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戚妤收到消息比任何人都早, 乌时晏告诉她是因为反王余孽在南方又兴事了, 趁着入秋南巡, 若到冬天, 路就难行了。
  她因此变得忙碌起来。
  戚妤自然是要去的, 去就必定带上佩玖,佩玖这两天笑都没落下过。
  宫人进入殿内禀报道:“娘娘,披香殿的三位美人求见。”
  戚妤稍一思索:“让她们进来吧。”
  反王余孽早已不成气候,这次南巡, 除了震慑意味,便是顺路考察各地的官员, 看有没有欺上瞒下, 鱼肉百姓的行径。
  后宫妃嫔若是想去, 自然也是可以的。
  戚妤无意卡她们, 在周妙茵、吕舒、邓月槐进来后说明来意,她们也想随陛下去南巡, 见识一下不同风光,她便点了点头:“这事不难, 本宫会问过陛下, 约莫今天下午,佩玖会去披香殿走一趟,美人们可先收拾东西。”
  三人松了一口气, 听贵妃的意思是十有八九会成。
  她们又是一番感激,在昭阳殿饮了茶方回。
  午膳时候,乌时晏来昭阳殿用膳,戚妤便向他提了此事。
  “披香殿略小,好不容易有了能出宫见识一番天地的机会,错过对她们来说实在遗憾。”
  乌时晏咽下了她们进宫才不过半年,怎么能称得上好不容易,但贵妃话在这,他除了顺从不做他想。
  乌时晏道:“阿妤说的有理,带上便带上吧,不过是多三辆马车,不妨事。”
  经过朝堂上连吵了三天,南巡已经偏了他的本意,要去的大臣不少,奏折也得随时送到他手中,人马已经多到几乎可以预见一路上浩浩荡荡的队伍。
  但阿妤可以和他在一起,他车架宽,又特意加固过,里面什么都有,也不会颠簸。
  戚妤给乌时晏布了道菜:“臣妾便知道陛下仁慈。”
  乌时晏眼眸一亮,戚妤的夸奖总有奇效,他认认真真将她布的膳吃的一干二净。
  直到现在,戚妤还摸不太清乌时晏的口味,但只要是她放进他碗里的,好像每道他都喜欢。
  她既觉得与有荣焉,毕竟乌时晏偏瘦,能多吃些她的手感也会跟着好,又觉得不愧是帝王,只要每道都喜欢,就会让人摸不清他的真正喜好,这是阳谋啊。
  膳后,戚妤陪乌时晏歇了一会儿,便又起来忙南巡要带的东西。
  同时派了佩玖前往披香殿。
  八月初,南巡正式开始。
  队伍从宫门口驶出,旌旗猎猎作响,飘摇而过,侍卫穿着红甲,腰佩长剑,护卫左右。
  贵人们的车架旁,跟着婢女小厮。
  因为人多,行的慢,队伍连走了两日,方出了京畿,在一个叫清水县的地方停了下来。
  清水县外曾修过一个行宫,众人便在行宫暂时落脚。
  戚妤坐在乌时晏身边,听宫人前来禀报听的头大,出宫前她需要安排各类事宜,出了宫事情却更多了。
  乌时晏摸了摸戚妤的脸颊:“不如交给朕,朕帮你料理好。”
  戚妤摇了摇头,在车架上,她都睡了,乌时晏还又起身去处理朝政,若非她半夜醒来,看到屏风外堆着折子的桌子上亮着几盏灯,也许直到现在还不知道。
  乌时晏都勤勉到夙夜不懈了,她自不好将这些杂事再推给他。
  解毒后的乌时晏,即便不间断的处理朝政,也不会满腹怨气了,甚至戚妤还觉得他在享受这个过程。
  乌时晏遗憾作罢,想挑田文善来给戚妤帮忙。
  还不待他开口,戚妤便问:“陛下,臣妾可以将宫务分给周美人、吕美人、邓美人吗?”
