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到时候自己又能跟陈舒在一起三年了。
  甚至六年呢。
  姜月妍开心地如是想着。
  她也更加认真地对待今天的数学竞赛了。
  然后,这对青梅竹马互相鼓励、加油之后,也就各自奔赴考场了。
  .
  第60章 大神云集
  陈舒来到考场的时候,瞧见教室外走廊上,几个学生簇拥在一团。
  叽里呱啦地唇枪舌战。
  几人争吵得面红耳赤。
  但他们不是在吵架,而是在争论一道数学题。
  陈舒凑了个热闹,也过去看了看。
  不多时。
  他大抵了解清楚了情况。
  原来是有一个同学在做题,遇到了一道需要解有根式方程的题目。
  但那个同学不会,便找来一位同学求教。
  结果找来的同学也不会。
  然后,他俩就再度寻来了几位“大神”。
  最终导致了这会儿的局面。
  几人分成了两派。
  双方各执一词,各有各的思路,都觉得自己才是对的。
  同时,也都无法说服对方。
  而这种为真理、为答案争论得面红耳赤的氛围,让陈舒这位理工技术宅颇感兴趣。
  他想着省城里教育就是不一样,小学生们的学习氛围,比旌城的高中都还要浓郁。
  同时,他也看了看那道题目。
  解方程:x²+4x+13=√(81-x²)
  客观地说,这个题目并不算难,只不过因为在场的都是六年级的小学生。
  除了陈舒。
  所以,他们在面对这个题目的时候,难免会找不到正确的解题思路。
  抽象的代数问题,往往需要借助具象的几何来解决。
  也就是数图结合的数学思维。
  陈舒在他们还在争论的时候,脑海中已经打起了草稿,思路清晰,数图仿佛浮现眼前。
  很快,他便得出了结果,轻松一笑。
  而在他的身旁,几人还在争论着,尤其是两个戴着眼镜的男生。
  争论得最为激烈。
  “我敢肯定,我的思路才是正确的解题思路!你的那种方法,很明显就走不通!”
  “我的方法怎么就走不通了?本来就应该分类讨论!”
  “再说了,如果你的思路是正确的,为什么你给不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题过程?”
  “你不也一样给不出来令人信服的答案吗?”
  巴拉巴拉……
  陈舒听得掏了掏耳朵,笑着开了口:“这个方程,没有实数解。”
  他话音一落,两个男生顿时停下了争吵。
  喧嚣瞬间变得安静。
  在场的人齐齐将目光投向了陈舒。
  “没有实数解?你怎么看出来的?”
  “怎么可能没有实数解?你不会是瞎蒙的吧?呃……带根式的方程,怎么看它有没有实数解?”
  两个男生你一言、我一语。
  虽然有一些质疑,但他俩的眼神中,都流露着对新知识的渴望。
  陈舒轻松笑了笑,给他们解释了一番:“这种根式方程,一看就跟直角三角形有关,再配合笛卡尔直角坐标系,很容易就能得出答案。”
  “呐,笔给你,你来写!”
  其中一个戴眼镜的男生,将纸笔递给了陈舒。
  陈舒也瞬间成为了焦点。
  他没有推辞。
  很乐意地跟这些充满求知欲的同学们分享解题方法。
  首先是将原方程x²+4x+13=√(81-x²)变形一下。
  得到一个新的方程。
  即:(x+2)²+3²=√(9²-x²)
  然后构建直角坐标系,标出关键点,画出x与x+2,再画出两个与方程对应的直角三角形。
  最终,根据数图结合,一眼就能看出,在x=-2和x≠-2的两种情况下,方程都没有实数解。
  因为陈舒给出的方法浅显易懂,在场的几个同学齐齐豁然开朗。
  “原来是这样做的啊!没想到这么简单!”
  “一开始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同学,你真厉害!”
  几个同学都不吝夸赞了陈舒一番。
  其中一个女同学,看上去跟姜月妍差不多大的年纪。
  她用手指轻轻捏着下巴,思索了一会儿,轻语问道:“同学,这个题,是不是也可以用函数的方法来做啊?”
