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朝夕尽欢> 朝夕尽欢 第45节

朝夕尽欢 第45节

  路上的白色suv不少,但中大型suv的女性车主较少。
  suv的车型太大,不方便停车。
  但这一缺点在摄影师群体里,完全转换成了有点。摄影佬们,几乎人人一辆suv。
  原因无它,工作需要。
  相机,镜头,支架,滑轨……出门拍摄要带的设备实在太多,轿车收纳空间小,根本装不下。
  suv的大容量,简直是摄影师出门工作必备代步车,许尽欢自己开的也是一辆suv。
  这些摄影圈内的怪癖,因为许尽欢的缘故,颜煦早就知晓。
  他自然而然带入,以为那辆在楼上包厢看见的半截车身,是许尽欢某个摄影同行。
  “你比江浸月机灵多了。还知道找人蹭个顺风车。搁她,只会嗷嗷抱怨。”
  颜煦把烟蒂按灭在垃圾桶上,转头看她的眼神温柔起来:“下次如果还有这种情况,直接和我说,饭局赶不及再约就是,我给你托底呢,怕什么。”
  “一码归一码。”许尽欢说道,刻意回避颜煦话里的意思。
  有些人情,再熟悉的朋友,也不能承情。开了先例,后续就会发生超出掌控的事情。
  比如她和沈砚舟,见色起意碰上心血来潮,归根究底就是一场本不该开始的孽缘。
  这场孽缘,哪怕想要及时抽身,她也已经尝到了一些不受控的苦果。
  于是,她补充道:“谢谢你给我介绍生意,等结束收了尾款,给你回扣。”
  许尽欢并不介意颜煦过问自己的感情生活。
  相反,当初要不是江浸月非要给她上遮瑕,她早顶着一脖子痕迹让颜煦死心了。
  今时不同往日,这个和她有暧昧的对象,是谁都行,就是不能是沈砚舟。
  在南京相处的这两天,同住一间房,沈砚舟工作从没避着她。
  虽然不清楚详情,但沈砚舟和其团队为天擎上市的业务,反复商讨,修改法律意见书,在南京忙的这几天,她是看在眼里的。
  天擎即将上市,这个节骨眼上,许尽欢不敢去赌。
  如果因为她的原因,颜煦一时冲动,和沈砚舟有了间隙。
  对天擎,对松青,只能是两败俱伤。
  她想要颜煦死心不假,但她不想闹得人尽皆知,闹得影响朋友事业。
  所以,几乎是下意识,许尽欢将沈砚舟的存在,半遮半掩地藏起来了。
  成都的挡酒,南京的收留,都是她路上一截风景。
  寡淡生活的调剂品,享受完体会完;然后,过去了就过去了。
  ——
  沪市的老牌名校f大已有百年历史,校园一角的区域的小区里,坐落着一片儿老上海风格* 的小洋楼。
  曾经的教师家属院,随着改革开放后,沪市的地价也水涨船高。
  这片小洋楼的现在已寸土寸金。
  白色奥迪驶入紫色的小花园,在车库前停下。
  沈砚舟坐在驾驶座,犹豫了一下,下车前又补了一颗氯雷他定。
  矿泉水瓶空荡荡,没有水,他就着唾液干咽下去。
  白色小药片的边缘并不是完全光滑,略带坚硬的棱角没有水的润滑,下咽的过程中划过食道,留下一阵刺痛。
  沈砚舟拎着外套下车。
  小洋楼的花园被打理得极好,紫藤花苞顺着深绿色的藤蔓盖住了花园里的搭建的凉亭走道。
  春日的六点多钟,夕阳刚刚下山,西方的天际线还残留着几抹余辉。
  沈砚舟瞥了眼屋内亮起的灯光,慢悠悠从车库往家门口走。
  这条路不长,也就十几米。
  他走得极慢,迈开脚步的动作都仿佛被按下了0.5倍速。
  但路径的长短,并不以人的意志而拉长或是缩短。
  不论内心生出有多抗拒,190的高个,身高腿长,走几步路便到了门口。
  他敲了敲门,等待的间隙里,如同以往无数次那样,他对着大门漆面的反光,脸上的肌肉调整到合适的表情。
  金丝眼镜架在鼻梁上,遮住眼眸中带着点异域风情的蓝调。
  嘴角微笑克制内敛,恰到好处。
  “砚舟回来啦。”梁娴玉过来开门,望着门口高大挺拔的儿子,脸上喜色增添了不少。
  “快进来,我饭快做好了。”她一身旗袍,明明是五指不沾阳春水的贵妇人,今天却进了厨房。
  沈砚舟喊了一句“妈”,然后拎着礼盒进门换鞋,说道:“这趟去南京出差,买了些特产给你和爸。”
  说着他把礼盒递过去。
  梁娴玉欣喜地接过,拆开包装,精美的礼盒里躺着一条真丝披肩。
  她当场就把这条丝绸披肩披到身上,称赞道:“砚舟眼光真好,这披肩配我今天的旗袍正正好,花纹和颜色也合适。”
  “行了行了,别臭美啦,赶紧去厨房看看你的锅吧。”沈远道抖了抖手上的报纸,催促道。
  “你懂什么哦,儿子给我买礼物,你嫉妒噢。”梁娴玉美眸瞪了一眼沙发上的丈夫,裹着披肩去厨房。
  走到一半才想起来,厨房味道大,她又转回来将披肩扯下,置进盒子里叠好,才放心离去。
  沈砚舟望着厨房的推拉门阖上,拎着另一个纸袋搁在客厅茶几上,对沈远道说:“爸,给您带了两罐今年的新茶,您明天带去办公室尝尝。”
  沈远道嗯了一声,放下报纸,抬头看他。
  位高权重的中年人,侧头睨了一眼厨房,确认推拉门严丝合缝地阖上,低声问他:“抗过敏药,吃了没?”