  从她们三人到昭阳殿,她便有了这个想法,若非她当时还能处理过来,也不会现在才提起。
  乌时晏不吝夸赞道:“阿妤聪慧。”
  “但要迅速上手,少不得嬷嬷教导,这事朕来安排。”
  她们三人中,谁做的好,就给位份,大加赏赐,有了名利,不怕她们不努力,这样也能尽快减轻戚妤的负担。
  他带戚妤出来,是散心的,而不是让她被琐事烦扰。
  戚妤没有拒绝,她手中实在分不出人再去慢慢教导她们。
  入夜,他们躺到床上,乌时晏伸出手想拉戚妤的衣带,戚妤转身,埋进他怀里道:“陛下,臣妾好累啊。”
  她拒绝,一半是因为这两日的舟车劳顿,一半是她怕乌时晏再不多睡一会儿,就该倒下了。
  即便年轻,即便身体好,也不能这样糟践啊。
  她疼惜他。
  乌时晏屈指,不甚情愿。
  戚妤伸手盖住他的眼,浅啄了下乌时晏的薄唇:“陛下快些睡吧,明早臣妾还想去清水镇逛一逛。”
  清水镇是附近十里八乡唯一的镇子,又临近京城,商队常经过此地,平日里就很热闹,更别说明日还有一个当地的节日 ,商户会提前运来好东西,于这天摆出来,添几分热闹与福气。
  乌时晏拉下戚妤的手,看着她的眼眸道:“朕不动你。”
  戚妤这才放心。
  因早已入秋,戚妤睡觉时已经不会再将乌时晏推开,嫌弃他贴着她热。
  为防乌时晏夜里起身,戚妤直接环住了他的胳膊,这才缓缓睡去。
  乌时晏在戚妤睡着后,睁开了眼,他每日睡两三个时辰便足够了,更别说午膳后,他们还会厮混在一起,稍睡一会儿,不过他喜欢这一小段时光,这让他觉得甜蜜又安心。
  他的目光扫过戚妤的眉毛、鼻梁,唇瓣,只觉得心脏都被填满了。
  不过他没起身,因为有所动作,就会惊醒戚妤。
  翌日,戚妤醒来时,乌时晏还在床上,这让她感到分外满意。
  察觉到动静,乌时晏睁开了眼,戚妤见此眼眸明亮,笑了笑,便与他一同起身了。
  宫娥来给戚妤梳了个在民间女子间流行的发髻,戚妤照过铜镜,便拉着同样收拾好的佩玖,带着昭阳殿的宫娥,乘着马车前往清水镇了。
  乌时晏忙,暂时抽不出空,不过他们约好了午时在酒楼碰面。
  乌时晏派了侍卫跟在戚妤身侧。
  到了清水镇,戚妤让侍卫远远跟着,她拉着佩玖,一头扎进了闹市中。
  这次虽不如京城乞巧节那日热闹,可也颇具清水镇自己的特色。
  戚妤买了甜水,与佩玖一起分了,而后进到一家鲜花铺,她买了两朵白色山茶花,佩玖选了木莲。
  她们各拎了一个小篮子,将花插进去,便又去下一个铺子。
  有佩玖在,戚妤买东西只需要让佩玖帮忙试戴,就可以一次买两份,又不会多买用不上的小玩意儿。
  跟乌时晏在一起时,则是她多看两眼的东西,乌时晏就会在她离开后让人买下。
  于是等戚妤回宫一看需要用马车送回来的东西,才会疑惑的想,她那晚有买这么多吗?
  在戚妤看团扇时,一柄竹扇在她面前唰一下展开,上面画着一只飞起的白鹭。
  “阿妤。”那人出声,声音雌雄莫辨。
  佩玖一愣,忙看去,这自然不是陛下,而是一个瘦高的男子,穿着简朴的青衣长袍,乌发只用一根深棕的发带系上,一副读书人的打扮,不过他的面容俊秀,不会让人感到寒酸。
  佩玖连忙看向贵妃娘娘,这莫不是娘娘入宫前的相好?
  戚妤来不及吐槽好老土的搭讪方式,闻言便探究地看了过去。
  她越看越觉得神似,不禁弯唇,眨了眨眼问:“赵兄?”
  这个世上只有两个人叫过她阿妤,一个是乌时晏,一个便是赵婉仪。
  可她不是与裴谨一同离开京城了吗?
  赵婉仪颔首,顾忌着佩玖在,她带着腔调道:“我们从前青梅竹马,你都是唤我赵哥哥的,现在怎么生分了?”
  戚妤已经笑傻了,她将手中的东西交给佩玖,挽着赵婉仪,提前带她去了酒楼。
  一路上,自然是问赵婉仪如何女扮男装的,好方便,好新奇,好喜欢。
  她下次也要。
  佩玖看呆了,娘娘有一个青梅竹马,不仅称呼了娘娘只有陛下会叫的阿妤,娘娘还在大庭广众之下揽住了竹马的胳膊,带去了与陛下约好的酒楼。
  佩玖拍了拍额头,都没让自己缓过神来。
  只得硬着头皮跟上。
  赵婉仪低声说着她怎样换了男装,又掩了容貌增了身高,但因后者太过复杂,戚妤只过了下耳,便打定主意要买几套男装以备不时之需。
  她们在茶楼的包厢落座,现在距离午时还有一刻钟的时间。
  戚妤想着乌时晏到了再与赵婉仪拉开距离,毕竟赵婉仪现在还是男子打扮,误会了可不太妙。
  但在佩玖面前,她恶趣味的没有与赵婉仪分开,甚至更亲密了,逗一逗佩玖,气氛都快活了起来。
  然而戚妤没预料到乌时晏会提前到,乌时晏在门口便听见了里面夹杂着男声的欢声笑语,侍卫推门的手顿住,深深垂首。
  乌时晏眼睛微眯,一瞬间,庞杂的情绪翻涌上心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