  “当然可以啊。”
  陈舒不假思索地点点头,同时也看了看她,发现这姑娘还挺聪明的。
  被点了一下数图结合,她就很快意识到了可以用函数的方法来解答。
  有我家缘缘一小半聪明了。
  陈舒如是想着,也跟他们快速讲了一遍第二种方法。
  也就是借助函数图像。
  一个抛物线,一个半圆……
  它俩没有交点。
  说明这两个函数对应的方程没有实数解。
  “妙啊!我感觉我要长脑子了!”
  “同学,你是哪个学校的?这么厉害?”
  “而且看上去,你好像不是六年级的吧?你不会是传说中的神童吧?”
  只是因为解开了一个在场同学都不会的方程,陈舒一下就成为了这儿的风云人物。
  陈舒也解释了一番:“我叫陈舒,旌城实验小学的,今年四年级。”
  “啊?四年级?”
  “这么小?!”
  众人齐齐错愕。
  不过,刚才提出函数解法的女生却是很高兴,仿佛看到了知己。
  “同学,我也是四年级的呢。”
  小姑娘开心地自我介绍道:“我叫何杨,我和他们几个都是锦城四中,小学部的。”
  何杨?
  陈舒觉得这个名字有一丢丢耳熟,但一时间想不起来。
  可能只是在哪儿听过吧。
  无所谓了。
  另外两个男生也自我介绍道:“我叫黄健,六年级。”
  “我叫邓磊,黄健的同学。”
  当他俩自报家门之后,陈舒很快回忆了起来。
  豁然开朗!
  何杨,黄健,邓磊……
  这三个不都是前世github网站的大v吗?三个技术大佬?
  陈舒记得,前世的何杨是人工智能领域年轻的明星学者,黄健和邓磊分别是谷歌和微软的高级工程师。
  他们三人的学术水平和技术实力,都毋庸置疑!
  相当的高!
  没想到牛逼的人,从小就牛逼!
  陈舒更没想到,这些牛逼的家伙,这么小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交集!
  当然,陈舒觉着,论天赋,自己可能比姜月妍差点。
  但不比这些未来很牛逼的家伙差!
  只不过从小到大,自己差了些优渥的教育资源。
  话说回来。
  陈舒原本就很乐意跟这些志同道合的同学们交朋友,发现他们都是未来的技术大佬们后……
  陈舒就更乐意了!
  几人认识了一番。
  简单地交谈了一会儿,彼此便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觉。
  这是理工技术宅之间的友谊的小帆船。
  而就在这时,考试要开始了,在场的同学们也都进了各自的考场。
  陈舒没有一丁点儿紧张,反而还很惬意。
  他的目光四处飘荡着。
  却是发现小姑娘何杨跟自己是同一个考场。
  但他也只是瞟了她一眼,就用手掌托着腮帮子,发起了呆。
  不多时。
  草稿纸、答题卡、试卷一一发放了下来。
  叮铃铃——
  铃声响起,开始答题。
  陈舒翻阅了一下试卷,初步看了看,题目的难度跟初赛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难度大了不止一个量级。
  但也正因为难度明显增大,才能够拉开分数。
  陈舒想着,这对智力天赋异禀的缘缘来说,或许更能拿个好点的名次。
  然后,他也开始了答题。
  唰唰唰——
  下笔如有神。
  陈舒的草稿纸上写了不少,他几乎也没有任何思路上的卡顿。
  仅仅四十多分钟,全部搞定!
  还检查了两遍。
  陈舒对此信心满满,接着便是在同学们抓耳挠腮的时候,他魂游天外。
  亦是百无聊赖。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好不容易等到了可以提前交卷的铃声响起。
  陈舒立刻起身,第一个交卷。
  然后,他就来到了走廊上,按照约定,没有乱跑,堪堪等起了姜月妍。
  结果他第一个等来的不是姜月妍,而是王娅楠。
  “陈舒,自我感觉考得怎么样啊?”
  “一般。”
  “…………”
  王娅楠眼皮跳了跳,她刚刚问出嘴的那一刻,就后悔了。
  因为每次陈舒都是这个回答——“一般”。
  她摇摇头,有些无奈。
  同时,这一次,她并不认为陈舒就能够像以前那样,又拿一个满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