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小虫怪蝶> 小虫怪蝶 第62节

小虫怪蝶 第62节

  “其实我没有躲着你,也知道你不坏,不然,我就会把阿娘一起带走了。”姚蝶玉说。
  听了这话,晏鹤京脸上的委屈之色肉眼可见浮露出来:“所以你在利用我所剩不多的善良,小蝶,你也是个小人。”
  “嗯……”在他的指责和挑逗之下涣尔冰开,暖流开始激起,姚蝶玉想了想日后与他的日常,呼吸一滞,“所以我们就扯直了吧。”
  “说截近一些。”处在患得患失之中,晏鹤京听了这话后有些呆笨,脑子转不动。
  沉默片刻,姚蝶玉滴流流一双眼映着海棠花似的艳丽,慢慢弯了起来:“就是,我不躲你了。”
  姚蝶玉说这话的时候腔调软,和扯娇似的,晏鹤京听着骨头缝都软了,喉咙上下滚动两下,忘了回应,就被那熊熊燃烧的欲火所控制,将她的唇瓣张嘴含在齿间吮吸起来。
  姚蝶玉想回应他的思念,可他太过凶猛,紧紧贴着,用力吮着,连吞咽唾沫的机会都不给。
  她只能仰头乖乖承受。
  在她进入视线的那刻起,晏鹤京就有垂涎之意,想将她一点点拆吃入腹,亲吻宽慰不了这两年里的思念与渴想,也弥补不了空虚与失落,只有肉体火热地碰撞起来,才能一解相思。
  他一把扯落她的袖子,照着那光滑细腻的肩头啄开来。
  知道他有贪欢之意,姚蝶玉紧张得双腿打颤,放出一种柔媚手段哀求:“我来的路上,出了一身汗,有些不舒服,晚些洗了身再来……好吗?”
  “好。”晏鹤京抬起头,压住不断上炎的火气,把姚蝶玉的衣服整理好,“我浑身是药味,也该洗个身。”
  洗个身,再慢慢诉情也不迟。
  这时候到了用晚膳的时候了。
  得知姚蝶玉回来,秋娘替晏鹤京高兴,忙叫厨房的人备了好些菜。
  狸奴从园林里回来后看到姚蝶玉,哇的叫喊一声,好似见了救星一样,又哭又笑的,一只手掌竖着三根指头,一只手掌竖着两根指头道:“嫂嫂,你不知道,这两年里哥哥有多过分,我每天从书堂里回来,要写三张顺朱儿,背两首诗词才能去园林里找猫儿玩。”
  狸奴长了个头,横着长,竖着也长,不再是只有一小团儿了,她被晏鹤京养得甚好,开朗活泼,忽然扑到怀里来,姚蝶玉肚子一疼,险些没站稳了:“狸奴长大了不少。”
  狸奴打心底高兴,抱着姚蝶玉不肯放手,自言自语说个不停:
  “是啊,哥哥虽然严教,可是不会吝啬吃食,嫂嫂回来了,哥哥就不会只盯着我的文课了。”
  “熹姐姐,还有那三个哥哥,也和我一起上书堂读书了,熹姐姐也很想嫂嫂的。”
  “嫂嫂,你这两年去哪里了?可要想死我了,呜呜呜呜,我还以为你又把我给忘了,当初在苏州,你嘴上说我可爱,可是再见面,根本没有想起我来。”
  “嫂嫂,你知道我为什么叫狸奴吗?我呢,是虎年生的,虎的别称是大虫,一开始的乳名是虫姐儿,可是哥哥觉得不够有趣,泛泛无奇的,哥哥说这虎类猫,猫似虎,是同种东西,而狸为猫之意,奴为孩子的意思,所以就给我改了个乳名,意为猫儿虎儿,或是猫儿虎儿的孩子。”
  “我可喜欢这个乳名了。”
  晏鹤京会好好照顾和自己没什么血缘关系的孩子,不足为奇。
  他心眼虽然小了些,嗯……手段多了些,但答应过的事情不会食言,对孩子颇有耐心,看他与狸奴之间的相处就知道了,姚蝶玉抱着狸奴,细数起晏鹤京的优处来,倒也不少。
  容貌俊美也是他的一个优处了。
  两年过去了,姚蝶玉仍不知自己是在哪里见过晏鹤京。
  她两年前拐弯抹角问过几次,都被晏鹤京打岔过去。
  他不情愿说出来,那么定不是什么美好的相遇。
  要不然他早就拿着这事儿来逗她了。
  指不定他当初做了什么过分的事呢。
  姚蝶玉乱想一阵,想问狸奴是在哪里见过她的,话才问出口,晏鹤京忽然出现在身后,辞色冷冷,把她的话题截走:“今日你是不是还没背诗?”
