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叶笙没有多问,赶紧把罗香叫了过来,罗香听闻疑似外甥的消息,喜极而泣,赶紧回去找妹妹和妹夫,想办法托关系,弄了个去香港的通行证,找外甥去了。
一个多月后,姚栀栀收到了罗香的回电,罗香在电话里泣不成声:“多谢你姚主编,孩子找回来了,真的,太谢谢你了!”
“不客气,孩子找回来就好。你妹妹也挺无辜的,现在母子团聚了,是好事。”
“是啊,我妹妹还想去北京跟你当面道谢呢,我说你寒假会回来,让她等等。”
“客气什么,你毕竟是我厂里的员工嘛,我也没有特地帮你们调查,只是刚好我三哥遇上了。”
“虽然是刚好遇上了,可要不是你脑子转得快,谁能想到那孩子就是我外甥呢。就算别人想到了,也未必愿意告诉我啊。”
“客气了罗香,你我都是当妈妈的人,互帮互助是应该的。”
“嗯,你说得对!今后我也会帮助别的妈妈的。对了,我这几个月的工钱是不该领的,我跟叶厂长说了,让她给我扣了。”
“你还要养孩子啊,有钱用吗?”
“有的有的,我妹夫家有钱,补贴了我五百块,足够了。”
“那就好。”
“那我不打扰你了,等你寒假回来,我跟我妹妹再找你道谢。”
“客气了。”
挂断电话,姚栀栀松了口气,还好孩子被找回来了,要不然,这世上又要有一个被思念折磨疯了的母亲。
看看时间,不早了,她便收拾收拾,上班去了。
刚到办公室,就听到了一桩刺激的消息,某位校领导的夫人打上门来了,说辜世嘉勾引有妇之夫,要组织上帮忙讨公道呢。
闹了几天,最终也只是把那位领导停职了,辜世嘉却直接被开除了。
走的时候,还大着肚子呢。
文学院的老师没有一个去送她的,姚栀栀自然也不会。
她端着茶缸子,站在楼上窗口,看着辜世嘉那狼狈离去的背影,不得不感慨,自作孽,不可活。
这个世界,对于上位者的惩罚是很低很低很低的。
吃完校领导的桃色新闻瓜,姚栀栀便准备下班了,她今天约了卢秋华,继续去女子监狱听故事。
这件事已经持续了好几个月了,她采集到了大量的素材,准备写成剧集。
上公交的时候,前头有个孕妇步履蹒跚的,姚栀栀下意识扶了一把,那孕妇回头道谢的时候,两人都愣住了。
呦,是熟人啊。
第459章 夜不归宿的丈夫
如果说几千年的封建社会, 几乎无差别地堵死了每一个女人自由选择的机会,那么新中国就是无差别地给了每一个女人自由选择的可能性。
说是可能性,而不是机会, 那是因为社会的惯性, 并不能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彻底清除封建余毒, 但是最起码,国家从制度上从法律上一直强调男女平等,婚姻自由。
而且女人也有外出求学工作的权利,这已经是华夏大地上的女人们最自由的年代了。
所以, 只要一个女人可以拒绝家人不合理的要求, 可以挣脱男尊女卑带来的精神枷锁,她是完全可以奔赴自由的。
可惜, 依旧有人自愿放弃自由, 被名利裹挟,被欲望挟持, 甘愿成为男人的附庸。
比如周晓晓。
她在婚前就知道吕一泓不是什么好鸟, 可她依旧选择了嫁给这个男人, 并且怀上了他的孩子。
从她颓丧的眼神和灰败的脸色来看,婚后生活必然不太愉快。
只是, 姚栀栀已经学会了尊重他人命运, 对于这种油盐不进的顽固分子,姚栀栀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去落井下石,仅此而已。
她无视了周晓晓尴尬的眼神, 气定神闲地扶着周晓晓上了车,还帮周晓晓抢了个好座位,随后自己径直走向了最后排剩余的唯一空座,坐下后便从斜挎的帆布包里拿出一本外文杂志阅读起来。
不同于她的专注, 坐在中排的周晓晓,时不时看一眼后排,有种想找人吐吐苦水却又不好意思开口的矛盾之感。
等到姚栀栀下车的时候,周晓晓明明还没有到站,却下意识地站了起来,不过这一站下去的人多,她犹豫了片刻,还是坐下了,只能目送姚栀栀换乘上了另外一辆公交车。
周晓晓默默叹了口气,摸了摸隆起的肚子,愁肠百结,也只能打掉牙齿和血吞。
姚栀栀很快到了女子监狱,接待她的依旧是卢秋华,这位大姐目前依旧未婚,倒是听从家里的意见,去福利院领养了一个女婴。
