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我也愿意参军。”接二连三的有人跪下。
  短短片刻功夫就有一两千人跪下示忠,而人一多了便有很多摇摆不定的人跟着跪下,一时间全场几千好人就跪倒了一大片。
  李修远喝道:“很好,你们愿意为我李家卖命,我李家也不会亏待你们,做我李家军,非战时期月钱二两,碰到战时月钱五两,斩敌另有赏钱,若是不幸死在了战场上,我李家出资安葬,并有抚养费二十两,并每月有粮食接济,除此之外缴获也尽数归自己。”
  李家有钱,这些人也都是懂武艺,走过镖,见过血的汉子,想要招他们参军,光是震慑威胁是不行的,还需要重赏。
  重伤之下才有勇夫。
  月钱这么高,战死之后抚恤费这么高,便是缴获也归自己,这些穷苦出身的汉子岂能不心动?
  “参军光月钱就二两?便是朝廷的军队一年也不过是五六两银子,还不一定能发下来。”
  “如果碰到战时,一个月就抵得过朝廷的一年俸禄,这,这少东家出手够阔绰啊,我们走镖,只有走镖的时候有钱,不走镖的时候只能管饭,还不管饱,奶奶的,参军可比走镖有赚头多了。”
  “便是战死也能二十两抚恤,这,这也太多了。”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笔账,他们听到这价格当即就心动不已起来。
  “吾儿的嘴太松了,这就把月俸说了出来,还说的这么高,这怎么行。”李大富心痛的只跺脚。
  按朝廷的月俸发放就成了,何必这么大方,一下子把月钱提到这么高,还有什么抚恤费,竟报出了二十两的高价。
  这,这要是一场战斗死伤个一万人,岂不是要丢出去二十万两银子?
  李家便是有钱也经不起这样折腾啊。
  李修远觉得他报出的价格并不算高,只能算是比较良心而已。
  因为大宋朝当兵月钱实在是太低了,而且还经常克扣军饷,弄的很多兵卒都穷的卖兵器,给人当家护院,做打手,捞偏门赚钱,若是长官之类的,更是吃空饷,卖军资,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而且这不是让李修远吃惊的,让他吃惊的是朝廷的士兵若能得了实饷,月钱如数发放,便会高兴的睡不着觉。
  这点钱就能高兴的睡不着觉?
  给朝廷卖命也太低贱了吧,要知道士兵可是提着脑袋去保家卫国的,总不能指望所有的兵卒都有一颗忠君爱国之心吧,即便是忠君爱国,也得吃饭养家糊口不是?
  李修远要改变这现状,提高俸禄,军饷就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只要他李家军的待遇传出去,天下这敢卖命的汉子还不得全往这里钻?以后即便是别的人想要招兵买马,也逼得提高月钱,否则谁理你。
  如此一来,天下的士卒也就有了一些好日子过。
  果然,他这一说,那些还在犹豫的汉子齐刷刷跪了下来,七千多人几乎尽数跪下示忠。
  “少东家如此仁义,小的也不婆妈,从今往后小的这条命就是少东家的了。”
  “李家待我如此厚重,岂敢不效死力?”
  这些人个个激动起来,恨不得立刻就吃上这碗饭,至于参军不参军的都先不管了,有这月钱还有什么可挑剔的。
  “很好,下了跪,磕了头,便为我李修远卖命了,以后你们不再是镖师,也不再是农夫,贼匪,强盗,泼皮,都是我李家军,你们也别觉得我之前只是说大话,我李修远说到做到,这汉子刚才和我比试输了,死在我手中,我算他是战死的,韩猛,找人买来棺材,安置好他的尸首,送会他老家去,另抚恤费二十两也一并送去。”
  李修远又指着地上的这尸体喝道。
  虽然这作秀的手段放在上辈子很常见,但是在这里,用来收容人心是最好不过的了。
  果然,很多人眼中就露出了激动和一些羡慕之色,似乎也更加坚定了要做李家军的想法。
  实际上这些人也没有多大的选择余地。
  现在朝廷腐败,天灾人祸不断,普通百姓吃饱都难,李家的镖局养活他们,给他们一条还算不错的出路,离开了镖局他们又能去哪?
