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宫记事 第68节
天启朝,建德三年,八月。
盛夏之际,骄阳似火,蝉鸣与蛙声交相呼应,令人心生烦闷。天气渐热,仿若有一场暴风雨正在酝酿之中。
这几日,皇帝的性情明显变得焦躁易怒。自从匈奴公主入京后,朝堂之上难得地听从了皇帝的建议,决意议和。这让赵胤产生了一种错觉,误以为在扳倒何尚书之后,自己已握有绝对的权力,自信心开始爆棚。
昨日,仅因些许微末之事,皇帝便对孙贵人严加斥责。就连其最为宠爱的德妃,亦受到了皇帝的数句责骂。一时间,整个宫廷皆弥漫着紧张的氛围。
今天早上,众人来到皇后娘娘面前请安。孙贵人忍不住向皇后娘娘抱怨起皇帝的脾气,引起了一阵议论纷纷。然而,国家大事仍然摆在眼前,寒暄了几句后,皇后便急忙带领众妃嫔一同前往参加国宴。
立春的时候,白将军费尽力气才把那些匈奴人赶出远州。现在,匈奴的格格里瓦只带了十几个人和一百匹战马,就大言不惭地说要来议和!
而且这个格格里瓦还是匈奴四十个部落联合后选取出来的里瓦可汗的女儿。里瓦可汗一向是最中立的部落,要不是别的拔尖的都被白将军挑了,就这么一个小部落的女儿,何谈能来皇帝的后宫。
宴会开始了,场上音乐声起,里瓦格格走上场,开始跳起优美的舞蹈。她的舞姿轻盈优雅,动作流畅自然,每一个转身、跳跃都展现出她高超的舞技。她的眼神灵动而深邃,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动人的故事。
在场的人们纷纷被她的表演所吸引,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的一举一动。他们不禁为她的美丽和独特气质所倾倒,感叹世间竟有如此出众的女子。
赵胤看着里瓦格格的表演,心中不由得想起了先帝的香妃。那是个令人过目难忘的女子,她的美丽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一般璀璨夺目。可惜,香妃早已香消玉殒,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一抹余晖。如今,里瓦格格的出现,仿佛是上天对他的一种慰藉。
此时,皇帝对身边的太监说:“白将军这次打了胜仗,朕很欣慰。”
陆太傅回答道:“皇上,白将军已经战死了,不过她的功绩值得我们铭记。”
皇帝点点头,表示认同。随后,他宣布对白家进行赏赐,赐予白家爵位,白静静被追封为永安侯,爵位世袭,因其已经战死,这个爵位也算是对白家的补偿,同时将白理仁升为新任户部尚书。
然而,在议和的谈判桌上,气氛变得紧张起来。匈奴一方的谈判代表努尔提出了苛刻的条件,让皇帝感到愤怒和无奈。
要求天启朝将远州以西所有的地盘都划分给匈奴,每年为匈奴提供一百万两银子的安置费,匈奴可单独立国,作为天启朝的附属国。
这么多苛刻的条件,皇帝要是真答应,那纯属是脑子有泡。
然而,这个时候,格格里瓦的作用就显出来了。
国宴上的大臣们各抒己见,有的主张继续战争,有的则认为应该妥协求和。这场争论持续了很久,双方僵持不下。
就在这时,格格里瓦站出来,用她的智慧和口才化解了危机。
“听闻天启朝的皇帝陛下是一位英明神武的君主,想必不会被这些小小的条件难倒。”里瓦格格微笑着说道。
皇帝看了她一眼,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我代表匈奴而来,并非是为了索取,而是寻求合作。我们希望能够与天启朝建立友好的关系,共同发展。”
里瓦格格的话让皇帝陷入了沉思,大臣们也开始交头接耳地讨论起来。
“当然,我们也愿意做出一些让步。比如,我们可以减少地盘的要求,或者降低安置费的金额。”里瓦格格接着说道。
皇帝微微点头,显然对她的提议有些心动。
不过,这需要双方进一步的商讨和协商。里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找到一个双赢的解决方案。”里瓦格格的语气坚定而自信,她那充满异域风情的面容上洋溢着对未来的希望。
