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嫁错> 嫁错 第28节

嫁错 第28节

  “多吃些。”他又夹一块,说话时故意提高了音量,连坐在上首的秦王都听见了,稀奇地看过来。
  梁国公也瞧过来,欠欠地打趣他:“我瞧卫国公待妻子,也很骄纵啊。”
  坐中又起了一片笑声,姜姮终于在这样的动静里朝他们望过来。
  顾峪早已收回目光,沉眸盯着眼前食案,默不作声,又给姜妧夹了一块羊肉。
  再抬眸,见姜姮云淡风轻地看着她阿秭,唇角竟挂了丝喜闻乐见的欣慰笑意?
  她笑什么?她就一点都不生气么?
  一点,都不在乎他做了什么?
  顾峪忽然泄了气,索然放下筷子,连饮几樽酒,面上鲜见地生出恹恹败馁之色。
  凭他做什么,都是徒劳无功,她一点都不在乎,一丝一毫的反应都不给他。
  她的眼里,根本看不见他。
  ···
  宫宴结束后,顾峪被秦王叫去面见圣上,商讨南下征伐事。
  “你便自己回姜家吧。”顾峪对姜妧说道。
  姜妧微微颔首,柔声说:“你且忙,不必思虑我,我想找……阿姊……说说话。”
  宫城人来人往,姜妧这般说道。
  顾峪没有表态,抬眸去望,一眼就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看到了姜姮。
  她正款步离开,独身一个,没有与人成群结队。她身后三步远的距离,跟着燕回,也是独身一个。
  他们一前一后,俱是孑然独行,相距的并不算很近,甚至中间还时有人穿插而行。
  可不知为何,顾峪看来,就觉亲密异常。
  无端端而来,浓郁郁的败馁感又在心底升腾。
  顾峪收回目光,负在身后的双臂攥紧了拳头,仍是没有答复姜妧的话,转身朝机要阁去了。
  ···
  “阿姊,跟我回家去看看吧,父亲母亲都很想你。”
  皇城门外,姜姮正要登上马车,听身后姜妧这般说。
  姜姮与这位孪生阿姊虽不甚亲近,但也从未因为双亲的厚此薄彼迁怒讨厌她,知她应是有话与自己说,想了想,道:“你随我去官驿吧?”
  她怕万一回到家,就不能再继续冒认归义夫人这个身份了。
  “好。”姜妧心知她的忧虑,和善地答应了。
  至官驿,两姊妹关上门说话,为防人偷听去,燕回亲自守在门口。
  “阿姮,我想问问,你对卫国公,到底是什么打算?”姜妧开门见山,直接问道。
  姜姮愣了愣,道:“卫国公说,他会与我和离,然后再娶阿姊你。”
  姜妧怔住,怎会呢?顾峪在他面前,不管有意还是无意,从不曾透露出这个意思。
  “阿姮,我不是问卫国公的打算,我是问你的打算。”
  姜妧很清楚,顾峪而今在置气,他说的话,做的事,都是一时意气,并非真心。
  姜姮默然低下眼眸,她知道接下来的话,阿姊一定会和父兄一般斥她胡作非为,顽劣自私。
  她定定神,缓缓说道:“我也想和离,我想和阿兄一起,他去哪里,我去哪里。”
  姜妧并不意外这个回答,默了会儿,还是说道:“跟着他亡命天涯,也愿意么?”
  姜姮点头。
  “阿姮,没那么容易的。”姜妧做过阶下囚,亡国,丧夫,阶下囚,厄运接踵而来,几乎是一夕之间将她的体面打的破碎不堪。
  若非自始至终有顾峪关照,她不敢想自己会有多狼狈。
  她了解镇南王,那是宗室王爷里头最有抱负之人,萧陈还未亡国时,他就一直主张北伐,受人排挤才被远远遣去岭南。听闻他镇守岭南这些年,军备不曾有丝毫废弛,北伐之心未有一日动摇。
  所以,她很清楚,这场和谈不会有结果,国朝与镇南王之间必有一战。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燕回的结局又能好到哪里去?
  作为亲姊妹,她不能眼睁睁看着姜姮踏上那条晦暗的不归路。
  “可是,就这样在神都,浑浑噩噩,也不容易啊。”姜姮已经浑浑噩噩,眼瞎耳聋地过了三年。
  “阿姊,你知道吗,卫国公唤我,从来都是‘灵鹿’,我不知道该不该答应,答应了,怕他生气,因为我知道,我不是你,我比你差远了,不答应,也怕他生气,说我无礼冷漠。”
  “我们夫妻三年,他一直当我作你,只有惹他不快时,他才会意识到,我不是你,我没你那么优秀,我胸无点墨,出言庸俗。”
  姜妧皱眉,“他这样说过你?”
  “嗯。”姜姮可是记得很清楚。
  姜妧抿抿唇,无话可说。
  “而且,他从来没有信过我,他的表妹假传我的话给他的姬妾灌避子药,他认定是我做的,由着那位何姬欺负春锦,还罚我到观音寺为那姬妾做法事。”
  姜妧眉心颦得更紧,“还有这等事?”
