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作精女配偏不觉醒 第4节
秦想想小时候就喜欢妈妈带回家的烧麦,她自己还学着做。
自己在家里做烧麦,则可以往里面放上香菇丁,肉丁,笋丁,再奢侈点还能包进去咸蛋黄……把面皮擀得薄薄的,里面馅料鼓鼓的,做出来的烧麦则要小小的,鼓鼓囊囊像是薄皮石榴一样。
明天上工之前,她要十分虔诚地祭奠自己的五脏庙,一口气吃五六个小烧麦,然后骑自行车去工厂,还要去食堂打一壶甜甜的热豆浆儿。
等喝完了甜豆浆,才有力气干活。
中午也不用吃别的,她带一饭盒烧麦过去,把饭盒在开水里泡一会儿,里面的烧麦就热了,虽然没有早上刚出锅好吃,但也十分美味,而且里面还有肉。
想到这里,秦想想才觉得当纺织女工的日子不那么煎熬。
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用心吃饭睡觉。
第4章 吃喝玩乐 一毛钱都没存到。
五十年代沪市兴建的工人住房,都是按照苏国专家的意见建造设计,并且在兴建之初,就有水电煤气和马桶。
自来水接在厨房里,厨房有两个煤气灶,在大多数人还在烧柴烧蜂窝煤的时候,这样的工人住房就已经用上了煤气灶,煮菜做饭烧水都十分方便。
这样的住宿条件跟棚户区的人比起来,实在算是好条件,可是十几年过去,房子也老了,外面的河水因为废水排放太多,隐隐发臭起来。
最让人受不了的,还是厕所里的马桶,国人不习惯用这个,再加上一层楼的人共用,有些卫生不好的,故意把马桶圈弄脏,让人恶心的受不了。
现在进入七十年代,这时候新修建的工人住房则不一样,各家各户全都是独立的水电煤气,可这样的房子,又得排队多久才能住进去?
秦想想处理好肉沫,又开始清理粉肠和猪肝,放盐巴洗过,又倒了些花雕去腥,尤其是猪肝,洗完了之后,切成片,还得放在水里加上花雕酒浸泡一个多小时,这样才能减少其中的腥臭。
很多人不爱买猪下水,就是嫌处理麻烦;还有的呢,也不管他腥臭不腥臭的,直接以毒攻毒,加辣椒和酸菜大蒜,把里面的腥味压制住,然而嘴刁的,还能是吃出里面的腥臭。
如同秦想想这般细致处理的人少之又少,所以邻居许家的人,都说她特别作,要么不下厨,要么使劲儿占地盘,屁事多。
像是一楼,四户人家共用一个厨房,就两个灶台,烧菜都要排队,水龙头就一个,你家占用时间多了,另一家就少了,经常起语言冲突。
因为水电共用,所以交水费按人头算,电费则按家里电器的瓦数来算,比如电灯泡几瓦几瓦,收音机又是几根管,煤气也是按人头。
但是秦想想“作”,许家人说秦想想一个人得算是两个人头,因为她冬天要烧水洗澡,夏天也要烧水洗澡,房间里的东西没事都要洗,她用水用煤多,必须算两个人头!不,三个人头!
后来吵吵嚷嚷过,秦想想也是死性不改的,她偏要洗,两家商议过后,秦想想一个人交两个人头的费用,这才消停。
“我一个人交两个人头的水费,多用点水怎么了?”秦想想用水泡着猪肝,还打算中途换水一次,这事若是被别人看见,非得说她浪费。
他们说她又作又矫情,那又怎么了?她死都不改!
