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水乡人家(种田)> 水乡人家(种田) 第882节

水乡人家(种田) 第882节

  玉瑶道:“去打听一下,他们做什么来。”
  婆子踌躇道:“这……”
  这时,一个丫头从屋里出来,叫道:“公主。”
  玉瑶转而道:“锦绣,方初和郭织女上山来了。你去前面寺里打听一下,他们为什么来,都有哪些人来了……”
  这丫头也叫锦绣,和谢吟月的丫鬟同名。
  与那婆子不同,锦绣一听“方初”和“织女”二字,顿时吃了一惊,连忙道:“是,公主。”
  不但如此,还低声问那婆子,刚才怎么回事。
  婆子便将刚才的事说了一遍。
  锦绣和玉瑶长公主对视一眼,忙忙的就出去了。
  再说清哑,待门在身后关上,回头望着这小院,犹觉疑惑——玉瑶怎么会像出家修行一样,住在这个地方?不是说她嫁人了吗?
  方初柔声对清哑道:“累了吧?咱们回去歇会儿。”
  清哑虽然不累,但玉瑶住在这里,她也不想在这边玩了。
  于是,两人手挽手往回走,青竹去叫巧儿等人。
  走了一段,清哑抬头看向方初。
  虽然她什么也没说,但方初明白她眼神:玉瑶怎会在这?
  方初微笑道:“管她呢。她住她的,咱们玩咱们的。”
  清哑点点头,道:“我们放生去。”
  走回林中的青石路,清哑感觉有些饿了,便停住脚步,对紫竹道:“有什么吃的?”一面看向她手中提的食盒。
  紫竹忙笑道:“有。有点心,有果子。”
  说着走到清哑面前,打开食盒。
  方初笑问:“饿了?”
  清哑点头道:“嗯。玩是最容易饿的。”
  她有出来春游的感觉,所以总想吃零食消闲。
  细妹等人都知道她这个习惯,故而带了许多。
  清哑朝食盒内看了一看,捡了两块牛肉干出来,丢了一块在嘴里嚼,把剩下一块直接送到方初嘴边,眼看着他。
  方初微笑张开嘴,清哑放进去,他也吃起来。
  这就是他曾经买的牛记肉干,清哑和孩子们都爱吃,前几天他因为派黑风去那边查一件事,顺便又买了不少回来。
  吃罢,他抬头看看天,道:“要不咱们先回去吃饭吧,寺里的斋饭也很好的。吃了你再小睡一会,下午再出来逛。”
  清哑道:“我还不累。”
  方初劝道:“别大意。眼下你是高兴,所以不觉得累;等会一坐下,腿脚身子都软了,那就晚了。”
  清哑听了警醒,因为玩忘记了确实会像他说的这样。若是平常还好,累了歇一阵就能恢复;如今她可怀着孩子,不能有任何闪失。
  她忙道:“那就回去吃饭。”
  方初点点头,牵着她慢慢向前走去。
  而张恒,已经不在他们身边了。
  回到寺内,细妹已经安排好了斋饭,正派人出来找他们呢,“蒋妈妈怕大奶奶玩忘记了,嘱咐我叫大奶奶回来。”
  清哑未免不好意思,想着下次要当心些,孩子是自己的,再说又不是初次怀孕,不能让别人帮自己操心。
  回屋坐下,果然一阵疲倦涌上来,暗自庆幸回来了。
  吃饭时,方制和王瑛也过清哑这边来了。
  王瑛脸色恢复不少,见了清哑歉意地一笑。
  清哑关切地问:“好些了吗?”
