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玻璃、建屋,事情一桩桩落实,日子也风一般,咻一下便翻过一日又一日。
数日后,看着陶模中那块边缘带着毛糙却能清晰透光的玻璃片,雁萧关屏住了呼吸。
他身旁,赫宛宜忍不住惊呼,“这就是玻璃吗?好漂亮。”
明几许将玻璃轻轻拿起,阳光透过玻璃落在地上,映出一片橙色的光斑,他眼底漾出笑意,“虽还不够精细,但能用了。”
赫宛宜眼巴巴地凑过去看,“这还不够精细啊?我瞧着分明已是巧夺天工,王妃简直是神了,居然能弄出这东西来。”
绮华则怔怔地看着玻璃,一刻也移不开眼。
消息很快传到瑞宁和官修竹耳中,两人赶来匠房一看,都被这透亮的玻璃惊住了。
官修竹这些时日一直负责博览会相关事宜,此时忍不住道,“这东西比琉璃还透光,若是打磨光滑了,拿去博览会,定能让人惊叹。”
瑞宁点头附和,“咱家当初在宫里也没见过这等稀罕的物件,到时定能吸引许多人来。”
其他人已足够满意,明几许却并未停下实验,有了第一块玻璃的经验,他开始批量烧制,从巴掌大的玻璃片到细长的玻璃管,失败了不知多少次,终于烧制出了规整的试管。
更惊人的是,不过一两月间,他便照着化学书上的图谱,烧制出了弯曲的玻璃管、冷凝管、玻璃烧瓶,并以此拼出了一套蒸馏仪器。
当蒸汽在冷凝管中凝成水滴滴落时,明几许脸上才露出一抹释然的笑。
雁萧关在他身旁看了近两月,从最初的好奇到后来的敬佩,也就明几许能耐住性子,日复一日地试验,有时甚至吃饭都移不开眼,还得他一口口地喂,弄得雁萧关想凑过去同他说说话,见他盯着玻璃液的眼神那般专注,又只得悄悄将话咽了回去,只在他累时默默靠上去,让他靠着歇一歇。
这日,瑞宁匆匆来报,“王爷,六蕴族来人了,就在门外等着。”
雁萧关看了一眼全神贯注的明几许,没有打搅他,起身道,“去将他们接进府里。”
出门时,他回头望了一眼匠房,明几许正弯腰调试蒸馏仪器,阳光透过新镶的玻璃窗落在他身上,连带着那套亮晶晶的玻璃仪器都泛着光。
待瑞宁带着一行人出现在正厅时,饶是雁萧关也忍不住惊讶地抬了抬眉。
少顷,他面上露出笑意,“二长老,一路辛苦了。”
六蕴族的二长老上前拱手,“托神武军相助的福,此番来回方算安稳。”
雁萧关摆手道,“不必如此客气,我还等着你们将玉米种好呢。”
“正巧现在已至六月,我已让人将农具和种子都备好,待二长老及族人歇息好,玉米种植的事情便麻烦诸位了。“
春耕、夏耕、秋耕之中,夏耕向来收成最好,先前六蕴族抵达赢州时,已至春耕末尾,赶不上时令,夏耕便更成了最佳选择。
早在六蕴族离开前,瑞宁便同他们说过,一定要赶在夏耕之前回来。他们确实如约回来了,只是瞧着样子颇为狼狈,而较他们狼狈更甚的却是另一行人。
寒暄间,雁萧关的目光落在二长老身边那位面带风霜的老者身上。对方衣着虽整齐,眉宇间却带着难掩的疲惫,他身后明显跟着的几名汉子更是眼露仓皇,有的人身上还带着鞭痕刀伤。
见他视线移动,二长老忙介绍道,“王爷,这位是乌肃族的大长老。”
她还要继续说,却被身旁之人伸手拦住。
大长老自行向前一步,深深行了一礼,声音发哑道,“见过王爷,我族已快没活路了,这次央求二长老带我们来赢州,是想同王爷求一处容身之地。”
雁萧关眉头微蹙,“何至于此?”