如果要作,就得需要钱,水电煤气样样都要钱,如果和黎剑知离婚,那边钱没了,她妈给她安排的车间女工倒是个好工作,每个月收入高,这时候工人待遇最好,很多人宁愿当工人也不愿意进机关单位,技术工人工资最高能有一百二三十,因为很多工厂还在市郊,另外还有市郊补贴,要比城里的工作稍微多几块钱。
纺织工厂现在福利待遇还不错,每年工会还发一些水果粽子糕点之类的东西,当然,还有纺织出来的棉布和纱布,也都会作为女工福利。
秦想想算一算自己每个月的花销,如果想要吃好点,一天得花个七毛到一块,一个月就是二十一到三十块左右,偶尔还想下个小馆子,吃掉三十多也是正常的。
所以说学徒工的工资二十九块五定的好,这笔钱刚好够一个成年人在食堂里吃一个月的好饭好菜,稍微省着点吃,能抠省出十块钱,如果非常节省,就吃点米饭拌家里的咸菜,那就能省更多,哪怕二十九块钱的工资,也能省出二十块钱。
如果能有七八十一个月的工资,手头上就宽裕多了,哪怕吃好一点,三十几块钱花在吃喝上面,还能剩三十多,这些钱能补贴家里,也能去供销社或者百货大楼买其他的工业品。
沪市是全国工业品最多最齐全的地方,不用等到地方赶集日,每天都能买到各类生活产品。
就不说缝纫机手表那些大件,雪花膏、珍珠粉、蛤蜊油……这些零零碎碎的小东西要花钱,另外一个闹钟十几二十块钱,一个暖水瓶要五六块钱,一个搪瓷盆要十几块钱,还有蚊帐……这些虽不是必需的,可想要过好日子,家里总是缺了点什么。
一件漂亮的冬大衣要十几二十块钱,哪怕一双孩子的小皮鞋也要八(-)九块钱,秦想想穿的皮鞋就得十几块,她有十几双鞋,每年都要买新的。
之前生孩子的时候,秦想想买过一个大件,是一辆五十八块钱的“婴儿车”,也叫小孩车,把孩子放在里面,不需要大人抱了,可以直接推着走,十分省事。这种木头做的小孩车要五十八块钱。
当时周围人都劝她别买,说不值得,花几块钱买个小孩背带就行了,秦想想嫌背带太丑,红艳艳的大花布,家里有,她不愿意用。
……
反正她把黎剑知寄给她的钱都花光了,一毛钱都没存到。
她跟黎剑知离婚后,就得自己养活自己,临时钢琴老师的工作再体面也不能做,二十几块钱工资太寒碜,哪怕她能跟着父母混吃混喝,也攒不了几个钱,过不上好日子。
与其和其他单位换工作,倒不如留在纺织工厂里,像是棉检室还有布房,这些都是相对轻松,只上白班的工作,工资少点也没关系,有个四五十就够了。
而且她妈有机会进厂里的领导班子,那她的日子就好过了,没必要跑到别人的地盘去。
在梦里,她当钢琴老师,一个临时工总是挨欺负的,还被人瞧不起,什么福利都没她的份……虽然她是很想当钢琴老师,但她觉得自己受不了一点苦,还是在妈妈的庇佑下当个窝囊废女儿吧。
抱紧亲妈大腿是第一要务。
如果决定暂时留在纺织厂,明天做烧麦不如多做一点,搞搞人际关系,方便她转岗,也方便她妈妈进厂里的领导班子。
这样她就可以过上轻松舒适的好日子……可如果不离婚,她不仅可以过上轻松舒适的好日子,还可以白拿黎剑知的钱,啊啊啊啊啊,秦想想,你个蠢货,你怎么可以动摇!
离婚,必须得离!
