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陶念张了张嘴,那句“只要她们彼此认可,互相扶持,就是最大的保障”在舌尖滚了又滚,最终还是咽了回去。
她不能在这个时候,再点燃一枚炸弹。她只能低下头,轻声说:“我只是希望玥玥平安快乐。”
自从被李瑞芳发现之后,沈熙玥每天雷打不动地在家庭群里发一张图,有时是窗外一角灰蒙的天空,有时是外卖盒里孤零零的饺子,配文永远是那句听不出情绪的“一切安好”。
李瑞芳打通电话时,也不多说什么,电话里只有一句“我需要空间”便匆匆挂断。当李瑞芳颤抖着发出“再不回来就报警”的最后通牒时,手机屏幕只冷静地跳出一行字:“妈,你不想彻底失去女儿吧?”
餐桌上,李瑞芳握着筷子的手一直在抖。她突然抓住身旁陶念的手腕:“念念,你是她姐,你劝劝她,不能看着她往火坑里跳啊……”声音里带着濒临崩溃的哭腔。
陶念反手握住她的手,垂下眼睫:“小姨,我会的。可玥玥从小就有主意,您知道的……”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窗外断续传来邻居家的欢笑声。李瑞芳执意要走,李瑞荣送到巷口,往她手里塞了满满一袋刚炸好的肉丸和年糕,姐妹俩在路灯下低声说了许久的话。
陶念系着围裙在厨房里打下手,她听着母亲送完小姨回来的脚步声,那声音比平时沉重些。母女俩默契地没有多言,一个切菜一个掌勺,蒸汽在玻璃窗上晕开白雾,渐渐模糊了窗外绽放的烟花。
近两个小时的忙碌后,八菜一汤终于上桌。红烧肉油光发亮,糯米丸子也飘着香味。
这时陶平威和陶源正好提着饮料进门,带进一身寒气与热闹。
“开饭啦!”李瑞荣解下围裙,声音带着些许疲惫,却在看到满桌菜肴时泛起笑意。
饭桌上,李瑞荣端上一条清蒸鱼,她会很自然地将最肥美的鱼腹肉夹到陶念碗里,嘴里说着:“念念,这是你最爱吃的鱼腹,刺少。”
“妈,我够吃,你不用管我,你也吃。”陶念看着自己的碗里已经堆成一座小山。
看向陶源时,李瑞荣停顿了一下,然后说:“小源,你也吃鱼啊。”
陶念一边吃“小山”,一边点开微信,问沈熙玥:【钱够不够用?】
几乎同时,沈熙玥的回复跳了出来:【姐,能视频吗?】
陶念抓起外套和耳机,几乎是跑着躲进楼下寒风凛冽的花园。
视频接通时,屏幕那端的光线有些昏暗。沈熙玥盘腿坐在看起来像是地铺的垫子上,背景是堆满书的简易书架,一只马克杯还冒着热气。
“姐,”她揉了揉有些乱糟糟的头发,声音却带着笑意,“你看我这小窝,虽然小,但五脏俱全。”镜头扫过角落里的电煮锅和几个摞起来的收纳箱。
陶念叹了口气,却只是柔声问:“吃饭了吗?”
“刚煮完泡面,加了个蛋和火腿肠,豪华版!”沈熙玥把镜头对准还冒着热气的碗,语气轻松,但陶念还是瞥见了桌角塞着的一包榨菜。
“钱还够用吗?”陶念轻声问,手指已经点开了转账界面。
“够!我做家教攒的钱还能撑一阵。”沈熙玥急忙摆手,随即压低声音,“姐,其实……我和她一起合租的,能分摊不少。”
这时,镜头边缘有什么动了一下,一只属于女孩子的手伸过来,轻轻放下一杯水,又很快缩了回去。那个细微的动作里,带着无声的关切。
陶念看着表妹亮晶晶的眼睛,那里面有一种她熟悉的、混合着不安与坚定的光。
“小姨那边……”陶念顿了顿。
“先这样吧。”沈熙玥笑了笑,笑容里有些疲惫,却异常清醒,“至少我现在,每天醒来都知道自己在为什么活着。”
窗外又一簇烟花炸开,映亮了两块手机屏幕里彼此牵挂的脸。
“钱不够了,和我说。”陶念最后叮嘱道。
挂断视频后,陶念在寒冷的夜色里站了很久,直到手机屏幕暗下去,映出自己模糊的倒影。
远处传来零星的爆竹声,却衬得冬夜更加寂静。
接下来的两天,家里的话题总绕不开小姨家的风波。饭桌上,母亲李瑞荣一边夹菜一边叹气:“你小姨昨晚又没睡好,说玥玥连视频都不接了……”父亲陶平威则摇头道:“现在这些孩子,都有自己的主意。”
陶念低头拨弄着碗里的米饭,耳朵听着家人的议论,手指却在餐桌下悄悄点开微信。她给林知韫发去窗外的月亮照片:【这边的月亮,好像没有栖山的亮。】
消息刚发出去,母亲突然问:“念念,你觉得呢?”