场面暂时缓和下来,皇帝决定与里瓦格格进行深入的谈判,以达成更有利的协议。他既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又给了匈奴方面一个台阶下。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和妥协,双方终于找到了一个平衡点。皇帝同意给予匈奴更多的贸易优惠,但同时也要求他们必须遵守中原王朝的法律和规定。这样一来,既能满足匈奴人的需求,又能保证朝廷的统治地位不受威胁。
最终,议和达成,两国关系得到了暂时的缓和。匈奴成为了中原王朝的附属国,每年不再像其他国家那样向朝廷进献大量的朝贡。
而作为和平协议的一部分,里瓦格格被册封为格贵人,并进入宫廷生活。
这个结局不仅让两国人民都松了一口气,也为中原王朝带来了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
然而,冉浮云此刻却是有些惋惜,白将军如此战功赫赫打下的地盘,就那么重新还给了匈奴,还给了他们机会休养生息。
如此下去,等到他们兵强马壮时,难保不会生出什么心思。
格格里瓦在宫中的生活并不轻松,她时刻谨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一方面,她要尽力适应宫廷的规矩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她还要暗中观察朝中局势,为匈奴争取更多的利益。
一日,格贵人发现了冉浮云对议和的不满。
她意识到此人可能会成为日后的隐患,于是决定设法拉拢她。
格格找了个机会与冉浮云私下会面,表达了对她的欣赏,并暗示愿与其合作。冉浮云,但并未立刻表态。
在一个僻静的角落,格格里瓦逮到了与冉浮云独处的机会。她眼神中透露出对她的赞赏,轻声说道:“端妃娘娘,你的才华令我惊叹。我有个想法,希望我们能够合作。”他的语气带着暗示,似乎在等待她的回应。
冉浮云面无表情地看着格格里瓦,沉默片刻后,缓缓开口:“多谢格贵人的夸奖,但我需要时间考虑。”她的回答简洁而坚定,没有流露出过多的情绪。
格格里瓦微微点头,她明白冉浮云需要深思熟虑。她微笑着说:“我理解,这是个重要的决定。但请相信,与我合作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发展。希望你会做出明智的选择。”说完,她留下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然后转身离去,留下冉浮云独自思考。
……
承乾宫内。
“娘娘真的要和那个格贵人合作?她可是异域之人,说话都说不清楚。您看她今天,规矩都没学好,一个贵人见到娘娘都不知道行礼,还一口一个‘我’!”
生儿跟着冉浮云请安回来,就碰上这样一桩破事,忍不住向冉浮云抱怨道。
唤彩也听说了此事,她皱起眉头说道:“娘娘,这个格贵人确实不是善茬,刚进宫,就知道找人庇护。她在早会时都记得给皇后行礼,怎么到了娘娘这里就忘了。定是故意如此!”
冉浮云心中自然明白这些道理。
“格贵人是两国的交易,她在后宫中,不会有人敢对她做什么。而且皇后应该也只是将养着她而已,两国刚刚议和,她连绝子药都没有给格贵人送去……只怕是”
冉浮云话只说了一半,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生儿瞪大了眼睛,惊讶地问道:“难道皇后想要让格贵人生下孩子吗?”
冉浮云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唤彩则担忧地说:“这可怎么办啊?如果格贵人生下皇子,那我们岂不是更难对付她了?”
冉浮云笑了笑,语气轻柔地安慰道:“你们不必过于担忧,皇后既然已经有了自己的计划和打算,那么她必定会采取相应的行动。而格贵人尽管获得了皇后的庇佑,但她终究只是个外来之人,且她与皇后之间并无真挚的情感纽带。因此,皇后这般行事,自有其合理之处。”
此时此刻,冉浮云心中大致明了,对于这次议和之事,陆太傅本人其实并不情愿,但他并未直接表明态度,否则这影响百姓安宁、动摇国本的罪责便要归咎于他。
而陆太傅所行之策,便是让皇后在宫廷之中,对格贵人予以捧杀。
如此一来,一个异国女子诞下皇子后,野心膨胀,又会做出何事呢?
毋庸置疑,日后只有一条路可走——谋反叛乱!
