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都市言情>月行失序> 第24章

第24章

  实在闷得发慌时,她就揣上零钱坐公交车去东青市里。
  这趟沿海而行的公交要开一个多小时,沿途经过好几个渔村,咸腥的海风从车窗缝隙钻进来,沾在头发上久久不散。
  市中心的旧书店是她最爱去的地方,那些泛黄的书页里藏着许多绝版的文字,比如八十年代出版的散文集、早已停刊的文学杂志合订本、边缘写满批注的二手教材……
  有一次,她在一本《现代诗选》的扉页上发现一行褪色的钢笔字:“l:愿你永远保持诗意。”这个名字让她心尖一颤。
  她知道这只是巧合。
  指尖抚摸着“l”这个字母,好像只有半个月不见,就很想她了。
  那天她破天荒地买了这本诗集,回来时在渡轮上迎着海风读完了大半。
  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岚岛的街道上挂满了红灯笼,咸湿的海风里飘着炸年货的香气。陶念跟在母亲身后,手里拎着大包小包的年货——腊肠、干贝、红彤彤的春联,还有给他们兄妹二人买的新球鞋。
  木材厂的生意确实红火,父亲在码头边置办的这套两居室,墙壁还散发着淡淡的油漆味。
  陶念站在玄关处,看着鞋柜上摆放的全家福。那是去年春节拍的,她站在最边上,笑容有些拘谨。
  这个“家”里,哥哥陶源有自己的房间,而她回来时只能和母亲挤在一张床上。
  夜深人静时,她能听见母亲轻微的鼾声,还有窗外海浪拍打礁石的声响。
  岚岛的口音带着特有的尾音上扬,和晋州平直的语调截然不同。潮湿的空气让她的毛衣总是泛着潮气,但街坊邻居的热情却让她心头温热。
  “阿念回来啦!”杂货铺的王婶总会塞给她一把花生糖,隔壁的阿婆会拉着她的手说“又长高了”。
  除夕夜,父亲难得早早收工回家。陶念帮着母亲在厨房里忙碌,蒸鱼的香气弥漫整个屋子。
  透过窗户,她看见码头上亮起的渔火,像散落的星星。
  这一刻的热闹与温暖,让她暂时忘记了心里那点说不出的失落。
  除夕夜的钟声敲响时,陶念正和李瑞荣依偎在客厅的沙发上。窗外的夜空突然被点亮,一簇簇烟花在墨色的天幕上绽放,将玻璃窗映得忽明忽暗。
  李瑞荣已经困得直打哈欠,却还坚持要陪她守岁,手里攥着的红包,说守完了岁再给他们兄妹二人。
  陶念盯着通讯录里“林老师”三个字看了许久,指尖在发送键上方悬停了片刻,最终还是轻轻点了下去。
  【老师,新年快乐!】
  发出去的那一刻,她立刻把手机反扣在腿上,仿佛这样就能掩饰自己期待又忐忑的心情。
  窗外的烟花此起彼伏,红的、绿的、金色的光芒在她脸上流转。五分钟过去了,手机依然安静得像块冰冷的石头。
  陶念忍不住又点亮屏幕,没有新消息提醒,只有班级群里不断刷屏的祝福。她轻轻叹了口气,把手机塞进靠垫下面。
  “可能是群发消息太多,被淹没了吧。”她在心里对自己说。
  远处又一轮烟花升空。陶念望着那些转瞬即逝的光点,突然觉得自己的祝福大概也像这些烟花一样,在林知韫繁忙的除夕夜里,不过是众多闪烁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光点罢了。
  手机突然在靠垫下震动起来,陶念的心跳漏了半拍。她几乎是慌乱地掏出来,却发现只是班级群的群发祝福。嘴角扬起的弧度还没来得及展开就凝固了,她咬着下唇把手机调成静音,决心不再去看。
  就在这时,屏幕又亮了起来。
  一条私聊消息静静躺在通知栏:【谢谢,也祝你新年快乐。最近进步很大,继续加油。】后面还跟着一个可爱的兔子表情,那是今年生肖的吉祥物。
  陶念的指尖悬在屏幕上方,突然不知该如何回复。
  烟花的光芒透过窗户,在她微微发烫的脸颊上投下变幻的光影。
  原来这条祝福没有被淹没在信息海洋里,原来她百忙之中还会用心给自己回复。
  她心头涌起一股暖流,比窗外的万家灯火还要明亮。
  她慢慢打字回复,删了又改,最后只发出去一句简单的【谢谢老师】。
  但那些没能说出口的千言万语,那些藏在心底的雀跃与欣喜,都化作一个悄悄扬起的微笑,融化在除夕温暖的夜色里。
  春节的余韵还未散尽,晋州街道两旁的红灯笼仍在寒风中轻轻摇曳。
