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作精女配偏不觉醒 第64节
秦想想轻轻嗯了一声,扑进男人的怀里抱住他的脖颈,她喜欢黎剑知的光明磊落,而且还不占老婆的小便宜。
有些男人见老婆有娘家的补贴,巴不得哄着老婆多从娘家捞钱,更是把女人的钱当成自己的钱,这种男人,秦想想很不喜欢。
她愿意给黎剑知攒钱买手表,是她的自愿行为,可要是对方把这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她就不开心了。
幸好黎剑知不是那样的人。
父母每个月给她四十块钱,再加上姑奶奶那边二十块钱,秦想想再作也收的不好意思,父母那边的钱她不要了,目前一个月三十六,再加上姑奶奶二十块钱,黎剑知还给她五十,足够用,也能存一些。
第二天秦想想去给家里打电话,告知周傲冬自己当上了临时厂长,她大大咧咧道:“妈,我现在一个月也有三十六的工资,你和我爸爸那四十块钱不用再寄给我了。”
秦想想说这话时没有避着人,旁边的人,包括总房里的转接员都惊呆了。
四十块钱!
那边办公室里的周傲冬特别开心,也感到特别欣慰:“你要是肯上进,爸爸妈妈每个月再多给你十块钱,那些钱本来就是给你和小宝的,爸妈吃喝花不了多少,本来就你一个闺女,你要是出息了,父母怎么样都开心。”
“现在你肚子里又怀了一个,好好保养身体,吃好点,别委屈了自己。”
挂了电话,秦想想叹一口气,她这个小作精想对父母好一点,爹妈还不领情,还要给她补贴钱,她只能就这么继续当个妈宝女了,得过且过。
当一个和尚撞一天钟,这个临时厂长当一天是一天,估计总会被人挤下来的。
她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懒得想那么多,还是好好吃饭睡觉吧。
然而她却不知道,这个电话打过去,在家属院造成了石破天惊的效果,乖乖的,他们院的黎军官真是娶了个金疙瘩回来呀,人家家属父母竟然每个月给寄四十块钱补贴。
草,这多让人羡慕嫉妒恨。
“小秦她父母真的每个月还给她寄四十块钱补贴?”
“人家就一个闺女,父母都是大城市职工,她妈听说还是厂领导呢。”
“也是,不给亲女儿还能给谁呢?”
……
黎剑知回到大院里,发现不少人用一种看赘婿的眼神盯着他看。
第75章 高深莫测 你升职,我躺平。
“能教出秦想想这么个优秀徒弟我高兴, 她是个有福气的,这都当上厂长了。”李师傅在纺织厂里笑得合不拢嘴。
边上郑女工忍不住道:“只是个临时厂长。”一个破海岛上的纺织厂能不能建成都没个影呢,
“临时厂长也是厂长, 干得好怎么就不能转正了?这是她的造化!”李师傅很乐意带出几个厂长徒弟, 她祖籍明州, 很多年没回去了, 如今有机会,借调过去三年, 她是愿意的。
秦想想亲妈周傲冬马上就是厂长助理, 三年后回来也不怕老厂亏待自己,如此一来, 何乐而不为呢?
“小秦二十来岁就有机会当厂长,这是她的命。”
葛佳佳笑着道:“想想有一副好心肠,她肯定能成为一个好厂长。”
“可不是么, 昨天去食堂, 还听见老赵她婆娘挂念想想呢。”
旁边的郑女工听后气死了, 她舅舅和周傲冬竞争厂长助理,被周傲冬赢了,现在周傲冬这个女儿,也莫名开始走大运,秦想想她怎么可能当上厂长?!
这绝对不可能!
住在同一栋老公房的其他住户也知道秦想想当上了临时厂长, 旁边的许家眼巴巴盯着,他们想的倒不是别的, 而是秦想想什么时候把户口转走。
如果秦想想把户口转走,丁家住的房子会被房管所重新收回去,因此许家还有机会把房子争取过来。
许如薇喃喃自语道:“秦想想竟然当上了厂长?”