  “嗯。”姜姮也是看在亲姊妹的份儿上才与姜妧说这些,“阿姊,他那个表妹有心嫁给卫国公,笑里藏刀,难缠的很,你将来果真动意进顾家的门,要小心。”
  姜妧面色一滞,她今日寻她,哪里是要说这些?怎么好像是她已经要踏进顾家的门了,在这里同她取经一般?
  “不过,也许换了你,会好很多,至少卫国公会信你,会好好待你。”姜姮偏过头去,这般说了句。
  姜妧听出好多委屈。
  难怪她走得这般决绝,原是这三年,她感受到的,积攒下的,只有委屈。
  “那位燕郎君,同意带你走么?”姜妧想,就算妹妹义无反顾,燕回该知道前路有多艰辛,该知道怎样安置妹妹才最妥当。
  “他会同意的。”
  提及燕回,姜姮的眼睛一下就亮了。
  “阿姊,你大约不知道,我幼时总与人打架,因为别人说我,是爹娘都不要的灾星、祸水,我的教养妈妈也总觉得,她陪我来老宅,形同受罚,总是写信对母亲说我有多顽劣难以管教,母亲的回信,总是让教养妈妈,对我严厉一些,再严厉一些。”
  “后来我打了架,都不敢回家,是燕家阿兄收留我,护着我,还告诉教养妈妈,要么写信原原本本告诉母亲,说明我为何与人打架,要么,就别写信告我的状,否则,他也会写信递到姜家,告发教养妈妈的失职。”
  “我七岁那年和公主打架,母亲只道是我胆大包天抓烂了公主的脸,扯了她的头花,却不问,明明是她故意先踩了我的布娃娃。”
  那个布娃娃,是母亲亲手给她缝的生辰礼物,她收到的,来自母亲的第一个礼物。
  姜姮低眸沉默许久。
  姜妧也静静看着她,不知道该说什么话。
  她记得她回京时,是一个冬日,是大哥把她带回来的,家人见到她,还意外了许久,疑惑她怎会和大哥在一起。
  后来才知,是她听闻双亲有意将她接回,等不及,先行来了京城,途经长兄营所,遂找上了长兄。
  她那天穿着一身鲜艳的红色斗篷,围着毛茸茸的白色风领,头戴一顶绣樱浑脱帽,笑起来很是可爱,有股子山野之间的烂漫俏皮。
  还笑着与双亲告状,说大哥都没认出她来,将她认成了阿姊。
  那时她以为,她在沧河老宅过得并不差,至少,比她们养在深闺有趣的多。
  却不想,她受了那么多委屈。
  那些年,若是没有燕回相伴,她或许不会是初见时那个明媚烂漫的样子。
  “阿姮,我知燕郎君待你情重,可是,你果真这样决定了么?”
  姜姮点头,“阿姊,卫国公知道我和阿兄的事了,他至多看在你的面子上,不去深究,不迁怒姜家,但,他决计不可能再与我做夫妻了,我们已经覆水难收。”
  话至此处,姜妧心知再劝无用,转而道:“那你,可需我帮你什么?”
  姜姮抿唇,看着姜妧的眼睛亮了下。
  她自然是有的。
  “我们虽不曾一个被窝里说过悄悄话,但今日这些话,也是闺中密语吧?”姜妧看出她的欲言又止,轻笑道。
  姜姮这才道:“那你,能否劝卫国公,早些与我和离?”
  这般交换身份终究只是权益之计,她顶着归义夫人的身份,哪里都去不了,想要脱身谈何容易?而姜妧顶着她的身份,在顾家怕也没好日子,婆母长嫂怕都会把对她的怨气撒在阿姊身上。
  最妥当的办法,自然还是各归各位,她和离,而阿姊,也能重新选择是否嫁入顾家。
  “卫国公应当会听你的话的。”姜姮说道。
  姜妧笑了下,没有与她说破顾峪的真正心思。
  “我且试试,但是,大约也需一些时日。”姜妧并没有多少信心。
  “谢谢阿姊。”听得出,姜姮很是高兴。
  ···
  机要阁议事毕,顾峪和秦王一道离宫,皇城门口将分别,秦王忽想起一事,“今日萧使者说,想调几个护卫到官驿,免得再出现和义郡主伤人事件,你看,是你去安排,还是我叫其他人去?”
  这本不是什么大事,秦王完全可以让王府家令去安排,但因为归义夫人之事顾峪一向都是亲力亲为,所以他这回自然而然还是先问了他的意思。
  顾峪思量片刻,清楚燕回这般做的目的。
  防止再出现伤人事件自是一端,另一端,该当是防着他无所忌惮地去找姜姮。
  有了眼睛盯着,他总归要顾忌收敛些。
  “叫其他人去吧。”顾峪淡淡地说道。
  “嗯?”秦王难掩意外之色,“你不管了?”
  顾峪垂眸,“嗯。”
  他不会再去官驿寻姜姮,她愿意和燕回一处,就随她吧。
  他会写封放妻书,给她自由。
  反正,她眼里始终不曾有他,他堂堂一朝柱国,何须勉强一个女子?
  “怎么突然……”不管了?
  秦王是很想问问清楚的,但看顾峪垂眸不欲多言的样子,再问怕是会招人嫌,问了一半,也止了话,一抬眸,见自家妹妹和顾家小妹在不远处的柳树下说着什么,顾家小妹扁着嘴,似乎受了委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