  一听背诗,狸奴哪里还有心思说那些往事,吞吞吐吐把诗背了。
  又来打岔,姚蝶玉撇撇嘴,更加坚定,他当初定然做了过分的事。
  吃过晚膳,晏鹤京变成了破笼而出的野兽,在欲火怂恿之下根本等不到洗身之后,死乞白赖,说手掌有伤,不便洗身,非要和洗什么鸳鸯浴,要姚蝶玉帮他洗一洗:“我的手掌不能碰水……”
  姚蝶玉根本拗不过他,被强拖硬拽,到了浴房里头,里里外外温存三刻,才得以回到榻上。
  几近两年没有感受过男欢女爱,再加上晏鹤京一副攻势凶猛的样子,姚蝶玉紧张若处子,躺在榻里,底下的被褥被抓出了褶子来。
  晏鹤京的手指在底下搅了一下,感受到暖意热意,是能经风雨之态,他收回手,装出一副慈悲面孔:“小蝶,你热吗?”
  七月的天暑气浓,当然热了,就是赤身也热得口干舌燥的,姚蝶玉不回话,脸上泌出的小汗珠已经替她回答了。
  “我知道你最怕热了,我去那些冰块来消消热气。”两年不见,她仍与玉无殊,晏鹤京嘴角弯着,眼角带着几分轻佻,细细探究她的身躯一回后,穿上衣裳出门拿冰去。
  方才落在身上的眼神黏糊糊的,闪烁着成形的欲火,姚蝶玉讷讷,眼睑颤一下,隐隐觉得那句话别有另一个意思,可惜她是莲蓬脑袋莲藕身,不能非常通透理解,辨不明其中的意味,而等辨明的时候,她已经成了淌个不停,浑身发颤的水娘子了。
  晏鹤京拿了不少冰块进来,一半用来降屋内的燥热,一半用来增趣味,他择了一块奇形异状,有棱有角的冰块,用手指先将那棱角抚摸出水来,减了锋利后,才咬在齿间,顺着她的嘴角、脖颈往下滑动,滑出一道凉丝丝、湿漉漉的水路。
  姚蝶玉没想晏鹤京学会了这种花样,两年不见,床上功夫也成了他的优处了。
  她未曾经历过冰火两重天的欢乐,一时受不住,泪花滚滚后后吟之,闭气僵硬后颤之,翕动有力后喷之。
  这各式反应,晏鹤京也是前所未见,长叹一口气后,不由加爱之。
  姚蝶玉身子内的热度持续上生,冰块在她身上化得极快,他将融化大半的冰块弃之,重新含住一块冰块,凑到股间去。
  姚蝶玉怕热,可不是浑身都怕热,那冰块凉得刺骨,那娇弱之地光洁,直接触着冰块上的凉意,感觉虽新鲜,可如受钢针刺了一般,有损伤之疼,片刻之后就不能配合他了,腰儿向后一缩,蹬着双脚挣扎:“凉……太凉了。”
  晏鹤京看她反应有些僵,把冰块吐了出来,但他觉得姚蝶玉是喜欢的,只是太刺凉,想了想,忽然有了新花招,喷着冷气的口,贴覆上前,弄热了就移开,再含冰块,之后再冷着嘴覆上去。
  覆上来的嘴唇、牙齿与舌尖全带着凉意,好在比冰块带来的感觉舒爽许多,姚蝶玉心里受活,被伺候得形销骨化,有丝无气,垂垂安静下来。
  晏鹤京反反复复,把色渐深沉的桃花林弄得天星纷落,又将那混着冰水的暧昧物当茶水吃了些,这才彻底撇了助兴的玩意儿,和她金鱼戏水,真正相合。
  尽根后感到微凉,她的身上沾染了口舌上的凉意,凉且紧致合着他是似无还有,晏鹤京一阵兴奋:“凉凉的,雪冻花似的,不过待会儿就热了,小蝶,叫我。”
  “晏、晏鹤京。”姚蝶玉身子骨酥酥欲散,意识也茫茫朦胧。
  “不是。”晏鹤京皱了眉,神色凛凛,浅浅动两下,“是夫君,该叫我夫君。”
  今日她愿意与他再次沾皮靠肉,当知两人结为夫妻是不早当晚的事儿,可是还没成婚就喊这腻人的称呼,姚蝶玉觉羞,抿着嘴不愿做声。
  晏鹤京有的是办法叫她做声,不知轻重刺一下,撞几下。
  在他的眼里,她就像是一只没有任何防御,连飞也不会飞的雏鸟,逗一下就会掉态。
  一团接一团热气侵袭红心,情波既合,她弗克胜任,只能声嘶气咽喊一声:“夫、夫君……”
  话音落,床榻狠摇一阵。
  “再叫。”
  “夫君。”
  “再来。”
  “夫、夫君……”
  话音又落,彼此拉了个手,两肉相触之声不绝于耳。
