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水乡人家(种田)> 水乡人家(种田) 第463节

水乡人家(种田) 第463节

  他怀疑张恒没和清哑说清楚竹哨的来历。
  又一想:“不对,我在信中告诉清哑了,这竹哨是用当日换气的竹管做的。她怎么能送给巧儿呢?肯定是巧儿闹着跟她要,她无法。才送给她玩一会子。”
  他心中迅速做出决定:要从巧儿手上把竹哨拿回来。
  小孩子粗心,万一给弄丢了就麻烦了。
  这东西无可替代!
  他便对巧儿道:“我听你那竹哨很响,给我瞧瞧好不好?”
  巧儿有些疑惑地看着他。觉得他目光有些热切。
  这热切她最熟悉,郭勤若是看上她某样东西的时候。就会露出这样热切的目光。
  她手捂住荷包,眼珠转呀转,问:“你想要我的哨子?”
  方初被戳破心思,老脸有些挂不出,有些尴尬。
  巧儿道:“你要用东西跟我换。”
  方初忙道:“好,我跟你换!”
  说着便解下荷包,在里面翻找。
  他今日来时,做了万全的准备:郭家长辈要讨好,下人也要收买,因此叫圆儿去定制了许多小巧的银如意、银元宝、银豆子,还有小片的金叶子带在身上,以方便打赏给郭家下人。
  那如意、元宝什么的,都是打赏下人用的,当然不能用来打发巧儿;银豆子也不好给小孩子,若是不小心吞进肚去可就麻烦了;只有那金叶子,檀树叶型,脉络分明,又精致又值钱,还能拿出手。
  他便捡了几片金叶子出来。
  他翻找的时候,巧儿眼不错地瞅着呢。
  她见过各种金锞子,如平安如意、步步高升锞子,郭勤还得过状元及第金锞子,但是她没见过金叶子,因此不认得。
  她很喜欢那亮灿灿的树叶,忙道:“五片树叶换一个哨子。”
  方初干笑了下,道:“巧儿真大方!”
  果然递给她一叠金叶子,也不知五片还是多少片。
  巧儿这才从荷包里掏出个竹哨子递给他。
  方初赶忙用手去接,一入手,便觉不对:这竹哨要大一些,不如他做的那个小巧。再送到眼前一看,果真不是。
  当初那竹管因为要穿羊肠,太粗可不成。用那样的细竹管做出来的竹哨当然精致小巧了。而且他的竹哨上可是有记号的:一个上面刻了“初”字,一个上面刻了“清”字,都是他亲手刻的。
  带清字的在他手上,带初字的给了清哑。
  他看向喜滋滋数金叶子的巧儿,叹气——
  这恐怕是世上卖得最贵的竹哨了!
  巧儿数完,仰头问:“方叔叔,你还要竹哨吗?我那还有。”
  没有她也可以让人再做。
  她发现这树叶子是金子做的,觉得赚了,所以想再扩大买卖,哪怕方初再要三五个或者十个,她也能保证供应。
  方初:“……”
  巧儿失望地问:“不要了?”
  方初深吸一口气,笑道:“一个就够了。巧儿,我问你:你姑姑呢?”
  巧儿道:“姑姑上工去了。”
  方初疑惑:“上工?”
  巧儿点头,道:“姑姑天天吃了饭就去河那边上工。”
  原来清哑觉得工作要和生活分开,所以像前世上下班一样,早上去工坊,晚上回家,并把这叫做“上工”。
  方初恍然大悟,原来清哑不在家,在工坊里呢。
  可怜他白费了半天的工夫。
  巧儿问:“方叔叔,你来我家做什么?”
  方初犹豫了下,才道:“我来求亲。我想娶你小姑。”
  巧儿吃惊地瞪大眼睛,道:“哎哟,你早不来。”
  第541章 见面
  方初更吃惊,问:“怎么了?”
  直觉有大秘密。
  巧儿上前一步,小声告诉他道:“我听我爹对我娘说:爷爷要把小姑许给沈家三叔。等沈家三叔来了就定亲。”
  方初有些乱,急忙问:“沈家三叔?是谁?”
