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贺老师虽然惜才, 但也知道目前的制度没有人可以违背, 犹豫再三,他还是选择做一个善解人意的师长, 放手。
  他叮嘱道:“外面的世界虽然精彩, 但是相对应的,危机和风险也不少。你要是遇到拿不准的事情, 随时可以给我打电话商量。我虽然只是个老师, 但我好歹也有点人脉, 一些具体的政策制度,可能会提前收到风声, 及时给你提个醒。”
  姚栀栀还能说什么?古人一向尊师重道, 不是没有道理的。
  人生路上,能遇到这么一个老师,实在是幸运。
  任何的华词丽藻都不足以修饰这份珍贵的师生情, 姚栀栀只能郑重的给老神鞠了个躬。
  离开学校的那天,天气不是很好,但是姚栀栀却感到前所未有的解脱。
  自打她回到这个世界,她就不断努力向上, 向上,虽然她获得了不少成就,但都是戴着锁链在跳舞。
  个中的掣肘,不胜枚举,尤其是大学毕业后的这段时间,她很不自在。
  她姚栀栀,就不是一个浑浑噩噩混日子的人,被束缚在一个不能发光发热的位置上久了,她会坏掉的。
  趁早离开,才不枉活这一遭。
  至于贺老师所担心的危机和风险,她并不会过分乐观,觉得自己所向披靡,但她会拿出最佳的状态,最昂扬的斗志,去面对一切的挑战和风浪。
  她是属于蓝天的鹰隼,而不是困在笼子里的麻雀。
  站在校门口,她深深地回望着这座千万人所向往的学府,心中激荡的,是峥嵘岁月里,无数先驱奋斗和拼搏的历史,也是未来征途上,她这个弄潮儿即将掀起的浪潮。
  她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幸运儿,她会珍惜这难得的和平岁月,谱写新时代的篇章。
  *
  辞职后无事一身轻,姚栀栀准备回嶷城休息几天,然后再去香港找三哥。
  回到嶷城的这天,台风刚刚过去,大风摧毁了不少的行道树,地上到处都是积水,整个城市好像刚刚经受过一场声势浩大的自然洗礼。
  大街小巷,全都是些忙碌的身影,清理树木的,重新栽树的,修护道路的,登记损失的……
  总之,一场台风,让大家都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城中这些建设于五十年代初期的职工宿舍和厂房,似乎有点垂垂老矣,不堪重负了。
  一场兴修与重建的马拉松,即将在这片土地上拉开序幕。
  姚栀栀有预感,这场马拉松,虽然可以搞活经济,可以推动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但也必然会带来一些弊端。
  当土地可以交易,当住房成为商品,势必会滋生人性中最贪婪的一面。
  虽然她个人的能力有限,能做的不多,但她可以保证,她名下的食品厂,所有职工宿舍,只住不炒。
  为了没有后顾之忧,赴港之前,她必须跟姚桃桃和叶笙她们好好谈谈。
  幸运的是,她的这两个合伙人非常支持她的决定,她们都是一群真心实意想做点实事的人,她们三个狗头军师,拟定了几条大准则,其中不光涉及职工宿舍的问题,还有厂办幼儿园,永远免费,女职工的产假照常发放工资,并可以适当调整工作安排,为剖腹产的女员工延长半个月到一个月左右的产假。
  至于一些因为生育就放弃工作回归家庭的妇女,姚栀栀也表示了理解,毕竟不是谁家都有长辈可以帮衬的。
  不过她还是提议道:“厂区食堂和厂办幼儿园可以增设几个流动岗位,方便那些回归家庭一段时间后又想出来工作的妇女,重新融入这个集体。”
  而为了重新融入集体,先做些零碎的兼职工作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比如来食堂清洗碗筷,打扫卫生,再比如帮食堂备菜,或者下厨……
  总之,要让每一个员工都有家的感觉,这大概就是他们朝阳食品厂的企业文化了。
  开完会议,姚栀栀又休息了两天,便收拾收拾,准备去香港闯荡了。
  临行前,汤凤园苦口婆心地劝她三思:“你这一走,孩子肯定也要带过去,他们能适应那边的教育模式吗?能听得懂那边的语言吗?要不你把孩子留在嶷城?反正我马上就要退休了,我来接送他们上学。”
  姚栀栀笑着拒绝了婆婆:“不了妈,孩子还是跟着爸爸妈妈比较好,再说了,你这一辈子太辛苦了,真到了退休的时候,什么都别想,好好颐养天年吧。你就当我们还在首都,每年寒暑假我们都会带孩子回来的。”
  汤凤园还是不太情愿,她总觉得,香港那边的安全很成问题,儿媳妇又这么有钱,万一有什么匪徒打起孩子的主意,后果不堪设想。
  祁长霄哭笑不得,劝道:“妈,你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可我跟栀栀难道都是摆设吗?再说了,三哥还在那边呢,真有什么风险的话,他能不知道吗?你就别操这个心了,安安心心的等退休,跟宁叔好好享受人生吧。”
  汤凤园无奈,只好作罢。
  可她还是担心,夜里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宁峥嵘劝道:“想那么多做什么?儿孙自有儿孙福嘛。再说了,这都改革开放好几年了,两地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孩子们来往内地和香港也会越来越方便的。不信你走着瞧,用不了多久,孩子们的发展重心都会从香港迁移到羊城一带的。到时候你也退休了,想看孩子提上行李就走呗,谁还能拦住你不成?”