  若是有出路的话,这些汉子也不会提着脑袋入镖行做镖师。
  故此,把这些人整编成军是最容易不过事情了。
  李修远早年的布置就想到了这一点,否则他开镖局作甚,不如去开农场,那能养更多的人。
  又训了一些话之后,他就先让这些汉子回去先休息,若是现在离开的尽管离开,李家不会阻拦。
  他不想留着一些心思摇摆不定的人,那些不想卖命的人留在军中只会添乱,不如放任离去。
  骑马返回之后,李修远道;“管家,明日麻烦你派几十个账房来,给这些人登记造册,另外去库房支取两万两银子来,先给这些人发一个月的月钱,剩下的钱留在这里当赏钱,回头我要选拔营长,都统之类的头目,需要用赏银。”
  “是,大少爷。”李管家应了声,可又看了看李大富。
  李大富微胖的手挥了挥道:“吾儿的话便是我的话,去做便是。”
  李管家应了声便很快离开了。
  “吾儿啊,这还没打仗呢就这么多钱财撒下去,若是打起仗来,李家这点家资怕是都撑不住啊。”
  李大富有些心疼道:“都是几代的积蓄,若是花光了,怎么向列祖列宗交代啊。”
  “父亲,李家的家业在这里,每年都有大笔的进账,已经算是富甲一方,胜过先祖不知道多少倍了,相信已经算是对得住列祖列宗了,没有把家业败坏掉,但这剩下的银钱便是再多也不过是库房里堆积的石头而已,还容易招人惦记,眼下贼匪四起,李家若是手中没军队武力怎么行,难道父亲忘记刘县令的事情么?”李修远道。
  刘县令?
  听到这话,李大富嘴角一抽:“吾儿说的对,有钱还不行,得有实力才够,不然又碰到哪个贪官,我们家的钱财还不得全被那些贪官污吏祸害了,吾儿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要招募乡勇,保家卫国,为父又怎么能阻止呢,吾儿尽管去做便是。”
  “有父亲这话,孩儿便有信心了。”李修远道。
  “此事为父依你,但有一事你却得依为父。”
  李大富说道;“倘若此事不依,为父绝不让你带兵打仗。”
  “还请父亲告知。”李修远道。
  李大富道:“你在出郭北县之前必须得让身边的人怀上。”
  李修远一听便明白了,这是父亲担心自己一去不回,所以提前留种啊。
  这是古代人家常有的事情。
  甚至有些死刑犯要被砍头的时候家人也会带来女子让死刑犯春风一度,为家中留种,不至于绝后,至于能不能怀上那得看天意了。
  “此,此事孩儿尽量吧。”李修远硬着头皮说道,这事情又不是自己能决定的。
  第四百十二章噩耗
  “少爷,这天还没亮呢,您这么早起来这是去哪?”
  一个甜甜糯糯的声音响起,带着几分懒散的睡意,仿佛刚被吵醒,小蝶的脑袋从被褥之中钻了出来,红晕未褪,虽年纪尚轻,但眉宇之间尽是女子的媚态和撩人。
  “去谷场,昨日不是和你说了么?我要去练军,你怎么不长记性。”李修远在杜春花的服侍下穿衣洗漱。
  小蝶晃着脑袋想了一下似乎真有这事情,她嘻嘻一笑:“昨日都想着伺候少爷,所以没记住。”
  杜春花啐了一口:“也不害臊,还不赶快去睡觉,昨晚没把你累着?”
  “春花姐你不累,我怎么会累。”小蝶捂着小嘴咯咯笑了起来。
  本想训一下小蝶,到是杜春花自己闹了个红脸,低着头羞滴滴的为自家男人整理衣裳。
  李修远笑了笑也不训斥她们。
  小蝶忽的又撑着脑袋道:“少爷,奴婢跟你去谷场看看好么?奴婢还没见过少爷带军呢,少爷带军一定很英气,像说书里的说的一样。”
  “你去做什么,老实待在家里,教春花读书认字。”李修远说道。
  “哦,奴婢知道了。”小蝶鼓起脸有些沮丧起来。
  杜春花轻声道:“少爷什么都好,就是太宠小蝶了,都不像是一个丫鬟了。”
  李修远笑道;“谁说的,我也很宠你啊。”
  杜春花听的芳心欢喜一片,随后又抬起头期待的问道:“那晚上少爷还回来歇息么?”
  “当然,可不准熄灯。”李修远看着她露出一个笑容。
  “那.....奴婢等公子回来。”
  杜春花又低着头娇羞万分,细细的应了声。
  很快,李修远便离开了府,去了谷场。
  要组建军队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情,不是一跃而就的。
  更别说现在他还没得到官职,一些东西还不算是名正言顺,所以只能先整编。
  而军队的制度他也不打算用大宋过的这一套。
  很简单,他组建的是李家军,是私家军,俸禄军饷都是李家自己发放的,再用朝廷的制度未免有些自己束缚自己,因为按照朝廷的军制,一些职位是必须指派一些文官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