许如薇和许家的人一样,都盼着秦想想另找工作把户口迁出去, 可没想到她有这么大运气,竟然能成为厂长,哪怕是偏远海岛的小厂长,那也是厂长,是属于“干部”!可以算干部年龄,也算是干部经历,甚至还代表下基层工作过。
若是将来她还能有机会随军调回沪市,沪市纺织厂肯定要给她安排一个领导干部的位置,那时候她还需要这间老公房吗?成了干部的秦想想能分到更好的房子。
秦想想,和她一起从小长大的秦想想,她竟然也成个干部了。
还以为秦想想去偏远海岛受苦,结果人家反而鲤鱼跃龙门,成了个干部。要知道城市虽然好,但是大城市大工厂想提拔为干部很难,僧多肉少,必须极其突出才能进入实权位置。
而此时很多初高中文化的知青下乡,有的到现在已经成为了公社干部甚至是公社书记,文化水平高的在穷乡僻壤很容易被提干,成为重要单位的一把手二把手,有些城里干部会把最优秀子女送去当知青磨炼,在乡下提干,做出政绩,一路向上。
没想到秦想想竟然也意外赶上了这么一趟春风。
许如薇的心狠狠揪了一下。
秦想想这时候在家里算账,以前她从来不记账,有多少钱花多少,现在跟黎剑知处了一段时间,也染上了一点做规划的爱好。
毕竟以前是钱不够花,现在每个月钱有盈余,存钱的滋味是有点上瘾,每个月都有剩下来的钱,可以攒着买大件了。
不算黎剑知那边的,她原先就有一百一,加上三十六就是一百四十六,而他们家现在三个大人,一个小孩吃饭,但是黎剑知有一大半以上的时间吃炊事班。
仔细算他们家要吃掉八十到一百斤一个月的粮食米面,这里要花掉十五到二十元,其他的蔬菜鸡蛋豆制品、油……
普通的一家四口,一个月花销三十元勉强吃饱。
而他们家伙食标准高,要订牛奶,偶尔还要买点蛋糕巧克力饼干糖果以及油炸食品来调剂嘴巴,但是秦想想那边做假领子有补贴,家里还有菜地和母鸡下蛋……一个月也要花掉四十五到六十元左右。
就算一个月伙食费五十,其他肥皂洗衣粉香皂衣服鞋子等等杂七杂八二十元,加起来月消费七十,结余七十六,一个月能存七十六,只要一年就能攒到九百块钱买一块劳力士手表。
秦想想:“哇!”
攒钱这么快,但是不是太让自己受委屈了?存的比花掉的更多。
黎剑知也这么觉得:“没必要攒那么多,一个月五十伙食费,你和孩子还要买其他的东西,不用那么省,这样,一个月花八十,存六十六,一年也能攒个七八百。”
攒钱后买进口手表也行,进口手表保值,相当于买了黄金存着。
秦想想点点头,“好吧,那就花八十。”
“去买进口手表的时候,咱们一道把钢琴买回家。”黎剑知挠挠女人的手心,这个年代虽然没有攒钱的必要,但是和老婆一起攒钱,却感觉未来生活更有奔头。
黎剑知:“存钱不如升职,我要是再往上提一提,一个月一百四五十,你要是当上正式厂长,少说也有八十一百的,咱们俩加起来就快三百一个月。”
秦想想僵硬了,她面无表情想着:你升职,我躺平。
岛上的纺织厂慢慢盖吧,不着急。
“咱们院里的小秦真是厂长了?”
“目前还是临时的。”
“人家里每个月还给她寄钱,一个月寄四五十呢。”
“黎同志娶了这么个老婆,真是让人羡慕啊。”
走在路上的陈锐锋听见这些议论声,仿佛被一把虚空中的利剑狠狠扎入心脏。
回想起之前在黎剑知面前秀进口手表的愚蠢行为,陈锐锋脸都绿了,他在黎剑知面前的优越感荡然无存,最近这段日子里,天天躲着黎剑知,不愿意见到他。
只要不见到他,就不会感到扎心,可惜住在同一楼里,也是抬头不见低头见,让人郁闷。
丈夫陈锐锋逃避,妻子赵阳阳比他有劲儿,赵阳阳觉得秦想想目前也就是个三十六元工资的空头厂长,等纺织厂建好了,谁说不会卸磨杀驴呢,总有空降的把桃子摘走。
另外,这纺织厂能不能建成都还是个问题。
赵阳阳比秦想想这个临时厂长更关心纺织厂的进度,时不时打听,这天她努力骑着自行车回家,急匆匆跑上楼,等到陈锐锋回家,她一脸兴奋跟陈锐锋说:“早就说了楼下这个厂长不会当得那么顺,这下出大问题了。”
陈锐锋:“怎么?”