  沈砚舟手上一僵,握着茶叶罐的手背青筋毕露。
  他垂眸遮住眼底不应该出现的情绪,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平平淡淡:“嗯,吃了。”
  沈远道点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电视机里新闻报道冷静理智,字正腔圆。
  一身正装的主持人,播报着冰冷客观的新闻稿,像是无形之间,给这顿家宴定下了基调。
  每年清明节过后,总是这样一顿不伦不类的家宴。
  桌上夸张的全海鲜宴,沈砚舟吃得很艰难。
  梁娴玉母爱浓郁到几乎要溢出,在她的殷切目光里,沈砚舟对夹过来海鲜,来者不拒。
  偶尔剥虾拆蟹的过程漫长,沈砚舟语气淡定,和沈远道聊几个经典案例和最近的工作进展。
  直到一桌海鲜吃得所剩无几,沈砚舟去厨房洗手。
  洗洁精打出绵密的泡沫,包裹住骨节分明的手指。
  柠檬红茶的清新味道飘散,渐渐压住指尖沾染上的海腥味。
  “妈,盘子放水池吧,我正好洗掉。”他对进来的母亲说道。
  梁娴玉把海鲜壳倒进垃圾桶,娇嗔道:“哪用你洗,儿子忘啦,上次你才给家里装了洗碗机。机器洗多省事,一会儿帮我把垃圾倒了就好。”
  沈砚舟愣了一下。
  水流哗啦哗啦冲在手上,他看着梁娴玉把空盘和锅都放进洗碗机,沈砚舟才想起来,过年的时候,他确实给父母家置办了洗碗机。
  工作后他就自己独居,沈砚舟不常回家。
  更严谨一点来说,是根本非必要不回家。
  除去父母生日,中秋过年,还有每年躲不掉的清明节;剩下日子,沈砚舟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
  都在沪市,甚至于都在一个行政区内。
  f大这片,他却鲜少踏足。
  似乎不知何时起,家已经成为他心底刻意回避的禁区。
  沈砚舟洗完手,又和父母聊了几句。
  在梁娴玉劝他少加班多注意身体的嘱咐声里,他拎着装满海鲜贝类的垃圾袋出门。
  小区原是f大的福利房,住在这里的,基本上都是f大的任课老师。
  沈砚舟拎着袋子去小区垃圾回收点,路上还遇到了饭后出门遛弯的邻居。
  老教授看着他长大,提起现在年轻人长大出去自己住,都好久没见,小伙现在长得比老沈还高了。
  沈砚舟彬彬有礼地打招呼,婉拒老教授试图介绍对象的好意。
  黑色塑料袋被投进厨余垃圾的分类箱里,里面贝类硬壳叮当作响,发出一串碰撞声。
  他掏出湿巾,仔仔细细把手心手背,到每一寸指甲缝都擦干净,确保没有留下任何海鲜腥味才作罢。
  扔完垃圾回来,沈砚舟没进门。
  告别的流程,出门前已经完成过了,没必要再来一遍。
  他径直到车库,开车走人。
  白色的奥迪q7离开寸土寸金的洋楼区,车尾气的白烟飘散到空气中,被晚风一吹就散。
  同时也宣告了,这场对沈砚舟来说,每年最难熬的一顿饭落下帷幕。
  沪市有着所有大都市共有的通病。
  八九点的夜晚,是沪市最堵的时刻,比他傍晚和许尽欢下高速的时候,更加拥堵。
  马路上,每个路口都充斥着亮起的红色车尾灯。
  但沈砚舟已经不在乎这些了,对他而言,只要逃离那个充满海鲜味亲情的家,大马路上车尾气都不算难闻。
  来电铃声响起的时机很巧妙。
  “喂,沈砚舟你今天晚上在家,还是在事务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