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子女重生图鉴 第73节
她显然是看出来刚刚裴春之不大热衷的态度,裴春之一哽,不知该不该承认。
崔印月微笑,“不信也没关系,祈祷,归根结底是对自己说话,求个安心。”
她弯下腰,降低声音,在裴春之耳边问:“小春,你还和之前一样决定的吗?”
“是的。”
裴春之答道。
*
考试的日子乏善可陈。
裴春之已经考试考出了“耐药性”,再有什么大风大雨她都无波无澜。
不过,要说意料之外的事情,那也是有的。
她语文考试一出校门就意外地因为和旁边人聊天,发现选择错了一道——按照计划来说,她一道题都不能错。
崔印月接她去吃中饭,裴春之告诉崔印月这件事,崔印月知道她是要考状元的,立刻意识到这道选择意义非凡。
“别焦虑,说不定是别人错了呢?”
裴春之摇头,“是我错了,她一解释我就知道了。”
崔印月给她点了一堆吃的,忧愁地说:“要不,我们稍稍降低一点目标……”
裴春之再次摇头,她说:“还是有机会的。”
她拿手指蘸着水在桌上算分数,语文的扣分不应该,她重新算了一遍其他门课的分数,低声道:“其他课,没有任何容错。”
“人都有失手的时候,星星去年国赛就是计算失误。”崔印月说。
“如果失败了,我才允许自己用这句话安慰自己。”裴春之道。
午休后,她再次向考场走去,崔印月在之后的饭桌上不再问她考得怎么样,裴春之知道她是怕自己焦虑。不过,崔印月太小瞧她了,无论如何,无论怎样,她都不会让自己被情绪折磨。
如果成功,那最好;如果失败,明年、后年,她还有很多次机会。
*
考试结束的当天,裴春之并没有和其他人一样彻底抛下一切去疯玩。
她窝在房间里,下载了网上所有能找到的高考真题及答案,一道一道认真地对了一遍,加在一起算分数。
因为语文和英语作文的原因,她无法确定自己的具体分数,但可以肯定,分数应该是在438-442区间内。
如果语文作文发挥超常,如果数学附加题给分宽松……也许她可以到达445。
但这已经是接近于不可能的幻想,裴春之更倾向于自己的分数在440分上下。
江海省高考卷总分只有480分,裴春之只扣了三十几分,这已经是逆天中的逆天。裴春之没和任何人讲,实际上,现在几乎没有人相信她真的能拿到状元。
宁希漾在裴春之的一模成绩后对她寄予厚望,但一模毕竟只是四市统考,裴春之又只考了第四名。按照这个数据等比推算,裴春之在全省大概也就是十名左右的成绩。
这个成绩也够在宁希漾的教学生涯上画上重重的一笔了,至于状元不状元的……人家裴春之才十五岁,考状元的话,全国都得轰动了吧?
毕竟,高考又不是只有物理,语文英语总得学吧?裴春之又是跳级又是搞竞赛,还拿状元,和她同届高考的学生未免要破防。
宁希漾自己也是中央大学毕业的,她最知道高考难度。裴春之一模后就去中央大学上了预科,并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高考复习,这样的情况下,高考比一模发挥还好更是难上加难。
宁希漾问了一下裴春之,得到她“挺好的”答复,便没有多想地去忙莲少班的事了。
此时此刻,宁希漾还没有想到去确定一下裴春之的“挺好的”究竟有多好。
*
顾榕他们的期末考试顺延到了七月底才能结束。
朋友们又都在上学,裴春之只好歇了几天,又坐飞机回了北京。因为她年纪太小,教务处的老师和她谈过后建议她还是继续再上一年预科。
裴春之没意见,其实在预科期间努力刷学分的话,和正式上大学也没什么区别。
暑假,裴春之觉得还是得给自己找点事情做,恰好物理系的教授找人去实验室当苦力,裴春之报名参加。教授姓乔,是个青年教授,还需要卷职称、卷科研,实验要从早上八九点做到晚上十一二点。裴春之安安静静地坐在角落里看实验,过程很枯燥,实验室里的研究生吐槽:等一个好数据比等老婆生孩子还难。
裴春之有耐心跟它耗。难怪这个教授要招本科生做实验,研究生小声告诉她:这个实验剩下的就是批量对比试验,极其基础,研究生大牛马不够用,只好去找点小牛马来。
原来如此,裴春之冲他笑了笑,研究生心花怒放,刚要再跟她聊两句,实验要重新操作,他灰头土脸地走了。
裴春之继续摆弄手上的仪器,还没几天,之前报名过来的本科生跑了个七七八八——没有工资,死命压榨,得不偿失,这种科研经历写上去还要看乔教授能不能熬过非升即走。只有读预科的裴春之不太在乎这些功利的东西。
“应用物理要数据再正常不过,乔教授很不容易。”裴春之说,“两位学长也辛苦了。”
之前跟她聊天的研究生学长戴着护目镜,还有点人气;另一个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裴春之怀疑他要死在实验室了。
又做了七八天无意义重复性赌概率实验,裴春之手上的活结束了。她收拾干净实验台,把手上缠了好几天的防护手套拿掉,去找乔教授。
“教授,”她说,“还有什么老师那里需要做实验吗?我可以去帮忙。”
乔教授看看她,对她有点印象,“你是本科生?”