她慌忙锁屏抬头,正对上家人询问的目光。这时手机在掌心轻轻震动,她借口盛汤离开餐桌,在厨房角落看到林知韫的回复:【可能因为,照亮的不是同一片星空。】
陶念靠着冰箱门忍不住微笑。
大年初三,东青市飘着细密的小雨。陶念和李瑞荣、陶平威、陶源一起提着年礼来到小姨家拜年。暖气开得很足,客厅里弥漫着茶香和瓜子的气味,电视里重播着春晚节目,一派热闹的新年气象。
小姨父沈立涛热情地招呼他们坐下,目光落在陶念身上时满是赞赏:“念念现在可是出息了,在教育局工作,又稳重又懂事。”他笑着递过来一个橘子,“个人问题怎么样了?有没有谈朋友啊?”
陶念接过橘子,垂下眼睫,轻声说:“还没,工作刚稳定,不着急。”
话音未落,李瑞芳便热切地接话:“正好!你小姨父有个老同学的儿子,特别优秀,考到航城的机关了,离你们晋州也近,这几天回来过年。年轻人认识一下,交个朋友也好嘛!”她拿出手机就要翻照片。
陶念感到一阵胸闷,勉强笑了笑,声音不大却清晰:“谢谢小姨,真的不用了。我……暂时想先专心工作。”
陶念那句“真的不用了”刚落音,李瑞荣脸上的笑意就淡了下去。等小姨一家借故去厨房忙碌,客厅只剩自家人时,她终于没忍住。
“念念,”李瑞荣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你小姨也是一片好心。就是见个面,认识一下,又不是逼你立马定下来。”
陶念盯着茶几上果盘里橙子的纹路,手指蜷缩在掌心。“妈,我说了,我不想。”
“你怎么这么不懂事!”李瑞荣的音调陡然拔高,引得在阳台抽烟的陶平威和陶源都望了过来,“你年纪不小了,工作也稳定了,还等什么?那个航城的小伙子条件多好,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条件好我就要去吗?”陶念抬起头,眼眶微微发红,“我连他是谁都不知道,就因为他在航城上班,我就要去‘认识一下’?”
“不认识怎么知道合不合适?你总得迈出这一步啊!”李瑞荣又急又气,胸口起伏着,“你看看你,回来这几天,一提这事就躲!你是不是……是不是还想着那些不着调的事?”她的话有所指,目光锐利得像要剖开陶念的心。
陶念的心猛地一沉,知道母亲暗示的是什么。她想起表妹沈熙玥的遭遇,一股悲凉和愤怒交织着涌上心头。
“我的事,我自己有打算。”她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我不想为了迎合谁的期待,就去见一个我根本不想见的人。这不是懂事,这是对自己不负责。”
李瑞荣像是被这句话刺痛了,她猛地站起来,声音带着哭腔:“我这都是为了谁啊?还不是怕你将来一个人孤零零的!你现在怨我,等你老了,身边连个端茶倒水的人都没有,你就知道后悔了!”
“妈……”陶念看着母亲通红的眼圈,心像被揪紧了一样疼,但她知道自己不能退让。一旦退了一步,后面就会有无数步。
最终,这场争吵在父亲陶平威的介入和哥哥陶源的打圆场中不了了之。
陶念借口透气,拿着外套走了出去。寒冷的空气让她打了个哆嗦,却也让她混乱的头脑清醒了些。
今年,岚岛的寒风,格外地刺骨啊。
这件事,在她和家庭之间,只会演变成无休止的争吵。
像两条平行线,固执地延伸向各自的远方,谁也不肯为谁偏转一分一毫。
但她心里清楚,自己绝不会因为父母的强硬态度或喋喋不休的劝说就妥协让步。更何况,她正一步步走向经济独立,很快便能真正掌握自己的人生话语权。
只是表妹沈熙玥的这场风波,让她彻底看清了,家里的态度比她想象中更可怕。那些脱口而出的“火坑”、“丢人现眼”、“不着调”……像一根根冰冷的针,扎在她心上。
她不敢深想,若有一天,那个被她珍藏在心底的名字被宣之于口,那些更难听、更伤人的字眼,会不会像利刃一样,落在林知韫身上?
一想到林知韫那双沉静的眼睛可能要承受这般评价,她的心就揪得更紧了。她宁愿独自挡在前面,也不愿让那份干净的爱,染上一丝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