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转正后的钱不是临时工能比的,对叶凤花来说,无疑是一种对她的肯定和奖励。
  现在她不知道有多感谢顾溪,感谢她给自己这份工作,感谢她对自己的支持。
  叶凤花心生感慨,忍不住和她说起心里话:“其实没嫁给老苗之前,我有一个在镇上纺织厂工作的姨母,因为到了退休年纪,要将工作给家里的人,她早年守寡,没有孩子,和我比较亲近,就想将这份工作给我……”
  说到这里,她的声音变得很轻,“但是后来,因为我哥要娶媳妇,我嫂子家要的彩礼高,家里拿不出来,将这份工作给我未来的嫂子抵彩礼钱,她才肯嫁过来……”
  听到这里,顾溪已经明白这是她的心结。
  一个乡下的姑娘,眼看着就能继承亲戚在纺织厂的工作,进厂成为城里人,吃商品粮,拥有体面的工作,抬高身价。却因为大哥要娶媳妇,家里人都逼她将这份工作让出去……
  这让她如何能甘心?
  怪不得叶凤花有时候说起娘家时,语气淡淡的,当初和顾溪说在纺织厂里有认识的人,神色也有些怪。
  原来如此。
  顾溪笑道:“嫂子现在也进厂,而且还是县城厂里的正式工,比镇上的厂子要好,不用羡慕别人。”
  县城比镇上大得多,县城的造纸厂的工作肯定比镇上要好。
  叶凤花眼里也带上笑意,她很少和人说这些,要不是顾溪,她绝对不说的。
  她用一种轻松的语气说:“知道我要去县城的造纸厂工作后,我家里人现在对我挺客气的,上次我回去找人买鸡鸭时,路过娘家,他们又是端茶倒水,又是给我搬凳子,我嫂子甚至还给我煮了红糖鸡蛋……”
  这样的待遇,还是生平第一遭。
  以前她回娘家,要是不带点东西回去,家里人就会直接给她白眼,她妈也说她没本事,丈夫都是团长,居然只拿这么点东西回来。
  总之左右不是人。
  现在呢,就算她两手空空回去,但他们的态度已经大变样,对她关怀备至,像是要看她的脸色行事一样,简直将她当成家里的贵客看待。
  叶凤花十分不自在,他们这态度让她挺慌的,总觉得他们在打什么坏主意。
  -
  送走叶凤花,顾溪心里叹气。
  其实叶凤花这样的例子,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不少见,不管是重男轻女,还是嫁出去的女儿成为泼出去的水,婆家娘家都没归属感……
  果然只有工作、赚钱才能使女人硬起腰板子。
  顾溪突然有点想写故事,写一个出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的农村女性,在扫盲班里识了字,改变了思想,努力上进,最终自学成才,为建设国家做出贡献的故事。
  虽然故事老套,但很有教育意义啊。
  不过这个故事估计要写得长一点,也不知道出版社会不会收。
  午后,高参谋长将他媳妇和闺女送到顾溪家,还有闺女要用的尿布等,以及他们家做好的年夜饭也一并送过来。
  送母女俩过来后,男人们就去了团部。
  “乔姨,乔姨,我要看妹妹!”顾团团踮着脚努力探头。
  乔慧将孩子抱低一些,给小姑娘看。
  孩子被裹得严严实实的,睡得正香,换了个环境也没影响到她的睡眠,她穿着正红色的连体衣,是徐愿生做的,衬得她的小脸粉嫩,一张养出奶膘的小脸格外可爱。
  徐怀生看得有些馋,说道:“乔姐,我帮您抱妹妹吧。”
  两家经常走动,徐怀生姐妹俩时常去隔壁玩,乔慧知道她们都会抱孩子,很放心地将孩子交给徐怀生,然后去灶房帮忙。
  灶房里,顾溪和徐愿生准备包饺子。
  今天可是三家人一起吃饭,得做多些饺子才行。锅里已经在熬骨头汤,到时候就用骨头汤来做炖菜,放到炉子上一边煮一边吃,再将饺子放到炖菜里一起煮,这样就不用担心人还没吃饱,饭菜就已经冻成冰渣。
  三人一边干活,一边聊天。
  顾溪将自己要写的故事大纲告诉乔慧,问她这个故事怎么样。
  “可以啊!”乔慧点头给予肯定,“你大胆地写,到时候我帮你看看,没什么问题就寄过去,这个故事很符合伟人说的妇女能顶半边天,相信出版社会收的。”
  得到她的肯定,顾溪便放心了,又说起自己写这故事的原因。
  她隐去叶凤花先前说的话,只说看到叶嫂子有了工作后,精神面貌都不一样,就想写这个故事。