  汤凤园被说服了,第二天起了个大早,笑着来后面院子里帮忙张罗早饭。
  吃饭的时候,她问姚敬宗:“亲家也去吗?”
  “我不去,我帮卫国带孩子去。”姚敬宗虽然退休很多年了,早就到了可以出入国境的时候,可是他不想去香港。
  一来这些年他和谢春杏都围着两个女儿在转,也是时候去大儿子那边看看了。
  二来,香港还是英国佬的地盘,他去了只会浑身不自在,何必呢,不如回东北去,那是他奋斗过征战过的地方,何况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都在。
  汤凤园叹了口气:“这么一来,你跟亲家母又要分开了。”
  “这有什么的,都老夫老妻了,难不成还要风花雪月吗?人活一世,都是为了儿女嘛,反正家里有电话,火车也方便,没什么大不了的。”姚敬宗乐观得很,他跟谢春杏又不是小年轻了,还那么腻腻歪歪的。
  再说小女儿上大学和工作的这几年,他跟谢春杏不都是分隔两地的吗,早就习惯了。
  于是姚栀栀这边前脚刚走,他老人家就屁颠屁颠踏上了北上的火车,都没有跟他老伴儿多待几天。
  汤凤园送站回来,在路上跟宁峥嵘感慨道:“依我看,亲家这些年心里一直惦记着卫国那边呢,不过是亏欠咱家栀栀,不好意思开口说离开罢了。”
  宁峥嵘也是这么想的:“毕竟卫国是他的头一个孩子,又是在他身边长大的,比对咱家栀栀感情深吧?”
  “倒也是人之常情。”汤凤园没有责怪姚敬宗的意思,只是心里多少有点心疼自己的儿媳妇,从小不在亲生父母身边长大,好不容易得了亲爹的几年陪伴,又因为事业发展不顺,再次分开了。
  不过这样也好,免得这孩子总觉得愧对了她大哥一家。现在老姚走了,倒是少了点心理负担了。
  汤凤园叹了口气:“好在亲家母他们还在,要不然,咱俩下了班回了家,怪冷清的。”
  宁峥嵘笑笑,问道:“要不咱找些猫猫狗狗养着解解闷儿?”
  “不着急,等我退休了再说吧。”汤凤园估摸着自己退休之前不会再升了,这次是真的可以颐养天年了。
  几天后,她因为执勤的时候中暑,在医院挂水,正好遇到了姚桃桃,一问才知道,姚桃桃怀孕了。
  看肚子,还没有显怀,汤凤园赶紧问了问预产期,责怪道:“你这孩子,这么大的事也不跟栀栀说一声?她知道了该着急了。”
  姚桃桃倒不是故意隐瞒的,她这几天茶饭不思,还总反胃,还以为是疰夏呢,一查才知道怀孕了。
  她笑着坐在汤凤园旁边,宽慰道:“没什么大不了的,刚怀上,要到明年才生呢,到时候我再跟她说。”
  汤凤园不肯,催促道:“你可别藏着掖着,到时候栀栀非跟你急,赶紧的,回去给她打个电话吧,号码我写给你。”
  姚桃桃笑道:“号码我有啦汤阿姨,栀栀刚到那边就给我来了电话。”
  汤凤园放心了:“那就好,你这几天要是没胃口,就多吃点水果,记住了,山楂之类活血化瘀的可不能吃。”
  姚桃桃笑着记下,回到家里,却并没有给姚栀栀去电话。
  她抚摸着肚子,坐在电风扇面前,闭上眼,脑海中浮现了一张久违的面孔。
  那个难产死亡的同学,简直是她一辈子的阴影,所以她跟晁日升虽然感情稳定,但她一直没有放弃戴套。
  也不知道这次到底怎么怀上的,多半是晁日升做了小动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