  他记得沈亿三有四个嫡子,其中三个都成亲了,还有一个年纪幼小,这沈家三叔莫不是沈家其他房头的子弟?
  巧儿道:“沈家三叔就是沈家三叔。”
  方初想了想,试探地问:“不是说,你沈家三叔已经成亲了吗?”刚说到这,忽然想起那日圆儿和他分析各家情形时说,沈家三爷媳妇难产死了,沈大太太回去治丧去了。
  果然,巧儿说道:“三叔媳妇死了。”
  方初心一沉,脸也跟着一沉。
  巧儿察言观色,问:“方叔叔很想娶我小姑?”
  方初看着一本正经的小女孩,也一本正经地点头。
  忽然他问:“你可想把你小姑嫁我?”
  方大少爷想讨小孩子的口彩,试下可吉利。
  巧儿却瞅着他,不说话。
  方初奇怪,问:“你不答应?”
  巧儿道:“我要回去问我小姑。”
  方初暗赞她聪明机灵,没有随口答应人。
  就听巧儿又问:“你真不要哨子了?”
  方初郁闷道:“不要了。”
  这时,他听见前面传来说笑声,该是郭守业他们吃好了。
  他忙对巧儿道:“天热,快回去吧。”
  巧儿也听见前院的声音,忙转身跑回屋里。
  方初便退了出来。回到上房。
  郭守业和严纪鹏已经喝了茶,正坐着说笑呢。
  方初此时心中七上八下的,恨不能问郭守业是不是想把清哑许给沈家三爷,然他是来求亲的,求亲不成也要给郭家二老留个好印象,而不能真死缠烂打留下恶劣印象。
  看看日头,也该告辞了。
  因此。他便对严纪鹏道:“舅舅。叨扰了郭伯伯这半日工夫,咱们也该走了。舅舅晚上去我那清园歇一晚去。”
  严纪鹏会意,忙站起来。对郭守业告辞。
  方初也对郭守业道:“郭伯伯请再给晚辈些日子,晚辈定会给郭伯伯一个满意的结果。”
  郭守业急忙道:“方少爷,你不必这个样子……唉!”
  严纪鹏笑道:“郭老哥,我们是诚心诚意来求亲的。”
  绝不会知难而退!
  郭守业没了主意。
  因送他们出来。吴氏在东次间听见声音,也忙出来相送。
  她笑道:“严老爷。方少爷,下回再来玩啊!”
  这本是一句客气话,送人时候例行要说的。
  方初却笑道:“多谢伯母。我们一定会再来的!”
  吴氏笑容僵住,看向郭守业。
  郭守业瞪了她一眼——你说错话了!
  方初也没在意。他在想:怎么能在离开前见上清哑一面呢?
  圆儿帮他达成了这个心愿。
  先前,郭守业让朱顺安排人招呼圆儿等跟来的随从。
  圆儿活络,就对朱顺问长问短。十分客气。
  他问道:“朱管事,我那天看见明阳子先生和刘大夫跟郭家船回来了。他们在哪儿?我们少爷和刘大夫最好的。我想看看他去。”
  朱顺忙道:“明阳子先生就在郭家门房那儿替人看病呢。每天都有好多人来,老远的都往这赶。他们两个都忙得很。”
  圆儿眼睛一亮,道:“那朱管事找个人带我去可好?”
  朱顺笑道:“我刚要去河那边有事。我就顺路带你去。”
  圆儿更喜欢了,一路和他说话,成功地问出内情:原是明阳子贪图清哑做的美食,不愿外出,就放出话来,在郭家门口摆了摊子行医。于是十里八乡得了消息的人都来找他瞧病。清哑每日亲自做饮食孝敬师傅,晌午也会送饭去门房给师傅吃。
  圆儿激动不已,心想这下肯定能见着郭姑娘了。
  两人过了若耶溪,到了对面。
  朱顺看见前面老宅大门内有个女孩子提着食盒正出来,正要喊,圆儿早已喊了出来:“细妹妹!你去哪儿?”
  细妹回过头来,诧异道:“你怎么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