不过她并没有亲自生养,对于孩子也没有多少母爱可言,毕竟这只是她不想让老一辈的过度担心,而不得不做出的妥协。
所以她的生活节奏还跟以前一样,上班忙,下班去见朋友。
至于她见的朋友是男是女,姓甚名谁,姚栀栀从来没有过问过。
其实也不用问,毕竟系统是个吃瓜积极分子,如果卢秋华身上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系统会咋呼的。
目前系统安静得很,可见没什么大不了的。
姚栀栀做完女囚的采访便告辞了,这次见的是一个故意杀人的女人,她本是一家国营饭店的大厨,跟男人生育了两儿两女,后来她发现丈夫贩毒,她害怕牵连孩子,便哄骗男人自己也要加入贩毒组织,不出两年,她居然成功打入了那伙毒贩子的内部,在一个团伙内部的庆功宴上负责掌勺。
然后就……
杀完这些人,她便主动自首来了,目前司法系统对于这个案子的争议很大,一方是坚持维护程序正义,决不允许动用私刑,且这个女人造成了多人死亡,又有实际加入贩毒团伙的行为,所以这一方坚持给她判死刑。
另一方则认为,女人是因为孩子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才不得已加入犯罪团伙的,且她捣毁了贩毒团伙属于重大立功的表现,所以这一方认为要给她从轻发落,最多判个死缓,而死缓一般是死不了的,只要这个女人后期表现良好,就可以减刑出来了。当然了,还有更加维护她的,认为她保护了千千万万个可能被毒品祸害的家庭,应该无罪释放,顶多判个两三年意思意思就行了。
从目前的局势来看,前者的声量比较大,女人大概率要被判死刑,她本人倒是挺坦荡的,只要她孩子没事就好,只是,卢秋华为她鸣不平,所以邀请了姚栀栀过来,看看能不能通过媒体发声的方式,为这个女人争取一线生机。
姚栀栀离开后立马东奔西走,她自己就写了五篇专题报道,还邀请田萃雯撰写了两篇评论员文章。
这一忙就是一个多月,等到二次开庭的时候,姚栀栀还特地请了一天假,去了庭审现场。
好在,发声是有用的,最终这个女人得到了一个不算太坏的结果——死缓,缓期两年。
姚栀栀很是松了口气,这一个多月的奔走可算是值了。
其实这件事情中的正反辩方都没有错,一个是想维护程序正义,一个是想讲究司法的温度,一个体现了法治社会依法治国的精神,一个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人文关怀。
总之,围绕这件事的争论还会持续下去,不过不管怎么说,起码姚栀栀用自己的笔杆子拯救了一个为民除害的主观意愿上并不想杀人的女人,值了。
等她去监狱探视完这个女人回来,换乘的时候居然又遇到了周晓晓。
不同于一个多月之前,此时的周晓晓已经生了,怀里抱着一个包裹严实的婴儿,身边并没有一个人跟着。
姚栀栀依旧是老样子,扶了周晓晓一把,又帮忙抢了个座位,随后便站到了后面的车门那里,等着下车,毕竟座位满了。
周晓晓一个劲地回头看她,全都被她无视了,等到她下车的时候,周晓晓明明还没有到站,却坚定不移地跟了下来。
姚栀栀刚走几步,就被叫住了。
周晓晓的声音带着明显的委屈和不甘,她问道:“老同学,你有没有时间帮我个忙啊?”
姚栀栀回头,眯眼打量着这个女人,不说话。
周晓晓看得出来姚栀栀的嫌弃,可她觉得自己走到今天这一步,都是被逼的——被社会的舆论,被她的家人,被吕一泓这个负心汉。
所以她没有错,错的是这个世界。
一想到这里,她的泪水便不受控制地落了下来。
可惜姚栀栀并不相信这种人的眼泪,她的脸色明显带着冷漠和疏远,她不相信周晓晓看不出来。
可是周晓晓真的好憋屈,她只能赔笑脸:“我知道你忙,我只是……我只是实在找不到人帮忙,我……”
姚栀栀懒得废话,扭头就走,什么玩意儿,墨迹半天不说正事,无聊至极。
这下周晓晓急了,赶紧抱着孩子吭哧吭哧地追,还好红灯帮了她的忙,可算是让她追上了。
她站在姚栀栀身边大喘着气,问道:“我也没有别的什么事,就是想起来以前你们家好像也是请过保姆的,你能帮我介绍个靠谱的保姆吗?我一个人带孩子,实在是手忙脚乱的,顾不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