  王瑛道:“好多了。劳大嫂记挂。”
  一面在清哑旁边位置上坐下。
  方制也对方初道:“让大哥大嫂等了。瑛儿不大出门的,不比大嫂乡下长大的,走的多,身子骨要强健些。”
  王瑛听了,急忙瞅了他一眼。
  可惜方制没看见。就算看见也领悟不过来。因为他说的是实话呀,大嫂乡下长大的,且郭家以前并不宽裕,大嫂也要干家务农活的,劳作的人,自然身子比较结实健康。
  王瑛暗恼,不安地看向清哑和方初。
  第1122章 人生情缘
  方初很不悦,眼神不善地盯了方制一眼——清哑乡下长大的就该比人粗糙壮实?清哑也很细致好么!清哑身体好,那是天天锻炼才有的效果;王瑛一看就是个少活动的,走急了都能喘大气。
  不过,他只盯了弟弟一眼,并未说什么。
  一来清哑确是乡下的,二来清哑身体康健他才开心呢。
  他可不会为了显清哑细致金贵,就把她往娇弱方向养。
  清哑却没怎样,她本来就是乡下妹子嘛。
  之前王瑛上山来脸色不对,她心里就在想:千金小姐果然娇柔,才走这么一点山路就这样,比她这个孕妇还要柔弱。自己幸亏常年练舞,锻炼的多,所以才没那么娇弱。
  一时丫头们上了斋饭,大家吃了,各自去歇息。
  紫竹等人将床铺好,清哑往床上躺下,立即合上眼。
  方初也知她累了,命紫竹在外守着,不许人来搅扰。
  再说王瑛和方制回屋,因为之前歇息过了,这时不想睡,方制便搂着王瑛靠在床上说话,一面动手动脚的。
  王瑛拍开他手,嗔道:“这是寺里。别不尊重。”
  方制笑嘻嘻道:“我尊重,尊重。”手扣住她腰不动了。
  王瑛小声道:“你刚才不该说大嫂是乡下的。”
  她要做贤妻,夫君言行不当,她就该谏言。
  方制纳闷道:“怎么不该说?大嫂本来就是乡下的。”
  大嫂可不是那小气量的人,一点没在乎。
  再说,他谨记大哥教诲:宠爱媳妇可以,不能没原则。若是王瑛说的有理,他自然要改过;若是说的没理,他就要坚持自己。
  王瑛白了他一眼,道:“你以前是个纨绔的性子,没少做荒唐事,若是有人在你面前提你以前的荒唐事,你听了会高兴吗?”
  方制想了一想,他恐怕不会高兴。
  可是他又想,大嫂是乡下的怎么了?
  英雄不问出处。
  这个可不算荒唐丑事。
  他便这么对王瑛说了。
  王瑛急道:“哎呀,你这么不知变通呢!有些人发达后不愿听人家提他以前落魄潦倒时的光景,就像揭短一样。”
  方制正色道:“大嫂不是那样的人。大嫂还常和巧儿说她们小时候如何如何,家务活都要做,很多的趣事呢。”
  王瑛见说他不通,又气又恼,娇颜就带了不悦之意。
  方制忙哄道:“好瑛儿,你好好说,我听着呢。”
  王瑛见他桃花眼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不觉气消不少。
  她想了一想,道:“我刚才没说清楚。并不是不能提大嫂是乡下的,就算提也该夸奖她勤劳能干,可你那话的意思好像说大嫂是乡下的就不如我娇贵一样,叫人听了怎么想?”
  方制有些懵,疑惑道:“我……”
  他有那个意思吗?
  他是说王瑛更娇弱一些吧。
  不管怎么说,媳妇这是好心,该鼓励。
  他便笑着亲了她一下,道:“我知道了,下回注意。”
  王瑛这才欢喜了,嗔了他一眼。
  方制笑得桃花眼闪闪的。
  清哑一觉睡醒,又神清气爽了。略作梳洗后,便和方初出来,约上阮氏等人,穿过两重院落,前往后山放生池去放生。
  放生池边人不少,又有人认出织女,和清哑打招呼。清哑都微笑回应了。方初怕有什么闪失,待清哑放了一条鲤鱼便扯着她走出那个院子,在后山坡上游玩,细妹紫竹等都跟在身旁。
  清哑双手抱着方初胳膊,回望身后的院子。
  方初问:“看什么,还想放吗?”
  清哑反问:“你还记得在五桥村,你卖给我的鲤鱼吗?”
  那时候,方初和张恒扮作一对渔家兄弟,在五桥村打鱼,就坐在五桥观音庙前那棵千年银杏树下,卖鱼给香客放生。
  方初就笑了,“怎么不记得。一对呢。”
  清哑脑海里便浮现两条光华灿烂的大红鲤。
  她道:“现在若耶溪好多鲤鱼呢。”
  顿了下,她又道:“我那次在庙里抽了一支签,系在银杏树上。那签文我还记得,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她没想到,这签还挺灵的。
  方初脱口道:“你说真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