大长老闻言苦笑,似哭似怨道,“夷族内部不宁,阳巫族的阿托娅与南兀族的夜明苔为争夺夷族主导权,两族相斗不歇,而乌肃族向来善寻兽驯兽,阿托娅和夜明苔斗红了眼,轮番派人相逼,迫乌肃族驯猛兽送过去当战力。”
今日要三头狼,明日要两头熊,乌肃族虽善驯兽,却多是驯牛马羊等草食兽,族中能驯虎狼熊等猛兽的人寥寥无几,且每次驯兽都要付出极大代价。可阳巫族和南兀族势大,乌肃族同六蕴族一样,是夷族六族中最小的一族,谁都不敢得罪。
“我们步步退让,他们却步步紧逼。”大长老声音发颤,“族里的牲畜早已被拉走大半,现在族民都快活不下去了,粮食被抢,过冬的皮毛被夺,什么都缺,什么都差……”
“我们就算想反抗,手里连像样的武器都没有。”他浑浊的眼中透出一丝压不住的绝望,“枪、矛、刀、剑本就是同阳巫族交易所得,并非佳品,远远不敌,若是再耗下去,乌肃族怕是要从这世上消失。”
他虽说的悲苦,可事关重大,雁萧关不能立即同意,而是让瑞宁先将人带下去安置好。
见他没给个准话,大长老也不敢说些什么,只满脸颓唐的带着族人离开。
等人都退下后,正厅里只剩下雁萧关、绮华和官修竹三人。
窗外的日光斜斜照进来,落在青砖地上,映出几分沉静。
“王爷,乌肃族毕竟是外族,且夷族内部纷争未平,贸然将他们留下,怕是会引来麻烦。”官修竹率先开口,语气带着几分顾虑,“俗话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万一他们与阳巫族、南兀族暗中勾结,或是在赢州生出事端,反倒得不偿失。”
“话虽如此,但方才大长老所言句句泣血,族人更是带着伤患,一看便知受了不少苦楚,若将他们拒之门外,他们在夷族境内已无容身之地,恐怕真要如大长老所说,面临灭族之险。“绮华却摇了摇头,沉声道,”咱们赢州本就需要人手,乌肃族善驯兽,若能为我们所用,不管是耕种时的畜力相助,还是日后发展畜牧,都是助力。”
“官修竹的顾虑不无道理,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雁萧关指尖轻叩着桌面,目光沉静,”只是就如绮华所言,他们走投无路而来,若能给予容身之地,其心必向我,夷族内乱本就与咱们无关,但若能借此收纳一支善驯兽的部族,既解了他们的危难,也能充实赢州的力量。”
官修竹刚要开口,门外却传来脚步声,明几许走了进来。
他径直走到雁萧关身旁,自然地端过雁萧关手中的茶盏,一饮而尽,润了润喉道,“听绿秧说你们在商讨是否要将乌肃族留下?”
雁萧关转头看着他,眼底带着几分询问,“你意见如何?”
“我离开夷族那日便知夷族今后必然内斗不休,终会逼得人无路可退,夷族之中,六蕴族和乌肃族最是弱小,被殃及不可避免。”明几许淡淡道,“且两族向来只知种植、驯兽,偏居一隅,从不参与夷族争斗。”
雁萧关看着他,目光沉静,“如你所言,便是要将他们留下了?”
明几许:“可留。”
听了明几许的话,官修竹沉吟片刻,当即道,“若真如王妃所言,乌肃族确可留下。”
见众人都看过来,他笑了笑补充道,“以王爷的规划,赢州日后田地只会越来越多,只靠百姓耕种未免吃力,若是有乌肃族擅长照料的耕牛良马相助,自是再好不过。”
当知晓雁萧关同意他们留在赢州之时,大长老眼圈瞬间红了,老泪纵横地躬身道,“多谢王爷,我乌肃族在此立誓,往后定当安分守己,绝不敢伤害王爷分毫。”
来传话的官修竹听了,忍不住笑了笑,是他先前想差了,不过区区几百人,如今赢州城的神武军已扩军至一万,莫说是乌肃族这不到三百人,便是整个夷族倾巢而来,也绝非对手。
一旁的六蕴族二长老也松了口气,看着大长老身后的乌肃族族人抑制不住地相拥而泣,满是心酸,心下不禁叹了口气,以夷族此时的境况,六蕴族还能在故土的土地上坚持多久呢?
官修竹相助大长老安置族人之时,乌肃族带来的家眷可让赢州城热闹了好一阵,尤其是那群膘肥体壮的羊,头头毛发光亮厚实。
绮华见了,平日温和的眉眼都笑弯了,毕竟有了这些羊,元州羊毛纺织坊可就不用停工了。
她没想到留在赢州还能有这样一份大收获,因此对乌肃族态度极好,而正如明几许所言,乌肃族的人确实不善争斗,亦不善尔虞我诈。不过几日功夫,绮华便得了乌肃族大长老的亲口承诺,日后这些羊的羊毛会全卖与她。
得了好处回府的绮华,脚下生风的模样远远便被雁萧关瞧见。
此时他与明几许正在亭子里喝茶,明几许一晃眼便见雁萧关木着脸,顺着他的视线瞧见绮华刚拐过转角的身影,难免失笑,“王爷这是怎么了?绮华没得罪你吧?”