现在她的首要目标是老实在纺织厂里待着,不给亲妈拖后腿,让周傲冬进厂里的领导班子;第二是在厂里转岗,换个轻松上日班的工作;第三是和黎剑知离婚。
定下目标后,秦想想松了一口气,她这个小脑袋瓜,总是不愿意在吃喝玩乐之外的事情上心。
——先就这样吧,吃饭为重。
秦想想烧热铁锅,煤气灶转小火,使用煤气灶烧菜煮饭就一个好处,可以随时变换大小火,但也有些人说烧起来没有柴火香。
她把肉沫放进锅里,小火慢慢的炒,把一粒粒的肉沫炒分散,要把里面的油脂和水分都炒出来,最好是干干的,还有些香脆,吃起来最好。
炒完之后,使用钢铲舀出来,小心别烫着手,一两的肉沫炒散了之后,看起来比生的时候多一些,装了小半碗,闻起来非常香。
“这个布也该换了。”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以前从来不在金钱上费心的秦想想,今天突然算算钱之后,发现要过上舒服好日子挺难。
手上用的是钢铲,这么一把钢铲要六块钱,使用的时候,还得用一段白布在手握处缠绕很多圈,这样拿在手上才不会被烫到。
而这种白布条容易磨损,隔一段时间就得换一个。
“好香啊,谁家在炒肉,是想想啊……”厨房的帘子被人掀开,外边站着隔壁许家的许如薇,和秦想想差不多大的岁数,也结了婚,小孩三岁,工作是在地区音乐团弹钢琴。
两人小时候一起学过钢琴,也一起练琴,长大结婚后就疏远多了,许如薇家里三兄妹,她是家里最小的一个,上面有个大哥,在机械厂工作,二姐命不好,下乡去西南农村,剩下她,凭才艺考上了地区音乐团。
当时秦想想和许如薇一起考音乐团,也都进了复试,最后秦想想没考上,许如薇考上了,许如薇没少在秦想想面前显摆,也因此,秦想想不甘心,才执拗要当文化宫的钢琴老师,她想亲手摸一摸演奏厅里价值上万的贵重钢琴。
许如薇把她带到音乐团,只是炫耀,根本不给她碰。
秦想想也是因此知道了,许如薇之所以能被选上,是因为她给主考官送了礼,明明她弹得不如自己!
秦想想当初也想让周傲冬帮忙跑跑关系,周傲冬不答应,还奚落她,落选之后,她也恨上了亲妈,觉得周傲冬故意折磨她,就是让她没苦硬吃。
后来秦想想才知道,她妈打听到那个音乐团主任挺好色,没少对年轻姑娘动手动脚,秦想想生得绝色漂亮,周傲冬自己年轻时候也是经历过的,更愿意把女儿放在女工占绝大多数的纺织厂,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没人敢欺负她。
再加上音乐团年轻文艺男女多,秦想想长得又漂亮,丈夫还是个军官,夫妻两地分居,万一她跟哪个年轻男的……闹出一段丑闻就遭了。
在梦里,秦想想知道许如薇还真跟另一个男的闹出点什么,那是在恢复高考第二年爆出来的,许如薇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可她丈夫发现了丑闻,跑去学校和那个男的打架,当时闹得很大,导致许如薇和那个男人都被学校开除,两人退学后就卖录音带,也是让人唏嘘。
当然秦想想自己在书里被骗得倾家荡产被车撞死也挺惨的,就她这脑子,还是老老实实待在妈妈身边听妈妈的话比较好。
如果是她妈妈经营纺织厂,肯定能赚大钱,不过那些外国人可坏了,卖淘汰的落后机器就算了,还在说明书和零件上使坏。
好多人买了机器之后都不会用,或者用不了,还得加钱买零件。
不只是秦想想一个被骗破产,很多国营工厂也上了当,损失了大量钱财,让人心痛。
秦想想想着自己绝不要再参加高考,反正也考不上,倒不如专门学好外语,不说赚钱,起码不能让她妈被骗!
