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买不买?
  这还用问?!
  买爆!!!
  第8章 故宫国庆游(2)
  十月一日当天,故宫博物院办公区——
  土生土长的b市孩子苏遇棠,坐在监控室里,目光掠过屏幕上那如长龙般蜿蜒、排队等待检票的游客队伍,感叹道:“啧啧啧,真是人山人海。我长这么大,来这里不下30次,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人。”
  而且,今天最特别的是,门口的外国人特别多,大部分都是欧洲面孔。不少还举着手机正在拍视频,叽里呱啦地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张沫原本坐在旁边用平板电脑看报表,短短几天的时间,“智能翻译”这个功能的总销售额已经超过了8000万人民币!
  并且随着开馆时间的逼近,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飞速上涨。
  就连商务部做数据分析的时候,得出来的结论都是——
  “还是外国佬的钱好骗啊。”
  同一时间技术部这边也在发数据——
  “根据政策法规,当天实时屏蔽侮辱性语言,累计182345条。
  咱们外国友人的喷人技术含量还是太低了,连喻大师都说让他们先喷100句。”
  你们让我们翻译的东西我们翻译了,至于翻译完的东西不能过审,那就不关我们的事情了。
  反正她都已经是资本家了,资本家就是应该赚资本主义国家的钱!
  满意地关掉报表页面和群聊,张沫转头好奇地问苏遇棠:“你来博物院这么多次干什么?”
  苏遇棠耸耸肩:“没办法啊,每次有外地的朋友过来旅游,就点名要来逛这个,我只能陪着。导游的词我都要背下来了。”
  “8点05了,还有二十五分钟开馆。”张沫看了眼时间,若有所思道,“嘶,我突然意识到,我在b市也读了四年书,竟然从来没有来过这里。”
  那个时候她是贫穷大学生,一心都是学分和兼职,这些旅游景点竟然一个都没有来过。
  “哈哈,既然赶上了,不如趁此机会,我给张总介绍一下?”一阵儒雅的笑声传来,来者是故宫博物院的王院长,他背着手踱步进来,眼镜片上还反射着清早的晨光,显得格外和蔼可亲。
  张沫站起来,淡笑道:“这怎么好意思让王院长亲自给我介绍?”
  王院长摆了摆手,笑道:“应该的,我们也非常感谢张总对于我们工作的支持。”
  空气中弥漫着心照不宣的默契。
  虽然这件事情明面上是国安局和文化部联系的,但是王院长也有自己的人脉。多多少少能够知道,这几件文物,都和面前的这位张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特别是商龙纹白玉枕、商玄鸟纹柄拂尘、清汉白玉缠枝纹瘗钱罐,这三件文物。
  根据《博物馆条例》规定,博物馆可以通过购买、接受捐赠、依法交换等方式取得文物,也可以通过借用等方式提高馆藏文物利用效率。
  本次的临时展出,这三件文物就是匿名的好心人无偿借出的,只在特定重大节日期间展出。
  张沫:“既然王院长都这么说了,那我也就不客气了。能不能请王院长带我去那几件文物所在的场馆,最后再确认一下直播的设备?”
  王院长:“没问题,张总这边请。”
  张沫看了一眼苏遇棠。
  苏遇棠:“我就不去了,我在这儿盯着监控。这次守卫都是精锐,王院长和张总大可以放心。”
  连守卫都换成了国安局的特工,看来这一次上面确实十分重视。
  很快,王院长就领着张沫来到了负责展出五件文物的展馆中。
  展馆里冷气开得很足,玻璃展柜在射灯下泛着冰冷的光泽。
  展示柜的外围还围着一圈警戒线,保证游客们能在安全距离下进行观赏,同时也增添了几分庄严与神圣。
  为了突显对于此次活动的重视,这个展馆只单独展出了这五件文物,展馆的四角,还各自站了一名精干且具有压迫力的守卫。
  张沫看了眼,发现都是熟面孔,特别是东南角的武可馨。
  简单点头,也算是打过招呼。
  王院长并没有察觉到张沫认识这几位上面派过来的高手,眼睛一眨不眨地落在自己面前的商龙纹白玉枕上,满满都是欣赏:“好久没有见到保存如此完好,造型还如此精美的文物了。
  这玉质,这雕工,巧夺天工啊!
  虽然现在已经是预约游览了,但是以我的经验,今天的访客人数,一定会突破往年的记录!数以万计的人,都想要一睹这些宝贝的真容!”