……
与此同时,皇帝对白家的赏赐引起了其他官员的嫉妒和不满。这些官员们心怀叵测,暗中勾结在一起,企图诬陷白家,挑起事端。
德妃得知此事后,心中十分担忧。她深知白家忠诚善良,若被这些奸臣陷害,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她决定挺身而出,利用自己在宫中的影响力,保护白家不受侵害。
第98章 碧君为答应
白理仁本就是董阁老一派,皇上国宴时的一番封赏,又壮大了董阁老一派。
与之相反。
储秀宫。
李嫔面容憔悴,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哀伤。她的家人已遭受不幸,死的死,流放的流放,连她的哥哥也被充军,她孤身一人,仿佛被世界遗弃。
然而,尽管身处绝境,李嫔却怀揣着一丝希望。她求求德妃,希望能让自己的妹妹进宫当宫女,这是她最后的寄托。
德妃坐在高位上,威严而庄重。她注视着李嫔,眼中透露出一丝悲悯,但也带着几分疑虑。
李嫔跪地哀求:“德妃娘娘,求求您让我妹妹进宫吧。她年纪还小,不谙世事,我希望她能有一个安稳的生活。”
德妃沉默片刻后,缓缓开口:“李嫔,你的遭遇我也深感同情。但进宫并非易事,宫女的生活也并不轻松。”
李嫔叩头道:“妾身知道娘娘的顾虑,但妾身相信妹妹她能吃苦,她会努力做好自己的本分。求娘娘给她一个机会。”
德妃叹了口气,说:“好吧,既然你如此坚持,那本宫便答应你。不过,浣衣局的生活,希望你的妹妹能够承受得住。”
李嫔感激涕零地磕头谢恩:“多谢娘娘!我一定会好好教导妹妹,让她明白宫中的规矩和礼仪,妹妹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尽管德妃有所顾虑,但最终还是给予了一丝希望给李嫔。
……
皇后可不是那种能轻易接受的人,如果不是因为小选,一个宫女怎么会无缘无故地进入宫廷呢?而且还被派往浣衣局。这一切都让人感到有些奇怪。
"碧君,那个新来的宫女川儿到底是什么来历?居然不用参加小选就能进宫,真是令人费解。"皇后刚刚喝完美味的燕窝汤,正准备休息一下,突然想起这个问题,便叫来碧君询问情况。
碧君心中一紧,但还是如实回答道:"回禀皇后娘娘,川儿是李嫔的妹妹。"听到这里,皇后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看来李嫔已经开始行动了,不过这次她可找错了方向。
皇后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原来是李嫔的妹妹,那我倒要看看,她们究竟有何企图。"
"碧君,你去想想办法,让川儿犯下点错误,否则,到时候受罚的可就是你了!"皇后的语气中带着威胁,碧君不禁打了个寒颤。
自那次被皇帝救下之后,碧君就被贬为景仁宫的三等宫女,每天负责打扫庭院等琐事。如今皇后召见她,没想到却是让她去做这种肮脏的事情。
碧君本想拒绝,但一想到皇帝,她还是咬牙点头答应下来:"是,奴婢遵命!"
碧君下定决心后,开始寻找机会让川儿犯错。
这天,川儿如同往常一样在浣衣局劳作,碧君趁旁人不注意,将自己的手帕偷偷放在了川儿清洗的衣物中。
待到衣物送回景仁宫后,碧君便向皇后禀报,声称自己的手帕不见了,并且怀疑是川儿偷走的。
皇后听闻此事,立刻下令搜查川儿的住处,果然在她的枕头下找到了碧君的手帕。面对“证据确凿”的局面,川儿百口莫辩,只能默默地流泪。
皇后见状,得意地笑了起来,随即命人将川儿杖责二十大板。
川儿被打得皮开肉绽,鲜血染红了她的衣裳。她艰难地爬起身,一步一步地朝着宫门走去。此时的她,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悲伤。
川儿回到浣衣局后,就开始发起了高烧,意识不清地躺在床上。
李嫔心急如焚,担心妹妹的病情会恶化,但她如今已失宠,根本无法请太医来诊治。
无奈之下,李嫔只好派翠果到太医院,谎称自己感染了风寒,需要一些草药。然后,她带着这些草药匆匆赶往浣衣局看望川儿。
然而,当李嫔终于抵达浣衣局时,一切都已经太迟了。
川儿的身体早已变得冰冷僵硬,失去了生命气息。李嫔悲痛欲绝,紧紧抱住川儿的遗体放声大哭。
她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原本只想给妹妹一个安稳的生活环境,没想到却亲手将她推向了死亡的深渊。
而这一切,都被躲藏在暗处的碧君尽收眼底。
但此时的碧君并没有察觉到,她的一举一动已经引起了他人的关注。
与此同时,皇后得知了川儿的死讯,并立刻展开了下一步的阴谋。皇后向皇帝禀报,称李嫔从太医院取走了大量药材,企图对自己下毒手。
清晨,阳光透过窗棂洒进宫殿,显得格外明亮。今天的早会,皇后特意邀请了刚刚退朝的皇帝参加,并让宫女带着翠果和李嫔一同前来。
众人都知道,皇后一直对李嫔心怀不满,这次更是借着这个机会,想要彻底打压李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