  陶念拖着行李箱走在熟悉的校道上,母亲李瑞荣跟在她身后,手里提着大包小包,新洗干净的被褥散发着阳光的味道,鼓鼓的食品袋里装着岚岛特产的鱼干和母亲亲手腌制的酱菜。
  “妈,这个我自己来拿吧。”陶念接过母亲手中沉甸甸的袋子,里面是新买的崭新的练习册。这是她第一次主动购买课外辅导资料,书脊上烫金的“高考冲刺”四个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李瑞荣望着女儿认真的侧脸,眼角悄悄泛起湿润。
  她还记得上学期送女儿来校时,这孩子总是磨磨蹭蹭地落在最后,现在却连步伐都变得轻快有力。
  路过文具店时,陶念甚至主动停下来挑了几支荧光笔和活页本,说要“分类整理错题”。
  “饿不饿?要不要先去吃点饭?”李瑞荣一边轻声问道,一边整理着陶念被风吹乱的衣领。她注意到女儿书包侧袋里插着的那本英语单词书,书页边缘已经有些微微卷起,显然是被经常翻阅留下的痕迹。
  陶念摇摇头:“先回家收拾吧。”她的目光扫过教学楼的方向,那里还静悄悄的,但不知为何,她似乎已经能听见教室里翻书的声音。行李箱里那几本练习册沉甸甸的重量,莫名让她感到安心。
  陶念的目光不自觉地飘向教师办公楼的方向。三楼的某个窗口,那是语文教研组办公室的位置,此刻窗帘紧闭,可她却仿佛看见了林知韫在办公室里的那抹身影。
  不知道林老师是不是也提前返校了?这个念头冒出来的瞬间,她立刻抿了抿嘴唇,为自己的想法感到些许羞赧。
  “听说这学期要重新分班。”李瑞荣突然说道,手指轻轻拂过公告栏上崭新的通知,“好像是按期末成绩调整。”
  “是的,妈妈,”陶念听见自己的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雀跃,她急忙轻咳一声掩饰,“林老师带文科实验班,我还在她的班。”
  阳光好像变得明亮起来,将名单上“林知韫”三个字照得格外清晰。
  陶念注意到自己的名字和林老师的被同一种颜色的荧光笔标记出来,这种微妙的联系让她心跳漏了半拍。
  她偷偷地用指尖碰了碰那个名字,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李瑞荣地看了女儿一眼,“林老师……真的是个很不错的老师,很用心也很细心。”她拿出手机,仔细地将名单拍了下来,“你能有这样的进步,要好好感谢林老师,可不要再像初中一样,动不动就惹老师生气……”
  “我哪有……”陶念嘴硬,却自知理亏地低下了头。
  新学期真的要开始了,想到这里,她心里涌起一种前所未有的期待,像初春枝头即将绽放的嫩芽,在寒风中轻轻颤抖却充满生机。
  ***
  开学第一天,陶念站在新教室门口,仰头望着门牌上“高一(一)班”几个大字。阳光透过走廊的玻璃窗斜斜地照进来,将那个“一”字映得闪闪发亮。
  教室里已经坐了不少熟悉的面孔:魏琳琳正眉飞色舞地讲着寒假见闻,韩梓灏一如既往地在补作业,张晓萱和王磊不知在争论什么,脸都涨得通红。
  她的目光扫过空了一半的座位。张倩和苏悦宁去了二班,刘桐和纪梓浛在三班,李仕超更是被分到了遥远的六班。这些曾经朝夕相处的人,如今都变成了名单上遥远的名字。
  林知韫已经将新排的座位表投在班级的屏幕上了,新学期还不了解学生具体情况,是按成绩分的座位。
  陶念同桌的名字应该就是学年第二了,申佳琪,陶念看到这个名字愣了一下。
  这时,申佳琪走了过来,坐在了陶念的身边。
  初中的时候,她总是自己一个人。体育课后的自由活动,当所有人都三三两两结伴时,是申佳琪第一个走向独自站在树荫下的她。
  她已经忘记了初中的很多事,但唯独这件事她始终记得。
  即使后来因为那场打架,申佳琪渐渐疏远了她,但那个阳光下的微笑她始终记得。
  申佳琪放下书包,从笔袋里掏出一支印着卡通图案的签字笔,和初中时用的一模一样。“听说你上了高中特别爱学习,”她的声音很轻,像是怕被拒绝,“我想和你一起学习,可以吗?”
  “好。”陶念只是点了点头。
  开学几天后,新换的老师也逐渐开始适应了。
  从前的数学老师也换了,原先那位总是笑眯眯的女教师调去了初中部,取而代之的是一位不苟言笑的男老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