“嗯嗯。”
“光学学了吗?”
“竞赛学过。”
“那差不多够了——你是竞赛集训队保送吗?”
“是的。”
“行,李老师那里做光学实验,你要不要去看看?估计帮不上什么忙,不过你很细致,适合科研……”乔教授给她联系老师,不一会儿她就有了新去处。裴春之很高兴,跑回实验室里拿包。
研究生学长见她收拾东西,赶紧问:“你走啦?”
“走了,这批都做完了,记录我发给乔教授了。”
“啊……”学长难过地看着她,裴春之感觉到一些奇怪的东西,她走到门口,又回过来瞄一眼学长,发现学长还在痴痴地望着她离开的方向。
哦……他喜欢我。
裴春之醒悟了,裴春之理解了,裴春之觉得自己进步了。
顺理成章地,裴春之掏出手机,很高兴地在和顾榕、张钟子航、沈星映的四人小群里分享:
“我终于能看出来别人喜欢我了。”
顾榕:“……”
张钟子航:“……”
沈星映:“谁?”
裴春之:没什么。重要的是我的判断力提升了【小猫鼓掌】。
顾榕:你来给我说说你能判断出我们班哪几个人喜欢你,来,你来。
张钟子航:我凭直觉觉得是你今天发现的那个人演得太烂了。
沈星映:谁?到底是谁?
裴春之:没有人要恭喜我一下吗?
顾榕:【熊猫头无语表情包】
张钟子航:你看有人理你吗?
沈星映:到底是谁啊?长得好看吗?
第62章 减肥成功的高考状元62 营养液2w8……
7月24日早上, 裴春之向实验室的李教授告假,教授很好说话,只问她:“怎么突然要请假?身体有什么不好吗?”
“没有, 是事假。”裴春之道,“我要回去查高考成绩, 今晚八点出成绩。”
李教授原本在喝茶, 听到“高考成绩”四个字他抖了抖眉毛, 转过身。
“高考成绩?”
“对。”
“……你不是本科生?”
裴春之觉得长得太高也不是什么好事, 因为她身高一米七几, 周围人都压根没发现她是提前过来读预科的学生。
李教授惊讶了一下,又拉着她问了具体情况。裴春之向他解释一番, 确认她不管高考考得好坏都能继续上中央大学后, 李教授爽快地批了假期。
裴春之坐上回莲池的飞机。上飞机前,她又处理了一些事情——她在北京找到了合适的房子,等高考的事情结束,她就打算正式签租房合同, 把外婆接到身边居住。黑大夫知道她在找房子很热心,还想帮她找北京房子买下来,吓得裴春之连连摆手。
房价2020年就是顶点,她疯了才会买。
另外一件事就是横波渡。裴春之把黑大夫告诉她的“横波渡爱吃野宴”的事情转告给了那些联合起来状告横波渡的小作者, 他们高兴坏了, 裴春之收到了一大波“谢谢上学哥”的感谢。
裴春之没纠正他们的人称错误, 如无必要,她不会让自己掉马, 天才总是遭到非议,如果她被人发现她十二岁就开始写作,还挣了这么多钱……裴春之不敢想会有多麻烦。
就在几天前, 十四位小作者们联合发布公告,整理了横波渡的十条罪行。裴春之在飞机起飞前匆匆浏览了一遍内容,不禁感慨:都是写文的,笔杆子就是厉害。这篇文章言辞犀利,条理清晰,详略得当,图文并茂,简直可以直接印成杂志宣传的程度。
为表示支持,裴春之登录微博“不是自愿上学”的账号,发布了第一条微博:
“不回应,只是懒得和狗说话。”
*
从飞机上下来,打车到家,差不多也就下午三四点钟。
几个小时,足以让网络天翻地覆。裴春之打开手机的时候被无数消息轰炸了一通,她只好群发一遍“刚刚在飞机上,没网络”。
裴春之优先点开微博。
顿时,事情明了多了。裴春之看看自己微博评论区的最热,就大概明白发生了什么。
横波渡在她的微博底下评论:“你在狗叫什么?”
裴春之笑了,她翻了翻其他网友的评论,一大半人站在她这边,支持反抗横波渡的老作者霸权主义;还有一小部分人觉得她戾气太重,指责她说话难听。裴春之把微博关掉,心想:横波渡用一个小时的视频来网罗罪名,还不允许她回嘴一句不带脏字的冷嘲热讽——其实网友只是会站在他们想站的地方。
这件事正在迅速发酵,在网文圈里立即掀起轩然大波。好几个作者宣布停更抗议横波渡,也有作者在正文外的部分站队,还有受过横波渡帮助的人支持横波渡。目前来看,总体趋势以十四位小作家占优,只能说详细的瓜条毕竟有其存在的意义,网友们看完后纷纷认可十四位作家的卧薪尝胆。
“不是自愿上学”的参与只是火上浇油的一笔。裴春之和群里的“无事小神仙”聊天,他是她最大的盟主之一,看见裴春之这次激烈反击,他甚是欣慰。
无事小神仙:有种孩子终于长大了,会回嘴了的感动。
裴春之:我只是之前很忙,再加上知道他迟早会翻车,所以才没处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