“征地出问题了,扯皮呢,公社不愿意给,说那块地占了宅基地,社员们都不答应。”
“这纺织厂也不是你想建就能建的,那是征用集体的土地,社员不答应也没办法,难不成强征土地?”
“虽然现在不兴那个牛鬼蛇神,但有些人说那块地龙头风水,要留着盖房子的,好些社员都不肯答应,说要留着做宅基地。”
“还有的也不愿意搬迁。”
陈锐锋暗自吐槽,什么风水宝地,真要是块风水宝地,早就给人盖房子了,还能留到现在?只不过是五六十年代人口大爆发,现在适龄青年都到了结婚生子的时候,都想占块好地方给自家用。
集体土地被征用,社员自然不高兴,估计还有几个刺头,早就盘算好了自家宅基地的位置。
赵阳阳:“我听我单位防疫站的人说了,那个公社的人可不好说话,估计要扯皮很久,在征地环节就出状况,秦想想这个厂长该愁了。”
“这要是土地征用完成不了,就得另外选址,这一前一后耽误的时间,秦厂长愁的头发都要掉了。”
“工厂一天建成不了,她就一天转正不了,还是个领三十六元工资的光头厂长。”
“秦想想,听说你们那工厂在征地环节出问题了?”赵阳阳第二天上楼时特意找秦想想搭话,“如果要扯皮,那得闹好久,你着急不着急?”
秦想想心道:那可太好了。
纺织厂一天没建成,她就多当一天的临时厂长,每个月白拿三十六元工资。
“没什么好急的。”秦想想笑都还来不及呢。
赵阳阳盯着秦想想的脸,试图从她脸上找出丝毫担忧的神色,但是根本没有,女人那一张艳丽到过分的脸上,仿佛满是胸有成竹的耀眼光芒。
这秦想想心里莫非有解决的办法?
秦想想:“你还知道什么消息?跟我说一说。”
赵阳阳恐吓她:“那个公社的人可不好惹,人家说是龙头风水,要留着盖主宅的,要想征地,除非从他尸体身上挖过去。”
“那块地底下也埋着人家老祖宗,你看看,这谁愿意啊。”
秦想想努力压抑住上扬的嘴角,很好,多扯皮一段日子,如果换地方建厂又要耽搁大段时间,她完全不介意等,多等一个月就白拿一个月工资。
一百块钱的厂长工资固然美好,轻轻松松拿到的三十六元更加适合咸鱼。
不过她这三十六元工资也不是白拿的,她要跟征地负责人一起去跟公社干部和顽固社员扯皮。
她就在旁边围观,少说两句话,如果征地不成功,就无奈换厂址呗……再等一段时间,让她小秦同志因为工作无能被革职就更好了。
这厂长还是让能者居之吧。
因为心里是这么想着,秦想想让小姑子陪自己和征地负责人一同去红旗岭公社时,心态非常轻松,就像是个去游山玩水看唱戏的客人。
红旗岭公社的人看见是这么个漂漂亮亮的女厂长,还怀着孩子,个个内心狐疑,跟了秦想想一路,后面人越来越多,把公社会堂围得水泄不通。
公社里的人也知道盖纺织厂是好事,但是具体怎么个好法大家感觉不出来,可被征地之后,眼前的直接损失的坏处是清晰可见的,公社集体损失了土地,损失了宅基地,能换来什么样的好处?
比起造成可见的损失,大家更愿意一切照旧,过着一成不变的安稳生活。
公社主任面露歉意:“林同志,我们整个公社紧急开会,经过大半社员投票,都不愿意接受出让部分土地用来盖纺织厂,你们还是另外选地址吧。”
“我们公社本来平整的土地就少,而且那边也是对外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方。”
征地负责人开口道:“选择这里正是看中了它的交通运输能力,这个位置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