  乔慧双眼微亮,点头道:“你说得对,女人还是要有份工作,自己赚钱才会变得自信,我一直相信这点。”
  这也是她的祖母和母亲告诉她的道理,她一直谨记着。
  当年和高文斌结婚后,她不愿意随军也是如此,并不想轻易放弃出版社的工作,她也庆幸自己没有婚后过来随军,而是在出版社里待了好些年,直到年初时才过来。
  这些年,在出版社工作,她学到的知识和工作经验,成为了她重要的人脉和底气。
  第95章
  傍晚的时候, 天空下起雪,天色很快就暗下来。
  灶房的窗虚掩着,留了条缝隙通风, 门口处挂着布帘,能遮风挡雪。
  屋里已经换了瓦数更亮的灯泡, 灯光照得一室通明, 火塘烧着柴火, 大家围着柴火而坐, 听着收音机。
  火塘上架着铁网,上面放了些红薯、柑果和苹果等, 在炭火上慢慢地烤着, 屋里散发着食物的香味。
  天气冷, 就算吃水果, 大家都喜欢吃烤过的。
  旁边还有一壶温着的姜枣茶, 这是用来袪寒的, 从外头回来, 可以暖乎乎地喝一碗。
  “又下雪了,不知道他们几时回来。”乔慧抱着孩子,透过灶房的窗, 看向外面阴沉的天色, 有雪粒子从窗口飘过,不免有些担心。
  这么冷的天, 他们好像没带伞, 回来时一定会淋到雪吧?
  徐怀生给顾团团扒了一颗红薯,就见小姑娘啃得漫不经心的,一脸忧愁的模样,在那张包子脸上, 特别的逗趣。
  她笑着问道:“团团,你咋啦?不喜欢吃红薯吗?不过也别吃那么多,等会儿吃不下饭。”
  顾团团小大人似的叹气,软绵绵地说:“下雪了,妈妈还没下班。”
  比起和部队的士兵一起过年的爸爸,她更担心在医院里加班的妈妈,一旦下雪,路不好走,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回到。
  而且下雪天,自行车也不好骑,她的年纪虽然小,却很懂这些。
  “不用担心。”顾溪安慰她,“你爸爸说,妈妈今天会早点下班,五点应该就能回来了。”
  过年嘛,就算在医院加班,只要没什么突发事件,都会让医生们早些下班。
  季雅加班到年三十,接下来有几天的假,没什么事不用去医院。
  见小姑娘仍是愁眉苦脸的,顾溪看了看时间,觉得嫂子应该要回来了,站起身道:“我出去看看。”
  “大姐,你坐着。”徐愿生伸手将她按住,“外面冷,还是我去吧。”
  顾溪无奈地笑了下,也没勉强,朝她喊了声:“记得撑伞,戴好手套,别冷到啊。”
  等徐愿生离开,乔慧笑道:“愿生挺有姐姐的担当,很照顾你。”
  不仅习惯性地保护徐怀生这个妹妹,就连顾溪这当姐姐的,现在也被她当“妹妹”一样地照顾着,像老母鸡似地照顾着她的两个姐妹。
  不过她也能理解,徐愿生看起来挺坚强独立的,有种侠性,习惯性照顾弱小,在她眼里,徐怀生是小,顾溪是弱。
  顾溪摸了摸鼻子,说道:“愿生确实是个很有责任心的女孩子。”
  或许是以前徐愿生的年纪还小,都是自己这个当大姐的保护她。现在她长大了,已经是个有经济能力的成年人,又得知自己现在身体不怎么健康,便对自己升起一种保护欲。
  这种保护欲,顾溪已经在沈明峥、顾远扬身上见过,现在又多了个徐愿生,都让她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给人一种很柔弱可怜的感觉?
  应该没有吧?
  她觉得自己还是挺强的,靠着蛮力,绝对能以一打三。
  正说着话,就见徐愿生回来了。
  她身后还有一个人,正是刚下班回来的季雅。
  季雅身上都是雪,帽子、围巾、军大衣等一片白,她站在门口处,伸手拍开衣服上的雪。
  “妈妈,你回来啦!”
  顾团团高兴地跑过去,被徐怀生拉住,“团团,你妈妈身上都是雪,会冷到你的,你再等会儿嘛。”
  顾溪帮忙拍掉嫂子身上的雪,一边问道:“嫂子,怎么不撑把伞?”
  “刚才骑自行车呢,想着雪不大,就没有撑伞。”季雅温和地笑了笑,“哪知道回到这边后,雪就下大了。”
  先前她还回家一趟将自行车放好再过来的,因为戴着帽子,也就不撑伞了。
  等身上的雪都拍得差不多,季雅带着一身寒意进来,坐到火塘边取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