢绾这些人。
“被诱骗投降匈奴”,刘恒这段相当委婉的话,也足以让刘邦削去卢绾的王爵,将其留在长安。
【刘恒:梁王彭越……】
彭越惊恐。
【秦念:说一半就不说了,你想吓死他?】
第32章
在秦念看来, 彭越属于情商也很低的那款。
看到刘邦削了许多异姓王,他就害怕自己也被削。
那就造反呗?
不造反,就蹲在家内耗。
不敢造反那就听话呗, 也不。
刘邦让他带兵一起攻打陈豨,他装病不去,但又派将领带兵去帮刘邦。
刘邦派人责备他,他就害怕想要去请罪。
等扈辄说去了就会被捕不如造反时,他不造反,也不去拜见刘邦了,继续装病。
然后被太仆告发他和扈辄密谋造反。
这个他原本想杀的太仆跑了,彭越得多点提防吧?
没有,就像想不到太仆会去告发一般。
刘邦派个使者去找他, 暗中袭击就把他给抓捕了。
抓韩信刘邦好歹还得伪游云梦, 抓彭越真就是有手就行。
刘邦将彭越削为平民后流放蜀地, 吕雉则认为放他去蜀地是徒留祸患,劝刘邦将他诛杀。
刘邦更狠,既然要杀彭越那就做绝——
“醢之”。
将彭越剁为肉酱,还分发赐给所有诸侯。
把英布吓得起兵造反, 于是又少一个异姓王。
秦念怀疑刘邦就是故意的。
但她不打算将这件事说出来。
既然这个群的目的是解决意难平, 将这件事说出来, 只会让彭越极度恐惧,也有可能怒而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