第5章 糕点 偏就要当极品作精。
“想想,你弄什么好吃的呢?分我一点,等明天带你去音乐团玩儿。”厨房里都是一股炒肉末的香气,许如薇不由得咽了咽口水,喉咙里跟着泛酸水。
她在音乐团里日子也不好过,工资没有工人高,团里年轻姑娘多,背地里暗自较劲儿,衣服鞋子都要穿得体面,才不至于招人笑话。
蛤蜊油这类的东西,普通人家寒冬腊月的季节才买回家涂抹在手上预防冻疮,而团里的年轻姑娘,平日里都买,用来保养自己的双手。
小号的蛤蜊油五分,中号的七分,大号的一角钱,她们团里平日里都流行使用蛤蜊油保养手部,不少人一周用掉一个大号的蛤蜊油,甚至是两个……价格虽然不高,零零碎碎的,为了维持各种体面,一个月不知不觉就把工资大半花出去了,外表是体面了,肚子就得遭罪。
“我炒了肉沫。”秦想想格外矫情地拿出一个小味碟,又翻出来个以前喝咖啡的秀气小调羹,给自己拨了一味碟的碎肉沫,使用小调羹浅浅尝着吃。
味道真不错!
秦想想不客气道:“可惜了量不多,没你的份,明早上我还要用来包烧麦。”
“你不是要跟你姑妈那边换工作吗?我带你去见识见识演奏级钢琴,你以后去文化宫当钢琴老师,咱们平日可以一起练琴了。”许如薇颇为得意道,就跟中学老师看不起小学老师一样,她们这些在音乐团里的“文艺工作者”,也瞧不起在文化宫里教小学生的所谓钢琴老师。
“谢了,不用。”秦想想煮的糯米饭已经出香味了,她舀了一勺出来,全都搅散散热,加上刚炒好的肉沫,酸萝卜丁,咸菜,以及花生米,洗了手,当着许如薇的面,捏成一个个漂亮三角小饭团,摆在雪白的鱼盘里,像是精致的小点心。
为了增添点缀,她掐了点窗台上种下的绿薄荷,嫩嫩的小薄荷叶子点缀在饭团边上,清新漂亮,别提多好看了。
她从小练钢琴,根根手指骨节分明,白皙如玉,又因为在纺织车间工作,触碰过一层层细纱的手指总是格外柔嫩。
“这个做的有点丑,分给你尝尝。”秦想想皱着眉头盯着其中一个小饭团。
许如薇都要被她给气笑了,这个小家子气的小作精!三两口就能吃掉的饭团,愣是被她捏成七八个小饭团,一个都不够一口呢。
不过嘛……普通人都为五斗米折腰。
她想用手碰,秦想想打了她一下,让她用筷子,许如薇哼了一声,到底拿筷子把那个丑丑的小饭团吃进嘴里。
虽然做法是矫情了一点,但这么一小小的一团,包着一点儿肉沫提味,又加上爽脆的萝卜,微微带辣味的咸菜,味道怪好吃的,糯米又甜又香软。
“你做的太小了,这一个没滋没味的,能不能再尝一个?”
“走开点。”
秦想想转走自己的小鱼盘,“这是等会儿我要打开收音机听音乐节目时候吃的小点心。”
“家里还剩一瓶我们厂里自制的汽水,配着吃正好。”
许如薇酸酸道:“你还真是会‘过日子’。”
当纺织厂女工虽然辛苦,但是国营大厂的食堂花样最多,还有各种点心供应,这些点心师傅有不少祖辈曾经是在城隍庙附近摆摊营生的,各负手艺,不说这自制的橘子汽水,她们厂里夏天还有凉丝丝的桂花白糖莲心粥。
许如薇单是想想都觉得馋得慌,偏生秦想想这家伙还嘴挑,去年打回来的莲心粥说太甜,全让她儿子喝了。
虽然没有尝过他们厂的汽水,但是秦想想愿意吃的,味道肯定差不了。
哎呀这家伙这么作,怎么不作死她呢。
许如薇有些颇为阴暗地想到,得亏秦想想嫁了个军官,这军官没留在沪市,还被分配到岛上去了,这要是天天跟秦想想待在一起,还不被她这副矫情的样子给气死。
等她男人回来,这好日子就到头了。
许如薇断定秦想想不敢跟她的军官丈夫离婚,她要是就那二十几块钱的临时工工资,都不够她自己吃的穿的。
猪肝在水里泡着,秦想想打算等家里人回来,再决定是一齐做个猪肝粉肠面条还是做个汤吃,她把自己吃的小点心先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