  正在王院长激情演说的时候,一个微小的,但是十分清脆的“铛”声,打断了他。
  王院长猛地直起腰,老花镜滑到鼻尖:“什么声音?”
  以他多年的经验,那仿佛是玉石撞击到硬物的声音。
  张沫:“......”
  王院长疑惑地看向张沫:“张总,你刚刚听到什么声音了没有?”
  张沫面不改色,很冷静地说:“没有。”
  王院长揉揉太阳穴,喃喃道:“我听错了?”他又把目光投向龙纹白玉枕,“是我的错觉吗?我怎么觉得,它刚刚抖了一下?地震了?”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确定与惶恐。
  确实是抖了一下,那是当社恐听到有数以万计的人想要看她,情不自禁的颤抖......
  张沫:“咳,肯定是您最近太辛苦了,没有好好休息。”
  武可馨和她的三个同事,一齐抬头看天花板,假装无事发生。
  张沫转了个话题:“而且,相信最近的舆论对您也多少有些影响吧?”
  说到这里,王院长笑了:“确实有一些,但是我一想到,等到那些人看到实物的时候,那惊掉下巴的样子,就气不起来了。
  这叫什么来着,按照你们年轻人的说法,好像是叫打脸?”
  张沫礼貌道:“王院长真是与时俱进。”
  王院长被张沫夸奖得很高兴,顺便问道:“这马上就要开馆了,张总看看,还有什么需要调整的地方吗?”
  张沫也不客气,很直接地说:“这个警戒线,最好是往外面再挪半米。
  据我了解,这几件文物,稍微有点...怕生。”
  第9章 故宫国庆游(3)
  调整了警戒线之后,时间终于来到了万众瞩目的开馆时间,游客们开始检票入场,排成长龙的队伍里时不时传来窸窣的议论声,有人举着手机反复刷新山海直播的页面。
  停车场内,一辆法国某电视台的直播车格外显眼,镜头对准了博物院的大门,金发碧眼的记者举着话筒对着镜头激动地比划:“虽然我们已经预先沟通了,但是故宫拒绝提前公开任何尺寸信息!我们有理由相信,故宫正在进行一场文化欺诈!”
  八点二十九分五十秒,山海直播的画面切入故宫展馆。
  镜头从穹顶的藻井缓缓下移,那鎏金的蟠龙藻井在光影中流转着千年未褪的华彩。
  光线如流水般倾泻而下,抚过龙纹白玉枕温润如凝脂的光泽,每一道鳞纹都在光线下泛着柔和的莹光;掠过玄鸟纹柄拂尘,青铜铸就的玄鸟展翅欲飞;扫过楚风御龙青铜尊,斑驳的绿锈间隐约可见当年工匠精心錾刻的纹路;最后停留在曾国嵌宝青铜钺上,钺身上镶嵌的绿松石排列成神秘的图腾,在灯光下泛着深邃的蓝绿色光芒。
  这一连串的国宝在镜头中次第呈现,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长卷。
  最终,镜头停在中央展柜前,四周的灯光在这一刻突然暗了下来,只剩下展柜上方的一束聚光灯,像舞台追光般等待着主角登场。
  八点三十分整,聚光灯骤然亮起,刺目的光线让所有人都下意识眯起了眼睛。
  当光线适应后,汉白玉缠枝纹瘗钱罐和亲自担任讲解员的王院长同时出现在镜头里。那一瞬间,所有弹幕都停滞了,直播间出现了诡异的空白,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
  因为只要长了眼睛的都看出来了,这件清汉白玉缠枝纹瘗钱罐,足足有半人高!
  白地青花瓷的罐体在光线下泛着凝脂般的光泽,缠枝纹从罐底蜿蜒到罐口,每一片叶子的纹路都清晰可辨。
  整件器物美轮美奂,散发着令人屏息的气场。
  而之前卢浮宫披露出来的数据,是高25厘米、口径12厘米、底径15厘米,这明显是天差地别!
  王院长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温和而坚定。他正对着直播镜头讲解,声音不疾不徐:“各位观众,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件清汉白玉缠枝纹瘗钱罐,实测高度81.6厘米,口径39厘米,底径48.8厘米。”
  他顿了顿,语速放慢了几分,等镜头拉近后继续说道:“‘瘗钱罐’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随葬品,主要用于墓葬中存放钱币或其他小型物品。
  瘗(yi)意为‘埋藏’,‘瘗钱罐’即指埋藏在墓葬中的钱币或盛放钱币的容器,象征为逝者在阴间提供财富,体现古代传统文化中‘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