  干柴遇着烈火,没有不烧着的道理。
  风声淅淅,蟾魄高照,这一夜,西边透出日色来,春风才停了。
  第98章
  等了两年才把人等回来,晏鹤京恨不能明日就是吉日,光明正大把人娶回家中。
  可他的娶妻之运不大好,翻开黄历,最近的几吉日也要在半年之后。
  半年,久是久了一些,好在他与姚蝶玉已是生米煮成熟饭,不需要做那忍欲的君子。
  嫁娶的礼节繁琐,晏鹤京不愿从简,三书六聘,遵着礼制娶亲,场面排得盛大,铺十里红妆,巴不得人人知道他娶了妻。
  姚蝶玉被这些礼节弄得一个头两个大,忙着嫁人,忙着开绒线铺,好不容易到了吉日嫁人了,以为能松口气,那晏鹤京忽然疯了似不知节制,说什么京城里的人嫁娶习俗是要守亲的,拿着这个习俗当幌子来磨人。
  所谓守亲,就是新婚之人要在新房里厮守一个月。
  晏鹤京就是想做那事儿罢了,就算没有守亲的习俗他也会这样夜夜弄个一两餐。
  他们在京城成的婚,庙见之后便一起回了九江。
  婺源里那些落灰的铺子是晏鹤京租下的,为的是等姚蝶玉学成归来后有好的位置开绒线铺。
  这两年里,晏鹤京暗地里为她做了不少事情,姚蝶玉不觉受动,在无形中多爱他一分,有了爱意,也就忍了他的不正经。
  成婚后没多久,姚蝶玉回婺源开绒线铺,晏鹤京仍在九江为理,才新婚又分别,好在两地相距近,想见面是容易的事儿。
  开绒线铺并不简单,光是聘蚕娘和招桑农就忙活了好一阵子。
  供货商在婚前姚蝶玉已经找到了几家,东南西北皆有,不同地方产出的丝质地不同,有的差些,有的精些,但各有优处。
  至于如何运输,不用姚蝶玉操心,水路运输上晏鹤京找工匠做了一条标船,给她找好了可靠的镖局,陆地上的运输更好办,有马车,再雇些有十八般武艺的人来保护,只要贼子眼睛不瞎,就不会有什么山高水低了。
  姚蝶玉在四处学习经营之道时,发现许多商人会走漕路运输货物,正如当年晏鹤京说的一样,她要开绒线铺的事儿传出去后,不少做漕运的人亲来抛树枝。
  走漕路不用交税,固然能节省一大笔银子,但她胆子小,也不想战战兢兢担心哪天会败露,就让晏鹤京都拒绝了。
  做生意,最重要的还是要会管账,姚蝶玉能把蚕养得好,但要她管账,只会管得一塌糊涂,晏鹤京干脆把自己庄园里那能利析秋毫的管账人给召过来,为她所用。
  姚远山的家财拿回来之后,姚蝶玉不差银子,就算不开绒线铺,整日价无所事事,每年也能靠着卖木材获利数万。
  她不差银子,又有心帮穷困的娘子,工钱给的比其它绒线铺里的工钱多一些,不过半个月就聘满了蚕娘和桑农。
  她聘蚕娘的母儿只有两条,一是有耐心,二是身上必须干净,不能揭起裙儿是一阵油盐酱醋香,或是脂粉胭脂香。
  这些母儿不苛刻,也是养蚕娘子的操守。
  婺源的绒线铺开得顺利,不到两年就在江南地区有了名声,出气多,进气更多,姚蝶玉每回给蚕娘发工钱,看到她们脸上的笑容时,总会无限伤感伤心。
  她的月奴姐姐会养蚕,桑叶也种得好。
  要是她还在,那该多好啊。
  *
  这一年多里,晏鹤京两地跑,他不觉得辛苦,姚蝶玉倒有些过意不去,想着婺源的绒线铺开起来了,不如再过个一年,就回九江里再开间绒线铺,而婺源的绒线铺就交给阿娘来打理。
  姚蝶玉想着一年后再回九江,可是人不如天算,出现了意外。
  她怀上孩子了。
  查出孕脉的那日,她正在看四川货商送来的丝线。
  这四川的货商主动上的门,给了个好价钱。
  但这丝线是吃柘叶的蚕吐出来丝线,坚韧粗硬,用来织衣不够细腻柔软,只能用来做琴弦,婺源里有不少琴师琴铺,有人需要,姚蝶玉正要签了契约收下货物,忽然口里发恶心,偏头就在地上一阵干呕,偏偏还让晏鹤京撞见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